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al Conan
主持人:當(dāng)然了,現(xiàn)在已是除夕夜。午夜的一個吻、穿新衣服、吃葡萄和眉豆等等,親朋好友相聚一堂,以各種儀式迎接新年,這其中包括喧鬧的派對和午夜倒數(shù),一起進(jìn)入又一個順利、快樂和繁榮的新年。
我在想,迷信是怎么來的?
馬修·赫特森(《當(dāng)代心理學(xué)》編輯):我想說的是,迷信活動有一些比較常見的習(xí)得方式。有些你會從其他人那里聽到,在文化中傳播。我們通常會相信他人的話,不論真假。我們就是會相信他人的話,比如說地球是圓的,或者說圣誕老人確實存在等等,這些事我們自己沒有經(jīng)歷過,所以你會相信這些話。
新年是個迎新的時節(jié),活動很多,這也是讓生活有一個新開始的時刻。
主持人:南希從內(nèi)華達(dá)州的里諾打來電話。
南希(來電聽眾):你好,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習(xí)俗。在元旦那天,我們總是吃豬肉和泡菜。這個傳統(tǒng)被一直傳下來,吃豬肉是因為豬向前拱地,而人總希望向前邁進(jìn)新年……
主持人:明白。
南希:我們從不吃雞,因為它是往后扒來覓食的。
主持人:好的,謝謝你,南希。剛才提到的是元旦傳統(tǒng)。我們的老朋友西蒙·溫切斯特寫了一篇專欄文章,里面提到:“我們?yōu)槭裁磿诔δ峭淼奈缫沟箶?shù)呢?我們可不會在七月四日國慶日的午夜放焰火,也不會在圣誕節(jié)的午夜慶祝。我們都會等到上午比較合適的時刻?!?/p>
馬修:我想原因是我們喜歡儀式,喜歡大事件。隨著我們從一個季節(jié)進(jìn)入另一個季節(jié),我們要隨意選一個時間慶祝。所以午夜似平也是一個不錯的時間。
主持人:我們接到蒂凡尼的一封電子郵件。郵件說:“我家里的傳統(tǒng)源自愛爾蘭,我們在除夕午夜敲打平底鍋。在小的時候,元旦到來前一個星期的任務(wù)就是找一個能發(fā)出恰當(dāng)聲音的合適的平底鍋,用來嚇走魔鬼,不讓它們跟著我們進(jìn)入新的一年。那時,很多鄰居都會跑出來,看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除了有一年,有一個老人家身穿蘇格蘭格子呢,跑到大街上吹蘇格蘭風(fēng)笛來驅(qū)趕魔鬼。其他年份,我們家可一直算是那個街區(qū)的瘋狂家庭之首?!?/p>
馬修:這大概跟在婚禮上敲響教堂的鐘聲把魔鬼趕走是一個道理。
主持人:我們來看看能不能跟帕姆聊一下,帕姆來自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
帕姆(來電聽眾):好的,幾年前,我從什么地方了解到在元旦那天洗衣服是不吉利的。
馬修:嗯。
帕姆: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對這個也熟悉,或者說該風(fēng)俗也涉及到其他家庭清潔工作?
主持人:我們收到麗貝卡的一封電子郵件,講的正好是這事兒?!拔夷赣H對不能在元旦這天洗衣服這事非常堅持。按我曾外祖母的說法,她在元旦洗了衣服,那年,她母親去世了。不用說,我母親每年的除夕都要警告我,不要洗衣服?!?/p>
帕姆:好的。
馬修:有些做法是比喻性的。比如說,洗東西、洗衣服、洗碗,那有把家人洗掉的意思。也就是跟死亡有關(guān)系。人們通常害怕這些,你也知道……
主持人:嗯。
馬修:如果你洗東西,就會有人死去,只不過是因為語言上的比喻??梢哉f這是一種發(fā)揮,但人們通常相信這種因果關(guān)系,相信這種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