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源 董 蕾[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有關伍子胥復仇的故事,各類史傳及文學作品多有所記。如在《國語·楚語》《史記·伍子胥列傳》中,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復仇者伍子胥的傳奇。每一次講敘的核心都熱衷于伍子胥的謀略,雖經(jīng)后來的話本、各種變文及文學類作品的演繹,加入了漁夫引渡、浣女贈飯等頗具文學色彩的情節(jié),使子胥的形象更加豐滿,但這至多也只能算是為故事本身的可讀性添光加彩,而子胥的精神歷程第一次真正呈現(xiàn)卻還是要歸屬于馮至在《伍子胥》中的抒情努力。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年,但卷帙浩蕩的文學文本卻向讀者展示了人類基本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現(xiàn)象。其中以“中國復仇”為主題的敘述,因其主題本身所能凝聚的巨大的情境、情感、哲思、倫理……一直是文學家們熱衷書寫的話題。復仇是人類的基本天性之一,是人類最古老的情欲。馮至的《伍子胥》就是一部重新演繹伍子胥復仇故事的作品。同魯迅的《鑄劍》、曹禺的《雷雨》《原野》及其后汪曾祺的《復仇》等敘事一樣,中國現(xiàn)代文學有關書寫“復仇”的故事,已不止停留在對故事情節(jié)的關注上。傳統(tǒng)的復仇故事的講敘方式往往以“父仇子報”、“君子報仇,十年未晚”等“善/惡”對立的模式出現(xiàn),結(jié)局完全符合儒家倫理道德標準。而從《鑄劍》《原野》《伍子胥》等現(xiàn)代文學作品來看,“復仇”這一意象本身的莊嚴性已經(jīng)基本被消解重構(gòu),其在文本中最多只是作為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而已。復仇者與仇人的頭骨糾纏不清的滑稽場面的出現(xiàn),可謂《鑄劍》中最經(jīng)典的場景,它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復仇者的生存價值與復仇行為的意義。而在《原野》中,“復仇”的行為雖然最終得以完成,但復仇者因本身無法承受的倫理壓強而最終以自殺的方式完成道德層面的壓力釋放。這也是對復仇行為合理性提出疑問的經(jīng)典情境。在《伍子胥》中,馮至的經(jīng)典意義則在于更加完整而且深刻地書寫出復仇者在使命與存在本身價值層面的上思考?!段樽玉恪凡辉偈且黄洈⒃鯓訌统鸬挠⑿蹅髌?,它是一段心靈的路程,“復仇”這一巨大的情感在主人公的沉思與決斷中被淡化、釋放,最終達到消解。伍子胥的復仇是無效的,但在找尋的過程中,他的內(nèi)心卻已完成了對個體生命存在價值的反思。作者要讓復仇者本身在不斷地抉擇和蛻變中完成自我的轉(zhuǎn)變。這是一種類似哈姆雷特式的存在之思,也是一段奧德賽式的精神返鄉(xiāng)。
馮至在《伍子胥》中,加入《城父》《林澤》《洧濱》《宛丘》《昭關》《江上》《溧水》《延陵》《吳市》九個呈片段式的抒情段落。各篇均以地名為標題。這本身就提醒著讀者:這些代表“流浪路線”的地標在人物的人生經(jīng)歷中所具有的意義。馮至要試圖為自己的人物重新演繹一次流亡。在這次流亡中,主人公并不是歷史中我們早已熟悉的肩負著“復仇”使命的“復仇者”;這一次,馮至讓伍子胥變成了詩人。子胥要在這次流亡中拋棄流亡與復仇本身的苦難、艱險、流離的假象,完成沉思、決斷、擔當,詩人將故事從“情節(jié)”鍛造成人物精神的一段成長歷程的“情結(jié)”。
開篇《城父》即是伍子胥精神流浪的起點,在這個起點里,壓抑的環(huán)境、城民的愚昧,都使得伍子胥在國仇家恨之間必須做出決斷。是委曲求全還是向死而生,在存在與流亡之間,在忠孝家國之間,他必須承擔起這次流浪:“他一邊說一邊望著那只沒有系上弦的弓,死蛇一般在壁上掛著,眼里幾乎要淌出淚來。這時,焦躁與忍耐在他的身內(nèi)交戰(zhàn),仇恨在他的血里滋養(yǎng)著?!雹儆谑?,子胥決定了。因為“祖先的墳墓,他不想再見,父親的面貌,他不想再見。他要走出去,遠遠地走去,為了將來有回來的那一天;而且走得越遠,才能回來得越快”②。至此之后的《林澤》《洧濱》《宛丘》《昭關》《江上》《溧水》《延陵》這七篇呈線型的篇章便構(gòu)成了子胥流浪的生命里程。他將會在這些遠離是非中心的山水之間重新體驗生命的存在與復仇的意義。在《林澤》中,飛蟲與輕霧讓他感到時間的停止,他追隨涸澤的精靈,指引他轉(zhuǎn)瞬間懂得自己并沒有把握住的一些事物。