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紅色檔案資源在民族地區(qū)高校人才培養(yǎng)中的探討①——以右江民族醫(yī)學院為例

2012-08-15 00:51:10梁楚晗魏潔梁潔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2012年2期
關鍵詞:愛國主義紅色精神

梁楚晗,魏潔,梁潔

(1.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E-mail:lchgood2000@163.com; 2.右江民族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廣西 百色 533000)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紅色檔案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對大學生具有很好的補充歷史知識和社會教育的作用。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地處革命老區(qū)百色市,百色市位于廣西西部,與云南、貴州省及越南國交界,是鄧小平領導的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百色起義”發(fā)源地,具有十分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百色起義留給老區(qū)人民巨大而珍貴的精神財富,是那種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英勇氣概,那種實事求是、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那種敢闖、敢冒、敢負責任的精神,那種無私無畏、團結向前的精神[1]。它是培養(yǎng)教育大學生的精神財富。如何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當地的紅色檔案資源優(yōu)勢,培養(yǎng)教育當代大學生,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問題。

1 紅色檔案資源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地位

紅色檔案資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形成的,能夠為我們所開發(fā)并具有重要意義的偉大精神及其物質載體的總和[2]。它真實記錄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英勇奮斗的壯麗篇章和豐功偉績。擁有十分豐富的政治、思想、歷史和文化內涵,凝結著偉大的民族精神。

紅色檔案資源以其鮮活的革命故事及感人事跡吸引感動著象牙塔里的大學生,使他們進一步了解中國共產黨為拯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解放、英勇奮斗、不屈不撓的斗爭史,凈化其靈魂,進而激發(fā)其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此外,大學生在參觀學習紅色檔案資源的過程中,親身感受革命老前輩們不屈不撓的奮斗歷史、豐功偉績、感人事跡,從中汲取豐富的精神養(yǎng)分、感受強烈的精神震撼并獲得深刻的精神啟迪。更加清醒地認識祖國的現在,堅信祖國的未來,明確應以國家利益為重,自強不息,努力奮斗,端正學習態(tài)度,利用在校期間的寶貴時間和良好的學習條件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多種能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可見,紅色檔案資源在大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學習革命傳統、陶冶道德情操,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紅色檔案資源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運用

2.1 運用紅色檔案資源,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溽t(yī)學人才 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是人自身在意識形態(tài)上對現實的超越。培養(yǎng)醫(yī)學生醫(yī)德高尚、醫(yī)術精湛,是醫(yī)學教育必須關注的首要問題。紅色檔案本身所蘊含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奉獻的精神和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教育工作者可以很好地用其引導醫(yī)學生自覺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國的前途、命運,人民的健康聯系起來。

2.1.1 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百色起義紅色檔案翔實反映著革命前輩可歌可泣的光輝事跡,滲透著一種高尚可貴的革命精神,具有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振奮精神的價值功能[3]。2001年學校在百色起義紀念館設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利用軍訓、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到百色起義紀念館、紅七軍軍部舊址、百色起義紀念碑等開展“緬懷先烈,修身立德”活動。2009~2011年我校6 5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新生參觀了百色起義革命歷史遺跡、遺物,瞻仰了百色起義烈士陵園。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這些活動,感受風卷云涌的歷史畫面,深刻了解百色起義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涵,激發(fā)了對革命歷史的進一步思考,從中獲取一種精神力量,提升思想認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2.1.2 “紅色教育”進課堂 學校把弘揚紅色檔案資源的精神和文化內涵與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讓“紅色教育”進課堂,大力開展聘請老紅軍、老干部到學校作報告,給大學生上黨課,開展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講座、演講會和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活動。特別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和醫(yī)學人文教育教學在每班級圍繞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進行講課,在常規(guī)課程中滲透紅色文化教育,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的心性和品性。使大學生親耳聆聽革命先輩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感受當年紅七軍之路的巨大變遷,受到直觀形象教育,從而磨練他們的意志,促使他們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加堅定醫(yī)護人員的信念、治病救人的崇高理想。

