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斌
【摘要】面對傳播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新舊媒體競爭的不斷加劇,地方主流媒體的新聞傳播如何吸引受眾,提高影響力,是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實踐證明,讓人印象深刻的新聞是具有前瞻性、有思想性的報道。
【關鍵詞】媒體思想者影響力
新媒體以信息海量、即時性、互動性,進一步撼動傳統(tǒng)媒體的報道方式,但是它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海量信息造成信息粗糙,即時性造成碎片化與欠缺深度,互動性帶來人人都是麥克風,缺乏權威性。
在網(wǎng)絡時代,媒體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新聞的報道上,僅僅充當“記錄者”,還要努力擔當“思想者”。有思想才會有高度,有思想才會出觀點,“思想”是塑造媒體公信力的靈魂。面對激烈競爭,每個媒體都期待出觀點,做“輿論的引領者”,在受眾中持久地發(fā)揮其影響力。所以,提升媒體的公信力需要媒體不能僅僅是讀者的信息庫,更要能成為讀者的思想源。①
一、認識深化,立意高遠
心中有大局、筆下才有思想。一個追求獨特的媒體,其主要精力不能一味地指望記者尋找獨家或獨特題材上,而應著力通過策劃,從有用和有價值的共享資源中尋找獨家視角,并以獨特的表達,發(fā)布獨特的新聞,顯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風格、不同品質。②
2009年,電視劇《紅色搖籃》在龍巖拍攝,它是一部反映中央蘇區(qū)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那段輝煌革命歷史的電視劇,是國慶60周年獻禮片。記者在跟隨劇組采訪時,當初計劃拍攝一些場景和動態(tài)消息,然而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深刻體會到劇組人員受到閩西老區(qū)人民大力支持和尊重,認識不斷得到深化和升華,最后記者以新聞專題《這里的人民沒有忘記歷史》結束此次跟蹤采訪。節(jié)目播出后,得到有關部門領導和觀眾的贊許,認為這個專題較全面地反映了閩西老區(qū)如今仍然牢記歷史、繼承發(fā)揚革命光榮傳統(tǒng)、珍惜今天、激勵未來的愛國情懷。這篇作品還獲得了福建新聞獎二等獎。
二、只有深入采訪,才能見解深刻
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有段精辟的論述:“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在新聞實踐中,每一篇新聞所體現(xiàn)的思想高度,都是通過事實本身的內涵來實現(xiàn)的。都透視和表現(xiàn)了新聞事實背后的東西,由表象走向了深層,它所體現(xiàn)的是作者思想的深度和情懷。
只有深入采訪,才能問別人之未問,見別人之未見。在新聞報道中,我們不僅要讓受眾感受到一個個生動的形象,還能聽到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把新聞的見解融進形象和故事中去。2011年,我們采寫系列報道《長汀水土治理經(jīng)驗與啟示》中,講述了許多普通人的故事,有不認輸?shù)鸟R大姐、不服老的黃老漢、不懼窮的沈支書等等,報道從不同方面敘述了水土流失治理的艱難,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漫長較量,讓大家充分領會“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長汀精神。
三、普通新聞寫出新意
一般的事件性新聞,大家都會發(fā)現(xiàn)會采寫。但許多非事件性新聞,就要靠記者的新聞敏感去感知,這時候就不是誰都能發(fā)現(xiàn)、能采寫的。所以一些看似普通的新聞,實質是要有高度新聞敏感性的。那么,新聞敏感從何而來呢?靠的是發(fā)現(xiàn),靠的是開動腦筋去思考,靠的是理論高度,正如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所說:“如果手中無利矢,心中無靶子,不明指向,不知所云,再精美的文字也打動不了人”。
買東西賒帳,本是一種很平常的事。但發(fā)生在一群孩子身上,就顯得不那么正常了。前些年,記者了解到在龍巖的一家小學門口常有一群三、四年級的學生在校門口一家玩具店賒賬購買玩具,少的欠下幾塊錢,多的欠了幾百甚至上千元。記者由此采寫了新聞專題《賒帳,別“賒”去了孩子的明天》,提出了孩子怎樣健康成長的問題,如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引起了家長、學校和社會有識之士的深切關注。