楚狂的歌聲讓他暫時淡忘心中的仇恨。舊時好友的相遇又讓他對面臨人生選擇的矛盾感愈演愈強。他的內(nèi)心糾結(jié)在這些矛盾中,卻又不斷被這流亡的本身、被自然、被生靈、被賢者所化解?!朵I》中,子胥鄙棄了他的主人,滿懷失望,再也燃不起復仇的火焰。他同鄭國民眾一起悼念子產(chǎn)的賢德,在荒蕪的墓園中,他思念著父親的死、哥哥的死,不知向往何處。《宛丘》中,貧瘠的小丘、荒涼的舊日陳國卻讓他領悟帝王與圣人往昔的英明,他們選擇這樣平凡的山水,作為他們宇宙的中心,卻也只有在這平凡的山水里才容易體驗得到宇宙中蘊藏了幾千萬年的秘密。他又思念起一切創(chuàng)始的艱難和這艱難里所含有的深切的意義。《昭關》里他聆聽了士兵的哀吟:“子胥正要往東方去,聽著這樣的詞句,覺得萬事都像是僵固了一般,自己蜷伏在草叢中,多么大的遠方的心也飛騰不起來了。他把他的身體交給這非人間的境界,再也不想明天,再也無心想昭關外一切的景象?!雹壅殃P之外的天地都像是換了新的,子胥感到自己也獲得了新的生命。他懂得了在這山水之上,他再也不會被人算計,他重新感到他又是一個自由的人?!督稀放c《溧水》這兩篇,筆者認為是全篇中最為炫彩動人的詩篇。漁夫是真正為他“引渡”仇恨的人,而那溧水之上,浣衣女子為子胥捧上的那一缽飯,則是一個沉重的饋贈。
就是這林澤中的茅屋、江上的晚渡、溧水的一飯,對于子胥來說,它們將成為一個反省、一個停留、一個休息。一段段的旅程使他覺得宇宙不完全是城父和昭關那樣沉悶、荒涼,人間也絕不都如太子建家里和宛丘下那樣卑污、兇險。他開始因此感到身后有許多的事物要拋棄,或許如仇恨;面前有個絕大的無名的力量在吸引,或許是真實的生命的意義。這不是一段復仇的歷險記,也不是一次悲慘的亡命之旅;沒有勝利的快感,只是對生存與復仇本身的終極思考;這是一次重新將靈魂滌洗干凈的精神旅程。于是馮至在《后記》中繼續(xù)寫道:“因為一段美的生活,不管為了愛或是為了恨,不管為了生或是為了死,都無異于這樣一個拋擲:在停留中有堅持,在隕落中有克服。”④
《伍子胥》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一種新的小說樣式,屬于詩化小說類。吳福輝先生就曾這樣贊許道:“伍子胥的一路漂泊(人人都會經(jīng)驗過的生命處于‘拋擲’的過程),于危難中抉擇,于停留中堅持,于隕落中克服的高峰體驗,盡情傾瀉。這是詩,是詩的小說?!比珩T至坦言,《伍子胥》在創(chuàng)作上深受德國存在主義詩人里爾克散文詩《旗手里爾克的愛與死之歌》的啟發(fā),至于馮至本人,則是在對里爾克的接受中,完成了由浪漫派詩人到現(xiàn)代主義詩人的蛻變。唐曾評價馮至說“:一個沉思時代的窗帷由他揭開了?!雹?/p>
作為詩人的馮至自然地將詩歌的意象與象征手法融入了小說敘事之中,在伍子胥的流亡中,伍子胥對復仇的猶豫與最終的決斷都是作者對生存態(tài)度的沉思。詩與哲理的結(jié)合也體現(xiàn)在文中處處可見的象征性場景里。如在《溧水》中,浣衣女子慷慨的施舍“:在原野的中央,一個女性的身體像是從草綠里生長出來的一般,聚精會神地捧著一缽雪白的米飯,跪在一個生疏的男子的面前。這男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她不知道。也許是一個戰(zhàn)士,也許是一個圣者。這缽飯吃入他的身內(nèi),正如一粒粒的種子種在土地里了,將來會生長成凌空的樹木。這畫圖一轉(zhuǎn)瞬就消逝了——它卻永久留在人類的原野里,成為人類史上重要的一章?!雹捱@是一種靜態(tài)、立體的人物表現(xiàn)方式,也明顯地具有詩歌意象性的“雕刻”特征。這樣的詩化特征也同樣體現(xiàn)在馮至的其他歷史小說中,如《仲尼之將喪》《伯牛有疾》等,馮至往往將理性的沉思融入到人物的行動及價值取向中,這是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歷史小說的最重要的特征,它具備了現(xiàn)代主義所崇尚的精神內(nèi)核與藝術(shù)品質(zhì),在歷史的詩性發(fā)掘中為中國現(xiàn)代歷史小說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書寫經(jīng)驗與模式。
①②③⑥ 馮至:《馮至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82頁,第385頁,第401頁,第423頁。
④ 馮至:《綠衣人·伍子胥》,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