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南朝司法之倫理性

2012-04-29 00:44:03彭浩晟鄧長春
西南政法大學(xué)學(xué)報 2012年1期
關(guān)鍵詞:司法

彭浩晟 鄧長春

摘 要:南朝時期的法制建設(shè)在中國法制史中最易為人忽視,其不以立法和刑名創(chuàng)設(shè)為著,而以司法中所見諸多精神最為特色,其中最要者即為其倫理至上精神。在這個最能反映一時代法律精神的領(lǐng)域內(nèi),南朝的法律人對法律與倫理的幾個沖突與關(guān)聯(lián)處都做了有益的思考與嘗試,成為其對后世中國法律最具影響的一個方面。

關(guān)鍵詞:南朝;司法;倫理性

中圖分類號:DF092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2.01.02

自漢代中期以來,大儒學(xué)者常以經(jīng)典詮釋法律,以“應(yīng)經(jīng)合義”(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卷四十六《陳寵傳》。為最終目標。瞿同祖先生認為,漢以后“歷代的法典都成于這些儒臣之手”[1]。

此即東漢王充所謂:“法律之家亦為儒生”(東漢)王充:《論衡》《謝短篇》第三十六。。這正是漢代以來儒法融合的時代潮流的產(chǎn)物,法律的儒家化運動轟轟烈烈,直至魏晉仍為洪流。時代演進至南朝,玄、佛思潮日漸盛行至于巔峰,在統(tǒng)治者與朝廷士大夫之間廣為流行。當時人們皆以能善辯玄理、博通玄義、風流灑脫而求得美譽。然而這種務(wù)虛的精神在政務(wù)特別是司法領(lǐng)域的操作中卻不能有所作為。反倒是儒家治國平天下的進取精神與法家耕戰(zhàn)強國的事功精神于國家政務(wù)更有裨益。然而,法家也只是在南齊初年短暫流行過,從整體來講,南朝時期的法律思想仍然服膺儒家傳統(tǒng)。在總體政治理論中主張的是積極有為,治國平天下。具體到法律上就是主張以禮為先,以禮統(tǒng)律,著力于道德教化,注重法律的倫理化處理,是一種主張從倫理上解決糾紛的法律態(tài)度。這種法律的倫理化傾向在南朝司法中十分突出,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觀之。

一、司法中的親屬相犯與相訴

南朝時期關(guān)于親屬之間相互傷害的刑事案件的處理,曾引起過連綿不斷的討論,最終在這種討論之中逐漸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司法觀念的共識和法律制度的創(chuàng)設(shè)。

據(jù)《宋書》記載,劉宋時發(fā)生的“趙氏殺子婦”一案曾經(jīng)轟動一時,引起朝野議論。當時會稽剡縣人黃初的妻子趙氏酒后毆打兒媳王氏并致其死亡,被系入獄,后遇朝廷大赦趙氏得到減刑。由于王氏有父母及一雙兒女黃稱、黃葉,為防他們?yōu)槟笍?fù)仇,依當時法令規(guī)定,趙氏要被徙送到二千里以外。但是問題在于,黃稱和黃葉同時也是犯人趙氏的孫輩,孫輩為母報仇要殺祖母,顯為倫理悖論。因而就出現(xiàn)了法律規(guī)定與血親倫理觀念的混雜而又沖突的局面?!端螘范嗵幪峒按税福敃r很多人都參與了討論。

劉宋皇室成員劉義慶認為,親戚骨肉之間相殘終歸是有違人倫的,況且趙氏是酒后殺人,應(yīng)該不出本心,若依春秋“原心定罪”的原則,則根本算不得是罪過。而且,“禮有過失之宥,律無仇祖之文”,其祖孫之間之仇不應(yīng)該等同于一般的仇恨,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著特殊的血緣關(guān)系,所以其孫出乎對祖母的尊愛而不為其亡母報仇也合乎倫理大義。既然連報仇都是不必要的了,那么趙氏也就沒有必要徙二千里了。

