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南校區(qū)老干室(417000)林蒲田
茭白屬多年生的淺水宿根草本植物,原產(chǎn)中國,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為我國江南的特產(chǎn)蔬菜。茭白營養(yǎng)豐富,對人體無害,肉質(zhì)細膩,潔白如玉,柔嫩如筍,味道鮮美,有細嫩、無渣、香脆、甘美的特點,可葷炒,亦可素烹或涼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茭白“氣味甘,冷、滑、無毒?!?/p>
茭白株高1.3米~2米,地上部分冬季枯死,以土中地下匍匐莖越冬,翌年地下莖節(jié)上萌芽抽生成植株。葉片呈長披針形。其品種有一熟茭和二熟茭。一熟茭春季栽植,白露至寒露采收1次,可連續(xù)采收三四年。二熟茭一般在春夏季栽植,于當年九十月和次年五六月采收2次。
栽培地應(yīng)選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肥沃田塊,施足基肥,翻耕后整平,田埂加高到40厘米,做到埂實不漏水。
二熟茭大多數(shù)品種和一熟茭所有品種都適于春栽,一般在4月下旬當茭白苗高20厘米左右,進行移栽。方法是將留種田或寄秧田中的老茭墩連泥挖起,用刀順著分蘗著生的趨向,按3個~5個健全分蘗苗進行分墩,每墩要求帶老莖和匍匐莖。隨挖、隨分、隨栽。行距66厘米~72厘米,株距66厘米,每667平方米栽1100墩~1300墩,基本苗6000株左右。栽插深度以帶老莖薹管沒土為度,在傍晚或陰天進行。秋栽多為二熟茭品種,可在7月上旬到8月上旬進行。
新栽茭田注意水位調(diào)控,分蘗期水深三四厘米,分蘗后期7厘米~9厘米,七八月高溫期10厘米~15厘米,孕茭期15厘米~20厘米,采收末期3厘米~5厘米,休眠期保持淺水層或濕潤狀態(tài)。移栽后10天施提苗肥,8月上旬施孕茭肥,栽后1個月內(nèi)結(jié)合追肥,中耕2次。7月上旬至8月上旬在分蘗后期田間植株擁擠,及時打去黃葉枯葉。病蟲主要有銹病和二化螟,要及時防治。
茭白孕茭后,假莖中部膨大,葉鞘被擠到左右兩側(cè),假莖中露出一二厘米的潔白茭肉,為采收適期,一熟茭因栽植早,能在9月~11月采收。
在秋茭白開始采收時,要注意田間選種。選擇沒有雄茭和灰茭,生長適中,形狀整齊,結(jié)茭多,茭大肉嫩,成熟早而整齊一致的茭墩作種,并作好標記。發(fā)現(xiàn)雄茭、灰茭應(yīng)及時挖去。來年春天,將標記的茭苗移栽到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