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正禮
摘要:基于建構主義的大學英語網(wǎng)絡自主學習模式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所倡導的全新教學模式。本文認為該模式的理想框架應由語言教學課堂、網(wǎng)絡自主課堂、文化通識課堂和課外實踐四部分構成。在此模式下,教師應當重新認識自身的角色定位,重點關注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采用全新的教學評價方式。
關鍵詞:建構主義 大學英語 網(wǎng)絡 自主學習 框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正式頒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提出各高校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fā)展?;谟嬎銠C和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設計的,其本質是自主學習,并明確了現(xiàn)代信息和網(wǎng)絡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更愿意稱之為“基于建構主義的大學英語網(wǎng)絡自主學習模式”。新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應該包含哪些框架結構以及在構建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是擺在大學英語教學和研究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1 國內眾多學者對新教學模式進行了富有成果的研究。陳堅林探討了新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和核心特征。他認為,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模式,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即“個性化”、“自主學習”以及“超文本化”。整個教學新模式仍然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即教師作為一個教學組織者不但要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進行面授,而且要在學生網(wǎng)絡自學時做相應的輔導,要特別注意發(fā)揮學習者個人的學習潛能,幫助學習者自主構建要學的知識框架。胡壯麟則認為新教學模式主要體現(xiàn)了個性化、協(xié)作化、模塊化和超文本化的教學理念。
國內其他學者則從實踐出發(fā),對新教學模式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研究。顧世民提出“計算機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自主學習模式與課堂教學模式的綜合運用”模式,提倡建立功能完備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采取小班授課的傳統(tǒng)課堂和大班授課的網(wǎng)絡課堂兩種形式。曹火群分別討論了課堂教學和網(wǎng)絡自主學習的優(yōu)缺點,并提出讓二者進行優(yōu)勢互補的整合模式,引進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將原來“純粹的課堂教學”分解為“課堂教學”和“網(wǎng)絡自主學習”兩個部分,且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整合方式,形成多種靈活的教學模式,從而打破傳統(tǒng)的、呆板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以滿足教學的需要。
歐陽建平、張建佳提出了“自主性學習能力綜合培養(yǎng)模式”。該模式由課堂教學、課外學習、語言實踐三部分組成:課堂教學專注于語言知識的講授和學習策略的培訓;課外學習通過自主學習中心、網(wǎng)絡課堂和電子閱覽室等開放課堂形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和自主學習;語言實踐則是通過英語角、演講比賽、影視欣賞等課外活動來增加學習者的語言實踐。
張競碧則提出了“3+1+X”模式,即每周3學時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1學時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X學時的課外網(wǎng)絡自主學習。徐錦芬等突破以往機械單一的班級組合,提出了大班知識性講座,自主學習中心聽力學習,小班語言實踐及強化自主學習技能相結合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劉華構建的教學模式分為前期任務、課堂加網(wǎng)絡自主學習以及后期任務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強調將課內與課外學習相結合,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以及測試的反撥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及終身學習能力。
2 教學模式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決定著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功能,以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一個具有自主性的英語教學模式必須具備五個要素:(1)以互動為機制;(2)以輸出為目的;(3)以思想為交流內容;(4)以運作為課堂教學手段;(5)以可學為互動交流的副產(chǎn)品。而這一切都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無法完成的。因此,基于建構主義的大學英語網(wǎng)絡自主學習模式應該既重視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作用,又凸顯計算機和網(wǎng)絡課堂以及課外自主學習的功能。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我們認為理想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應該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語言知識與技能,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思想和教學實踐,在教學過程中彰顯“個性化”、“自主學習”以及“超文本化”的特點。其框架由語言教學課堂,網(wǎng)絡自主課堂,文化通識課堂,以及課外實踐等構成。
2.1 語言教學課堂。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承擔了外語教學的多項功能:已有知識的鞏固,新知識的呈現(xiàn)和練習,課外作業(yè)的布置等等,其中又以新知識的傳授為最主要的任務。因此,它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單純的以教師為中心、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課堂教學顯然是不符合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要求的。在語言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從三方面來促進學習者的語言學習過程。首先,課堂教學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端正學習的動機。第二,課堂教學應該為學習者提供一定的語言交際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交際過程中接觸和使用目標語,并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第三,教師必須利用課堂教學,教給學生符合他們個人特征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大學英語學習的效果。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起著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為對學習者學習活動的引導和支持,即學習的“支架”(scaffoldings)。這種引導應該是針對性和適應性的,它應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需要相適應,而不能限制和束縛學習者的建構活動。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和練習、作業(yè),完成課堂討論和講解,在學生的分組討論、小組匯報,演講、辯論、表演等教學活動中貫穿學習策略和文化背景的體悟,并就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目標設定及其完成情況做出準確的學習評價和反饋。
