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 洋
電視紀實片本身是一種強調以相對真實的藝術手段具體地展現現實生活情狀的影視藝術類型,鏡頭語言則是表現電視紀實作品的重要美學手段之一。紀錄片中看似簡單的鏡頭與畫面,實際上在以各種方式傳達著創(chuàng)作者眼睛的觀察視角與敘述方式。在影視藝術蓬勃繁榮和發(fā)展的今天,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應努力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和使用鏡頭語言的能力,控制和應用攝像機鏡頭,制作出富有豐富審美內涵和較高文化品位的電視紀錄片,為推動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
鏡頭語言,是指創(chuàng)作者以攝像機鏡頭作為一種表達方式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內在情感和審美構思進行充分的展現。攝像鏡頭的技巧可以分為多種,根據景距、視角的不同,可以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等;而根據攝像機的運動方式,又可以分為推、拉、搖、移、跟、升、降、俯、仰、甩、懸、空、切等等;根據畫面處理方式,則可以分為淡入、淡出、疊、入畫、定格等等。在具體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者通過對這些攝像技巧的綜合運用,使影像成為富有意味的敘事話語,擴大并提升了影視作品的包容性與表現力。電視紀錄片是一種描摹世情百態(tài)、彰顯文化品格的影視藝術作品。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將攝影機鏡頭作為透視人物和事件的窗口,通過影像技術記錄不再重復的動作和事件,并以此來在反映人物事件所經歷的時空現場,借此傳達一種對人類社會生活的關注與思考。電視紀實作品的攝像創(chuàng)作,應當深入研究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基本規(guī)律,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和探索,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具有較高審美品質的紀錄片作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鏡頭語言”的運用是一項綜合性的創(chuàng)作活動。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應具備一定的畫面審美意識和視覺表現能力,能夠嫻熟地運用影視攝像裝備和影視攝像技術,使攝像鏡頭成為塑造形象、傳遞信息、表達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運用“鏡頭語言”要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主次分明,即鏡頭關注的焦點應當與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意圖向符合,突出重點藝術形象。電視紀錄片所反映的是人類社會的客觀現實,而客觀現實往往是動態(tài)的、復雜的、難以把握的。因此,在具體的錄制現場,攝影師往往會發(fā)現場面紛繁復雜、事態(tài)發(fā)展無從捉摸,很難瞬時從中選擇和捕捉到攝影對象的主體,容易出現主次不明,含混不清的現象。這就要求攝影師既要掌握嫻熟的專業(yè)攝影技巧,具有豐富的藝術修養(yǎng)和生活經驗,又要能夠在現場保持冷靜的頭腦,正確判斷事前制定的拍攝方案是否需要調整,準確把握拍攝的主要對象,完成攝影任務。
“充足”拍攝原則,實際是指要為后期編輯提供豐富的影像資料。電視紀實片拍攝是一項“很難重來”的藝術活動,它的一切創(chuàng)作都是在攝制現場拍攝的,拍攝完成后,如果出現疏漏,是很難彌補的。因此,攝像師在進行現場拍攝時,要盡可能的“成竹在胸”,多角度、多方位地抓取能夠反映紀錄片主題的關鍵細節(jié)、動作、情緒、事件,拍足紀錄片編輯制作的素材,使攝像鏡頭的語言材料豐滿起來。
綜合運用原則,即全面而并非單一地運用攝影技巧,使鏡頭語言豐富而富有表現力。如前所述,攝像技巧可以根據景距、視角的不同、攝像機的運動和畫面處理方式分為很多種,攝影師要具有綜合運用這些技巧的創(chuàng)作意識,使鏡頭所記錄下的畫面變得生動而富有表現力,如,通過正面、側面、遠景、近景、特寫記錄下人物交談時的情境,反映主人公的內心活動,表達某種情緒或思想,等等。
電視紀實作品是用“鏡頭語言”真實直接、形象及時地反映現實生活,以此發(fā)揮自己的審美功能的藝術作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紀實片的審美層次也在逐漸提升,這在為攝像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的創(chuàng)作契機的同時,也對創(chuàng)作者的鏡頭語言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電視紀錄片所記錄的是過去的或是現在正在發(fā)生的現實生活,對于過去的已經相對靜態(tài)的客觀現實,攝影師可以根據拍攝方案按部就班地進行攝制工作;而對于正在進行著的現實生活,則需要攝影師更加靈活地運用攝錄技巧,在尊重生活原生形態(tài)的前提下,確保生活流程及事件時空運動的相對完整,盡量拍攝到那些最能體現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本質形態(tài),體現人生價值的素材,讓事件發(fā)生的過程開展在鏡頭之中。這同樣也是衡量創(chuàng)作者藝術水準高低的重要標志。
長鏡頭,又稱鏡頭內部蒙太奇,具體是指30秒以上的連續(xù)畫面。長鏡頭在不間斷的游動拍攝中以一個鏡頭內實現景別的交替變化,連貫地表現被攝主體的運動狀態(tài)和外部環(huán)境,展示著客觀世界,是增強紀錄片生活真實感、也是最難以駕馭的重要手段。自紀錄片誕生之日開始,人們就在始終強調紀錄片的真實和自然特征。當前,攝影科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攝影機的機身更加輕便、攝錄效果更加清晰、攝影的記錄功能不斷增強,紀錄片反映生活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提高。相較于以往,長鏡頭更加廣泛地被應用在紀實作品中,使廣大受眾仿佛有親臨現場、參與事件過程的感覺。在運用長鏡頭的實際拍攝過程中,攝影師常常需要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不間斷地調整方位、構圖、景別、焦點、曝光等諸多要素,這同樣也是對攝影師攝影技巧的充分考驗。
紀錄片創(chuàng)作是一項綜合藝術。鏡頭語言雖然是紀錄片的主要表現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表現手段,還要與其他的造型語言相配合,如音效、字幕、解說詞,等等。優(yōu)秀的攝影師應當掌握影視創(chuàng)作的基本規(guī)律和造型技巧,具備一定的大眾傳播和新聞傳播的素質,要嘗試使自己的“鏡頭語言”與其他藝術技巧配合的相得益彰,將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構思轉變?yōu)榭梢哉故具\動和時間的空間造型形象,站在更高的審美層次上真實反映現實生活。
紀實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記錄,它以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講述對象,對藝術表現手段和技巧有著更高的要求。電視的本體語言是鏡頭語言。鏡頭語言是動態(tài)的語言,能否準確而富有技巧性地運用這門語言,主要看是否動態(tài)地表現了事件發(fā)展過程,是否突出了關鍵的敘事信息,這直接關系到一部紀錄片的成敗。作為視聽形象的直接創(chuàng)造者,紀實類電視作品創(chuàng)作者應當研究和掌握審美的基本規(guī)律,學會用手中的攝像機“遣詞造句”,借助豐富的鏡頭語言和表現技巧,創(chuàng)作出豐富的電視紀錄片精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1]高峰. 電視紀錄片及其審美選擇[M].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
[2]朱羽君. 現代電視紀實[M]. 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6.
[3]韓蕾. 紀錄片的靈魂——略說主觀性與主題[J]. 電視研究,2002(11).
[4]姚爭. 電視剪輯藝術[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