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寧
一
在返回老家的火車上,我望著窗外,滿腦袋里揮之不去的都是上火車之前,小雨和她媽媽站在月臺上向我微笑著擺手的畫面。小雨的媽媽蹲在小雨面前,掌心對著自己,一左一右地擺著手;小雨看到媽媽的動作后,掌心向外,一左一右地擺起手。
這是我每想起來都會覺得無比幸福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遠沒有我這么幸福。
因為對當事人來講,這是一條崎嶇且很大概率上是沒有終點的道路,在這條路上,充滿無盡的艱辛和堅持,要一次一次地接受上帝的宣判,還要在各種流言蜚語的壓力下咬著牙,給自己希望和動力。
或者說,這所謂的“希望和動力”只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謊言,因為不論自己是哭是笑,對面那個純凈的眼神,從來都不會與自己有任何情感上的共鳴。
因為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二
這是關(guān)于一個10歲自閉癥小女孩兒和她母親的故事。
半年前,一個焦躁煩悶的午后,我把論文交給輔導員后,就趕忙收拾行李,連夜買了站票,只身來到北京。
因為在大學學的是特殊教育專業(yè),尤其在自閉癥心理輔導這方面稍微有一些經(jīng)驗,我尋思著找一家自閉癥康復中心謀個工作。
在等招聘單位答復的日子,我找了份兼職,就是在一個公園里,穿著卡通服裝,扮成熊貓人,發(fā)放售樓的廣告單。
工作第二天,我認識了一個得自閉癥的小女孩兒,她的名字叫小雨。
小雨很乖,但非常沉默。在外人看來,她是一個內(nèi)向的小女孩兒,可只有她媽媽清楚,小雨幾乎不可能理解外向與內(nèi)向的區(qū)別。
可憐的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老天爺剝奪了情感支配權(quán)。
孩子的這種“內(nèi)向與沉默”對于媽媽來說就是一塊巨石,無時無刻不壓在她那顆惶恐不安的心上。
三
我在發(fā)傳單的時候,與小雨和她的媽媽照面。
我拿出手中的宣傳單,熱情地遞給小雨的媽媽,并說:“您好,女士,這是望京新開的樓盤,看看吧?!?/p>
就在我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小雨不知道怎么了,直挺挺地走過來,用腦袋撞擊我的腹部,力量很大,就像在射門。
我的身體向后傾倒,手里拿著的一沓廣告單被扔得滿天飛。不過在后退一步的時候,我還是定了下來,盡管腹部很疼,我還是拼命地往前躥了一步,用腹部接住孩子的頭部。
雖然我當時并不知道小雨有自閉癥,但我知道她絕對不是有意的,這顯然是一次無意識的暴力襲擊。
我當時就斷定,這孩子肯定有一定的暴力傾向,并且不受自己大腦的支配和控制。
所以腹部接住孩子的頭部后,我下意識地用雙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以防止她對我進行第二輪的攻擊。
因為我有相關(guān)的學習經(jīng)驗,并且反應及時,所以沒有出現(xiàn)更為糟糕的后果。
我用大學學過的專業(yè)知識,進行了十多分鐘的心理疏導,孩子終于平穩(wěn)了情緒,又恢復到像石頭一般的沉默中。
后來,與小雨媽媽的交流印證了我的判斷。孩子因為沒有自我意識,這種襲擊是不顧后果的。如果當時我不用腹部接住孩子的頭部,孩子就會筆直地跌倒,重重地撞在地上。
四
在這場風波之后,我和小雨的媽媽認識并成了朋友。
我深知做自閉癥兒童的父母有多不易。我大學學的是特殊教育,參加過很多幫助自閉癥兒童的公益活動,見過自閉癥兒童的父母是怎么一天一天熬過來的。
他們經(jīng)常以淚洗面,但對著孩子卻要強顏歡笑,可悲的是不論父母是裝笑容還是露苦臉,孩子從來都是沒有感覺的??筛改敢琅f笑著,燦爛地笑著,因為他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的微笑會得到回應,孩子也會天真燦爛地回應一個笑容。
