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承
優(yōu)秀中華文化的傳承,關(guān)乎“國基永固”。這樣說,并非文化保守,而是有著歷史、現(xiàn)實和理論的依據(jù)。在人類歷史上,唯一歷史沒有中斷的民族,就是中華民族。究其原因,中華文化作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與支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激烈競爭的今天,無論是基于民族振興的現(xiàn)實需要,還是出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考量,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都已經(jīng)成為當下中國需要著手推進的重要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雖已成為共識,但是中華文化浩如煙海,既有帶著特定時代痕跡,需要在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不斷揚棄的內(nèi)容,也一以貫之滲透著中國先哲對人類命運和宇宙究竟的深刻思考。因此,我們今天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實際上是對賦予中華文化生命力的基本精神的弘揚,這種弘揚,一方面是對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傳承,另一方面也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為創(chuàng)造新文化奠基。那么,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
孔子在總結(jié)《詩經(jīng)》的時候,面對洋洋灑灑的三百多篇內(nèi)容,用三個字加以概括,曰“思無邪”。借用孔子的這個思路,我們也嘗試對中國優(yōu)秀文化中的核心內(nèi)容加以總結(jié),一言以蔽之:曰“解放”。意指解放被貪欲束縛的“道德良知”。但是,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中國文化所強調(diào)的“解放”不是西方歷史中“文藝復興”所提出的“解放”。文藝復興的人性“解放”,不僅解放了人性之中的“理性”,而且人性之中被壓抑的欲望和貪私也尋找著各種被賦予合法性的機會。中國文化的“解放”,實際上是《大學》中的“明明德”。中國文化認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天生的“良知”,或者稱之為“明德”,道家稱之為“真心”,佛家稱之為“佛性”。這個東西被欲望、自私、貪心等迷惑和蒙蔽,導致我們失去了人心之中本來的光亮,而被貪欲、自私等等左右,甚至成為欲望的奴隸,中國各家圣賢各使手眼,無非是讓人們明白自家心田的“本來面目”,而不至于被欲望緊緊束縛。我們嘗試就這個問題作一個簡單的說明。
比如儒家,《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币簿褪钦f,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仁義禮智這些美德,并非是外部強加給我們,正因為如此,如果一個人真正覺悟到這些,就可以讓“良知”作主。如果人們不去追求“良知”,那么這些美德就會漸漸被欲望蒙蔽。正因為儒家有這樣的認知,才敢說“圣人,與我同類者”,將這句話推導開來,就是“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為什么人人心中皆有“仁義”,但在現(xiàn)實中很多人卻成為背“仁”寡“義”之人?孟子打了個這樣的比方:“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于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曰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曰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故茍得其養(yǎng),無物不長;茍失其養(yǎng),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xiāng)?!痹诿献涌磥?,面對人心之中的“仁義”,如果我們不注意看護和滋養(yǎng),相反常常做一些違背仁義的事去戕害良知,結(jié)果必然會導致“舍則亡”的結(jié)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孟子又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狈治龅竭@里,我們就更能理解孔子的話。