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妙新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彪m然說這是白居易給詩歌下的定義,以體現(xiàn)他新樂府運動的主張,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借用過來,推而廣之,說明一篇好的作品是應該以感情為根本,以語言為枝葉,以優(yōu)美動聽的聲韻為花朵,以深刻的含義為果實?!秷笕伟矔?,就是這樣的一篇“先乎情”“始乎言”“切乎聲”又“深乎義”的好作品。前人對《報任安書》有極高的評價,贊譽它是“絕代大文章”“宏制巨篇”“百代偉作”“天下奇文”。本文試圖從四個方面簡要闡述作品的美學價值。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寫給任安的一封回信,其寫作年代,一說是在漢武帝征和二年(前91),另一說是在漢武帝太始四年(前93)。任安,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軍使者護軍等職,是司馬遷的一個好朋友。天漢三年(前98),身為太史令的司馬遷因李陵之禍被處以宮刑,出獄后任中書令。中書令這個官職表面上看起來是皇帝近臣,位高權重,實則類似于宦官,更何況是“至微至陋”的“刑余之人”,為士大夫所不齒。任安不知道內情,寫信給他,希望他能“慎于接物,推賢進士”。司馬遷深感為難,所以一直未能復信。后來,任安因為戾太子舉兵事下獄,可能將于十二月被斬首,司馬遷才給他寫了這封回信。對于自己的不幸遭遇,司馬遷其實是很不愿意提及的,然而朋友即將離世,若再不剖析心志,讓老友帶著誤解抱恨而終其情何以堪?再說自己也將完成史記著述不必再茍活于人世,所以借此機會,在信中,以無比激憤的心情,酣暢淋漓地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訴說了自己因李陵之禍所受的奇恥大辱,傾吐了內心郁積多年的痛苦與憤懣。
天漢三年(前98),司馬遷正在全身心地撰寫《史記》,卻因為文人的正直遭遇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
天漢二年(前99)夏天,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替李廣利押運輜重。秋天,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在祁連山進攻匈奴右賢王,武帝則命令李陵率領他的步兵射手五千人,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約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法分散敵人的兵力,不讓他們專門去對付貳師將軍。已到預定期限,李陵就要回兵,但是單于用八萬大軍包圍截擊李陵的軍隊。李陵軍隊只有五千人,箭射光了,士兵死了大半,但他們殺傷匈奴也有一萬多人。李陵軍邊退邊戰(zhàn),接連戰(zhàn)斗了八天,往回走到離居延海還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攔堵住狹窄的山谷,截斷了他們的歸路。李陵軍隊缺乏糧食,救兵也不到,敵人加緊進攻,并勸誘李陵投降。李陵說:“我沒臉面去回報皇帝了!”于是就投降了匈奴。他的軍隊全軍覆沒,余下逃散回到漢朝的只有四百多人。單于得到李陵之后,賞識他打仗時的英勇有謀,再加上平素就聽說過李陵家的名聲,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李陵,使他顯貴。李陵兵敗的消息傳到長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死節(jié),然而后來卻聽說他投降了匈奴,憤怒萬分,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贊李陵的英勇,現(xiàn)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李陵的罪過。司馬遷一方面是出于對皇帝的一片忠心,另一方面,他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便挺身而出,為李陵辯護。其實司馬遷與李陵并無很深的私交,只是因為看到李陵的為人,覺得他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講信義,對人謙虛禮讓,對士兵有恩信,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有國士之風”,特別是在匈奴入侵時,能萬死不顧,赴國家之難,這要比那些全軀保妻子之臣不知道高尚多少倍。在司馬遷看來,評價一個人,不能因為舉事一不當,就一片指責,甚至落井下石。司馬遷為李陵的辯護,一方面恰如其分地贊揚李陵的赫赫功勞,另一方面說明李陵在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殺傷匈奴之多,有古代名將風范。并推斷,李陵之所以沒有死節(jié),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shù)臋C會再報答漢室。司馬遷的辯護,觸怒了漢武帝,認為他是在諷刺朝廷的勞師遠征導致戰(zhàn)敗,于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司馬遷最終慘遭宮刑,直到太始元年(前96)六月,才遇大赦出獄,之后作了中書令。
