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亭
新課標倡導,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yǎng)語感。毋庸置疑,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如果能得到有效提高,對課文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真正的朗讀應該達到“讓學生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氣息,喚起情感體驗,進而探求作品內涵”的目的。
不可否認,目前的朗讀教學還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如不少教師通常都是先在課文中找到一句或一段話中的幾個重點詞,并強調這些重點詞在朗讀時聲音的高低、語速的急緩,能否加一些動作或帶上一些表情等,然后再讓學生進行朗讀。這時,學生往往都會刻意地去注意重點詞的高低快慢、輕重緩急,而文本的整體情感卻幾乎被完全忽略了。由于缺少學生的自主體驗,沒有產生真正的情感,盡管朗讀的形式多樣,但仍舊難以真正達到朗讀教學的目標。
什么是真正的朗讀呢?葉瀾教授曾經說過: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文字,才能使其變?yōu)樯挠縿?。筆者認為,真正的朗讀是讀者在充分理解文本之后,直接感受到了作品中的生活氣息,內心的情感產生了變化,喚起了情感體驗,之后再通過讀,把這種情感自然地流露出來。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兩點很重要:一是教師、學生、文本、作者之間產生了共鳴,學生的情感真正地被激發(fā)出來;二是朗讀的情感表達是一種自然的流露,是一種真情的表達。朗讀不僅要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形”,還要讓他們觸摸到語文的“情”和“神”。那么,教師應如何激發(fā)學生真實的內在情感呢?
一、要為孩子的朗讀鋪路搭橋
1.情境再現(xiàn), 讓情感在自然中流露
情境再現(xiàn)是指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設置適當?shù)那榫?,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孩子根據動畫情境和自己的理解,再加上輔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使學生身臨其境,內心產生一定的感受和情緒體驗。此時的朗讀是一種真實、自然的情感流露,在這種情境交融的教學活動中,就會收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順勢引導, 把學生引入朗讀的殿堂
“引導”也就是點撥。教師的順勢引導能讓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共鳴,在思維上達到同步。教師可在恰當?shù)臅r候,采用委婉迂回、引路入境的方式指導學生朗讀,把學生引入朗讀的殿堂,帶給學生一種聽覺的享受。
3.巧用拓展, 激發(fā)學生朗讀的情感
有人說語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的確,語文學科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綜合系統(tǒng),而拓展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起著“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整體結構和情感變化,自主設計一個特定環(huán)節(jié),它可以是一段拓展文字、一組表情或者動作,為課文后部分的情感基調找到準確的定位,為學生對課文情感的理解做好鋪墊。有了這個基礎,學生每一處的朗讀都會是那么讓人心醉,扣人心弦。
4.教師示范,點燃學生朗讀的熱情
教師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朗讀的欲望。這就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朗讀水平,教師的朗讀到位了,才能正確地指導、點撥學生,從而激發(fā)起學生朗讀的欲望。
二、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角色定位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角色組合,“角色混淆”和“角色沖突”是學生容易產生心理困擾的根源。如果按照課文人物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經常會出現(xiàn)學生與作品人物不相契合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考慮到學生的感受與特點,了解他們的心理角色定位,這樣,才能避免“笑場”之類的情況發(fā)生,才不會沖淡整節(jié)課的朗讀氣氛。
三、要給孩子樹立信心,建立氣場
通過多次實踐,我發(fā)現(xiàn)有一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激發(fā)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這種方法就是真誠地詢問學生:“你能通過你的讀,讓大家感受到你的高興、傷心、失望……嗎?”
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做不但可以使學生自己要讀,還可以通過讀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這種情感,進而打動別人。這樣,學生無形中就有了動力和信心,朗讀時他會感到,此時,正有很多人跟自己產生了共鳴。這種“氣場”有了,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自然就高,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實踐證明,重視朗讀,可以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張揚其個性,使學生享受到無窮的樂趣。
(責 編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