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輝
成為航天員常是許多小男孩的兒時夢想,但未來進入太空中的人類將無法再簡單地統(tǒng)稱為“航天員”,而會區(qū)分為太空駕駛、太空空服員、太空科學家、還有乘客等等。這已不再是電影中的情節(jié),而是你我可能一同見證的事實。
“太空航行民營化”正在進行中
NASA執(zhí)行了30年的航天飛機計劃已于2011年正式終止,但這么做并不是要放棄太空探索,而是要將這項“產業(yè)”轉為民營,就如同在二戰(zhàn)后將航空技術推向當今人人受惠的國際旅行一樣,期能開啟所謂的太空民生時代!如此一來NASA的角色會較象是太空航行的主管機關,而航行的實際工作及風險則交由民間企業(yè)承擔,并采用“使用者付費”的做法,讓“上太空”不再是特權。
那些準備接手進行這項大生意的公司,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波音公司,至今NASA已投資了3.2億美金來重點輔導這些民間企業(yè),以進行一系列的商用“太航”發(fā)展(Commercial Crew Development,簡稱CCDev)。這項新嘗試原本還有點爭議,但在今年5月SpaceX公司成功地利用無人新型宇宙飛船“龍膠囊”(Dragon capsule),將約半噸的貨物往返運送至國際太空站后,終于立下了令人興奮的里程埤。而下一步,便是要將新一代的“民營太空空服員”送上太空。
從“太空任務”到 “太空假期”
過去20年來人類的太空任務一直是圍繞在“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簡稱ISS),這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永久性國際合作計劃,其目的不外乎是進行基礎科學及太空醫(yī)學的研究,為人類移民外層空間做準備。
ISS長290英尺、寬356英尺,重達430噸,航天員每輪值一次要3至6個月,工作包括操控宇宙飛船及機器人、進行科學實驗等,而事前的訓練期則需2至3年。這樣的工作顯然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主要癥結在于飛行器的承載能力有限,所以航天員必須能夠身兼多職才行。
然而,現(xiàn)在正在民營化發(fā)展中的飛行器,則已朝向更大型、更安全、續(xù)航力更強的目標而努力,這么一來機上的人可以分工更細,甚至額外載些只出錢的乘客,在執(zhí)行科學任務的同時,滿足一般人的太空夢。這些人當中的“非乘客”,便可姑且稱為太空空服員,他們除了負責服務乘客,還要輔助科學家進行各項太空實驗。
為期近兩年的“空服員”培訓班
受訓者在養(yǎng)成班的初期,必須先通過一連串的水中測驗,要能穿著飛行裝及網球鞋游泳來回25米的泳池3趟,還要能踩水10分鐘。
正式的訓練大約歷時20個月。首先要接受飛行訓練(包括跳傘、噴射椅逃脫、從下沉中的飛行器中逃脫、使用無線電通訊等),初期會使用模擬飛行器,接著使用訓練機T-34及T-38,進行密集的飛行訓練。再接下來會有野外求生訓練(包括如何捕獵食物、找水、起火、搭建臨時帳篷、安全過夜、急救處理等),因為集訓考試中有一項是模擬太空艙降落于荒地中,因此航天員團隊必須能夠合力在規(guī)定時間內到達指定地點等候救援。
最后會有失重訓練。常用的是KC-135大型貨機,它會在高空中進行如云霄飛車般上下的拋物線飛行,當到達拋物線頂端時,會有幾秒失重的狀態(tài),讓航天員們進行相關的失重訓練。然后要學如何穿著宇宙飛行服,并進入一個具有600萬加侖的水池(相當于350座家用泳池的大小、可容納一整艘航天飛機),模擬太空任務。因為水有浮力,所以可以通過調整宇宙飛行服的浮力大小來大致模擬太空中的失重狀態(tài)。
受訓者的訓練項目還包括ISS訓練、艙外訓練、機械人操作訓練、俄語訓練等。之后要再通過篩選才能正式成為太空空服員。篩選的過程包括為時數小時、要考數百道題目的筆試。一旦獲選為太空空服員,即可獲得一枚銀色胸章,在上過太空之后,便可再換取一枚金色胸章。
這些訓練好的人員會開始被指派不同屬性的任務,有的偏重于駕駛、有的偏重于科學實驗,在未來有的則將偏重于服務乘客。所以你說,要成為未來于宇宙飛船中幫乘客倒咖啡的人,是不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呢?(作者為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劍橋大學宇宙學博士)(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