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發(fā)展”。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說過:“不觀于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于深淵,何以知沒溺之患;不觀于海上,何以知風波之患?!笨鬃拥脑捫蜗笊鷦拥仃U明了知識與生活實踐之間的關系。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xié)調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指能適應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前景的綜合素養(yǎng)。要培養(yǎng)這種以促進人的發(fā)展為宗旨的綜合素養(yǎng),必須將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由此可見,語文教學的改革,關鍵在貼近學生生活,這是“根”。 語文從生命開始,與生活同行。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語文與生活是血肉相連的。我們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廣泛地應用,在用中學,在學中用。以此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以往的語文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是在教語文課本,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高度來審視教學活動,致使語文教學成了學生生活的一種負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走語文教學生活化的道路,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應該是語文教學的返璞歸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于生活,課堂教學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們理應以課堂為起點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讓教學貼近生活,聯(lián)系實際。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并真正受到啟迪;才能賦予課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潛在意義;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學中,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課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學生的時空距離有差距,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面,甚至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有的課文內容是學生常見和比較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再留心去觀察,通過觀察去認識生活,擴大視野,理解課文,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調查訪問,加深對課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我不能失信》這篇課文講述的是關于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對于宋慶齡這位名人,現(xiàn)在的孩子對她知之甚少,于是在課前布置孩子收集有關她的各種資料。課后組織學生當一當小記者,采訪一下自己的爺爺、奶奶,更多地了解他們所處的那個年代的一些事。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了宋慶齡的崇高、美好的品質,同時也對過去的那個年代,有所了解,從而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每一篇課文都是以語言文字為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語文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學習,“充分提供情節(jié)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有的課文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借助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再現(xiàn)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激起學習興趣,引起高度注意,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如把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則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例如,虞大明老師在教學《共有名字》時,組織全班學生分角色扮演在土耳其一個偏遠的小村莊里,共有名字帶來的共同的喜怒哀樂!通過生動鮮明的表演,使學生感悟到了共有名字不僅給村里人帶來了麻煩,同時也多了共同的樂趣,還有彼此間的同情與關懷,由此加深了對共有名字內涵的理解(共有名字意味著共享一切:悲喜、哀樂、福患、榮辱)。由此讓學生感悟每個人所擁有的共有名字所包含的責任。整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鍛煉。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對課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苯處熞幸庾R地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xiàn)象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如在學完《風箏》一文后,為了讓學生感受文章中孩子們放風箏所帶來的快樂,我們年級段專門組織學生去市民廣場秋游。當一大群孩子圍著風箏,唧唧喳喳談論的時候;當一大群孩子追著風箏,生龍活虎地奔跑的時候,那充滿童真童趣的場面,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景,如可觸摸。
生活,永遠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正如劉國正所言“生活是整個語文教學的源頭”,“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一種工具?!鄙钪性杏虒W,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關注生活,擴大信息接受量,讓源頭活水滋潤學生的心田。如新“課標”所強調的那樣“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應用語文的規(guī)律。
《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小學教育的共同趨勢是必須把理論、技巧和實踐結合起來,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起來。學校不能和生活脫節(jié),兒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為兩個互不接觸的世界——在一個世界里,兒童像一個脫離現(xiàn)實的傀儡一樣,從事學習;而在另一個世界里,他通過某種違背教育的活動來獲得自我滿足?!彼?,達到真正理解還不是最終的目的,能將所學運用于生活,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實踐是達到這一目標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我們應以課外實踐為憑借,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這座舞臺上發(fā)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例如利用班級舉行的各種活動學習語文。如班委選舉,上臺作競選演說;運動賽場,小記者在行動,國慶到了,讓學生設計手編報……班級的這些活動“語文化”,真可謂一舉多得:學生既是在實踐語文,又是在搞班級建設;教師既是在進行語文用法訓練,又是在進行班級教育。我所帶的班級,每兩周一次由小組輪流出班級周報。由于學生平時能留心班級生活中的閃光點,一篇篇感情真摯,內容鮮活的文章,由此誕生了。對學生而言,這些手抄報是他們小學時代的成長紀念冊;對老師來說,則是班級生活與語文素養(yǎng)和諧統(tǒng)一的結晶。
語文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它源于社會生活,應用于社會生活,一旦離開了社會生活,也就喪失了其生命力。蘇霍姆林斯基特別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他一周兩次把學生帶到野外去,到“詞的源泉”施行,他把這稱為“藍天下快樂的學?!薄C嫦蛏鐣纳顚嵺`,是學生學好語文,增加積累,培養(yǎng)審美情趣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參觀訪問等方式讓學生關注本地的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和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他們不斷領悟人生的意義。如在學習《地球的清潔工》這篇文章前,讓學生去收集我們的城市環(huán)境遭破壞的資料、圖片。課上,當我展示了聲像并茂的動畫:地球媽媽給小動物們的一封信,講述了地球環(huán)境已嚴重污染的情景時,全班同學將收集的資料在班中交流后,寫下了倡議書: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動員身邊的每一個人,都來愛護環(huán)境,拯救地球。
家庭是兒童學習語文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在這里,兒童獲得了很多知識。教師可以抓住每個學生家庭的特點巧妙設計語文教學。例如: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服裝的,則可以讓他設計一下服裝廣告;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水果的,則可以讓他寫一寫有關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高昂,家長更是倍加贊許。
課堂小天地,社會大舞臺。總之,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處處用到語文。語文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克服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只重語言智能的弊端,而且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使以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語文教學只有扎根于生活這一片沃土,才能發(fā)芽,開花,結果。讓生活成為語文學習的動力和參照吧,讓學生通過對語文的學習更加關注生活,獲得各種人生經(jīng)驗,品位別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