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左昆
在采石磯設防,最著名的手段就是“鐵索橫江”——在江面上拉起一根根粗大的鐵鏈,阻止上游船只的通過。
幕府山一戰(zhàn),鄭成功一方共陣亡2萬余人,損失大將14員,就連守衛(wèi)中軍大帳的500“鐵甲軍”也全軍覆沒。
所向披靡的湘軍在紫金山天堡城碰了一個硬釘子——憑借險峻地形和猛烈炮火,太平軍殊死抵抗,戰(zhàn)斗打了半個多月,紫金山依然不克。
采石磯、幕府山、紫金山和挹江門號稱“金陵四關口”,分別居于金陵城的南、北、東、西四面,它們猶如一道道屏障,拱衛(wèi)著金陵的安全。
既然是“關口”,就免不了戰(zhàn)火。歷史上幾乎每次金陵戰(zhàn)亂,四大關口都不能幸免,成為鼓角爭鳴的血腥戰(zhàn)場,其中采石磯僅有記錄的大戰(zhàn)就發(fā)生了50余場,幕府山因當年鄭成功“北伐”南京而著名,而紫金山上的“天堡城要塞”曾在辛亥革命時,奪去上千革命軍戰(zhàn)士的生命。最后的挹江門在四關口中“年紀”最輕(修筑于民國初年),然而此處的戰(zhàn)事卻最為慘烈——1937年12月日寇攻入南京,挹江門“死難者尸積如山”,就在挹江門陷落次日,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開始……
今天,這些昔日的戰(zhàn)場仍留有遺跡,或完整、或殘缺,早已被金陵煙雨籠罩上了一份凝重與滄桑,也成為金陵歷史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采石磯:被鐵鏈封鎖的長江
乘江輪沿長江水路北上南京,順水行船,采石磯是一處必經之地。從今天的行政區(qū)劃看,采石磯已不屬南京,而是歸于安徽馬鞍山市管轄。
望見采石磯,南京就不遠了,水路大概就小半天的時間,此時游人可以喜出望外,但駕船的船長、水手卻要小心——由于采石磯山巖突兀江中,不僅攪亂了江流,也阻礙了視線,所以自古以來船只到此都需謹慎提防。新中國建立以后,采石磯附近經歷了幾次航道疏浚,江面已然寬闊了很多,單從船上打量,人們很難再聯想起它昔日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
然而,當在馬鞍山棄舟登岸,沿翠螺山西行(采石磯為翠螺山的一部分),越往江邊走,采石磯“金陵鎖鑰”的面貌便越加清晰。從整體上看,采石磯的地形猶如刺入長江的一把匕首,匕首尖上就是高達數十米的凌空絕壁?;尹S色的長江水在這里洶涌激蕩,被水下的礁石攪出一個個漩渦,連天上的飛鳥仿佛都要被它吞噬。
站在采石磯崖頂,薄霧冥冥中,遠處的江心洲依稀可辨,一些船只正劈波斬浪橫渡長江而來。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了昔日戰(zhàn)時,軍事家“封鎖長江、捍衛(wèi)金陵”畫面——早在春秋時期,采石磯就爆發(fā)過吳楚“長岸之戰(zhàn)”,隨后的歷史中,孫策跨江襲奪采石磯,開創(chuàng)東吳立國基地;晉武帝司馬炎滅吳俘孫皓,建立西晉王朝;陳后主遣兵駐采石,韓擒虎滅陳朝;樊若水獻策造浮橋,曹彬揮師取南唐,以及后來的宋金采石之戰(zhàn)、常遇春三打采石磯、清軍與太平軍采石磯之戰(zhàn)等。千年歲月里,采石磯共發(fā)生重大戰(zhàn)事50余起,另外,一些小型戰(zhàn)役,來回拉據式的爭奪戰(zhàn)則不計其數。
清代地理學家馬征麟曾在《長江圖說》描寫采石磯:“(長江)中流最緊要者二:鄂之武昌,金陵之采石……采石孤探江中,其勢最險,無天時之助斷不能攻。然采石既克,江流順達,建瓴而下則金陵危矣……”為了確保南大門的安全,歷代占據金陵的統(tǒng)治者都千方百計加強采石磯武備,以便在危急時封鎖長江水路。
在采石磯設防,最著名的手段就是“鐵索橫江”——在江面上拉起一根根粗大的鐵鏈,阻止上游船只的通過。這個方法在今天看來似乎用處不大,可在鐵殼輪船之前的古代,密集的橫江鐵索足以阻斷任何覬覦金陵的野心。上世紀五十年代,長江水務局的打撈船就曾在采石磯附近撈出一段明代鐵索,鐵索長20余米,重逾半噸,全用手腕粗細的鐵條鍛接而成。如此沉重的鐵鏈當年是怎樣架設在江面上的,至今仍是一個謎。
除了攔江的鐵索,采石磯崖頂上還安有巨炮——先用鐵索攔阻敵船,再點燃巨炮轟擊,金陵的南大門外仿佛筑起了一道固若金湯的防線,而采石磯的名聲就在這隆隆炮聲中鑄就了。
幕府山:鄭成功在此扎營
離采石磯不遠,水路大約2小時航程就到了南京城北面的另一處戰(zhàn)場要塞——幕府山。幕府山矗立于長江之濱,山勢延綿起伏,長約12公里,主峰名北崮山,海拔204米。自古以來,這里集山形、水勢與一體,不打仗時也是處極佳的景點,在清代評出的“金陵四十八景”中,幕府山奪得6景(幕府登高、達摩古洞、永濟江流、化龍麗地、嘉善聞經、燕磯夕照),上榜數量在整個金陵風光帶中位居榜首。此外,除了風光獨特,幕府山傳奇故事也引人入勝。