(南朝梁)沈約:《宋書》卷五十一《宗室?臨川武烈王道規(guī)傳附劉義慶傳》。

御史中丞傅隆也持同樣觀點。他認為,禮和律的基本原則和精神都應(yīng)該是本乎人情,自然生發(fā)出來的,而絕對不是憑空而來。他說:“(黃)稱雖創(chuàng)巨痛深,固無仇祖之義?!?/p>

(南朝梁)沈約:《宋書》卷五十五《傅隆傳》。如果發(fā)生循環(huán)往復(fù)的血親屠戮,那肯定也不合法律的本旨初衷。因而法令所規(guī)定的“殺人父母,徙之二千里外”是就一般殺人案件而言的,不應(yīng)該適用于祖孫之間。況且法令還有規(guī)定:“凡流徙者,同籍親近欲相隨者,聽之?!边@是特通情理的規(guī)定。如果趙氏被徙送二千里,其孫輩按照常情和習(xí)慣來說肯定也應(yīng)跟隨其祖母而行,所謂“孫祖之義,自不得永絕”。那么祖孫也就沒法分開,而徙二千里的規(guī)定顯然成了雞肋,也就沒有了實施的必要。所以,傅隆同劉義慶一樣,也認為不當處趙氏徙送二千里之刑。

(南朝梁)沈約:《宋書》卷五十五《傅隆傳》。

從劉義慶和傅隆兩人的議論中,我們不難看到他們共同強調(diào)的都是祖孫人倫之情,所依據(jù)的則是儒家《禮》典的經(jīng)義和學(xué)說。依照《禮記》的精神,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儒家經(jīng)典《禮記?曲禮》有云:“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讎,不同國?!睘榱思骖櫳鐣刃?,法律就將之修正為“遇赦徙送”制度?!摆w氏殺子婦”一案之所以為疑難,正因為其中所遇到的就是祖孫之間仇恨該不該比照常人加以處理這樣一個法律與倫理相沖突的問題。從最終的處理結(jié)果看,當時司法界深受社會中親倫觀念之影響,而選擇了“法外施恩”的方式。

《宋書》卷五十四《孔季恭傳附孔淵之傳》還記載了“江陵罵母”案,同樣反映了親倫觀念與法律精神的沖突。其情大致如下:

時安陸應(yīng)城縣民張江陵與妻吳共罵母黃令死,黃忿恨自經(jīng)死,值赦。律文,子賊殺傷毆父母,梟首;罵詈,棄市;謀殺夫之父母,亦棄市。值赦,免刑補冶。江陵罵母,母以之自裁,重于傷毆。若同殺科,則疑重;用毆傷及罵科,則疑輕。制唯有打母,遇赦猶梟首,無罵母致死值赦之科。

“江陵罵母”一案直接觸及到當時法律對“不孝”罪名之規(guī)定的空白區(qū)域,因而成為疑難之案。時律規(guī)定,子女殺傷或毆打父母,應(yīng)梟首;辱罵父母,應(yīng)棄市;而謀殺夫之父母,也要棄市。如果以上情況遇到大赦,則可以免去死罪而處以勞役徒刑。然而律條規(guī)定并不完全適合于此案情,有存在立法空白的嫌疑,因為法律中并未規(guī)定本案中出現(xiàn)的“罵母致死值赦”應(yīng)如何處理,即“無罵母致死值赦之科”。要圓滿處置此案,就需要對律文的解釋與闡發(fā),而這正體現(xiàn)出孔淵之精熟律義的長處。他認為:子女殺傷、毆打、辱罵父母都是法所不原的,而辱罵父母所導(dǎo)致的嚴重后果,也是理無可恕的。以張江陵這樣的行為,即使有恩赦也應(yīng)該處以梟首;而其妻吳氏因為不是黃氏親生,則可降死處以徒刑??梢?,孔淵之的立論依據(jù)就是人之倫理常情,原其心志,別無他法。