今天,讓我們回頭再來看這件事,關于李陵,畢竟做了俘虜還投降變節(jié),其遭受唾棄也是情理中的事,漢武帝惱怒之下,將他的妻兒母親等滅族也是咎由自取,所以朝中大臣個個明哲保身,不出一言以辯,也是情理中的事。只有司馬遷站出來為他說幾句公道話,卻獲罪下獄,最后身受腐刑,據(jù)說,那還是被特殊寬宥了的。其實,在李陵落難時,他挺身而出,完全是出自一個讀書人正直的是非心,然而卻招致最讓讀書人喪失尊嚴深感恥辱的腐刑,真可謂是奇冤和奇恥。但是,司馬遷是個偉大的文人,在全文中不著一字書寫自己的奇冤,卻用鋪排的筆墨,酣暢淋漓地表達了對腐刑的厭惡和羞恥之情:“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發(fā)、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于圜墻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何者?積威約之勢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足貴乎?”“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直如疾風驟雨,直如連珠火炮,傾瀉而來,讓人躲無處躲,只能硬生生地去強烈感受一個正直文人內心的奇冤和奇恥。明代孫月峰評價《報任安書》說:“直寫胸臆,發(fā)揮又發(fā)揮,惟恐傾吐不盡。讀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噓欲絕,真是大有力量文字?!保ā对u注昭明文選》)千百年來,人們讀之,無不淚濕青衫,扼腕浩嘆。
在白居易的詩歌“四美”中,“情”是“根”,“義”是“果”,都很重要,而“言”“聲”作為手段或者過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因其言,經(jīng)之以六義;緣其聲,緯之以五音?!薄绊崊f(xié)則言順,言順則聲易入?!敝挥醒浴⒙暎崳┫鄥f(xié),才能對情感的表達起到積極的作用。
劉勰在《文心雕龍·書記》評價《報任安書》說:“志氣盤桓”,司馬遷自己也說是“舒憤懣之作”。說明作者當時確實胸中有志,腹中有氣,這就構成了文章最根本的血肉;然而傾瀉而來,沛然成文,寫就《報任安書》那般千古美文,無疑應該歸功于太史公司馬遷的能“言”:鋪采摛文,而又字字血淚。
首先,巧用來信主旨安排線索,自然成文?!秷笕伟矔冯m然是為了向友人和世人表達自己的無辜之冤、受辱之羞、憤激之情、生死之觀、著書之志;然而,作為一封復信,必須應答對方來信,所以,司馬遷自然把沒有能夠“推賢進士”的原因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開頭先概要說明任安來信的內容,再就答復遲表示歉意。沒有能“推賢進士”,并不是“用流俗人之言”,而是別有苦衷。第二段,就詳盡鋪陳了自己身受的奇恥大辱,根本就沒有能力、沒有資格去“推賢進士”。第三段,進一步說明自己雖受腐刑這樣的奇恥大辱還茍且偷生的原因,是為了完成《史記》,以表明心志。第四段,寫先賢發(fā)憤著書的榜樣作用。第五段,再次說明自己茍且偷生寫作史記的苦衷。第六段,是書信的結尾。司馬遷再次向任安表述自己沉痛羞辱的憤懣心情,并照應開端,再次解說自己無從“推賢進士”的苦衷。
其次,采用迂回曲折的結構方式,深刻蘊藉。司馬遷從公元前98年受宮刑,到前91年(或前93年)寫這封信,在“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的羞辱中度過了好幾個年頭。他表面上“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而內心深處卻是“腸一日而九回”。其憂愁激憤累積在胸中,肯定是越積越深,所以一旦受到觸動,就不覺要噴涌而出。但是,又正因為所積太厚,思想感情太復雜,而且是給獲罪的友人寫回信,不能直接傾瀉,讓人一覽無遺,覺得淺薄,所以司馬遷選擇采用迂回曲折、反復詠嘆、漸次深廣的方式。從第一段的“仆非敢如是也。請略陳固陋”的表白,到第二段述說刑余之人的恥辱卑賤 “至于鞭箠之間,乃欲引節(jié),斯不亦遠乎!”再到第三段敘述人之常情時的 “況仆之不得已乎?”造成了欲說而又停頓,停頓而又不能不說的感情潛流的深層涌動。終于,在前文充分的鋪墊、蓄勢之后,感情的洪水才一瀉千里:“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保ǖ谌文捌驼\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第五段)最后是第六段,以“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自誓明志,斬釘截鐵,收束全文,完全徹底地將自己受辱不死、發(fā)憤著書的真實心跡昭告于天下,如同黃河之水經(jīng)歷九曲回環(huán)之后,終于滾滾滔滔流入大海。從全文看,文章是如此的迂回曲折,深刻蘊藉;而從各個段落看,又何嘗不是如此?