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
去年,我終于買了一輛自己心儀的車。
拿到車以后,我虔誠地把它開回了家,一路上寧可忍受被三輪超車的屈辱,也不敢冒一點點風(fēng)險去超車。進入小區(qū)以后,我仔細地開進停車位,前后看了好幾圈,確定周圍兩米內(nèi)都沒有危險障礙物,才拉起手剎。下車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車身有無劃痕,還細心地把掉落在擋風(fēng)玻璃上的葉子拿掉。
停車位是我精挑細選的,它旁邊有一棟高大的建筑,可以遮擋陽光;附近沒有大樹,不用擔(dān)心樹枝落在車上。最重要的一點,是停車位就在我家陽臺下面,隨時可以從窗戶里看到。
上樓以后,每隔十幾分鐘,我就要探出頭去看看。睡覺時,我一直在想:萬一車被人偷了怎么辦?萬一被人劃了怎么辦?萬一有什么重要的操作我忘了怎么辦?直到第二天早上,看到車子還好好地停在下面,我才舒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幾天,我每天只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開上一小會兒,并不斷告誡自己新車要磨合。雖然我每日打掃不輟,可北京實在太臟,到了第三天,我毅然把車開進了一家口碑不錯的洗車房。在清洗的過程中,我一直站在洗車工旁邊,不時提醒他們注意點兒,因此挨了諸多白眼。
過了兩天,車又臟了,我又想送去洗。朋友告誡:車不能洗得太頻繁,經(jīng)濟壓力不說,對車本身也有損傷。但每天看著無數(shù)看不見的灰塵獰笑著撲向愛車,我就像吃了蒼蠅一樣惡心,只盼著車能跟我一起參禪:菩提本無樹,汽車亦非臺,兩處皆不見,何處染塵埃。
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兩周左右,我慢慢習(xí)慣了有車的生活,總算不會每天神經(jīng)質(zhì)地從陽臺上看下去,甚至還開了一兩回小長途,對于車子各方面的性能駕馭得小有心得,不再提心吊膽地擔(dān)心剮蹭。洗車的頻率,也逐漸從一臟了就想洗,進化到每兩個禮拜洗一次。時間一長,我的心態(tài)也變得大為不同,還不斷告訴自己:不是對車不再愛惜,只是因為太過忙碌。
現(xiàn)在,我的生活是這樣的:進了小區(qū),隨便找一個方便出入的車位,停好車,把懶得帶上樓的東西扔在車后座,把車門砰地一聲關(guān)上,揚長而去。至于洗車,也開始取決于老天爺——北京夏天雨水較多,每次想洗的時候,就想:萬一下雨,豈不是白洗了。我甚至希望車有靈性,這樣我就可以扔給它點兒錢,讓它自己去洗,我省下時間在家里多睡一會兒……
后來發(fā)生了一次小事故,后視鏡被劃了一道小痕。我先用手指蹭了蹭,然后站遠了瞇起眼睛看了一會兒,接著如釋重負:“還好是黑色的,離遠了看不出來,等首保時再說吧?!倍罄^續(xù)心安理得地駕駛,毫無心理陰影。
一天,我回想起自己從提車到現(xiàn)在的心態(tài)轉(zhuǎn)變,覺得很有意思,便說給媳婦聽。誰知媳婦哼了一聲,面露傷心,半天都沒搭理我??晌艺f的明明只是車??!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