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梓汝
摘要 黃庭堅,兩宋時期書法尚意的領軍人物。其書法由禪而得意,他不僅是一位書法家,更是一位參禪悟道的學者。他的書法作品多以抄錄禪語為主,正是由于他對禪學的參悟,使其書法作品自然影射他的禪學思想?!吨T上座帖》作為黃庭堅草書的代表作品,更可表現(xiàn)其書法藝術風格蘊含的禪韻。
關鍵詞 兩宋 禪韻 黃庭堅 書法創(chuàng)作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早年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樸之、秦觀并稱“蘇門四學士”。
黃庭堅對書法藝術發(fā)表了一些重要的見解,大都散見于《山谷集》中。他反對食古不化,強調從精神上對優(yōu)秀傳統(tǒng)的繼承,強調個性創(chuàng)造;注重心靈、氣質對書法創(chuàng)作的影響;在風格上,反對工巧,強調生拙。這些思想,都可以與他的創(chuàng)作相印證。
黃庭堅書法以蘊含禪韻著稱于世,也是兩宋時期禪書法的代表人物。而兩宋時期的禪書法一個突出特點,即是以行書為主。由于蘇軾、黃庭堅、米芾等書法家都是佛教的居士,他們既有精深的禪學理論,又有扎實的禪修實踐,所以宋朝的禪書法作品代表了很高的水平。蘇軾、黃庭堅等人都因修“禪”而得“意”,再以意而作書。
何謂禪?禪者,梵文“禪那”之音譯,意為“思維修”,而常釋為“靜慮”?;颍U指的是無欲,離相,無漏的一種大圓滿的境界。通俗地說,禪意為心緒寧靜專一,深入思慮義理。禪宗主張從自身下功夫,“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提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薄V鲝垺澳裼^照”“沉思冥想”,要求人舍卻一切榮辱得失,一念不生,萬緣俱寂,在觀照自然中求得凈心,順乎萬物自然之性,達到“梵我一體”的境界。
禪宗是融入了中國道家,儒家的傳統(tǒng)學術內(nèi)容的純粹士大夫的佛教;書法則是依靠運動的線條在有意無意之間,表現(xiàn) 作者內(nèi)心秩序,創(chuàng)造獨特意味的藝術。他們在本質上有許多共同點?!岸U味書法”就是兩者自然結合的產(chǎn)物。禪與書法得以實現(xiàn)融通的契合點,比較突出的觀點有“境界說”,“入定說”,“禪味書法說”,“本心說”等。所謂的禪味書法,就是主要依據(jù)禪宗思想創(chuàng)作的,注重表現(xiàn)書家‘禪家式心靈的書法?!保钪@《書法研究》)簡單地說,就是書法家對禪道有自己的修行,深諳其理,對禪宗有自己的見解,對禪道研習久了,其書法作品自然會流露出禪意。貫古通今,可以說禪味書法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一是空寂絕塵;二是清麗瀟灑;三是狂放縱逸。禪與書法有許多共同之處,這也正是很多書法家參禪悟道的緣由。
在宋代,禪意被引入書法創(chuàng)作,使宋以后書法的藝術風格轉向追求空靈、古樸和凝練。特別是不少禪僧書法家寓禪于書法,借點、畫、線條所構成的抽象,朦朧,無形之相抒發(fā)胸臆,得意忘形。而宋人多通過行草書來表現(xiàn)自身的情懷。因為行草書是不拘于形式,更加率意自由的,因而書寫者在書寫時不會有太多的拘束。同時由于行草書的節(jié)奏緊促,一氣呵成,氣脈連貫,更是將書寫著的性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性情可以是悲愴的,也可以是歡喜的,可以是閑適的,也可以是局促的。在宋代,許多書法名家的作品里都充滿禪味、禪趣,首先是由于這些書法家大都參禪悟道,對禪意有所領會,其次是他們在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中更多的抄寫禪家語錄,從而對禪意書法更加諳熟。尤其是蘇、黃、米蔡四大家等人的書法更是向來被視為典型的禪書代表,他們的書法作品追求簡淡、抒寫性靈以及對尚意書風的追捧。他們的創(chuàng)作源于內(nèi)心,以禪意來書寫,因而淡雅的中國禪意書法得到傳承。