對于父母子女之間相互告訴的案件,當時法律也是明確加以禁止的,其主旨仍在于維護親緣尊卑的倫理關(guān)系。史籍之中此類記載不在少數(shù),如蔡廓建議“鞫獄不宜令子孫下辭明言父祖之罪”

《宋書》卷五十七《蔡廓傳》載:宋臺建,為侍中,建議以為:“鞫獄不宜令子孫下辭明言父祖之罪,虧教傷情,莫此為大。自今但令家人與囚相見,無乞鞫之訴,使足以明伏罪,不須責家人下辭?!背h咸以為允,從之。,是由孔子“父子相隱”的觀點具化而來。其理由正是“虧教傷情,莫此為大”,意在強調(diào)維護緊密的家族倫常感情和道德教化。此外,史籍所見與儒家倫理觀念相關(guān)的親屬相告司法案件還有“父告子劫案”

(南朝梁)沈約:《宋書》卷六十六《何尚之傳》。、“景慈對鞫罪母案”

《隋書》卷二十五《刑法志》載梁時建康子景慈對鞫證母有罪案,有“是時法官虞僧虬啟稱”云云。等,都足以說明當時法律對卑幼控告尊長的反對態(tài)度。

其實南朝時類似的親情倫理與法律相結(jié)合來處理的案件還有很多。

例如,劉宋孝武帝大明四年改定律令,有人建議將“民殺長吏科”值赦的處罰改為徙送。但劉秀之以為:“律文雖不顯民殺官長之旨,若值赦但止徙送,便與悠悠殺人曾無一異。民敬官長,比之父母,行害之身,雖遇赦,謂宜長付尚方,窮其天命,家口令補兵?!保ā端螘肪戆耸弧秳⑿阒畟鳌罚┳詈蟮玫搅瞬杉{。其強調(diào)的尊卑之義,正合唐律“十惡”、“不義”之旨?!端螘?何承天傳》所載“尹嘉不孝案”(《宋書》卷六十四《何承天傳》)也對“不孝”的涵義進行了分析和闡釋。此外,涉及法律與儒家倫理觀念關(guān)系的案件還有“周氏殺兒案”(《宋書》卷四十三《徐羨之傳》)、“唐賜剖腹案”(《宋書》卷八十一《顧覬之傳》)等。南朝時期法官處理此類案件,通常首先依律而行,如果律令規(guī)定不明或者按其規(guī)定行事與常情為悖,就會由經(jīng)義及倫理人情處尋找依據(jù),并多依據(jù)春秋決獄“原心定罪”的原則加以辨析,以道德人心之情理指導(dǎo)司法,作為法律的彌補并求得抽象的實體正義觀念的實現(xiàn)。時人顏之推所說“禮緣人情,恩由義斷”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風操第六》。,實為當時社會的一般觀念。這些都說明南朝時親情倫理對司法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以至于法無定法,以倫理為法。這說明當時的法律研究越來越善于發(fā)揮倫理,而能漸次將儒家倫理的精義灌輸?shù)椒傻漠a(chǎn)生和運用過程中。這些案件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司法界對處理法律與倫理關(guān)系問題的認知水平。也正是在這樣的法律與倫理的糾纏之中,法律以一種不同于漢魏和北朝的方向,以一種更貼近于人情和常情的面貌在南朝走向具化和充實,推動著其自身的儒家化運動。這不能不說是南朝司法的一大特色。

二、血親復(fù)仇的“合法性”

與親情倫理關(guān)系十分密切的司法問題還有“血親復(fù)仇”?!赌淆R書?孝義?朱謙之傳》記載了朱謙之為父報仇而后又被仇家所殺這樣一個重大刑事案件。史載:

朱謙之,字處光,吳郡錢唐人也。父昭之,以學(xué)解稱于鄉(xiāng)里,謙之年數(shù)歲,所生母亡,昭之假葬田側(cè),為族人朱幼方燎火所焚。同產(chǎn)姊密語之,謙之雖小,便哀戚如持喪。年長不婚娶。永明中,手刃殺幼方,詣獄自系……世祖嘉其義,慮相復(fù)報,乃遣謙之隨曹虎西行。將發(fā),幼方子惲于津陽門伺殺謙之,謙之之兄選之又刺殺惲,有司以聞。世祖曰:“此皆是義事,不可問?!毕ど庵?。

