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淑
摘 要:淺析了當前基礎教育面臨的一些困境,并從教育法制、教育投資、以及教師自強等方面探討了解決矛盾,走出困境的策略。
關鍵詞:基礎教育困境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b)-0164-01
教育事業(yè)是一條永無盡頭的長河,漂蕩在河中的教育者,可能會撞到悄然出現(xiàn)的巖石上,也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洪流蕩擊得五臟六腑都要倒出來,也可能因為觸礁而擱淺。
1 基礎教育改革面臨的困境
1.1 片面解讀教育法律法規(guī),公民在利用法律法規(guī)進行自我保護時,不能全面解讀
如《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宗旨是保證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必須得到尊重。學生及家長充分利用了這一條,認為老師在學生遲到三十分鐘后罰站,是老師不尊重學生在先。在學生和家長心目中,老師不該是血肉之軀,應該是神;老師不該有過急舉止,老師的七情六欲應該摒棄。學生是天王老子,老師就該做撲伏在他腳下的臣民。如今的課堂在某種意義已跟進公園一樣,花錢買張門票可以自由出入。又如,《九年制義務教育法》中硬性規(guī)定:任何人及機構(gòu)都不能妨礙適齡兒童及青少年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否則就要受到法律制裁。這本來是為了保證適齡兒童能進學校接受教育,但家長卻依此據(jù),不問過程(老師只是讓她兒子把過長頭發(fā)理了之后才給予報名。)不管青紅皂白闖到教師辦公室里來耀武揚威,學校作為一個純凈的文化空間已經(jīng)遭遇諸多的暴力干預。
1.2 崗位制改革依據(jù)太單一,教師處于尷尬的境地
如今很多學校開展“讓教師的職稱重新打散以提高崗位待遇”的活動,評定的方案都是以教師的教學成績?yōu)闇世K,教的學生考得好,這老師晉級相應分值也就提高了,考砸了這老師就是糟糕透頂,晉級就該與他無緣。以前曾在學生中流傳的“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苯裉煸趯W生口中有了點變味。聽聽“分、分、分,老師的命根,抄、抄、抄,逼出來的絕招?!崩蠋煹暮寥憧嗖皇顷P心和愛護學生,而是自討苦吃。老師天天加班加點為學生補這補那,及時批閱學生考卷忙到深夜的行為被學生頌唱成:“為了職稱,大義凜然,昂首挺胸奔赴教育試場……”;當為家訪疲憊不堪的身影出現(xiàn)在學生家門前,學生不是熱情牽著進屋,反而是當作瘟神一般恨不得遁形逃離。
1.3 人口素質(zhì)差
在人口迅速增長的今天,國家實行計劃生育,獨身子女應運而生,但對應接軌的教育方式還沒形成。只是在嘆息“獨柴難燒,獨子難教?!豹毶碜优诩抑刑幱谔厥獾匚?家長要么是寵愛有加;要么是保姆式的無微不至的照顧;要么期盼太高,總想望子成龍、盼女成鳳;要么是變異家庭里的孩子,飽受運動桌上乒乓球的待遇,父母雙方你來我去誰都不沾手。孩子美好的心靈被扭曲了,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種種大逆不道:上網(wǎng)成癮、逆反出走、與父母老師溝通困難,性格孤僻、自卑、自閉、厭學、貪玩、早戀、打架斗毆、暴力傾向、奢侈消費等狀況,使得教育工作開展難度加大。
2 應對策略淺論
針對上述教育問題,我建議采取如下策略應對。
2.1 加大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
如《未成年人保護法》除了突出必須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外,更應該讓孩子學會尊重人。新生入學期間多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參加法律法規(guī)相關知識的培訓,培訓方式要多樣化,比如學生排演小品,家長做知識問答等。讓全社會都懂得“互尊”才可能讓尊重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才能讓全社會的人都來支持教育事業(yè),為教育發(fā)展出謀劃策,讓全社會都應該尊重教師的人格和教育成果。
2.2 保護教師的人格
國家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卻沒有頒布維護教師權益法,教師職業(yè)道德把教師隔離在空中樓閣中,站在高臺上的教師處于“高處不勝寒”的難堪境地,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拿教師示問,搞得教師在教育線上如履薄冰,舉步維艱。教育牽動著千家萬戶,關系到千秋萬代,按理教師的地位應該很高,可“教師是鹽巴,味道有點咸,家家都需要,就是不值錢。”的歌謠中看出教師很平凡,可任意揮灑消費。難怪有些青年才俊口中念念有詞“家有三斗糧,不做教書郞?!痹诮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才量斗高的學子們并沒有因為就業(yè)難而蜂涌奔赴教師行業(yè),教師待遇低,根本吸引不了社會上的有志之士。
2.3 加大教育投資
《九年制義務教育》本是想整體提高國民素質(zhì),但師資力量、教學設施、教育經(jīng)費卻又總是跟不上,凡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教育,所有的學生涌進了擁擠的學校,學校的活動場所狹小,就說我們凱里,一千多學生在幾十坪大的場地做課間操,手腳根本就不能完全打開,安全存在太多隱患。班額人數(shù)過多,凱里有些班近于100人,這就加大了教育的難度,教師的負擔很重。對學生的關愛、課堂活動的開展、作業(yè)的細心批閱難免有流于形式之嫌,紛雜的班務管理占去教師太多的心力,那花在課業(yè)的研究時間就少了,課堂教學機械化,缺乏生動性,教育質(zhì)量不是提升而是有下滑趨勢。
2.4 要改變教育形式的單一
應試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猶如孿生姐弟不可分割。大相徑庭的觀念讓教育工作開展不順,素質(zhì)教育提倡很久了,但卻找不到比中考、高考更好的方式來檢驗教育的成果。當然就只好用分數(shù)來衡量了。有人把中國教育比作尺子,尺子一量,高的削掉,矮的就補。有人說中國教育是在灌水。教育者只要看到學生這杯子空,就往里面加水,也不管杯子是加醋還是加牛奶,一古腦勤灌水,杯子不但不感激,還會心懷怨恨。教育方式單一,教學內(nèi)容的枯燥,讓學生厭學,老師難教。
2.5 教師充電要確保質(zhì)量
“活到老,學到老?!薄敖處熛虢o學生一滴水,自己應該是源源不斷的活泉水?!苯處煈撘獙W習,應該要發(fā)展,應該要不斷接受新事物。但培訓不能搞形式化,流于表面,這會讓教師產(chǎn)生疲勞感,使教師處于應付的狀態(tài)。畢竟教師是社會中的一員,他要參與社交活動;許多教師還是家庭的主心骨,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如果進行的是疲勞培訓,只會讓成果流于形式。就說去年的遠程教育培訓吧,它確實讓一部分教師了解接受現(xiàn)代化教育方式,但不少農(nóng)村教師根本就沒有配備設施,他們有些是出錢請人幫著做作業(yè),有些是利用周末跑到網(wǎng)吧里匆忙應付了事,哪里有時間去推敲培訓的實質(zhì)內(nèi)容?!霸O備不全,時間不夠。”是我們貴州的實情,就說凱里市九中,一間辦公室近二十人才兩臺電腦,怎么輪流都難得完成培訓內(nèi)容。教師每天都有成堆的作業(yè)要批改,每天都有層出不盡的意外事件去處理。培訓只是應付,很多教師并沒有得到應得的進步。
國運興衰,教育為基;三心講臺,關乎未來。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國家應該加大力度推動合理的教育設施,充分挖掘教師的潛力,開發(fā)社會教育的動力。讓憔悴不再是教師的面容,悲哀不再是家長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