2.1.3 與學校教育相融合 學校通過整合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辦學精神教育、校訓教育等資源,以學校為主陣地,以弘揚先進文化為主題,從新生入學開始實行遞進式“五年不斷線”的校園文化教育,營造健康、清新、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激發(fā)師生愛國愛校的熱情和求真求美的創(chuàng)造力,讓校園文化建設始終沿著“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繁榮發(fā)展,努力實現醫(yī)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交融并進,培養(yǎng)“精醫(yī)術、懂人文、有理想、能創(chuàng)新”和“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間大醫(yī)”。

2.2 依托紅色檔案資源,提升校園文化建設 紅色檔案資源蘊涵著燦爛的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長河中的可歌可泣的燦爛文化。當年百色起義精神所蘊含的那種開拓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僅是我們當代人要繼承與發(fā)揚的,也是后代人要學習與銘記的,它像接力棒一樣需要一代一代中國人傳承下去[4]。

2.2.1 創(chuàng)建紅色精神家園 校園文化具有強大的育人作用。學校把紅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堅持以其承載的革命歷史、感人事跡和民族精神引領校園風尚,結合時代特征不斷創(chuàng)新紅色教育的方式,從新生入學教育和新教師崗前培訓第一課開始,用紅色文化占領廣大師生思想“陣地”,使紅色文化的學習教育入耳、入腦、入心,成為教書育人的強大動力,促進大學生在感性認識與理性交融的碰撞中接受科學的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深處打上“紅色”印記。

2.2.2 營造紅色文化校園 紅色文化作為中國革命勝利的強勁動力和民族文化匯聚的結晶,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傳統的集中體現,是當代大學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5]。一是利用百色起義革命戰(zhàn)爭的歷史題材,在校園中通過展示紅色館藏、欣賞紅色影視、重溫紅色歷史等方式組織開展紅色經典講堂、主題班會、英模事跡報告等活動,讓廣大師生接受紅色教育;2009~2011年圍繞愛國主義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舉辦人文知識講座200余場,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二是讓百色起義紅色資源所蘊含的崇高理想、忠貞氣節(jié)、堅毅品質等紅色文化精神元素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結合重大政治活動和節(jié)日,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等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極力營造紅色文化氛圍,有效地拓展紅色文化的內涵,增添革命傳統教育的魅力,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在寓教于樂中接受教育[6]。從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yè)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感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增強其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蓬勃向上的精神。

2.2.3 開通紅色資源網站 2003年起學校充分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時珍網”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這一網上平臺,宣傳、展示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對紅色文化精神的基本內涵、時代特征和當代價值進行挖掘整理和總結提煉,讓廣大師生方便快捷、隨時隨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使他們在自覺參與中接受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精神的洗禮。目前,“時珍網”已經成為激發(fā)廣大師生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養(yǎng)的重要場所,了解祖國燦爛文明、掌握歷史知識的重要課堂,在教書育人中展現出其獨特的作用和魅力。

2.3 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知行合一 今天的大學生都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出生、成長的一代,物質充裕,生活條件優(yōu)越,對先輩的奮斗歷程已漸漸淡忘。因此,運用紅色檔案資源結合社會實踐開展活動,培育大學生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團結協作、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勢在必行。