朱謙之的行為也獲得了社會輿論的支持,當時的吳興名士沈摐聞而嘆曰:“弟死于孝,兄殉于義。孝友之節(jié),萃此一門?!?/p>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卷五十五《孝義?朱謙之傳》。朝廷重臣御史中丞孔稚珪對此案的觀點極具代表性:“禮開報仇之典,以申孝義之情;法斷相殺之條,以表權(quán)時之制。謙之揮刃斬冤,既申私禮,系頸就死,又明公法。今仍殺之,則成當世罪人,宥而活之,即為盛朝孝子。殺一罪人,未足弘憲,活一孝子,實廣風德?!?/p>

同上引。他試圖站在民間風習(xí)的立場,以道德教化的角度,通過強調(diào)復(fù)仇在親情倫理上的正當性而回避其已違反法律這一事實,也就是力圖以此來論證法律與倫理發(fā)生正面沖突的不恰當。這一種典型的模棱兩可的態(tài)度恰恰就是當時法律在倫理面前沒法完全貫徹的狀況的一種體現(xiàn)。實際上,在這個問題上的騎墻姿態(tài),其淵源還要久遠,就連原始儒家經(jīng)典里面關(guān)于復(fù)仇的觀點也是有分歧的。漢以后的儒家學(xué)者站在執(zhí)政者的立場上,力求通過既不鼓勵也不反對這樣一種折衷的限制性政策來求得國家權(quán)威和民間風習(xí)的調(diào)和。

據(jù)邱立波考察,《公羊》學(xué)基本上是支持民間復(fù)仇的,而《春秋左傳》和《周禮》則出于各方面考慮而主張對其進行限制和干預(yù)。(參見:邱立波:漢代復(fù)仇所見之經(jīng)律關(guān)系問題[J].史林,2005,(3)保┯Φ彼擔后者才是法律儒家化時所采用的主要觀點,也才是漢魏以后儒家法思想在此問題上的基本立場。

其實,民間私報親仇多為歷代國家法令所禁止,關(guān)于禁止復(fù)仇的法令,東漢時就已有記載。如《后漢書?桓譚傳》有載:

今人相殺傷,雖已伏法,而私結(jié)怨仇,子孫相報,后忿深前,至于滅尸殮業(yè),而俗稱豪健。故雖有怯弱,尤勉而行之,此為聽人自理而無復(fù)法禁者也。今宜申明舊令,若已伏官誅而私相殺傷者,雖一身逃亡,皆徙家屬于邊。

最著名的要算曹魏時文帝之詔:“喪亂以來,兵革未蕺,天下之人,互相殘殺。今海內(nèi)初定,敢有私復(fù)仇者,皆族之?!?/p>

(西晉)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魏志?魏文帝紀》。如此等等說明統(tǒng)治者是看到了私復(fù)親仇對社會可能帶來的危害,并明令嚴加禁止的。

但是這一基本的態(tài)度具體落實到司法實踐之中,卻呈現(xiàn)出另一種局面。尤其是在西晉以后,“孝親”的觀念得到了大大的弘揚西晉提倡以“孝”治天下,表面上是秉承兩漢之風,實則是為了避免朝野士人對他們“篡位”的批判而轉(zhuǎn)移視線。例如,當司馬氏的跟隨者賈充詰問庾純“父老不歸供養(yǎng),將何言也!”時,純因發(fā)怒曰:“賈充!天下兇兇,由爾一人。”充曰:“充輔佐二世,蕩平巴、蜀,有何罪而天下為之兇兇?”純曰:“高貴鄉(xiāng)公何在?”可謂石破天驚,反映了當時一般士紳階層的情緒(《晉書》卷二十五《庾純傳》)。,進一步加強了必須孝敬父母而不必遵奉君王的觀念,引起了后來的“門閥政治”。