以課文第二段為例。第二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奇恥大辱而不自殺的原因,從多個層次漸次展開,先說祖先的職務不為天子所重,且為世俗所輕,再說自己假如不選擇受腐刑,而是 “伏法受誅”,在周圍人眼里,自己是罪有應得,并不能顯示出自己有什么氣節(jié)。然后講人受辱與不受辱的區(qū)別,以“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說明自己受到了極辱。再用比喻、對比來說明一個人的志氣在困辱的境地中會逐漸衰微的,并列舉周文王等王侯將相受辱后不能自殺的例子反復說明“士節(jié)”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節(jié)的話,在受刑之前就應該自殺。一層一層,極盡曲折,或今或古,或人或己,或正或反,或事或理,前呼后應,反復重迭,給人一種委婉回環(huán)、滔滔不盡之感。這種迂回曲折的結構方式,深刻蘊藉地表達了司馬遷內心深處的悲憤之情。
再次,運用多種語言修辭手法,汪洋奇肆。明代孫月峰評價《報任安書》:“筆力真如走蛟龍、挾風雨,且峭句險字,往往不乏,讀之但見其奇肆?!保ā对u注昭明文選》)這番評論十分中肯,《報任安書》一文,之所以能酣暢淋漓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激起人們無比強烈的感情共鳴,無疑還得益于作者高超的語言駕馭技巧。詞語十分豐富。文中有大量的同義詞、反義詞、褒義詞、貶義詞,書面語、口頭語,而且運用自如。例如“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陰,王也,受械于陳;彭越、張敖,南面稱孤,系獄抵罪;絳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于請室;魏其,大將也,衣赭衣、關三木;季布為朱家鉗奴;灌夫受辱居室”一段中,說明這五個人“獲罪進監(jiān)獄”,說法就各不相同——“拘于”“具于”“受械于”“系獄”“囚于”“受辱”等;尤其是作者深惡痛絕的“監(jiān)獄”,在全文中更是有多種說法:“圜墻之中”“請室”“居室”“塵埃之中”“鞭箠之間”“縲紲之辱”“糞土之中”,極盡厭惡貶抑之能事。句式靈活多變。文章有整句的駢儷之美,又有散句的靈動之美,還有長短句交錯使用的參差之美。同時綜合運用了陳述句、判斷句、疑問句、反問句、感嘆句,肯定句、否定句,使文意和語氣具有騰挪跌宕的變化之美,形成了強烈的抒情意味。例如:“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這一小段話中,即用了整句、散句,主動句、被動句,陳述句、反問句、感嘆句,順承句、逆接句等多種句式,簡練而鮮明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志向、決心和感慨。辭格規(guī)范多樣。文中比喻、借代、引用、夸張、對偶、反復、婉曲等交相使用,各顯其能。最突出的是大量運用排比修辭,而且整齊中有變化,有兩句一套的,三句一套的,四句一套的,五句一套的,六句一套的;有的用來列舉情況,有的用來陳述史實,有的用來闡明道理。其中最為壯美的要算“四不辱,六受辱”:“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關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發(fā)、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這樣的一些整串整串的排比句,縱橫鋪陳,使辭情滾滾,氣勢磅礴,讀來酣暢淋漓。
古人說:“司馬遷一腔抑郁,發(fā)之《史記》;作《史記》一腔抑郁,發(fā)之此書。識得此書,便識得一部《史記》。蓋一生心事,盡泄于此也??v橫排宕,真是絕代大文章。”(《評注昭明文選》)《報任安書》的美,還來自于它的聲韻優(yōu)美。
首先,盡管是散文,但是大多數(shù)語句是押韻的,讀來瑯瑯上口。以課文第一段的11句話為例,韻腳是“書”“物”“務”“陋”“過”等詞語,合轍押韻,而且用的是仄聲韻,表示沉痛和沉重心情。再看課文第二段。幾乎句句押韻,而且是跳行交錯押韻的,如“功”“弄”“恐”“中”等押韻,“歷”“戲”“異”“以”“比”“極”“死”“食”“吏 ”“時”“地”“息”“是”“勵”“里”“室”“體”“之”“此”等押韻,“畜”“誅”“辱”“膚”“夫”“奴”等押韻。文章中其他押韻的句子還有很多,不一一舉例了。
其次,文章大多通過調整句子長短,形成內在節(jié)律之美。例如,“勇怯,勢也;強弱,形也”是二字句,“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念父母,顧妻子”等是三字句,“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等是四字句,“其次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是五字句,“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是六字句,“其次關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發(fā)、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是十字句。句子長短雜陳,既有視覺上參差變化之美,更有聽覺上的鏗鏘之美。