小雨很乖,她一出生就很沉默,沉默得讓她的媽媽永遠處于惶恐的狀態(tài),但還是得一次次鼓勵自己,用微笑去打破這種沉默。
在我看來,小雨是快快樂樂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的世界很單純,她就是一顆隕石,不帶有這個浮躁社會的任何污垢。
我去了小雨家。她媽媽牽著她的小手,沖著她微笑,逗她玩兒??墒切∮瓴⒉毁I賬,她把手指頭含在嘴里,斜抬著腦袋,沖著天花板,兩顆小眼珠子不停地轉(zhuǎn)動,還不停地發(fā)出嘰里咕嚕的聲音,口水不停地從嘴角流出,她媽媽耐心地拿手絹給她擦拭著。
我把孩子的手指從她嘴中抽了出來。我告訴小雨的媽媽,以后在孩子做此類動作時,一定要格外注意。自閉癥小孩兒的感觸神經(jīng)非常弱,即便把自己的手指咬出血,她都不會覺得疼。最糟糕的是,因為她感覺不到疼,她就不會哭叫,家長若未察覺,孩子就可能受傷。
小雨是不愿意和我們共進晚餐的,她站在我們的飯桌旁,依舊望著天花板,偶爾嘴里呼嚕呼嚕地,不知道在說什么。
孩子的父母沒有胃口,我自然也吃不下多少。用過晚飯之后,小雨的爸爸又專門準備了玉米羹和土豆泥。他笑著對小雨說:“小可愛,看爸爸給你準備的晚飯,都是你喜歡吃的?!?/p>
我是學特殊教育的,我知道這是父母刻意準備的,因為醫(yī)學上確實說患自閉癥的小孩兒要多吃粗糧。
小雨的媽媽告訴我,先生每天下班后,都要去超市買比較好的那種小玉米,回來用文火做玉米羹,小雨非常愛吃。不過有的時候,孩子“鬧情緒”不吃,她先生就放到冰箱里,第二天早晨自己吃,晚上再買來新的給小雨做。
五
通過小雨媽媽的引薦,我在一家自閉癥康復中心上班了。小雨被托管在這兒,所以我有了更多與小雨相處的機會。
康復中心里基本都是10歲以內(nèi)的孩子,只有一個男孩兒,個子超過1.7米,但看起來也就才十五六歲的樣子,像《海洋天堂》中文章扮演的大富,敦厚可愛。他得的不是自閉癥,而是先天性弱智,不過心地特別善良。
聽這里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管這個男孩兒叫“蜜瓜”,因為他喜歡吃哈密瓜。
蜜瓜的媽媽是一個單身母親,從安徽出來打工,在一家大商場做保潔。蜜瓜小的時候,老家人都把他當傻子看待。蜜瓜的爸爸嗜酒成性,嗜賭若狂,家里被折騰得一貧如洗。后來因為躲避賭債,他的父親徹底失蹤了。
蜜瓜的媽媽忍受不了討要賭債的人頻頻來家鬧事,就帶著孩子來北京打工,一來想掙點錢,二來盼望在首都能有醫(yī)院把孩子的病治好。
六
小雨和蜜瓜的關(guān)系很好。每次蜜瓜傻呵呵地往玩具堆走的時候,小雨都會用腦袋去撞擊蜜瓜的腹部,蜜瓜首先是疼得嘴一咧,繼而輕撫小雨的頭,眼珠子瞪得好大:“哈密瓜!”邊說邊流口水,口水一滴一滴地掉在小雨頭上,我站在一旁看著這兩個活寶哭笑不得。
來這兒工作的第三天,我發(fā)現(xiàn)這兒的工作人員在教這些孩子向別人說再見時那種擺手的動作。這里的孩子來這兒都不久,小雨算來得比較早的,但是學得還是比較慢。蜜瓜這個非自閉癥兒童倒學得很快,但問題是他每次擺手都是掌心沖內(nèi),掌背沖外,他在沖自己再見嗎?我疑惑不解。
后來才弄明白,原來是工作人員故意這么教的。因為工作人員太忙,而蜜瓜憨厚聽話,和這些自閉癥小孩兒也比較玩得來,所以他們讓蜜瓜有事兒沒事兒就用掌背沖著這些自閉癥小孩兒擺手。
這其中有個原理,自閉癥兒童的神經(jīng)反應弧是直線的,所以想讓他們模仿你的動作,必須用他們感應事物的方法。當我們正常人將掌心沖著自己、掌背沖著自閉癥兒童揮手時,孩子們看到的是正常人的掌背,他們?yōu)榱四芸吹阶约旱恼票?,才會把掌心向外,這樣他們才能學會正確的擺手動作。
七
小雨的媽媽特別希望小雨能學會這個動作,她對我說,她多么希望有一天送小雨到自閉癥康復中心后,小雨可以擺著手,微笑著向她告別。就像那些年輕的媽媽,送他們正常的孩子進幼兒園后,可以享受到那種最簡單的感情回饋。