關(guān)于“門閥政治”的解讀,可參見: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M]北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89苯《泰始律》號稱“尤為儒家化”[2],

對復(fù)仇的規(guī)定又有新的變化?!端螘肪砦迨濉陡德鳌肪陀涊d:“舊令云:殺人父母,徙之二千里外?!逼渌^“舊令”指的就是南朝宋時期依然適用的晉代法制。若依晉令,則殺人父母者應(yīng)處以徙二千里的刑罰。按照時人傅隆的解釋,之所以如此規(guī)定,就是為了避免被害者后人復(fù)仇。可見,其時對復(fù)仇只是采取默許和限制的態(tài)度,而這種態(tài)度隨著《泰始律》和《泰始令》嫁接到了南朝的司法之中。

三、忠與孝的價值分歧

無論是親屬相犯相訴還是復(fù)仇問題,終究都要涉及到一個忠與孝的價值選擇問題。忠與孝之間的沖突由來已久、根深蒂固,卻又因兩者在中國社會中的并行不悖而成為中國法律歷史上一大奇異的現(xiàn)象。西周禮治堅持“親親”、“尊尊”原則,這得到了儒家的支持。孔子弟子有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p>

(春秋)孔子及門人:《論語?學(xué)而》。儒家主張以積極有為的姿態(tài)推進國家政治建設(shè),堅持“忠”、“孝”相通,協(xié)調(diào)并用。兩漢提倡孝治,但國家力量的強大還是能夠保障皇權(quán)政治不至過分受孝義的干涉。然而問題到了東漢末年就開始變得復(fù)雜起來。魏晉以來儒家勢微,這種沖突變得嚴重起來?!扒貪h以降,宗法制度被破壞,家還在,但只是國家之下有如細胞的東西,家是小家,不是大家,國不能裝在家里。漢以來講孝弟,和先秦不一樣?!保?]

意即家、國價值觀之間縫隙漸著。有案可窺當時之風。據(jù)史書記載,曹操太子曹丕曾經(jīng)聚客討論忠孝之事。

太子建議曰:“君父各有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耶?父耶?”眾人紛紜,或父或君。時(邴)原在坐,不與此論。太子諮之于原。原勃然對曰:“父也!”太子亦不復(fù)難之。

(西晉)陳壽:《三國志?邴原傳》注引《原別傳》。

由此可見,玄學(xué)興起以后對儒家倫理觀念之中的“忠孝統(tǒng)一”這一套本就脆弱的禮教觀念提出了強烈的挑戰(zhàn)。鄧弈琦認為:“這種政治倫理頗具潛在危險?!保?]

鄧先生還就此繼續(xù)發(fā)揮,認為南北朝法制之間所以存在巨大差異,乃是因為其在此問題上所采取的價值判斷存在明顯分歧,即源于對忠孝關(guān)系的不同取向。實際上,考諸史籍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對司法中孝親概念的理解與重視,北朝與南朝并無甚大差異。北朝時期在面對此種問題時,也有著與南朝人類似的思維方式和處理方法?!段簳肪戆耸恕读祭魝?竇瑗傳》略云:“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生我勞悴,續(xù)莫大焉。子于父母,同氣異息,終天靡報,在情一也。今忽欲論其尊卑,辨其優(yōu)劣,推心未忍,訪古無據(jù)。母殺其父,子復(fù)告母,母由告死,便是子殺。天下未有無母之國,不知此子將欲何之。案《春秋》,莊公元年,不稱即位,文姜出故。服虔注云:‘文姜通兄齊襄,與殺公而不反。父殺母出,隱痛深諱。期而中練,思慕少殺,念至于母。故《經(jīng)》書:三月夫人遜于齊。既有念母深諱之文,明無仇疾告列之理。且圣人設(shè)法,所以防淫禁暴,極言善惡,使知而避之。若臨事議刑,則陷罪多矣。惡之甚者,殺父害君,著之律令,百王罔革。此制何嫌,獨求削去。既于法無違,于事非害,宣布有年,謂不宜改。”

