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庚蘭
摘要在中等職業(yè)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學要以“美”來吸引學生,其主要目的是在實際教學中實施美學教育——美育。筆者從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以“美”吸引學生,融美育于文學作品的學習與欣賞之中,著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不斷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
關鍵詞中等職業(yè)教育語文教學以“美”吸引學生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1 引導學生感受美,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觀
大部分中職學生文化成績不理想,缺乏自信心,自我實現(xiàn)欲望與現(xiàn)實的落差很大。中職語文教學實施美育,能夠讓學生通過鑒賞作品及藝術等形式感受生活的美,并對它產(chǎn)生情感,激發(fā)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愛不是抽象的,它能讓學生保持情感上的愉悅以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并主動將豐富而充實的心理滲透到生活中去,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的發(fā)展。作為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對審美對象的感知,認識其間蘊含的審美理想,對其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追求審美趣味的高尚性、文雅性和純潔性,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人。
1.1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中的形象美
俄國著名美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形象在美的領域中占著統(tǒng)治地位”,美和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離開了形象就談不上美和美感。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遵循文章的思路,認識文章中的藝術形象、景物形象以及記敘文中的真人真事形象,運用形象感染學生。
語文課中的文學作品不像視覺藝術有形象在眼前,聽覺藝術有聲音在耳邊那樣直觀,而是間接的表現(xiàn)形象。也就是說,作者創(chuàng)作形象于字里行間,把握它需要閱讀者用自己的審美經(jīng)驗轉換來實現(xiàn)。作為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教學中就應該把握語文的這一特殊規(guī)律,在學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橋梁,引導他們根據(jù)作品的內(nèi)容、表現(xiàn)的方法走進作者創(chuàng)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例如學習散文《長江三峽》,要讓學生領略到三峽的瑰麗景色,就必須抓住三峽山陡、流急、灘險的共同特征和三峽的各自特點——瞿塘峽雄,巫峽秀、西陵峽險,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秀美。又如學習詩歌《山居秋暝》,要讓學生感受到“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睂嶋H上就是一幅生活美景。聽,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看,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shù)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這很自然就讓人體會到,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一幅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躍然紙上。引導學生細細體會詩中不僅有山水之美,還有人情之美。這有聲有色,有景有人,構成了清新秀麗的鄉(xiāng)村生活圖景,使人感到陶醉忘我。
1.2 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體會作品的意境美
中職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文學作品那種“言不盡而意有余”的思想意境,借助想象的翅膀,飛越文字的直接意境,理解那蘊藏在辭句深層中的“言外之意”的間接意境。如學習詩歌《沁園春·雪》,“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三句是寫想象中的“晴日”風光,等到天晴,迎來一輪紅日,便為這雪境增添了異彩。但這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想象力來體會作品的美,“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不僅表現(xiàn)了作者對雪后放晴的絢麗景象的向往之情,還表達了作者熱切盼望革命成功的思想感情,這種美實際上就是一種博大的情懷。
1.3 引導學生體會作品中的性靈情致感受美
一座無聲無息的尋常屋舍,在有情有義的文人學士棲居過后,往往再也不可能是默默無聞了?!八故锹遥┪岬萝啊?。因為透過其作品,人們總是能夠窺知其間所附麗著的性靈情致。學習梁實秋的《雅舍》,不難發(fā)現(xiàn),雅舍外觀并不美,也不雅。這是蜀地一棟常見的用磚柱撐頂、竹篦泥墻、黑瓦蓋成的普通平屋,寒風驟雨往往能從沒有玻璃的窗洞中呼嘯直入。但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跟著作者的思路走,在作者看來這是“雅”的,“縱然不能蔽風雨,‘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薄坝袀€性就可愛?!保ㄎ难郏?,這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美學觀。正是由于個性,大千世界才顯得五光十色,千差萬別,多姿多彩,美不勝收。個性是具有明顯特殊的特征。唯其明顯的特殊,人才會產(chǎn)生驚奇、新鮮的愉悅,從而感到美。
1.4 引導學生通過“悟神”體會愉悅性
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種賞心悅目的快感,這種愉悅感是一種自由的舒暢的感受。審美教育的過程,學生是主體,主體欣賞、觀察審美對象有明顯的自由性,人在這種自由中就能收獲美的愉悅。
2 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感知美
中職學校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把課文中抽象的文字,變成具體可感的審美形象。課前精心制作課件,通過課件的精美畫面和恰當?shù)呐湟?,使具有視覺和聽覺特征的文學作品立體化,變得鮮活起來。例如在學習詩歌《歸園田居》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一幅山水園田畫面,同時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用平靜緩慢的語調(diào)、恬淡悠然的基調(diào)、沉穩(wěn)清晰的節(jié)奏朗讀全詩,引導學生感受陶淵明重返田園的愉悅心情,以畫入境,以聲傳情,聲情并茂,達到了韻味無窮的藝術效果,使學生感到美在其中,樂在其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3 激發(fā)學生用文字創(chuàng)造生活美
語文教材中的美無處不在。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因此,要想讓學生在作文里淋漓盡致地創(chuàng)造生活美,關鍵要學生有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要做生活的主人,即善于用美的眼光去審視生活,領悟生活。教學中可經(jīng)常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說說或?qū)憣懩骋粋€場面或一段景色,鍛煉他們活躍的思維和較強的表達能力。如教學《雁蕩山》,就可以要求學生練習口頭作文,把文中雁蕩山的奇、秀、險的特點描述出來,許多同學把平日的所見所聞以及生活體驗融合到描述中,講得頭頭是道,栩栩如生,使人大有身臨其境之感。
總之,我們的時代需要美,我們的生活需要美,我們的心靈需要美,我們的教學需要美。中職語文教學實施美育,實際上是在指導學生進行“審美的鍛煉”,啟發(fā)他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自然美、形象美、情感美。激發(fā)他們對真、善、美的愛,對假、惡、丑的恨。中職學校語文教師只要善于將美育融于語文教學中,以“美”吸引學生,不僅讓語文課變得充滿活力、充滿生氣、充滿情趣和美感,而且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凈化心靈,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造就時代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瑞平.語文教學審美教育的現(xiàn)狀反思[J].甘肅教育,2001.
[2]丁廣豐.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美育的實施途徑.中國教研交流,2007(3).
[3]江蘇電教館編著.現(xiàn)代教學技術.蘇州大學出版社,2006.
[4]韋志成著.語文教學藝術論.廣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