為了感謝小雨媽媽對我的幫助,也為了小雨能有更大的進步,我決定不論上班期間,還是下班陪小雨媽媽把小雨送回家的這段時間,都耐心地教小雨擺手。可是小雨并不領情,她低著頭,全神貫注地玩手里的變形金剛,對我絲毫不感興趣。
一晃3個月過去了,我每天至少做200次這樣的擺手動作,每次大約持續(xù)2到3分鐘,也就是說我每天有7個小時是只做這一個動作的。每天睡覺的時候,我的手都會不自覺地抽筋,碰到?jīng)鏊菚忻舾蟹磻???墒且幌氲街灰賵猿謭猿?,小雨就可以學會沖媽媽擺手告別,我就鉚足了勁兒,充滿斗志。
在堅持到我來這個康復中心工作的第4個月的月末時,我終于成功了。我事先沒有告訴小雨的媽媽,只為給她一個驚喜。
八
這一天,小雨的媽媽照常把小雨送到康復中心。蜜瓜從來都喜歡早起,此時正坐在門前的椅子上,蹺著二郎腿吃哈密瓜。
小雨打招呼的方式依舊是用腦袋進行“突然襲擊”,還好我提前有準備,用手輕輕按住小雨的腦袋,然后撫摸孩子的頭,笑著對她媽媽說:“小家伙一如既往地淘氣呀!”她媽媽微笑著,沒有言語。我知道每次小雨有這樣的動作,她媽媽心里都滿是擔心。
安頓好孩子后,小雨的媽媽跟我道別。我微笑著對她說:“今天我要給你一個驚喜?!毙∮甑膵寢尣恢每煞竦赝?,依舊沒有言語。
我蹲在小雨旁邊,輕輕地在她耳邊呢喃了幾句。緊接著我蹲在小雨和她媽媽中間,面向小雨,掌心對著自己擺手。神奇的一幕發(fā)生了,小雨輕輕地把左手抬了起來,掌心向外,隨我的動作,一左一右地搖擺起來。蜜瓜突然在一旁哈哈大笑,依舊含糊地反復說:“哈——密——瓜?!?/p>
當我站起來,轉(zhuǎn)身看小雨的媽媽時,她的眼睛已通紅,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她上前給了我一個擁抱,對我說:“謝謝你,我真的很激動。”然后她蹲到小雨旁邊,一下子把孩子抱了起來,親吻著小雨的額頭,略帶哭腔地說道:“寶貝,媽媽愛你,媽媽愛你?!?/p>
這時候,我趕緊把手機放到蜜瓜手里,按下了手機音樂的播放按鈕。手機里傳出《寶貝》這首歌曲:“我的寶貝寶貝,給你一點甜甜,讓你今夜都好眠。我的小鬼小鬼,逗逗你的眉眼,讓你喜歡這世界……”
蜜瓜拿著手機,伴隨著音樂,圍著蹲在地上的母女倆,手舞足蹈地轉(zhuǎn)著,邊轉(zhuǎn)邊哼哼,還時不時又冒出一句:“哈——密——瓜?!?/p>
看到此情此景,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小雨和蜜瓜都是幸福的孩子,雖然他們先天有殘缺,但是正因為如此,他們永遠活在純凈的世界里,無憂無慮地成長。小雨的媽媽也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正常人輕輕松松就可以擁有卻不見得有多珍惜的親情,在她這兒,足以讓她永遠甜蜜。
九
半年之后,我準備去沈陽的一家醫(yī)院工作,這份工作也將隨之結(jié)束。
小雨的媽媽領著小雨到火車站送我,臨上車的時候,小雨的媽媽問我,那天早晨我在小雨耳邊說了什么。我狡黠地一笑,說等我上了火車發(fā)短信告訴你。小雨的媽媽說:“等你上了火車,坐到臨月臺的窗戶邊,我也送你一個驚喜?!蔽壹傺b不知所以,興奮地點了點頭。
母女倆向我擺手的動作,我想我會銘記一生的,這次闖蕩北京的經(jīng)歷,讓我學會最多的就是珍惜。
十
火車緩緩駛出北京城,我的手機響了,是康復中心的同事打來的。接通了電話,電話那邊傳來蜜瓜的聲音,他依舊含糊不清地只說了三個字:“哈——密——瓜。”霎時,眼淚奪眶而出。
我哽咽地說:“蜜瓜,好好照顧弟弟妹妹們,我會回來的,我回來時會給你帶好多好多哈密瓜,好不好?”
蜜瓜似乎聽懂了我的話,他嘿嘿一笑說:
“哈——密——瓜?!?/p>
掛掉電話后,我給小雨的媽媽發(fā)了一條短信:“媽媽很愛很愛你,你要很愛很愛媽媽,好不好?”這就是那日我在小雨耳邊呢喃過的話。
(志 峰摘自《美文》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