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宏
有很多古陶瓷愛好者在鑒定古陶瓷的真?zhèn)螘r喜歡看古陶瓷的氣泡,甚至很多專家還在用氣泡為古陶瓷斷代,比如他們常常說汝窯的氣泡是“寥若晨星”。古陶瓷鑒定的先輩耿寶昌先生的恩師孫瀛洲先生在《元明清瓷器的鑒定》中云:“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攢珠,……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當(dāng)作劃分時代的一條線索?!庇行┕盘沾纱蠹以谄涔盘沾设b定書籍中寫道:“永樂瓷器氣泡特點是大、中、小氣泡混雜,布局疏朗,但較宣德氣泡少”。還有古陶瓷鑒定大家以及愛好者在不同的媒體上對古陶瓷氣泡有如下總結(jié):
元青花氣泡的特點是:在密布的霧狀小氣泡層中散落著大氣泡,絕無中等氣泡過渡。
宣德瓷器氣泡特點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氣泡群,群與群之間間距疏朗。
成化瓷器的氣泡特點是:徹底改變了永宣時期氣泡呈大、中、小的特征,顯得小而密集。
以上觀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總而言之,這些觀點均是以點概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結(jié)果。要研究氣泡首先要搞清楚各種各樣的氣泡是如何產(chǎn)生的,知道了氣泡產(chǎn)生的原因和過程就會知道如何利用氣泡來鑒定古陶瓷。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氣泡產(chǎn)生的原因和過程。
我們在仔細觀察瓷器釉的表面時,可以看到有0.01至0.1毫米深度的小針孔,這些小針孔是瓷器在燒造過程中氣泡排除后留下的,事實上所有古陶瓷的釉層中都存在氣泡,只是氣泡的大小、數(shù)量、分布情況不同而已。釉中的氣泡主要由氮氣(N2)、水氣(H2O)、一氧化碳氣體(CO)、氧氣(O2)、二氧化硫氣體(SO2)、氫氣(H2)等引起的,引起氣泡產(chǎn)生的原因有很多,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由于坯釉本身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氣泡
①坯體中存在著很多氣孔,有開口氣孔和閉口氣孔兩大類。溫度升高時,開口氣孔體積膨脹并進入釉層而排出。氣體排出釉層時會產(chǎn)生兩種釉面缺陷:一種是小氣泡在釉中匯集成大氣泡沖擊釉面會形成火山口,若釉層粘度較小,則可以拉平,但也會出現(xiàn)針孔,另一種是氣泡的排出會產(chǎn)生釉面的凹坑,例如油滴釉中的凹坑缺陷。另外隨著溫度的升高,釉層熔融將坯體濕潤,由于釉對坯體的熔解作用可以打開原來已封閉的閉口氣孔,也會使其通過釉層排出而形成如上所述的缺陷。對于沒有排出的氣孔,則留在釉中形成氣泡。
②坯釉中含有CO-23、SO-24、NO-3、Pb3O4等,在高溫下分解而排出氣體,而且有些礦物在高溫下排出結(jié)晶水也會產(chǎn)生氣泡。
③熔塊中溶入的水分在高溫下逸出,形成氣泡。阿當(dāng)姆發(fā)現(xiàn),熔塊的紅外光譜上的一些吸收帶有—OH官能團的特征,說明水分子分解后進入熔塊網(wǎng)絡(luò)中形成—OH和Si原子相結(jié)合。將熔塊加熱則會放出水汽而形成釉中氣泡。
④Fe2O3在高溫下發(fā)生分解反應(yīng)生成FeO和O2,O2在釉層中形成氣泡或通過釉層產(chǎn)生缺陷。油滴釉就是釉組分高溫分解放出氣體在釉層表面形成缺陷,然后Fe2O3在缺陷處析晶而形成油滴。
2.由于碳素形成氣泡
碳素形成氣泡包括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燒成氣氛中的CO氣體容易被方石英所吸附,而且CO在高溫下裂解產(chǎn)生CO2和C,CO2在釉層中形成氣泡,另一方面,裂解的C沉積在釉表面,在高溫下氧化形成CO2引起釉層出現(xiàn)氣泡。
