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宏,朱俊琛,羅建明,鄭根賢 指導:魏福良
(安徽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合肥 230061)
肩周炎俗稱“漏肩風”、“肩凝癥”和“五十肩”等,屬中醫(yī)痹癥范疇。是由肩關節(jié)周圍肌腱、肌肉、滑囊和關節(jié)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癥、粘連引起的以肩關節(jié)周圍疼痛、運動受限為主要癥狀的癥候群。因疼痛、功能受限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生活、工作受到極大的影響。該病的非手術治療方法種類繁多,如功能鍛煉、藥物、針灸、推拿等等。但普遍存在療效不確定、療程長等問題。筆者于2010-7-2011-12 應用臂叢神經(jīng)阻滯下肩關節(jié)松解加推拿治療重癥肩周炎患者,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患者均來自于安徽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按就診的先后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2例。治療組男12例,女20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75歲,平均55.96歲;病程1 月~10 月;對照組男13例,女19例;年齡最小25歲,最大72歲,平均56.13歲;病程1 月~8 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肩周炎的診斷標準:①多發(fā)于中老年人,或繼發(fā)于肱二頭肌腱炎或上肢創(chuàng)傷;②肩部疼痛、壓痛、放射痛,夜間疼痛加??;③活動受限,以上肢上舉、后伸、外展、內旋最為明顯;④可有三角肌腫脹,后期可有肌萎縮;⑤肩關節(jié)X 線檢查多為陰性,部分患者可有肌腱鈣化、骨質疏松或增生。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自愿接受隨機分組;③在接受本療法前一周內未接受其他相關的治療;④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頸椎病、肩關節(jié)結核、腫瘤、感染者;②皮膚溫覺感覺遲鈍者;③妊娠婦女及哺乳婦女;④順應性差,不能堅持本方案或可能影響療效觀察者;⑤患肢有血管、神經(jīng)損傷史者;⑥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者;⑦合并肩關節(jié)外傷,尚未痊愈者;⑧麻醉禁忌者;⑨相關藥物過敏者。
1.5 治療方法
1.5.1 治療組
(1)臂叢麻醉下手法松解 為確保安全及無菌操作,治療在手術室進行?;颊咂脚P于手術床上,在患側鎖骨中點上方按外科手術要求皮膚消毒后,鋪無菌洞巾,戴無菌手套,用1%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進行鎖骨上肌間溝臂叢神經(jīng)阻滯麻醉。待患側上肢深、淺感覺均消失,肌肉完全松弛后進行手法松解。囑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站于床邊,一手固定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反復環(huán)行轉動肩關節(jié),幅度由小到大,以進一步放松肩部肌肉。然后術者一手握住患肢前臂,一手握住肩部,將患肢外展90°,再將患肢向頭部方向上舉,并徐徐向床面方向按壓,直至將上肢貼于床面,臂上舉達180°。然后扶患者挺腰坐穩(wěn),將患肢徐徐內旋,使手指觸及對側肩胛骨,手在頭后能摸到對側耳朵;患肢內收使肘關節(jié)達胸骨中線,肘關節(jié)貼到胸部,掌心到達對側肩部;患肢屈肘,術者將患肢手掌背面緊貼患者背部,使其肩關節(jié)內收屈肘,順勢徐緩用力牽引使其手指盡量觸及對側肩胛骨下角。在松解過程中,常可聽到“嘶嘶”之撕裂聲,并且手下有失去阻力感覺,提示粘連已被有效松解。術后用三角巾將患肢懸吊于胸前以防肩關節(jié)脫位。術后第2天進行推拿治療。
(2)推拿治療 患者坐位,醫(yī)者用一手托住患肢上臂使其盡量外展,另一手用一指禪、滾、揉、拿、捏、按法施術,重點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肩后部。同時配合患肢的被動外展、外旋和內旋活動,在活動到最大角度時保持一定外力并停留10~15 秒,動作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漸進,手法要動作柔和,切忌粗暴用力?;顒哟螖?shù)可分別操作10 次左右,用力以患者能忍受為度。最后用搓法、擦法、拔伸法、抖法作用于患肢5 次結束手法治療。在推拿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主觀感覺疼痛的部位和肌肉張力增高的部位,是施治的重點部位。每日1 次,10 次為1 療程。
1.5.2 對照組 采用針灸及推拿治療。
(1)針灸治療 針刺主要選取患側大椎、巨骨、肩髃、肩前、肩貞、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條口等穴位。選用0.30 mm×40 mm 華佗牌一次性針灸針,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膚,刺入穴位,以得氣為度,各穴每隔10 min 行針1 次,留針30 min。針后肩部用特定電磁波照射(TDP),保持距離25 cm 左右,注意不能燙傷皮膚,以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 次,10 次為1 療程。所有患者均治療2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2)推拿治療與治療組相同。
(3)功能鍛煉全部患者均行蝎子爬墻、手拉滑車、彎腰劃圈、體后拉肩、雙手托天等練功動作,每次20 min,每日3 次。
