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珍
摘 要:紫砂泥俗稱“五色土”,又叫紫砂礦,雅稱“富貴土”,俗稱“天青泥”、“紅棕泥”、“底槽青泥”、“大紅泥”,為制作紫砂壺(器)的主要原料。
關鍵詞:紫砂;燒成技術
1 紫砂壺的燒成過程
(1) 常溫~200℃
此階段為紫砂坯體的脫水階段,這段時間內(nèi)主要是排除坯體內(nèi)的結合水(機械水),要求升溫緩慢均勻。我們知道100℃為水的沸點,當窯溫升至105℃時,坯體內(nèi)大量水分開始蒸發(fā)。為了有效而完全地排除水分,105℃時應保溫30min,即30min時間內(nèi)窯溫始終控制在105℃左右。脫水階段必須緩慢升溫,否則坯體極易開裂或炸裂。
(2) 200~500℃
200~500℃是紫砂坯體排除結晶水的階段,結晶水又叫結構水,它不同于泥料的結合水,必須在450~500℃時才能從Al2O3·2SiO2 ·2H20 (高嶺土)中分解,這時只要平穩(wěn)地正常升溫即可。
(3) 500~600℃
500~600℃為石英晶型轉變階段。石英(即SiO2)在573℃時,其體積增加0.84%,而紫砂泥料中含有大量的SiO2成份,特別是段泥(或本山綠泥)含量更大。所以這一階段燒成操作要特別當心。雖然整個反應過程很快,只需短短幾分鐘時間,但如果處理不當就有可能出現(xiàn)坯體開裂。這一時間段必須確保窯內(nèi)溫度均勻,盡可能地減少窯內(nèi)各處的溫差,這是相當關鍵的。
(4) 600~1050℃
600~1050℃為氧化分解階段,在這一階段碳酸鹽得到分解,氧化鐵、氧化錳等著色氧化物開始顯示本色。
(5) 1050~1200℃
1050~1200℃為燒結階段(這是指紫泥溫度),當窯溫達到這個溫度時尚需保溫一段時間,因紫砂壺為薄壁產(chǎn)品,一般保溫3Omin即可,保溫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窯內(nèi)上下溫差。當上下溫度相同時,可以停止加溫,關閉燒嘴。
(6) 1200~700℃
1200~700℃為急冷階段,這一階段窯內(nèi)制品還處在熔融的有塑性的狀態(tài),可以快速急冷而不至于開裂。采用快冷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縮短燒成周期,提高窯爐工作效率;二是由于急劇快冷,制品表面光澤度極好,茶壺的水色可以顯現(xiàn)。
2 紫砂壺燒成注意事項
(1) 裝窯。裝窯是燒成前的工序,產(chǎn)品配置也很重要。配裝的要求是壺與壺、壺與上一層棚板之間要留有適當?shù)目臻g,以利于前期的排濕及后期燒成時水汽及火焰通行無阻。裝置茶壺的棚板必須平整,這樣壺底不會變形,否則當坯體處于熔融狀態(tài)時,壺底隨棚板的變形而變形。因此如燒成高檔的茶壺,最好在壺底再增設一塊標準的墊片。
(2) 燒成氣氛。紫砂壺燒成是在氧化氣氛下完成的。所謂氧化焰就是助燃空氣的數(shù)量必須大于燃氣的數(shù)量,即A=助然空氣/燃氣>l,數(shù)值A為空氣過剩系數(shù),空氣過剩系數(shù)對燃燒溫度的影響很大。如A值<1,叫還原焰,即空氣不足,有多余的燃氣尚未燃燒,燃燒不完全燃氣的熱值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既影響窯溫又浪費燃料;A值>1為氧化氣氛,紫砂壺燒成應當在氧化氣氛中進行。但A值也不能過大,若過大,則經(jīng)助燃后多余的空氣過多,這多余的空氣也要加熱到燃燒的溫度后隨廢煙氣一道從煙道中排出,它要帶出窯內(nèi)大量的熱能,這樣就降低了總的燃燒溫度,顯然是不可取的。事實證明這個空氣過剩系數(shù)A在1.15~1.20之間為最佳。因此我們在紫砂壺燒成時,要密切注意窯內(nèi)情況,隨時調節(jié)空氣和燃氣的比例,做到既確保燒成質量,又確保節(jié)約能源。
3 結語
總之,一把紫砂精品需要泥料精心配制,成形要精心制作,燒成要精心操作,各道工序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