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香 張振江 陳超
新聞寫作是新聞從業(yè)人員完成報道任務必備的基本素質,有著自身規(guī)律和特點。認真研究新聞寫作技能的形成條件和發(fā)展規(guī)律,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記者和通訊員的新聞寫作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新聞寫作技能是一種復雜的精神生產的勞動技能,它的形成需要四個條件:一是生活閱歷。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一樣,都需要有充足的原料,而新聞寫作原料主要來自生活。因此,豐富的生活閱歷是培養(yǎng)和提高記者或通訊員寫作技能的物質基礎。二是思想水平。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一樣,需要優(yōu)良的設備,而新聞寫作的加工設備主要是寫作者的大腦,即作者對事物的鑒別能力和認識水平。因此寫作過程中,觀察、體驗、研究、分析等思維活動,以及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提煉及加工,也都是新聞寫作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語言技巧。語言是寫作的工具,使用工具嫻熟的技巧,是寫作技能中不可缺少的技術條件。四是表現(xiàn)方法。物質生產中,工人需要實踐操作方法和施工工藝;精神生產中,作者同樣需要使用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手段和寫作方法,這是寫作技能中技術因素最多的一個條件。
上述形成新聞寫作技能的四個條件,大部分都是無法由新聞寫作的理論知識轉化而提供,因為新聞寫作的理論知識不可能為作者彌補生活閱歷、思想水平等方面的不足,也不可能為作者解決語言技巧、表現(xiàn)方法方面的難題,僅僅能起到指示方向、標明路程的“路標”作用。因此,記者、通訊員要把新聞寫作知識轉化為寫作技能,就必須按照新聞寫作技能的形成條件和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科學的長期的技能訓練。
狀物訓練
借助語言工具,描繪景物形狀,這是新聞寫作技能的一項基本功。它的原理與繪畫相似,眼傳心、心傳手,所不同的是繪畫者狀物用的是線條和色彩,而新聞寫作狀物用的是詞匯和句式。狀物訓練的關鍵在于“靜觀默察”。無論寫人寫景,都要做到繪聲繪色,都必須經過認真、反復的觀察,一方面捕捉景物的特征,另一方面選擇精確的詞語,這樣既經過了“心”的訓練,也進行了“手”的訓練,經過長期的描繪練筆,就可以逐步做到眼到手到得心應手了。
狀物訓練要注意多樣化,無論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還是工農商學兵戰(zhàn)線上的新成就采寫,都可以隨見隨練,開始階段不必受主題結構與寫作要求的拘束,可以靈活運用。
敘事訓練
用語言敘述好新聞事實,這是新聞寫作的又一項基本功。敘事訓練的關鍵在于“入情入理”。人必有情,事必有理,無論敘述哪一類事件,都要注意準確地表現(xiàn)人之情、事之理。這就需要在敘事之前,對人對事進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比較出事件過程中各個情節(jié)孰輕孰重、孰主孰次、孰真孰假,從而使敘事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這也是“心”與“手”的結合訓練,即心之所得、手之所用。
敘事訓練必然要受篇章結構法則的約束,因為事件本身就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尾的層次結構。所以,它就不像狀物訓練那樣靈活不拘,但是敘事技法變化多端,或順或倒,或詳或略,或斷或續(xù),在訓練中,也完全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各種技法練習,一練一得,逐個掌握。
抒情訓練
運用語言藝術,抒發(fā)各種情趣,這是新聞寫作技能的第三項基本功。人的感情和志趣,本來是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但是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卻能變無形為有形,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抒情訓練的關鍵在于“借景托物”。人物的喜怒哀樂、志趣的雅俗高低,無形無狀、無聲無色,但是一旦與景物相融,就會使人引起豐富的聯(lián)想,受到深刻的啟發(fā)。這就是通過借景托物、詠物言志的手法收到的效果。
在新聞抒情寫作中,有些作者一味地堆砌華麗的詞藻,往往只在過多的形容詞和排比句上下功夫,而不注意在情真意深、聯(lián)想巧妙上花力氣,這就是只練“手”而不練“心”,結果必然是情不真意不深,華而不實。由此可見,生動的語言不等于華麗的語言,樸實的語言同樣可以生動。
說理訓練
講究語言邏輯,闡明正確的觀點是新聞寫作技能的第四項基本功。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正是思維活動邏輯性的反映,因此,論證、反駁等說理寫作既是語言的邏輯訓練,更是思維的邏輯訓練。說理訓練關鍵在于“有理有據(jù)”,即既要重視巧妙有力的論證推理,也要重視勝于雄辯的事實根據(jù)。沒有前者,事實根據(jù)只是一堆零亂的缺乏內在聯(lián)系的材料;沒有后者,論證推理只是一套虛偽的蒼白無力的詭辯。因此,就說理訓練而言,同樣需要思維與語言密切結合,要在事實與觀點的內在聯(lián)系上下苦功夫。
上述四種思維訓練與語言訓練相結合的“練功”方法,有一條基本規(guī)律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得之于心,方能應之于手”。沒有心之所得,決不會出現(xiàn)手之所用的奇跡。因此,在新聞寫作技能訓練中,記者或通訊員僅僅強調勤于練筆是不夠的,還應該突出強調勤于思考。
新聞記者或通訊員須多看、多聽、多想、多寫??磁c聽是原料積累的根本途徑,而想與寫則是成品加工的主要步驟。為此,新聞寫作技能的訓練不應該僅僅限于做文章,而應該包括經常性的未必成文的“腹稿”。如果新聞記者或通訊員每天“練功”三次,或狀物,或敘事,或抒情,或說理,那么新聞寫作技能就會得到迅速提高。中外名記者都是在自覺堅持長期刻苦的新聞寫作技能中,熟練地掌握了新聞寫作技巧,在新聞寫作中游刃有余,寫出新聞名作的。記者和通訊員下功夫堅持新聞寫作技能訓練,就能夠不斷地提高新聞寫作水平,增強新聞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寫出更多的好稿優(yōu)稿。
(作者單位:中原油田采油一廠)
編校:趙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