南朝梁武帝時,達摩祖師自印度來中土傳教,到金陵與梁武帝相見。梁武帝是篤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寫經、度僧、造像甚多,因此他很自負地詢問達摩:“我做了這些事有多少功德?”,達摩對曰:“無功德”,梁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回答:“此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梁武帝聞言不悅,拂袖而去。達摩見狀也起身離座,來到長江邊“一葦渡江”,往中國北方去了。
幕府山下的燕子磯據說就是當年達摩渡江的地點,今天這里依然還有一個古渡口,在渡口遠眺對岸,距離并不甚遠。古代要從江北攻打金陵,此處必須搶占,而要阻擊來自江北的敵軍,幕府山就成了一處重要的戰(zhàn)略屏障。后世有歷史學家研究,南宋與金對抗時,幕府山下的燕子磯、八卦洲一帶就是古戰(zhàn)場“黃天蕩”,宋朝軍隊在這里大敗金兀術,而當時宋軍指揮官韓世忠的大營就設在幕府山頂,俯瞰全局。
到了明代,朱元璋定都金陵,幕府山“帝京門戶”的地位得到加強,山上修建了城墻、炮臺,并有兩個千戶所的兵丁常駐(約3000人)。后來,雖然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但他依然很重視幕府山,為了彰顯幕府山的地位,鄭和下西洋時的所有海船一經建好,均選在幕府山側的張陣湖試航。
公元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幕府山遭遇大戰(zhàn)。這一年,“國姓爺”鄭成功率兵從福建沿海路進入長江,一路殺奔金陵。7月初,鄭成功大軍登陸并一舉攻陷幕府山——幕府山一失則金陵告急,清軍遂瘋狂反撲,從1689年7月初到7月25日,幕府山共爆發(fā)大戰(zhàn)37場,雙方均傷亡慘重。其中鄭成功一方共陣亡2萬余人,損失大將14員,就連守衛(wèi)中軍大帳的500“鐵甲軍”也全軍覆沒。幕府山一役,鄭成功部元氣大傷,被迫撤離。
此戰(zhàn)之后,幕府山守備大大增強,不僅被劃歸江蘇提督府直接管轄,甚至山前山后許多地方都被列為軍事禁區(qū)。但幕府山的平靜只維持了100多年,1842年鴉片戰(zhàn)爭中,侵華英軍的炮艦在這里登陸,逼迫清政府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到了1937年,幕府山燕子磯一帶又成了日寇對南京人民進行屠殺的人間地獄,約有數萬軍民慘遭殺害,當時江水殷紅、浮尸蔽灘。如今的這里佇立起了兩塊南京大屠殺紀念碑(一塊在山北燕子磯,一塊在山南上元門),永志哀悼。
紫金山:喋血天堡城的故事
中山陵和紫金山天文臺都是今天南京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這兩個地方,來南京旅游的游客一般都不會錯過。中山陵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坐落在紫金山南麓,而紫金山天文臺位于紫金山頂,最早修建于民國時期,與中山陵相距不遠。
今天游覽兩地時,如果碰巧帶隊的導游知識淵博、熟悉金陵掌故,那游客就會從他口中了解到兩地共同的淵源——天堡城。
天堡城是太平天國時期在紫金山頂修建的軍事堡壘,海拔400多米,可以俯瞰全城。堡壘全用當地出產的“虎皮石”壘砌,堅固異常。1864年湘軍攻打太平天國首都南京,一路勢如破竹卻在紫金山天堡城碰了一個硬釘子——憑借險峻地形和猛烈炮火,太平軍殊死抵抗。戰(zhàn)斗打了半個多月,湘軍傷亡慘重,直到后來統(tǒng)帥曾國荃親自披掛督陣,天堡城才最終淪陷。天堡城一失,紫金山盡入敵手,南京城東面再無險可據,湘軍長驅直入,太平天國覆亡。
戰(zhàn)后,給湘軍帶來“大麻煩”的天堡城并沒有被拆毀——清政府同樣看到了紫金山“寧東屏障”(寧,南京的簡稱)的重要地位,他們以天堡城為中心,在紫金山上還增添地堡城、環(huán)山墻、炮臺等防御工事,炮臺上清一色的德國克虜伯快炮,火力之猛稱雄一時。
就在紫金山防御工事最終落成后不久,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fā),11月30日革命軍開始進攻南京,而首當其沖的就是紫金山天堡城。30日下午戰(zhàn)斗打響,革命軍14次沖鋒全被打退,僅30日當日就陣亡500多人。12月2日晨6時,革命軍浙軍支隊司令朱瑞率部千余人,再次突破紫金山前山防線,奮勇向天堡城要塞沖鋒。一時間,天堡城下槍炮聲、喊殺聲震天,無數煙柱此起彼落,炮彈落地后騰起的黑煙吞沒了許多革命軍戰(zhàn)士的身影,戰(zhàn)斗打得異常殘酷。