四、用心積累,提升主題
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記者,沒有深厚的積累是不行的。積累主要是指新聞素材和觀點的累積。可以說,只要每個人用心去積累,并運用好比較思維,就會造就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慧眼,探尋與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選題和新穎角度,思想認識才能得到升華。
從榮獲首屆中國音樂獎最高獎“金鐘獎”的大型交響樂《土樓回響》,到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的大型原生態(tài)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再到撼動省城的福建省首部原創(chuàng)歌劇《土樓》,三部土樓文化精品讓永定文化沖山而出,文化品牌走向全國。永定縣是如何充分挖掘客家文化資源,走上大文化發(fā)展之路的?新聞專題《小縣大文化》以此為報道主線,充分發(fā)揮作者對客家文化長期的積累,通過大量的調查采訪,“抽絲剝繭”,并將“土樓三部曲”貫穿始終,一步步展現(xiàn)永定文化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缎】h大文化》獲2011年度福建省廣播電視新聞一等獎。
五、珍惜新聞資源,做好深度報道
深度報道在幫助人們梳理觀點、引發(fā)思考方面有獨特優(yōu)勢,記者要通過完整提示事件的來龍去脈,滿足受眾對深度信息的渴求,同時要善于亮出自己有見地的觀點,引導輿論。
十多年前,在龍巖有一篇影響比較大的新聞專題《十八塊金牌為何托不起一個市場》。當時,龍巖沉缸酒廠頻臨倒閉,被一家企業(yè)兼并。而龍巖沉缸酒廠自建廠后共獲得過國家級、省級各項金獎共18次,但這些金獎市場卻不買帳,企業(yè)銷路仍然不暢。由于記者長期跟蹤采訪,從最初的朦朧意識直到提出了這個問題,花了很長一段時間。這期節(jié)目播出后,效果相當好,對當時龍巖習慣于計劃經(jīng)濟的經(jīng)營者更新觀念、走向市場,跟上時代步伐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其實,在今天仍然還有很多人還在議論當時的這篇報道,因為報道所反映的內容在當下仍有借鑒作用。
事實說明,媒體要積極介入社會發(fā)展進步中,站在更高層面,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和較強的思維能力,對事物及其發(fā)展趨勢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做出更多有見地的深度報道,確保輿論導向的正確,提高影響力。
六、樹立新聞評論的權威性
電視新聞報道每天都要向受眾傳播大量的信息,報道許多重要的事實。某些同群眾密切相關的、具有重要意義的事實,有時也不一定能立即引起受眾的重視或者不能準確地領會它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新聞評論對客觀事物進行實事求是的具體分析,講清道理,可以幫助受眾弄清客觀事物的本質和意義。
城市征地拆遷一直被認為比較敏感的話題。但龍巖市新羅區(qū)曹溪鎮(zhèn)水塘村蓮南路濱河綠地及三角地項目征拆面積約5000平方米,涉及征遷群眾35戶。該征收拆遷協(xié)議簽訂任務在短短不到10天內圓滿完成。記者得知情況后以《“溫情拆遷”創(chuàng)造“曹溪速度”》為題進行了報道,比較詳細報道了該鎮(zhèn)認真細致地做好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以極大的耐心和真情打動群眾并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從而實現(xiàn)順利征遷的工作方法。新聞報道后再配發(fā)了短評《“溫情”模式值得借鑒》,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新聞報道思想的深刻程度,決定著新聞報道的生命力。媒體只有更好、更豐富地提供思想的參考,更有思想深度地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才會在受眾心中保持最持久的影響力?!?/p>
參考文獻
①管洪,《媒體提升公信力的認識與路徑選擇》,《中國記者》,2012(3)
②吳國輝,《做“獨特新聞”的四個能力》,《中國記者》,2009(2)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電視臺)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