魯 玲
(蚌埠學院 文學與教育系,安徽 蚌埠 233040)
社會適應行為又稱社會適應能力,是個體為了適應外在社會環(huán)境、文化的要求和內在身心發(fā)展的需要而必須在生活、學習和交往等實際活動中學會選擇的問題和行為,也是個體獨立日常生活和承擔社會責任,達到其年齡和所處社會文化條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水平的反映[1]。
無論是正常兒童還是聽覺障礙兒童,個體的成長都是一個不斷適應社會、發(fā)展自己的歷程。如何保持與周圍人的和諧關系,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如何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面對生活中的挫折?這一切都要求個體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良好的社會適應是個體在社會中生活自由幸福的保證,也是保持社會和諧安定的基礎。聽覺障礙兒童因聽力損失造成溝通障礙,其心理發(fā)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認知發(fā)展水平的局限,缺乏辨別和分析判斷能力,善于模仿而不加選擇,易受不良行為影響而不計后果,自主性差而從眾性強。當缺乏有效的具有針對性的教育,以及受到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時,聽覺障礙兒童容易做出損害他人利益,甚至危害社會的行為,因此研究聽覺障礙兒童社會適應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在校聾生社會適應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教育對策。
社會適應行為是個體在與社會環(huán)境的互動過程中所呈現(xiàn)的一種平衡或不平衡的狀態(tài)。社會適應行為的發(fā)展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復雜的人際交往中,聾生社會適應行為的發(fā)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影響聾生社會適應行為的個體因素包括聾生的性別,聽力喪失程度,以及其所掌握的社會技巧,等等。有研究結果顯示,聽覺障礙男生的社會適應優(yōu)于聽覺障礙女生。聽力損失程度影響聽覺障礙兒童的社會適應[2]。聽力損失在70—80分貝的聽覺障礙兒童在社會適應上往往出現(xiàn)問題,因為處于此聽損程度的聽覺障礙兒童,其聽力剛好界于清楚與不清楚之間,容易有焦慮、猜疑等不適應現(xiàn)象[3]。另外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在參與需要與他人互動的活動時,聽覺障礙兒童的社會技巧表現(xiàn)低于同齡的一般兒童,一般而言,善于運用社會技巧的聽覺障礙兒童,其人際和社會適應會更好。特教教師認為,在他們目前所教的特殊幼兒中,有75%的幼兒需要學習更多與年齡合宜的社會技巧,這些技巧包括對話、問答、與人交往的能力等[2]。
家庭是聾生接觸的第一個社會環(huán)境,在家庭里,聾生經(jīng)歷最基礎的社會化發(fā)展過程,家庭對聾生的社會適應發(fā)展有著特別的意義和影響作用。不少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雙方或單方是聽覺障礙者的聾生的社會適應等各方面的發(fā)展優(yōu)于父母是健聽者的聾生,究其原因,是因為前者可以毫無困難地與父母進行溝通和互動。此外,聾生社會適應行為的發(fā)展依賴周圍人尤其是父母的接納和教養(yǎng)態(tài)度,若是在被接納的環(huán)境中成長,聾生的社會適應心理發(fā)展也相當順利,因此接納和溝通是聾生社會適應心理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條件[5]。
學校不僅是聾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場所,也是他們系統(tǒng)獲得社會知識、社會經(jīng)驗的主要場所,通過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和訓練,學??梢匝a償聾生基礎社會化的不足。在學校對聾生社會適應行為的影響因素中,對聾生社會適應行為有重要影響的主要是人際環(huán)境,它包括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教師對聾生的態(tài)度、期望等,對其學習和日常行為表現(xiàn)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此外成熟、富有經(jīng)驗的教師所樹立的積極的社會形象,對聾生的自尊、自信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價值的。融洽和諧的同學或同伴關系,也有利于聾生的社會適應行為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在促進社會文化的交流學習;促進正面自我概念的發(fā)展;有利于形成聾生間的依戀感、歸屬感、同盟感,促進他們建立友誼,以群體的方式適應主流社會[6]。
由于社會中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的不足,聾人群體在社會交往、就業(yè)、參與社會生活等方面受到很多的阻礙與限制。社會中一部分人因為對聽障者不了解,而對他們存在著歧視和偏見,加上大多聽障者因自身障礙而極端自尊和敏感,所以在交往中容易形成一種不融洽的人際氛圍,從而降低交往的意愿,不利于他們融入社會。社會環(huán)境中種種阻礙聾人社會交流交往的不利因素也對在校聾生產(chǎn)生著影響,交流障礙是聾生最大的適應障礙,是他們融入社會的最大阻力之一。因此,創(chuàng)設有利于聾生與主流社會溝通交流的外部環(huán)境是提高其社會適應行為的關鍵。
有研究結果表明聾生社會適應總體發(fā)展較緩慢,這與其人格特質有一定的關系。在聾生人格的發(fā)展中,自我意識是核心內容,積極穩(wěn)定的自我意識,尤其是自我形象,對他們的學校適應乃至將來的工作和生活適應等各個方面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所以要從培養(yǎng)聾生積極的自我意識入手,來塑造他們良好的人格特質。