此番苦戰(zhàn)一直持續(xù)到深夜,到下半夜時,已經沖到距離天堡城要塞200米處的革命軍再次被阻。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朱瑞命令號兵吹起緊急沖鋒號,集中所有的剩余兵力,向天堡城要塞發(fā)起拼死一擊。12月3日凌晨4時半,經過一晝夜血戰(zhàn),首批革命軍架設云梯突進城堡,清軍見大勢已去,紛紛繳械投降。是役革命軍共死傷2000余人,斃敵千余人。
占領天堡城后,革命軍依山架炮,居高臨下炮擊南京,很快將城中制臺衙門、花牌樓營房等處炸成一片火海。1911年12月5日清晨,守城清軍投降,南京攻克。
為了紀念“紫金山之役”中犧牲的革命軍戰(zhàn)士,民國南京市政府拆除天堡城部分城墻,用拆下的石料修建了“辛亥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塔”,后來,這座紀念塔化作了中山陵前的392級臺階,而天堡城舊址也在1934年被紫金山天文臺的建筑覆蓋。唯一留存至今的還有一條陡直的石階和半壁城墻,城墻磚上還留有當年士兵研磨火藥的痕跡,坑坑凹凹,黝黑發(fā)亮,雖經風雨滄桑,歲月之痕依然難以抹去。
挹江門:記錄抗戰(zhàn)的慘烈
挹江門成為南京西北門戶的歷史其實并不長,1853年,強攻南京的太平天國軍隊在長江下關江面登陸,直撲位于下關黃土山與八字山的古金陵城墻。經過1天強攻,城墻被炸藥轟出一個大豁口,太平軍由此蜂擁入城,占領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國政權。而這個城墻上的大口子一直保留了30多年,直到1885才被南京地方政府重新堵住。
后來,由于清末滬寧鐵路和津浦鐵路的開通,由南京下關轉運的貨物急劇增加,單靠江邊碼頭已經無法滿足運輸需求,而江岸其他地段又與城內交通不便。于是民國政府成立后,應南京各界人士的呼吁,市政當局重新挖通當年太平軍炸開的城墻豁口,修建新城門。工程自1914 年5月開始, 至1915 年3月竣工,最初城門取名“海陵門”—— 當時城門外的地方叫海陵洲。1928年7月,國民政府下令將海陵門更名為“挹江門”,次年,為迎接孫中山靈柩安葬中山陵,挹江門由單孔拱門改建成三孔拱門,同年4月時任國民政府考試院長戴季陶題寫“挹江門”匾額,并在挹江門上建造了城樓。
挹江門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西面瀕臨長江,從下關江面上岸進入南京城,這里是必經之地,而且挹江門兩側的黃土山、八字山地勢高起,很難逾越,因此只要守住挹江門就等于堵住了南京城的西大門。
在修筑城門之初,民國政府就充分考慮到了挹江門的戰(zhàn)略地位,不僅將城門修得牢實堅固,還在城門左右兩側修建碉堡一對。據民國《南京市志》記載,挹江門碉堡整體用從美國進口的波蘭特水泥澆筑,內嵌鋼筋,碉堡內壁厚達半米,堅不可摧。直到今天,城門右側的碉堡還保存完好(左側的那座在建國后被拆除),射擊眼正對下關方向,幽幽暗暗,讓人不敢向里窺探。
從1915年竣工,到抗戰(zhàn)日寇進犯南京前,挹江門并未經歷戰(zhàn)火洗禮。1937年12 月,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打響,為防止日軍從下關方向突襲,中國守城部隊將挹江門三孔城門堵塞兩孔, 僅留一孔通行。到了12月12日,國民黨南京守軍全面撤退,部隊紛紛擁向挹江門,打算在此出城渡江撤離——挹江門也在此時迎來了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刻。
由于指揮無序,混亂中挹江門附近擁擠不堪,再加上一些汽車因擁擠難行被丟棄在城門附近,使道路更為狹窄,大大貽誤了撤退時機。12日下午,日軍熊本師團追擊至挹江門,來不及撤離的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激戰(zhàn),最終全部陣亡,“死難者尸積如山”。占領挹江門后,日軍將城門封鎖,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由此開始。挹江門沒有成為守衛(wèi)南京的要塞堡壘,反倒成了一道隔絕生機的障礙。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挹江門一度更名為“凱旋門”, 1949 年4 月23 日南京解放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正是從挹江門攻入,浩浩蕩蕩進入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