2.2 網(wǎng)絡自主課堂。網(wǎng)絡化超文本學習是基于建構主義的大學英語網(wǎng)絡自主學習模式的主要特點之一,網(wǎng)絡課堂所提供的超文本學習環(huán)境,為大學英語學習者提供了海量的媒體資源和充足的模擬情景和語言文化素材,使他們在學習課程內容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實現(xiàn)虛擬的學習共同體和學習社區(qū),在共享學習目標和完成學習任務中完成新的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和知識技能的自我建構。此外,網(wǎng)絡自主學習使學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進行,給學習者提供更多的交互機會,讓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真正變得自主,使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網(wǎng)絡自主課堂主要是基于校園網(wǎng)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平臺,它包括課程學習系統(tǒng)、自主學習系統(tǒng)、多媒體資源庫等,學生可制定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在網(wǎng)絡計算機上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大部分課程的學習和規(guī)定的任務,通過資源庫和學習軟件實現(xiàn)視聽訓練等語言的輸入輸出,并在網(wǎng)絡社區(qū)里共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在網(wǎng)絡自主課堂里,教師肩負著組織、控制、檢測、敦促、參與和提供幫助等職責。在此過程中,制定學習目標和完成學習任務成為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的幫助指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來實現(xiàn)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
2.3 文化通識課堂。關于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薩丕爾(Sapir)認為“文化可以解釋為社會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語言則是思想的具體表達方式”。洪堡特(Humboldt)認為語言就其內在聯(lián)系方面而言,只不過是民族語言意識的產(chǎn)物”,是民族內在的思維方式,是“人類認知世界及進行表述的方式和過程”,其本質就是文化。以洪氏為代表的語言世界觀學說充分肯定了語言的人文屬性,認為語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且反映該民族的信仰和情感。由于語言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表現(xiàn)與承載形式,不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也就無法真正學好該民族的語言。《教學要求》關于大學英語的性質也有這樣的表述: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以文化為表征的語言世界觀光靠傳統(tǒng)語言課堂和學習者的自我建構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定的文化輸入和文化熏陶。因此,設計大學英語課程時應當充分考慮對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yǎng)和國際文化知識的傳授,通過開設與語言教學課堂及網(wǎng)絡自主課堂并行的文化通識課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補充和完善。比如,面向大學英語學習者開設《西方文化史》、《歐洲文化入門》、《圣經(jīng)選讀》等通識選修課,不僅使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識,提高其人文素養(yǎng),而且通過文化來學習語言,語言也會學得更好。
2.4 課外實踐。課外實踐活動是英語語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課堂實踐教學的延伸與補充,是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整個校園英語學習的氛圍。課外實踐活動不僅包括各種校內的英語活動,還包括各種校外的英語實踐活動。教師和學校有義務采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組織和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外練習和語言習得環(huán)境,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言交際能力,以實現(xiàn)學生英語言的大量輸入和輸出,增加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增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信心。舉辦英語角、外語文化節(jié)、英語演講比賽、英語作文比賽、英語辯論賽、英語戲劇表演、電影對白配音、英語詩歌朗誦、英語夏令營、英美文化講座、英語影視欣賞、自編英文報紙雜志等都是非常好的課外語言實踐活動。有條件的學校甚至可以通過與國外院?;ヅ山粨Q學生以及短期出國訪問的形式來加強學生的語言實踐。
3 基于建構主義的大學英語網(wǎng)絡自主學習模式,本質上順應了當代課程范式的重要轉變,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衡量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在實際教學改革中,有些問題亟須引起教學改革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視。