他曾經(jīng)說“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就人的本性而言,人和人都有共同的地方;但由于每一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導致人與人的差別越來越大。也正因為人人心中都有“仁義”,所以孔子才自信的說“我欲仁,斯仁至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大學》“明明德”、“止于至善”;《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唐代李翱的“復性”說;乃至宋明儒的“本心”“良知”,無不體現(xiàn)了引導人們恢復“仁心”的努力??鬃泳褪侨寮姨岢夥拧傲贾钡牡浞?。在七十多歲的時候,孔子這樣總結(jié)自己的人生境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其實就是一個人的道德良知完全澄明之后的境界,換一句話說,這是“仁心”完全擺脫“貪欲”束縛而自心光明的狀態(tài)。
道家的思想看似飄逸離世,其實不然。我們以《道德經(jīng)》為例,來看一下老子對待人心修養(yǎng)的態(tài)度。在《道德經(jīng)》第四十八章,老子言:“為學曰益,為道曰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不為。”在老子看來,一個人學習知識,每天都在增加;而當一個人求道的時候,則是“減法”,所減的就是人心之中的“貪、私、欲、愚、妄”等,而且求道的境界越加高遠,人心中的這些貪欲則越來越少;當一個人把心中的“貪、私、欲、妄”等完全去掉的時候,就達到了“無為”的境界。真正的“無為”,則是一個人“真心”的完全呈現(xiàn),在這個境界,“無為而無不為”。因為一個秉持“真心”的人,沒有個人的私利盤算和權(quán)欲權(quán)衡,沒有個人得失的斤斤計較,能夠全心全意為眾生做事,服務社會,正因為放下了“小我”,才能夠成就“大我”。所以,老子認為“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一個真正的圣人,由于心中沒有“私心”,所以能夠?qū)傩盏脑V求當作自己的使命,真正把人民的利益當作自己奮斗的方向。在《尚書·大禹謨》中,曾有這樣的一句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薄叭诵摹贝淼氖恰靶∥摇焙汀柏澯?;而“道心”則是人心中的“仁心”和“良知”。在“人心”的干擾下,“道心”容易被蒙蔽。在道家看來,求道的過程就是解放“道心”的過程,就是去掉“自私貪欲”的過程。而且,這種解放“道心”的目的不是求得什么個人清靜。莊子曾有“內(nèi)圣外王”的提法,他還專門寫了《大宗師》,指出:一個人真正內(nèi)心成圣的人,才有資格真正“做王”,而且這種領導人也才能真正“道法自然”,才能真正毫無個人的私利,真心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擔當責任,推行“王道”。在《逍遙游》中,莊子講什么才是真正“逍遙”——“無所待”。比如,有一個人名叫列子,可以“御風而行”,但莊子并不以他為“逍遙”,原因是“有所待”,如果缺少了風,列子如何飛翔自由?真正的“逍遙”則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子的話很深刻,一個人心中沒有了自己,才會是“至人”,反過來,當一個人心中有一個“小我”的時候,就會有“小我”的悲歡、怨怒、愛恨等。可惜的是對于一般人,只能任“小我”擺布。一個人只有沒有“功名利祿”的思想,才能成為“神人”;一個人心中沒有任何“名相”的時候,才能成為圣人。在這個境界,萬物平等,沒有分別,心包太虛,仁愛天下。道家強調(diào)“無為”,恰恰是提倡人不要成為欲望的奴隸;不要被欲望所左右而胡作非為;而是要讓一顆“真心”作主,在這個境界,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與我并生,齊生死而無所待,這才是道家追求的“自由”。
