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靜
由于群眾文化在內容上具有綜合性的特點,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種知識包容其間,又由于在活動對象上具有廣泛性,不同層次的人們都可以從中發(fā)揮才智,積累經(jīng)驗,取得教益。它為人們廣泛傳授知識、交流經(jīng)驗,加深對社會生活規(guī)律的理解,提供了特殊的媒介和途徑,彌補了學校教育的不足,并且還為人類知識的積累提供了載體。因此,我們可以用傳授交流效能、社會教育效能、樂中求智效能來表達這種功能。
傳授交流效能的含義指群眾文化在給人們傳播教授知識,交流經(jīng)驗方面所產(chǎn)生的影響。
這是由群眾文化的承傳性決定的,它蘊含著一代代人積累的大量的社會生活知識、經(jīng)驗、技能,通過參與者的感受、吸收和發(fā)展,又通過活動的方式把它傳給下一代,下一代再通過自己的實踐、補充和發(fā)展,再傳給下一代,代代傳遞形成一個容量十分豐富的知識經(jīng)驗承載。許多人類積累的還沒有載人書本的知識和經(jīng)驗,往往可以在群眾文化中學到。古人積累的大量的天文、歷史、地理和生產(chǎn)知識、生活知識等,就往往通過民歌、民謠、民諺、民間故事等載體,通過花樣翻新的活動方式流傳下來,它既包含了許多文字記載的知識,也包含了許多沒有文字記載的經(jīng)驗,許多書本知識都是直接從群眾文化中截取的,而書本的知識又常常被應用于群眾文化中,又使群眾文化的知識含量更加豐富。
由于群眾文化總是把娛樂作用和傳播作用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群眾文化活動也往往為人們的正常交往提供了方便和渠道。知識經(jīng)驗的交流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十分活躍,更便于人們獲取和接受。如代代相傳的農(nóng)諺民歌,朗朗上口,便于詠唱,便于傳播,包含其間的天候農(nóng)時,處世哲學、歷史典故等學問就容易被人們接受和記憶。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通過參與者的傳遞交流,在各種愉快的情感體驗中,自覺不自覺地感知各種經(jīng)驗、知識和技能,不斷地充實、豐富自己,同時也接受了承傳知識的使命,成為知識載體的一種不可或缺的形式。可以這么說,群眾文化是人類傳遞知識的特殊途徑,是社會發(fā)展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教育效能的含義是群眾文化能使人們在廣泛的社會生活、生活實踐中,有終身獲取教益的機會。
人類文化的一個極其重要特征是:人的知識的獲得不能通過生物遺傳,只能通過教育學習。這種特征,決定了人們對教育的依賴性。學校教育是語言的教授和積累文化與信息的功能的專門化,是傳遞、保存和延續(xù)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手段。群眾文化由于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方法靈活,接觸面廣,因而成為終身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為各層次的群眾提供機會,發(fā)揮出無可替代的效能。它在自由的時間、廣闊的空間里,通過娛樂的方式把巳有和最新的認識成果作為傳遞內容,并把參與者的品德、思想、技能作為實施教育的過程,促進人的身心發(fā)展,進而對提高生產(chǎn)力和國民素質產(chǎn)生強烈影響。
廣泛:它把教育效能擴到朋友、家庭、工作崗位、黨派團體等與人們實際生活有關的各個方面,面向社會全體成員;業(yè)余:指它的閑暇性,使人們職業(yè)外的時間得到充分利用,它通過人們閑暇時間的娛樂活動把教育性充分表現(xiàn)出來;靈活:在各種教育機會中,參與者能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娛樂活動接受教育,擴大了選擇范圍,有利于才能的發(fā)揮,方法靈活,教育的內容、手段、技術、形式以及時間的安排等都機動多樣,自由選擇;方便:往往可以在人們的周圍生活環(huán)境中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參與,很少有地域上的障礙;通俗:形式多種多樣,適應各個層次,簡明易學,便于接受。因此,群眾文化有效地補充了學校教育的不足之處,為人們的終身教育提供了課堂和教師。
群眾文化形式的娛樂性,能不斷激發(fā)參與者的興趣,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們參與群眾文化活動來獲取更多的文化信息,開發(fā)智力,起到樂中求智效能。樂中求智的含義指群眾文化通過各種能引起人們興趣的娛樂方式,來激勵參與者智力的開發(fā),啟迪智慧,增強智能。如經(jīng)常聽音樂、唱歌,能增強樂感;經(jīng)常觀看各種藝術表演、展覽,可以提高感知記憶能力、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藝術欣賞水平;各種棋類、猜謎等競智游戲活動,既測出了參與者的智力現(xiàn)狀,又可啟迪智慧,促進思維嚴密活躍,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可見,群眾文化的傳授交流效能、社會教育效能、樂中求智效能,說明群眾文化具有普及知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