3.1 教師角色的重新認識。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變不僅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變化,而且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實現(xiàn)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思想和實踐,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語言知識與技能,更注重培養(yǎng)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思想和實踐的轉變,也是向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為導向的終身教育的轉變。因此,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并不是削弱教師的作用,而是加強了教師的作用。教師在學習過程中仍然起著主導作用,他們不但是知識的傳授者、問題的解決者、課堂的組織者、學習效果的評價者,而且應該作為學生學習策略上的示范者,學習能力提高的輔導者。教師要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這些問題已經(jīng)不僅僅是英語知識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2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和核心任務,但如何在新教學模式下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多教師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認識。通常情況下,我們對影響自主學習的內部因素施加外在影響以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條常見途徑。影響英語自主學習的內部要素主要有自我效能感、歸因、目標設置、學習策略等。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尤其是提升學生對完成學習目標,獲得學習成果方面的自信感。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讓他們學會對自身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控,并針對學習反饋對學習環(huán)節(jié)做出正確調整。同時,還應指導學生克服因考試失利和學習效果不佳帶來的挫敗感和情感焦慮。同時,還應該注重加強對學生語言學習觀的指導和學習策略的培訓,使學生明白自身的學習角色,并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要鼓勵學生的獨立精神和合作精神。學生對教師的依賴越少,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越能得到加強。實踐表明,學生愿意進行小組活動,并在活動過程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3.3 教學評估方式的改變。教學評估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評估體系對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教學評估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jù),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關于教學評價的原則,閆寒冰提出:應在教學進行前提出預期,使學生對自己要達到的結果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評價要基于學生在實際任務中的表現(xiàn),如,提問能力、尋求答案的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評價的重點應放在如何使學生的這些能力得到發(fā)展和提高,而不僅僅是判斷學生對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掌握程度。評價應嵌入整個教學過程,隨時而頻繁地進行,并依據(jù)評價對教學模式進行修改和調整;學生對評價進程和質量承擔責任,學生要有機會指定和使用評價標準,使他們在思索和反思中發(fā)展技能。
基于建構主義的大學英語網(wǎng)絡自主學習模式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所倡導的全新教學模式,它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充分體現(xiàn)了學習者在語言學習中的中心地位,明確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該模式的理想框架應由語言教學課堂、網(wǎng)絡自主課堂、文化通識課堂以及課外實踐等四部分構成。在此模式下,教師應當重新認識自身的角色定位,重點關注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采用全新的教學評價方式。當然,本文的觀點僅僅是作者的一家之言,隨著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以及在此領域相關研究的深入,將會有更多更好的符合要求的新教學模式涌現(xiàn)出來,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大學英語改革目標必定得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陳堅林.大學英語網(wǎng)絡化教學的理論內涵及其應用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4,(12):46-50.
[3]胡壯麟.大學英語教學的個性化、協(xié)作化、模塊化和超文本化—談教學要求的基本理念[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5).
[4]顧世民.計算機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自主學習模式與課堂教學模式的綜合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7,(6).
[5]曹火群.論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與“課堂教學”之整合模式[J].外語電化教學,2007,(8).
[6]歐陽建平,張建佳.大學英語自主性學習能力綜合培養(yǎng)模式框架探索[J].外語學刊,2009,(4).
[7]張競碧.課堂教學與網(wǎng)絡自主學習并存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0,(10).
[8]徐錦芬,唐芳,劉澤華.培養(yǎng)大學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實驗研究[J].外語教學,2010,(11).
[9]劉華.課堂教學與網(wǎng)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任務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0,(12).
[10]梁正溜.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探索[J].外語界,2004,(3).
[11]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12]薩丕爾著,高一虹等譯.薩丕爾論語言、文化與人格[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13]洪堡特著,姚小平譯.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fā)展的影響[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4]潘文國,譚慧敏.對比語言學:歷史與哲學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5]王佐良.EuropeanCulture,anIntroduction[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
[16]吾文泉,張海燕.“網(wǎng)絡自主學習+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調研[J].南通大學學報,2008,(3).
[17]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4).
[18]閆寒冰.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的評價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