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國
(河南省鞏義市第一中等專業(yè)學校)
中職體育教學學生心理障礙之探討
◆王宏國
(河南省鞏義市第一中等專業(yè)學校)
在教育教學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學校體育不僅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增強學生體質,還要做到“育體和育心相結合”,既對學生進行身體訓練,又通過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品質的教育。本文就體育學習焦慮的原因、心理障礙導致生理性的危害及體育學習焦慮控制等進行初步探討。
體育學習 教學方法 心理障礙 焦慮控制
在教育教學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學校體育不僅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增強學生體質,還要做到“育體和育心相結合”,既對學生進行身體訓練,又通過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品質的教育。把知識的學習、技術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與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心理要求的滿足、情感的體驗相協(xié)調,以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本文就體育學習焦慮的原因、心理障礙導致生理性的危害及體育學習焦慮控制等進行初步探討。
在體育學習中,由于中職生任性和自控能力差、學習的挫折、教師不當的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體育學習內容具有的難度和危險性及因怕臟、怕累、懶惰、自卑、神秘感等原因,學生常常在心理上體現(xiàn)出不安、憂慮、焦急、緊張、恐懼等情緒狀態(tài),在生理上則伴有喚醒水平的增高等復雜的情緒反應,甚至因恐懼導致無法控制和支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出現(xiàn)動作失調、肌肉僵硬,致使動作操作失誤。因此,如何讓學生保持心理平衡,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有研究資料表明:人體在外界環(huán)境的不斷刺激下,人的大腦在接收處理信息刺激、調節(jié)自身行為、動員體內物質潛能做出反應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活動方式和心理平衡機制。處于青少年時期的中職生往往對自我認知不成熟,自身期望值不高,第二性成熟期之后,會出現(xiàn)與性成熟相似的危機期,在高度的感覺興奮中和對權威的反抗中,又重新表現(xiàn)出情緒的不安定性,一旦經受挫折,則往往不能正確對待,極易產生心理情緒障礙。多次失敗后出現(xiàn)的高狀態(tài)焦慮,會抑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身體運動、運動知覺自控能力降低,使肌肉僵硬,甚至出現(xiàn)混亂的多余動作,破壞學生的動作記憶過程,運動表象模糊,導致信息加工的效率全面下降。如果對外界刺激引起的諸如憂慮、焦急、緊張、恐懼等情緒反應不能很快控制、消除,就會變成惡性刺激,產生不良情緒破壞心理平衡,造成心理機能紊亂,引起生理、生化機能失調,導致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一系列疾病。
(一)心理訓練法
1.認知訓練: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在練習動作前焦慮的程度、情緒的變化,通過談話誘導、分析推理等方式,提示學生正確地估價自己,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類的諺語、格言幫助學生全面地、辨證地認識自己,樹立控制焦慮的信心。
2.表象訓練:在教學中,表象訓練的程序為:示范——講解——表象訓練——練習——糾錯——再表象訓練。具體方法:(1)站立閉目,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2)體會動作要領,腦中反復做動作。(3)進行練習。
3.暗示控制:即以不明顯的方式(如:語調、體態(tài)、面部表情等)對全體施加影響的方法,并適當采用“膽大帶膽小”、“降標作業(yè)法”適時地讓學生“表現(xiàn)”自己,這是因為,任何成功包括一點點成績都會增強人的自信,對于焦慮、自卑的人,尤其如此。以成功的結果,來減輕學生的恐懼感,降低焦慮程度,提高學習積極性。
4.自我激勵:教育學生在學習中遇到挫折、出現(xiàn)焦慮時,要回憶自己的進步和成績等成功的事例來不斷鞭策自己,以積極、樂觀的情緒對待挫折,樹立必勝信心。
(二)情緒調節(jié)法
情緒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一種體驗,教學中學生情緒狀態(tài)的調節(jié),是體育教師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學生維持與周圍環(huán)境間的動態(tài)平衡而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由于中職生出于心理上的“斷乳階段”,因而心理沖突多,情緒狀態(tài)較任何一個時期更易被擾亂,而職業(yè)學校的女生又具多數,情緒更易波動,形象地說就像“春天孩兒面,一天變幾變”。因此,為了使中職生在體育學習中達到最適宜的興奮度,控制情緒狀態(tài)的變化,克服焦慮、緊張等不良的心理情緒,給機體以增力性的影響,是極其必要的。
以下幾種調節(jié)手段和方法,經過多年教學實踐驗證,成效較為顯著。
(1)呼吸調節(jié)法:調節(jié)呼吸頻率和深度是改善學生情緒波動的有效方法,它能促進神經系統(tǒng)迅速恢復平衡,保持血液流通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平穩(wěn),使得呼吸平靜而有節(jié)奏,起到穩(wěn)定情緒狀態(tài)的作用。
(2)具體方法:舌輕輕舔上顎,鼻吸氣、同時腹部收縮,胸部鼓起;呼氣時,腹部鼓起,胸部放松。反復進行。
(3)教學實踐:a.對過度緊張、焦慮的學生進行調節(jié)時,呼吸緩慢,自然暢通。做到“深、長、細、勻”。b.對情緒疲憊、焦慮的學生進行調節(jié)時,要長吸氣和強有力的呼氣,并配合手臂的上、下振動,提踵來提高情緒的興奮性。c.練習次數:可根據身體練習間隙時間長短進行安排,直至學生自我感覺舒適、平穩(wěn)即可。
表情歌舞調節(jié)法:即有意識地誘導學生改變其面部表情和體態(tài),以相應地改變情緒狀態(tài)。
具體做法:a.組織輕松、歡樂的兒歌游戲,如:“小白兔找媽媽”、“丟手巾”、“兩只老虎”等。b.結合教學和有影響的活動,自編配樂舞蹈,如“亞洲雄風”、“月亮之上”等。
(三)三分鐘氣功調節(jié)法
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術——氣功,對于運動產生的焦慮、疲勞,有其獨特的消除功能。實踐證明,氣功狀態(tài)下的調身、調息、調心能使大腦皮層抑制性的a波幅增高,從而對人體組織細胞內的生物電進行有序化的疏導,將淤濁德酸性疲勞物質及使吸收轉化排泄,促進焦慮疲勞的消除。
1.具體方法:以調心為例(也稱氣歸丹元)、先將雙手搓熱,然后將右手心放在腹部,左手放在右手背上,雙手重疊在腹部輕柔劃圈,先逆時針旋轉9次,再順時針旋轉9次,同時反復默念口訣:“旋轉腕腹疲勞散,順應自然精神爽”(劃圈時,要求閉眼,排除雜念)。
2.教學實踐:此法經常用在課的結束部分和整理活動中,尤其是在課的運動負荷較大時,若不能盡快恢復運動性疲勞,勢必要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其它課程的正常進行。三分鐘氣功調節(jié)法,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其功法簡單易學,效果明顯。
總之,根據中職生心理、生理特點和運用心理手段對體育學習中焦慮情緒的控制,大大提高了中職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養(yǎng)成了自覺鍛煉的習慣。
學校體育的內容和形式雖然十分豐富,但它都要根據授課對象的心理和生理的發(fā)展特點及情緒特點進行教學。教師要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各種條件下的心理和情緒特點,就必須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不斷開拓進取,積極探索,才能提高中職生體育高效課堂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