佛家的思想,現(xiàn)在的人對其偏見最多,一是視其為宗教而敬而遠之,更有甚者視其為“迷信”;二是認為佛教“逃避世間的責任”而對其采取排斥的態(tài)度。其實并非如此。所謂“佛”,即是“覺悟”;成佛者,實際上是指對人生和宇宙徹底覺悟的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曾經(jīng)這樣感嘆:奇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因為顛倒妄想而不能證。這句話實際上是佛家的“總綱”。既然一切眾生都和佛一樣具有“佛性”、“如來智慧德相”、“覺性”;那么,那些先知先覺的大德的使命就是“自度度他”,能夠領悟自性之中的“智慧”,從而實現(xiàn)徹底的大覺悟。因此,佛教其實最反對“迷信”,因為任何對外在的“迷信”,都會讓眾生迷失對自性的覺悟。佛教的“覺悟”,恰恰是激發(fā)自身覺悟能力的“覺醒”。這樣我們就可理解,當一個學佛者迷失在“佛像”、“佛經(jīng)文字”中時,真正的祖師就以“呵佛罵祖”的形式引導學佛者明白真正的覺悟不是來自對外在的崇拜,恰恰是自性的覺悟,是激發(fā)自性的智慧。從一定意義上說,在所有的文化形態(tài)中,最尊重人的主體性的是佛學,因為釋迦牟尼覺悟到了人人皆具“佛性”的秘密,所以才敢大喝一聲:人人皆可以成佛!只要一個人能夠明白這個道理,把心中蒙蔽佛性的貪嗔癡等“灰塵”去掉,等到自性的靈光“獨耀”,自然能夠照徹環(huán)宇,實現(xiàn)真正的覺悟。在佛學看來,我們眾生的可憐在于認賊作父,迷失“本來”,把“佛性”上的“灰塵”當作生命的意義,沉迷于聲色犬馬,結(jié)果流浪生死,最終沉淪苦海而不能自拔。對于認為佛教是“避世”的誤解,源于對佛教真精神的無知。唐代禪宗大師藥山惟儼,曾言學佛者要“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意味著學佛者在境界和覺悟上看破一切,放下一切,真正實現(xiàn)大徹大悟;恰恰因為這樣,學佛者才能夠做到深深海底行,真正放下“小我”,心中“無我”,不計名利得失,甚至生死置之度外,為了眾生的利益隨緣度化,不為自己求安樂,只為眾生謀福田,“但教群迷登覺岸,敢辭微命入爐湯”。這樣我們就能更好的理解為什么佛教的地藏王菩薩能夠做到“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觀世音菩薩能夠做到“千處有求千處應,苦海常做度人舟”。
此外,佛教的宇宙觀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不過是無限宇宙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他們主張我們應該通過“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自凈其意”的過程,實現(xiàn)生命層次的提升。因此,他們的“出世”,并非逃避責任,而是向人們昭示了一個不斷前行的方向,從做人開始,然后正確作“超人”,這個“超人”,就是真正實現(xiàn)了完全覺悟的人,這種人正因為覺悟了人和宇宙的真理,并且知行合一,所以能夠?qū)崿F(xiàn)真正的“自由”和“解脫”,而蕓蕓眾生則是在名韁利鎖的牽絆中苦苦掙扎。
簡而言之,由于近代以來中國深受西方文化的沖擊和影響,導致很多人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種種誤解,認為中國文化“壓抑人性”,其實并非如此。關(guān)鍵是我們?nèi)绾卫斫狻叭诵浴保覀兊降滓岢敖夥拧笔裁?。如果以西方的文化視角看,所謂的“解放”,自然也賦予了人們追求人性“欲望”的合法性,所以中國遭遇的鴉片戰(zhàn)爭、非洲遭遇的黑人販賣、席卷歐美的性解放潮流、當下社會存在的冷漠自私等現(xiàn)象,都不足為奇,這不過是人性欲望釋放之后必然出現(xiàn)的亂象。不同于西方,中國文化雖然認為人們飲食男女是可以理解的自然現(xiàn)象,但沒有賦予人們追求欲望的合法性,更不主張人們在追求貪欲的道路上迷失人生本來的意義和價值。中國文化看到了“人心”和“道心”的區(qū)別,從而主張把“人心”束縛下的“道心…‘解放”出來,活出一個大寫的人,讓人類的心靈不斷凈化,人類的文明也能夠不斷的得到升華。更進一步,中國文化強調(diào)人性的本來狀態(tài)雖然應該是純凈的,人人心中都有仁義道德;但是在現(xiàn)實中,如果我們不注意養(yǎng)護自己的“良知”,那么,受到“人心”干擾的“道心”就會迷失,人心也會變得越來越不“純凈”。正因為如此,中國文化的儒、釋、道大德各用善巧方便,無非是啟發(fā)人們用“良知作主”,不做欲望的奴隸,能夠真正作“自家”的主人,而不是在聲色和物欲中失去本有的“純凈”。當然,現(xiàn)在很多人可能不認可中國文化這個說法,但是,我們不禁要問:人人心中都有“良知”,難道不是這樣嗎?對于有些人而言,所謂不愿意認同中國文化的說法,無非是心中放不下對燈紅酒綠的依戀,難道是真放不下嗎?孔子言:我欲仁,斯仁至矣。人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取決于自己,關(guān)鍵就看自己是否愿意信奉受行。
(作者: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郵編1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