再次,文章的縱橫鋪陳遞進的語句,也形成音律的回環(huán)詠嘆之美。除了上文講到的“四不辱,六受辱”那一處以外,《報任安書》的排比鋪陳的語段還有兩處:“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陰,王也,受械于陳;彭越、張敖,南面稱孤,系獄抵罪;絳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于請室;魏其,大將也,衣赭衣、關三木;季布為朱家鉗奴;灌夫受辱居室?!薄吧w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這些地方,讀起來,都有一種排山倒海、蕩氣回腸的音樂美感。
《報任安書》是一封書信,書信最適合任意揮灑,不受羈絆。在信中,司馬遷借任安要求其“以推賢進士為務”,陳述了自己不能聽從的理由,并由此引發(fā)了一大堆的憤激之詞,有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他訴說了自己作為刑余之人的至微至陋和所蒙受的無端之冤——文章沒有一句話直接表明自己是受冤的,但處處暗含著怨懟之氣——表現(xiàn)了作者骨子里不認為自己有罪的倔強性格。第二,他闡明了自己對人生價值的深刻思索,鮮明地表示了自己的生死觀和榮辱觀。第三,他敘述了自己背負著“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的巨大羞恥寫完《史記》的行動,而且明確表示寫作目的:寫作《史記》,不是為帝王樹碑立傳,也不是為將相歌功頌德,而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作者希望“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被萬戮,豈有悔哉”!第四,他向朋友任安堅定盟誓:“要之死曰,然后是非乃定”。其義,可謂古今獨步。毫不夸張地說,《報任安書》一文所展示的美,不僅僅是因為司馬遷在這里記錄下了自己蒙受的千古奇冤和奇恥大辱,而且是因為他向我們展示了一位偉人的超凡的見識、膽略、勇毅、責任和擔當。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把自己對榮辱、對生死的深刻思考,以及不甘受辱、想引決而終未引決的痛苦選擇寫得曲曲折折而又清晰動人?!叭斯逃幸凰馈保抉R遷贊成有價值有骨氣的“重于泰山”般的舍生取義,反對那些因為怕受辱而“輕于鴻毛”的毫無意義的死。為了死得重于泰山,有時就要忍受比死還要難堪的奇恥大辱,以圖日后之功業(yè)。如果怕受一時的污辱而放棄理想、丟下事業(yè)去死,那是輕于鴻毛的。司馬遷在《伍子胥列傳》中說過:“棄小義,雪大恥,名垂于后世,非烈丈夫孰能至此哉?”他用這個尺度來衡量古人,也用這個思想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他的這種為了實現(xiàn)自己尚未實現(xiàn)的理想、完成自己尚未完成的事業(yè)而“隱忍茍活”的精神,是令人感動,令人欽佩的。司馬遷的這一生死、榮辱觀充滿了辯證法:是寧死不辱,還是忍辱求活,這要綜合主客觀多種因素分析權衡的。為了說明這一點,他列舉出了眾多被后世稱頌的古代杰出人物,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孫臏等,說明他們都經(jīng)歷了苦難、遭受了屈辱,隱忍茍活,以后“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從而為我們后代留下了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他因此也以這些仁人志士來自比和自勵,“述往事,思來者”,用寫歷史的辦法,“上明三王之道,下辯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賊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太史公自序》)。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夠做到“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就極刑而無慍色”,“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報任安書》的美,就是因為有了這些“大義”。今天,我們讀《報任安書》,就是要讀出司馬遷的大美:為了人類的進步,在黑暗中掙扎,不畏懼任何權勢,不畏懼死亡的威脅,哪怕是精神的摧殘,哪怕是人格的剝奪,都義無反顧。司馬遷這種把獨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看作生命的本體,把傳播獨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作為自己責無旁貸的義務的勇毅擔當,構成了文章的至高至大的美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