2.1 疼痛程度 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觀測患者肩部疼痛程度。用一條10 cm長的水平標尺,兩端分別表示“無痛”(0)和“劇烈疼痛”(10)。被測者根據(jù)其感受程度,在相應部位作標記,得到疼痛分值。
2.2 療效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恢復正常;顯效:肩部疼痛明顯緩解,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明顯改善;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緩解,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部分改善;無效:癥狀、體征均無好轉。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是: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t 檢驗。
2.4 治療結果
(1)兩組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較兩組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治療后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治療組:t=41.750,P=0.000;對照組:t=30.256,P=0.000);但治療后治療組VAS 評分的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明顯(t=8.485,P=0.000),說明治療組止痛作用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疼痛VAS 評分±s
(2)兩組綜合療效比較兩組綜合療效比較,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x2=9.057 P>0.01)。雖然對照組也有很高的有效率,但從愈顯率來分析則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尤其是從治愈情況來分析則突出顯示治療組的優(yōu)勢。見表2
表2 兩組綜合療效比較例
肩周炎好發(fā)于40歲以上的患者,女多于男(約3:1),左肩多于右肩,肩周炎病因至今不清[2]。一般認為其發(fā)生與肩關節(jié)的退行性變、肩部的慢性勞損、急性外傷、受涼、感染、活動減少等因素有關。上述因素造成肩關節(jié)周圍肌腱、韌帶、滑囊、肌肉、關節(jié)囊的增生、粗糙、粘連,產(chǎn)生疼痛和運動受限。肩周炎雖有自愈傾向,但因后期粘連非常緊,甚至與骨膜粘連,此時疼痛雖然消失,而功能障礙難以恢復。其病理改變主要發(fā)生在盂肱關節(jié),其周圍的聯(lián)合肌腱與關節(jié)囊緊密相連,附著于肱骨上端如袖套狀,稱為肩袖;肩袖是肩關節(jié)活動時受力最大的結構之一,易于損傷;肱二頭肌腱長頭經(jīng)過肱骨結節(jié)間溝的骨纖維段是炎癥好發(fā)之處,肱二頭肌腱短頭受炎癥影響后肌肉痙攣而影響肩外展、后伸。
基于以上病因病理,筆者采取臂叢神經(jīng)麻醉下行肩關節(jié)松解術,能使患者肌肉松弛,更有利于松解,手法松解粘連徹底,使患者減少痛苦,松解過程中疼痛程度完全可以承受,甚至無痛,尤其適用于中、重度的肩周炎患者。本研究通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也印證了臂叢神經(jīng)麻醉下行肩關節(jié)松解術對肩周炎治療效果更好[3]。配以適當?shù)耐颇弥委熆梢造柟摊熜?、減少術后疼痛及再粘連的發(fā)生。
臂叢阻滯一定要注意無菌操作,防止感染等并發(fā)癥,因此我們的治療在手術室進行,并按照外科手術的要求。肩關節(jié)手法松解動作要盡量輕柔,切忌用暴力以免損傷關節(jié)囊、造成肩關節(jié)脫位及骨折等意外情況。肩關節(jié)松解后的推拿治療應柔和、有力、滲透,以達理筋通絡、行痹止痛、滑利關節(jié)之目的,加速氣血運行,促使炎癥吸收,防止再次粘連,使肩關節(jié)的功能得以恢復正常,患者感覺舒適。
術后指導患者進行積極而適度的功能鍛煉,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肌力、增強療效、縮短病程,且可預防肌肉、肌腱、關節(jié)囊、肩周滑囊等組織的再次粘連、攣縮,促進萎縮肌肉恢復,既可提高治療效果又可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4]。有利于肩關節(jié)正常活動的恢復。
雖然目前用于肩周炎治療的手段有很多,如針灸治療、推拿治療、中西藥口服、藥物外敷、磁療、水療、小針刀治療等等。但單一療法的臨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普遍存在療效不確切、療程長等問題。本療法(臂叢阻滯下手法松解肩關節(jié))松解只進行1 次即可,不僅能使患者在無痛的情況下最快地緩解粘連癥狀,改變疼痛-痙攣缺血-疼痛的惡性循環(huán),患者亦易于接受,很好的克服了療效不確切、療程長等問題,明顯提高了肩周炎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187.
[2]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第3 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5.1614.
[3]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xiàn)代麻醉學:下冊[M].第3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559-2562.
[4]楊時光,劉有亮,張少文.無痛性肩關節(jié)松解術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J].中醫(yī)正骨,2007:1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