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明
也許有些人認為見死不救只是一個道德問題。然而,世界上有些地方對此可格外較真。比如在法國,見死不救的行為就是觸犯刑律。
說到法國的“見死不救罪”,不得不引用一個特別著名的案例:戴妃之死。1997年8月31日凌晨,前英國王妃戴安娜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地下隧道中遭遇嚴重車禍,被送到醫(yī)院后,因搶救無效而死亡。戴妃的專車是為擺脫“狗仔隊”的緊盯,加上司機酒駕、車速太快而撞上橋洞邊柱出事的。車禍發(fā)生后,尾隨的“狗仔”在現(xiàn)場拍攝照片,親眼看到血泊中尚未咽氣的戴妃在掙扎,卻沒有通過報警或其他方式施以援手。法國警方事后將這些“狗仔”一一逮捕,還把他們告上了法庭,罪名就是“見死不救”。根據(jù)這一指控,可以判處長達5年的監(jiān)禁,并處相當于人民幣60萬元的罰金。
法國《刑法典》第223條第6款中明確規(guī)定:“任何人對處于危難中的他人,能夠采取個人行動或者能喚起救助行動,且對其本人或第三人均無危險,而故意放棄給予救助的,處5年監(jiān)禁并處罰金7.5萬歐元?!睂τ谄胀ǖ姆▏駚碚f,只要滿足上述3個條件:意識到危難情況;能夠施救或喚起救援;施救行為對自己和對第三人均無危險,就有義務直接或間接地救人。這一法律對于警務人員、醫(yī)護人員、消防隊員等特種行業(yè)的從業(yè)者還有加強條款??梢钥闯?法國對于見死不救的處罰力度非常大。
處罰這么重,是不是有些過于苛刻?也許你不懂急救,也害怕不當?shù)男袨榻o身處危難的人帶來更多麻煩,但是大聲呼救或取出手機撥打一個急救電話,其實很簡單。
既然很簡單,為什么還是有人明明見死卻依然不救?理由也多種多樣:害怕血跡弄臟了自己名貴的衣服和鞋子;不是專業(yè)的救援人員不會搶救;有一個1億元的合同等著簽或有一個重要的會議要開;沒有時間逗留……但這些理由說給法國的法官們聽,是不會脫罪的。面對重大事故和緊急情況,法國法律規(guī)定,任何人都必須伸出援手。
但是好心人的施救如果有瑕疵怎么辦?怎么保證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法國《刑法典》第122條第7款明確指出:“如果行為人采取了與危險情況相適應的措施,這一行為將得到刑事上的免責?!狈▏艘庾R到,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講,即使接受過簡單的緊急救援培訓,也很難在危急情況下判斷受傷者的傷情并且給予恰當?shù)木仍T谶@種情況下,法律建議好心人不要采取具體的施救行為,而是呼吁救援即報警、叫救護車。如果采取了具體的救援行為,也僅局限于施救者所學過的方法。這樣一來,好心人就可以保證自己的義舉無論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后果都不會受刑法的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