曹寶麟先生說:“蘇軾、黃庭堅、米芾的實踐努力,標志著宋代書法的復興。他們通過知己知彼的權衡,突破了唐人的樊籬,闖出了一條‘尚意的新路,而幫助他們達到目標的思想武器,即是禪宗。”(《中國書法史·宋金遼卷》)通過,曹先生的一段話,可以看出宋四家對禪意書法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們敢于突破前人,并不是盲目地學習前人,而是辯證地,有所取舍地學習,推陳出新,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懷,表達自己的性情,更加注重“意”的抒發(fā),從而將禪意書法推動到頂峰。
黃庭堅草書獨自面日的成熟還得益于其書外功的參禪悟道。黃庭堅曾有一段學習草書的概括性自白:“余學草書三十余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字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后又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于燹道舟中,觀長年蕩槳,群丁拔棹、乃覺少進,喜之所得,輒得用筆?!彼趯W習草書過程中得到了許多老師的影響,善于取舍,融會貫通,從眾家中吸收適合自己的,并從自然形態(tài)中領悟書法奧妙,將書法創(chuàng)作更加自然率意。
張旭、懷素作草皆以醉酒進入非理性忘我迷狂狀態(tài),縱籠揮灑,往往變幻莫測、出神入化。黃庭堅不飲酒,其作草全在心悟,以意使筆。然其參禪妙悟,雖多理性使筆,也能大開大合,聚散收放,進入揮灑之境。而其用筆,相形之下更顯從容嫻雅,雖縱橫跌宕,亦能行處皆留,留處皆行。山谷所作《諸上座帖》等佛家經(jīng)語諸草書帖,乃真得其妙理者。也正由此,黃庭堅開創(chuàng)出了中國草書的又一新境。下面通過解析《諸上座帖》來解讀黃庭堅書法中的禪韻。
《諸上座帖》紙本,手卷,草書 ,92行,縱33cm,橫729.5cm,藏故宮博物院?!吨T上座帖》是宋黃庭堅為友人李任道所錄寫的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語錄》,全文系佛家禪語。此書學懷素的狂草體,筆意縱橫,氣勢蒼渾雄偉,字法奇宕,如馬脫韁,無所拘束,尤其能顯示出書者懸腕攝鋒運筆的高超書藝。結字內(nèi)緊外松,出筆長而遒勁有力,一波三折,氣勢開張,一卷書法兼?zhèn)涠w,相互映襯,尤為罕見,是其晚年杰作。此帖結字雄放,輻射外縱。筆勢飄逸,具“抖擻”特征。用墨枯潤相間,用筆勢如破竹。圓逸超然,俊健怒放之氣息,痛快淋漓,筆酣意暢。以欹側取勢,縱橫奇倔,橫畫藏鋒起筆,一波數(shù)折,結字中宮收緊,長筆肆意展伸,嫵媚綜逸。
對于《諸上座帖》曹寶麟和湯大民先生評價此帖:一、此帖用筆生獷拗折,擒縱有度,猶如“以勁鐵畫鋼木”,行筆夾篆籀之氣;二、此帖結字欹側開張,顧盼回互,有醉僧入林之態(tài);三、此帖一掃早年仿蘇習氣,找回了黃氏的自家面目。
可以說,黃庭堅的《諸上座帖》狂草,一掃僧家溫文和雅、清淡圓逸之“僧氣”,代之以粗獷豪放,老辣恣肆的文氣。黃庭堅是具有藝術自覺意識的書家。他在進行草書創(chuàng)作時,并非照襲古人筆法,而是融會貫通,將古人的筆法靈活運用,使用筆靈活自如,更顯自然率意之趣。他的狂草作品內(nèi)容大都是別人的詩文和禪家語錄。從內(nèi)容來看,黃庭堅是參禪之人,其對禪道的理解自然耳熟于心,同時,由于抄錄禪語,自然在抄寫過程中,內(nèi)心得到凈化,從內(nèi)心深處感知禪道。他狂草的書寫可謂一波數(shù)折,盡抖擻之氣,令筆畫游動有余,從而使他的作品更加狂縱,更顯其豪放的性情。在書寫《諸上座帖》時,黃庭堅是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他的藝術自覺,對禪意與書法的感悟,將二者融會貫通,通過狂草這一率意的字體來表現(xiàn),更突出他任情達性的禪學情懷。
參考文獻
[1] 鄭曉華,胡傳海.中國書法史話[M].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
[2] 張弘.中國草書名作鑒賞[M].遠方出版社,2004.
[3] 張傳旭.中國書法家全集——黃庭堅[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4] 王鏞.中國書法簡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