2.3.1 豐富社會實踐,增強責任感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紅色檔案資源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素材。學校歷來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活動在培養(yǎng)大學生中的作用,切實貫徹實踐育人理念,創(chuàng)新“三下鄉(xiāng)”、“進社區(qū)”、寒暑假實踐調研等實踐活動載體,構建立體化實踐育人體系。開展以紅色資源為主線的紅色文化宣講和調查研究、重走“鄧小平足跡”等社會實踐活動,尤其是到少數民族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開展的“愛心義診攜手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仁醫(yī)濟世入桂西 學以致用心系民”、“銘記大醫(yī)精誠服務當地百姓”等送醫(yī)送藥、衛(wèi)生普查、健康宣教等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2009~2011年暑期學校組織121支大學生“三下鄉(xiāng)”志愿服務團隊,參與師生3 100多人,占在校學生人數的15%,共服務群眾4.5萬人次,受到社會的關注和好評。學生們親身感受,終生難忘,在實踐中接受思想的洗禮,利用自己所學的醫(yī)學知識,幫助群眾解除病痛,培養(yǎng)了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研能力與關愛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提高與他人的溝通能力以及培養(yǎng)了集體主義精神[7]。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擔當起醫(yī)學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2.3.2 注重實踐教學,著力培養(yǎng)科研能力 學校積極推進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建立基礎醫(yī)學創(chuàng)新實驗基地,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在本科生中實行導師制,將科研滲透到教學中,鼓勵學生參與到科研活動中。在打好知識根基的前提下,使學生將課堂所學與實踐有機結合,激發(fā)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其運用理念知識、應變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不斷認識和掌握真理的能力,成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為”的高級應用型醫(yī)學人才。

2.3.3 加強就業(yè)引導,鼓勵學生扎根基層 學校堅持把右醫(yī)精神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國情區(qū)情教育、先進典型教育等緊密結合起來,加強對畢業(yè)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yè)觀的教育,鼓勵他們扎根農村、服務基層。用百色起義革命家自強不息、甘于吃苦、樂于奉獻的感人事跡激發(fā)和鼓勵學生克服困難、矢志成才,為畢業(yè)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近三年畢業(yè)生到縣級以下(含縣級)基層醫(yī)療機構就業(yè)的占本科畢業(yè)生總數的68%。為改善老、少、邊、山窮地區(qū)缺醫(yī)少藥狀況,促進人民身心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

總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yǎng)。民族地區(qū)醫(yī)學院校培養(yǎng)的醫(yī)學人才主要是面向基層,為少數民族地區(qū)人民治病救人。因此,利用本地區(qū)資源優(yōu)勢,開發(fā)紅色檔案資源,深入挖掘其立體化功能,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就能進一步突出紅色檔案資源勇于探索、不畏艱苦的精神在大學生培養(yǎng)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能適應社會需求,在醫(yī)學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的醫(yī)學人才。

[1] 周炳群.百色起義光照千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 徐魁峰.紅色資源——高校思政課獨具魅力的課程資源——以百色起義紅色資源為例[J].百色學院學報,2011 (2):44-48.

[3] 黃明女曼.紅色檔案資源立體化開發(fā)研究[J].蘭臺世界, 2010(8):40-41.

[4] 黃光文,朱龍鳳.紅色旅游資源開發(fā)中的紅色文化傳承[J].求實,2008(6):92-95.

[5] 張嵐嵐.魏代強.深度開發(fā)紅色資源 豐贍校園紅色文化[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6):21-23.

[6] 李雪,劉沁.利用地方紅色資源提升高校校園文化德育功能[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思想政治教育,2011(6):17-18.

[7] 郭永松,張良吉.醫(yī)學人文教育:問題、挑戰(zhàn)與對策[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06(6):69-71.

猜你喜歡
愛國主義紅色精神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紅色是什么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創(chuàng)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紅色在哪里?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當代陜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追憶紅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
迭部县| 玉环县| 香港| 法库县| 阿鲁科尔沁旗| 张家界市| 双流县| 富锦市| 巴塘县| 巴彦县| 莱芜市| 石门县| 洱源县| 共和县| 阳城县| 偏关县| 介休市| 隆尧县| 定襄县| 尤溪县| 宁乡县| 峡江县| 新干县| 四子王旗| 边坝县| 丹江口市| 黄浦区| 天全县| 东丽区| 三穗县| 建昌县| 南丰县| 福泉市| 泗阳县| 江北区| 包头市| 南靖县| 吉安市| 朔州市| 康平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