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葆青
【摘 要】語文教師精彩,語文教育精彩才會精彩。語文教師的精彩,首先是有健朗的精神狀態(tài);其次是能夠讓學生深掏思想之井,感受到語文的力量;再次是創(chuàng)設豐富、生動、高效的課堂;第四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在立體化的活動中習得能力。
【關鍵詞】精神 思想 課堂 活動
在現(xiàn)階段,語文教師的狀態(tài)決定著語文教育的質量,可以說,精彩的語文教師就是精彩的語文教育。
一、語文教師的精彩,首先是有健朗的精神狀態(tài)
健朗的精神狀態(tài)來自對自己生存狀況的理性把握,如果沒有閱讀與思考支撐,沒有獨立的批判精神,沒有一定的思辨理性,語文教師很容易在世俗的浪潮中湮沒自我。我們不僅要讀文學作品,還要大量閱讀經(jīng)典的社會學、歷史學、哲學著作。唯有如此,我們教出來的學生才不至于只會鸚鵡學舌。
批判意識的誕生是思想獨立的前提。既要讓學生吸吮傳統(tǒng)文化的營養(yǎng),還要讓他們知道舊文化吃人的另一面。我給每屆學生都讀錢理群《拒絕遺忘》一書中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幾篇文章。
我希望學生能夠了解,除了身邊的蕓蕓眾生,還有別樣的人生在。我每周要抽出一節(jié)課,給學生詳細介紹陳寅恪、顧準、李叔同、傅雷,介紹曾國藩、左宗棠、黃興,介紹李輝寫郭沫若的《太陽下的蠟燭》,介紹祝勇主編的《重讀大師》,從《隨筆》《書屋》等人文雜志上選讀一些有獨立見解的文字,讓學生寫聽后感、讀后感。
學生的眼界高一點,他的人生境界就會隨之提升。只有提供給他們高層次的營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飽滿的靈魂。
二、語文教師的精彩,其次是能夠引導學生深掏思想之井
語文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但語言是生命內涵的外化。史鐵生的文字感人,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走到了生命的深處,把自己的真誠、掙扎、痛苦與奮爭自自然然地融入語言。
如何深掏思想之井?我的做法主要有四種:
1. 運用專題閱讀的形式開啟學生心智
每學期進行一次專題閱讀,或對某一人物作系統(tǒng)介紹,或集中研討某一文化問題、社會問題。比如我們曾研究過蘇軾、汪曾祺、李清照等人物,討論過“誰是英雄”“世界主義”等問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思考感悟,學會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問題。形成深入探究的習慣,學生心靈中才會流淌出智慧的泉水。
2. 引導學生關心普通人的生存狀態(tài)
真實的生活醞釀真實的思想。不少學生習慣于聽空話,說假話,逐漸喪失了真實地思考的能力。普通人的生活是思考的源泉,比如農民文化生活現(xiàn)狀問題,所在地區(qū)的城鎮(zhèn)建設問題,都可以拿來剖析一番,寫在隨筆本上。
3. 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豐富、有益的文化環(huán)境
我不間斷地給學生推薦美文,把年度優(yōu)秀散文、隨筆、微型小說一天一到兩篇印發(fā)給學生,把學生浸泡在優(yōu)美的文字與深邃的思想里。有研究表明,生活于落后文化環(huán)境中的兒童容易忽視人、物和環(huán)境之間的微妙關系,對情感不夠敏感,對語言的細微差別不能分辨。
三、語文教師的精彩,再次是創(chuàng)設豐富、生動、高效的課堂
我們可以從很多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身上吸取營養(yǎng)。
魏書生老師擁有卓越的課堂管理能力,他的大氣從容應是我們追求的課堂境界;洪鎮(zhèn)濤老師強調,讀是語文第一教學法,在我們的課堂上,讓學生以各種形式讀書應成為最重要的教學方法;姚竹青老師倡導大語文教學,他培養(yǎng)“語文小能手”的做法可以給我們很大啟發(fā);王榮生教授的教材觀讓我們知道,以往奉為圭臬的教材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他的語文課程新視角,催促我們靜下心來思考語文的“大問題”,學習給自己的課堂定位;韓軍的語言即精神理論、潘新和的生命動力理論讓我們了解語文需要內外兼修;張富老師的“跳摘”理論讓我們領悟到合作學習的技巧;余映潮老師高超的課堂設計提醒我們注意教學流程的內在邏輯……
還有許許多多的專家可以讓我們能夠走出教參、走出機械化解讀文本理論的陰影,盡力還原出課文的真正價值。當然,任何人都是不可復制的,必須探尋到適合自己的教學之路,才能讓自己的課題精彩。我想,“以和諧的心理氛圍為基礎、以培養(yǎng)生命活力為內核、以學習語言為主線”應成為自己追求的教學風格。
四、語文教師的精彩,第四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在立體化的活動中習得能力
教師價值的體現(xiàn)方式,極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學生推到活動的前臺,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進步。我設計的學生活動包括:
1. 每天輪流辦班級日報,一輪結束后評比展出;兩人主編一期,有規(guī)定欄目和自選欄目。
2. 每天名言推薦,推薦人課前寫在黑板上,并領著大家讀三遍,每周評出最喜歡的名言張貼在班內。
3. 每節(jié)課課前演講,每周一個話題,每周評出一個演講之星。
4. 每天不少于200字的隨筆,有命題隨筆和自由寫作兩種形式;每周指定的兩個題目,也是教師擬定與學生提議相結合。
5. 每月一次全班參與的語文活動,包括朗誦、辯論、課本劇等各種形式,將活動照片及評出的優(yōu)勝者及時在班內展示。
6. 每個假期讀1-2本經(jīng)典,開學后以讀書報告的形式檢查。
相對于正經(jīng)八百的兩周一次作文訓練,我對隨筆寫作特別看重。黎錦熙先生提出“日札優(yōu)于作文”理念,我覺得,在隨筆中學生更能“我手寫我心”,保證寫作的本真狀態(tài)。
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的絕不僅僅是教學技巧,而是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需要長期的積淀與學習。我要求自己不斷去探尋,到活動中,到考試中,到課堂中;不斷去思考,思考大師的理念,思考國內外的先進經(jīng)驗,思考生活的本質;不斷去讀書,讀薛涌、朱學勤,讀葉嘉瑩、孫紹振,讀朱永新、洪宗禮。我相信,通過努力,自己的職業(yè)人生一定能變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