首先,父母要盡快學習手語,及時與聾生交流,引導聾生接觸社會,擴大他們人際交往的范圍,引導他們與健聽兒童建立友誼。其次,教師要注意與聾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聾生要多鼓勵、贊美,少責備。教師要引導聾生之間友好相處,建立融洽的同伴關系。
由于聽力上的缺陷,聾生獲得的社會信息較少,而社會信息獲取的不足使其社會認知和社會態(tài)度產(chǎn)生偏差,因此,豐富聾生的社會信息量是發(fā)展聾生社會適應行為的一項基本內容。
由于聽力障礙,聾生主要通過視覺來感知和獲取外界信息,利用視覺能夠對因聽覺缺陷導致的認知不足起到補償作用。教師可以利用聽覺與視覺的轉換,在恰當?shù)纳鐣榫诚聦⒃缺仨氂寐犛X獲取的社會信息轉變?yōu)橥ㄟ^視覺來獲取。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學集中的、有目的地向聾生傳授他們難以獲得的社會信息,這也是增加他們社會信息量的好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闡明一些道理:聾人可以和健聽人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獲取別人的認可和尊重;大多數(shù)健聽人并非看不起聾人,而是因為在彼此的溝通上存在一些困難,聾人可以借助紙筆、手機短信等方式積極與健聽人進行交流。
聾生在社會生活中對社會行為規(guī)范往往缺乏了解,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所引起的他人和社會反饋缺乏諸如羞恥感、內疚等情感體驗,這是造成一些聾生社會行為失范的一個原因。再加上外界對聾人格外的寬容和保護,因而他們往往難以獲得真正的社會體驗。在促進聾生社會適應行為的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注重用多種方法努力使聾生獲得真正的情感體驗。比如對于有偷竊行為的聾生,教師可以要求其在全班同學面前檢討自己的錯誤,并對其做出適當?shù)膽土P,表面看來這樣的處理方法會傷及學生的顏面,但對于聾生這一特殊的教育對象,此種做法可以深化其社會道德體驗,使其對社會道德的認知更加牢固,社會道德體驗也會更加強烈,對其社會適應行為的發(fā)展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語言是社會溝通的工具,掌握和發(fā)展語言能力能有效改善聾生社會交往的質量。聾生對語言中抽象的社會內涵缺乏理解,導致社會認知膚淺,缺乏社會性的行為動機。在語言教學中,應結合聾生的社會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各種具體的社會情境,來揭示語言的抽象含義,促進他們的深刻體會。比如教師在教授“熱愛”這一詞語時,可以通過角色表演、新聞報道、電影電視等情境創(chuàng)設,幫助聾生理解“熱愛”這一詞語的抽象內涵,引導聾生將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的高度。
順暢良好的溝通是聾生適應社會的具體行為,在發(fā)展聾生社會適應行為的教育工作中,應特別注重傳授和培養(yǎng)聾生與健聽人之間溝通能力與技巧的培養(yǎng)。首先要注重培養(yǎng)聾生的語言溝通能力。筆談是聾人與健聽人之間溝通的主要方式,也是聾人特有的溝通交流方式,筆談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在聾生的語文教學中引起足夠的重視。其次要培養(yǎng)聾生在溝通交流方面的技巧,比如選擇和采用何種語言形式來進行交流,如何調節(jié)交流的氣氛,如何“傾聽”對方的陳述,以及如何做出適當合理的反應,等等。這些溝通交流的能力與技巧有助于聾生有效彌補因為聽力損失而帶來的溝通不暢,使聾生獲得較大程度的交往自由,獲取更多的社會信息。
對聾生社會適應的培養(yǎng)是一個巨大、長期而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聯(lián)合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力量,才能使聾生的社會適應行為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提高。首先,父母要注重培養(yǎng)和訓練聾生的獨立生活能力,鼓勵他們參加家務勞動或社會公益勞動,使他們在勞動中受到啟迪和感悟。其次,在學校中應開設專門的社會適應教育課程,通過聽障文藝,如啞劇、課本劇等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聾生的社會適應行為進行培養(yǎng)。最后,社會各方要為聾生提供更多參與社會的機會,在交往中給予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
幫助聾生適應社會,促進他們良好的發(fā)展是社會和教育的基本責任。面對在校聾生社會適應不良的嚴峻現(xiàn)實,教育工作者應該緊密聯(lián)系家庭、社會等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采取科學有效的教育措施促進聾生社會適應行為的健康發(fā)展。
[1]蔣潔,聶衍剛,王曉敏.青少年社會適應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11):39-42.
[2]陳云英.中國特殊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2:167-169.
[3]丁秀雄.聽覺障礙兒童人格特質之探討[J].特教園丁,1992,3:26-27.
[4]盧明.特殊幼兒之社會技巧教學策略的探討[J].嘉義師范學院學報,1995,(9):539-560.
[5]林寶貴.聽覺障礙教育與復?。跰].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2:507-519.
[6]張寧生.聽力殘疾兒童的心理與教育[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