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偉
〔關鍵詞〕 新課改;語文教學;教師角色;民主平臺;課堂評價;感情投入
〔中圖分類號〕 G423.0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6—0051—01
新課改主張把教學過程變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與學生一起分析和理解教學內容,沒有交流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教學?,F(xiàn)筆者結合新課改談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轉變教師角色,促進師生交往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打破學生圍著老師轉的舊模式,教師要自覺地變成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有效參與教學,讓學生成為主動參與學習的主體。現(xiàn)代教學理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沒有交流和互動,就不存在現(xiàn)代意義上的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xiàn)而無實質性交流的教學是“假教學”。
新課改倡導教師積極轉變角色,促進師生之間的真正交往。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是師生平等參與教學的過程,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自主探索。同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應積極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情境,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差異,努力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二、搭建民主平臺,引導學生展示自我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師必須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教學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把講臺讓給學生,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成功自我的平臺。
在學習一篇新課文時,我首先讓同學們匯報預習的情況,展示搜集到的各種資料并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后讓大家結合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共同解決這些問題;最后讓同學們自己總結,一起完成課后的練習。我只是在他們表述不清時稍加提醒,在他們思維受阻時開導一下,在他們碰到疑難時給予幫助。只要是學生努力過的,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我還根據(jù)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以便他們更快更深地理解課文。我分配課文中人物的角色,學生自由組合模擬角色,另外有一名學生以解說員的身份朗讀,使各角色朗讀構成一個整體。如我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采用此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幫助學生掌握了課文內容。
三、注重課堂評價,激勵學生進步
新課改下的教學評價是多元化的,既要注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又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還要評價學習過程與方法。在交流反饋時,老師既要關注學生答案的正確性,又要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運用,又要關注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興趣和對學習的專注程度。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如在學習《愚公移山》一文時,對愚公移山一事大多數(shù)同學表示贊成,還要學習愚公不怕困難,堅信有志者事竟成的精神。但也有個別同學持反對態(tài)度,主張搬家或繞道而行,批評愚公不知變通,學生爭論起來難分高下。于是我作了最后總結,大家各有各的理解,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正常的。同學們講得都有道理,特別是持反對意見的同學,發(fā)言能與眾不同,表述自己獨特的見解,真了不起。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愛思考,敢思考,會思考,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教學評價中還要經常用激勵性的語言,如“相信自己,你們會讀好的”、“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等能很好地鼓勵學生進步,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教學中得到發(fā)展。
四、增強感情投入,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教師在課堂上要以飽滿的熱情感染學生,最基本的是要保持從容的微笑。微笑能縮短師生之間的感情距離,教師的微笑是愛護學生、態(tài)度友好的表現(xiàn),是一種無聲的文明語言。如有一次我在課上讓學生復述課文時,發(fā)現(xiàn)一個學生正在睡覺,我叫起了他,他只說了幾句就說不下去了,我沒有責備他,反而微笑著對他說“你可能太緊張了,穩(wěn)定穩(wěn)定情緒再說吧”。他沒有說話,但從他的眼神中我發(fā)現(xiàn)了他對我的感激之情。那次課后,這位學生專門找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此后的語文課中,他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對學生增強感情投入,會事半功倍,有利于達到教學目標。
. 編輯: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