其法令同樣認為晚輩并沒有足夠的正當根據(jù)去控告尊長,其理由仍在于“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等孝親觀念??芍痉ㄖ械膫惱硇灾哺谥袊鴱V袤的社會土壤之中,南北皆然。南朝只不過是由于漢晉以來禮教傳統(tǒng)強有力的積淀與門閥力量的過度發(fā)展等原因而尤顯得突出罷了。此兩點卻也恰是南朝法律文化異于北方政權(quán)而得以奉獻于后世法制的特色所在,尤其是前一個因素即禮教傳統(tǒng),其影響至深且遠。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法制的最大特色是“儒法合流、禮法結(jié)合”,這一過程自兩漢肇其開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掀起了高潮。反映在法律觀念中,就是儒家思想全面向法律之中滲入并展開。北方異族政權(quán)入主中原后,有選擇地摘取華夏法制文明的結(jié)晶轉(zhuǎn)而為自己政權(quán)的穩(wěn)定服務(wù),遂創(chuàng)制出以“忠上”為價值導(dǎo)向的“重罪十條”等制度,其影響及于隋唐。南方漢族政權(quán)基于種種緣由在法制創(chuàng)設(shè)上并未做出足夠的文章,但這并不能掩飾南朝法律人的觀念與精神在司法領(lǐng)域所表現(xiàn)出的立場而成為我們做出全面評價的依據(jù)。通過前述案件我們即可看到,在論及定罪刑罰制度及處理具體司法案件時,他們處處以儒家禮經(jīng)大義為理論依據(jù)。儒家法思想向來重視家族倫理關(guān)系,南朝時期社會尤其重孝。因而當法律面對倫理挑戰(zhàn)時,就會大量出現(xiàn)“屈法以申倫理”的現(xiàn)象和制度。

固然,南朝司法也并非一味屈法而申倫理,史載蕭齊代宋之后就有簡短的重視法制的時期。高帝、武帝兩代君主卓有才識史書皆有載?!赌淆R書》卷一《高帝紀上》:“儒士雷次宗立學(xué)于雞籠山,太祖年十三,受業(yè),治禮及左氏春秋?!薄赌淆R書》卷三《武帝紀》:“剛毅有斷,政總大體,以富國為先。”,兩人思想中都有法家傾向,南齊也漸露富國強兵之氣象

《南齊書》卷五十三《良政》對此有詳細描述:“永明繼運,垂心治術(shù)。杖威善斷,猶多漏網(wǎng),長吏犯法,封刃行誅??たh居職,以三周為小滿。水旱之災(zāi),輒加賑恤。明帝自在布衣,曉達吏事,君臨意兆,專務(wù)刀筆,未嘗枉法申恩,守宰以之肅震。永明之世,十許年中,百姓無雞鳴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聲舞節(jié),袨服華妝,桃花綠水之間,秋月春風之下,蓋以百數(shù)?!?/p>

,政權(quán)運轉(zhuǎn)也初步正軌。于是開始修復(fù)典籍,重定禮典朝儀,規(guī)范法律制度以謀求長治久安。但是,在司法之中重倫理觀念以爭得社會輿論支持的作法仍為主流。如在朱謙之血親復(fù)仇這個依情理定罪、比禮義斷獄的案件中,前面的復(fù)仇者雖再次遭到報復(fù),后面的復(fù)仇行兇者最終卻得到了赦免,申倫理而屈國法之意昭彰。之所以申其“義行”,分明是出于順應(yīng)民間輿論而加以禮義教化乃至使政權(quán)獲得一種道義上的認可的考慮。如孔稚珪所說,“殺一罪人,未足弘憲,活一孝子,實廣風德?!保铣海┦捵语@:《南齊書》卷五十五《孝義?朱謙之傳》。這充分體現(xiàn)出儒家法思想中的倫理特色之處。