3.由工藝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氣泡
①干燥后的釉層透氣性較差,坯體孔隙中的氣體不易排出,而在高溫時坯中氣體通過釉面而產(chǎn)生氣泡。
②在施釉時將一部分氣體封閉在釉層中也會產(chǎn)生氣泡,或者在釉中加入一些添加劑而引入氣泡。
③在燒釉或燒制熔塊時,窯爐中的燃燒產(chǎn)物會夾帶進入釉層中形成氣泡。
④快速燒成時,坯釉中氣體來不及排除,被已燒融并硬化的釉層封閉在其中形成氣泡。
布萊克列在研究長石、石英、粘土系統(tǒng)中氣泡的形成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氣泡在900℃時開始出現(xiàn),1025℃時氣體容積率最大,到1100℃時,氣泡從熔體中逐漸消失。在偏光顯微鏡及熱臺顯微鏡下觀察了釉中氣泡的形成、移動與排除過程,在1240℃左右釉料已熔化,出現(xiàn)大量小氣泡,大部分分布釉層中部,隨溫度升高,釉熔體的粘度逐漸降低,氣相量和玻璃相逐漸增多,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小氣泡移動合并,由小變大,由多變少,而且逐漸上升,有的突破釉層表面。若熔體粘度大,表面張力小,則無法使破口拉平,形成像火山噴發(fā)一樣的“噴口”,而未破口的氣泡,冷卻后體積縮小形成凹坑。溫度升至1300度時氣泡上升與增大速度稍微減慢,在正常情況下到達釉成熟溫度而未排出的氣泡多半在釉層深處坯釉接觸的地帶,而且體積較小。
以上我們已經(jīng)清楚地知道了氣泡是如何生成的,以及影響氣泡大小、多少、疏密的因素。由此我們可以判斷現(xiàn)有的有關(guān)氣泡鑒定古陶瓷真?zhèn)魏湍甏恼f法是錯誤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拿元青花來說,古代燒造瓷器都是一家一戶的私人作坊,各家有各家的配方,生產(chǎn)工藝也是以各家以及各個窯工的經(jīng)驗來控制的,無論是用料、粉碎、腐泥、煉泥、成型、涼坯、上釉、燒制等每一個程序都與氣泡的形成有關(guān),而每一個程序的控制都與人有直接的關(guān)系,即使是同一作坊所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氣泡也會有很大的區(qū)別,更何況元代景德鎮(zhèn)有那么多作坊和窯工,元代一朝90年,所燒瓷器的氣泡自然是千差萬別,以點概面的對元代景德鎮(zhèn)瓷器的氣泡作總結(jié)是片面的教條的,也是不負責(zé)任的。元代的瓷器如此,其他窯口的瓷器氣泡也同樣如此。那么氣泡到底可不可以用來鑒定瓷器呢?古陶瓷的氣泡當(dāng)然可以用來鑒定古陶瓷的真?zhèn)危仓荒茏鳛殍b定古陶瓷真?zhèn)蔚囊罁?jù)之一。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如何利用氣泡鑒定古陶瓷的真?zhèn)危?/p>
1.如果瓷器的氣泡極細小,且均勻分布的,該瓷器基本是仿品。因為有些仿品是按照現(xiàn)代瓷器的燒造工藝仿制的,沒有注意到古陶瓷的燒造工藝還不能燒造出如此高質(zhì)量的釉面。
2.如果瓷器的氣泡無論大小、分布、多少,只要其氣泡的邊線清晰,氣泡的透明度高,氣泡內(nèi)部干凈則說明該瓷器是現(xiàn)代仿品。
3.如果瓷器的氣泡邊線模糊不清,氣泡透明度降低,氣泡內(nèi)有后生物,則該瓷器有可能是真品。因為古陶瓷出窯后有一定的時間,如以民國以前的瓷器定位古陶瓷,那么古陶瓷至少有60年以上的時間,氣泡的邊線就會破裂,變得模糊,氣泡的透明度也會降低,由于氣泡是空洞的,所以釉中的活潑元素就會在氣泡中堆積,所以古陶瓷的氣泡中往往有后生物質(zhì)。
關(guān)于古陶瓷氣泡的研究還有很多內(nèi)容,比如可以利用先進的科學(xué)儀器對古陶瓷的氣泡內(nèi)的氣體和后生物進行檢測,然后和現(xiàn)代仿品的氣泡內(nèi)的氣體和后生物進行比對,從而可以鑒定古陶瓷的真?zhèn)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