這也證明一點:縱使南朝玄風勁吹,“在法律方面仍以儒家較為得勢”[5]。

實際上,中國近兩千年來的法律精神也都在于此。有學(xué)者就指出:中國十三史《刑法志》所遵循的一個基本論調(diào)就是“德主刑輔、以禮率律”的儒家法思想[6]。

以恤刑、慎罰為核心的立法司法觀念反映的正是一種體恤民眾情緒,重視倫理教化以期最終達到穩(wěn)定社會秩序,實現(xiàn)“刑措”、“無訟”等理想境界的儒家法律理念。然而,當“忠”與“孝”這兩大價值觀出現(xiàn)沖突時,如何較好地處理“忠”與“孝”的分歧和沖突,儒家法思想始終未能得出明確的回答。因此,這也成為中國古代法制的一個軟肋所在,終古都沒有得出確切的說法來。隋唐律中規(guī)定“十惡”以“謀反”等凌駕在不孝的罪名之上,倒是在這個問題上作出過初步的回應(yīng),但這也只是暫時的折中方案。直到清末法律改革逐步劃清了法律與道德的界限,才逐漸從根本上圓通地揭示或解釋究竟應(yīng)作何抉擇。然而,無論中國古代的忠孝觀念如何混亂,也不得不說,南朝司法中諸多案件里所涉及到的忠與孝的價值考量,的確為后世隋唐較好地排定忠孝的價值選擇順序奠定了最初的思考基石。

參考文獻:

[1]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M].北京:中華書局,2005:331-332.

[2]陳寅恪彼逄浦貧仍ㄔ綽月鄹澹跰]北本:三聯(lián)書店,2001:111

[3]李零鄙ゼ夜貳—我讀論語[M]碧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55

[4]鄧弈琦北背法制研究[M]北本:中華書局,2005:174

[5]楊鴻烈敝泄法律思想史[M]北本:中國政法大學(xué)出版社,2004:129

[6]俞榮根比寮曳ㄋ枷臚論[M]蹦夏: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5

On the Ethics in the Judicial Work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Period

PENG Hao瞫heng1, DENG Chang瞔hun2

(1. Institute of Health Policy and Law,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Dongguan 523808; 2. Department of Law, Guiyang College,Guiyang 550005, China)Abstract:

The legislative work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D.420589), which is likely to be ignored by the experts in studying the Chinese legal history, is not famous for its legislation and the ciriminal law, but for its spirit, the most impoint characteristic of which is the spirit of ethics in the judicial work. In the field that reflects the spirit of the law of the time, the Southern Dynasties legislators tried to consider the legal and ethical connection. Their reflection on these matters is instructive and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 in shaping the latter Chinese law.

Key Words:the Southern Dynasties; the judicial work; ethics

本文責任編輯:龍大軒

猜你喜歡
司法
制定法解釋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權(quán)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4:28
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司法適用
法律方法(2020年2期)2020-11-16 01:24:02
堅守基層一線 扎實為民司法
公民與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3:50
隱性就業(yè)歧視的司法認定
反歧視評論(2019年0期)2019-12-09 08:52:40
司法所悉心調(diào)解 墊付款有了著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謬
未成年人恢復(fù)性司法的應(yīng)然與實然
刑法論叢(2016年3期)2016-06-01 12:15:17
傳遞司法關(guān)愛——海淀法院組織
司法假定的認知心理學(xué)闡釋
論司法公開的困惑與消解
从江县| 盐源县| 五指山市| 静乐县| 昭通市| 建水县| 内乡县| 大洼县| 东兴市| 安庆市| 抚顺县| 富民县| 德惠市| 渝北区| 新河县| 鹤峰县| 临夏县| 贵南县| 海宁市| 玉环县| 云霄县| 安庆市| 金湖县| 阿拉善右旗| 兴国县| 出国| 定日县| 堆龙德庆县| 龙州县| 五莲县| 铜山县| 尉犁县| 明光市| 景泰县| 新丰县| 墨玉县| 滨海县| 英山县| 安远县| 宣恩县|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