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鴿子
2011年11月26號,我起了個大早,化好妝,帶上正裝,去中信銀行筆試。筆試結束,又聽一堆研究生在討論今年就業(yè)形勢的嚴峻,想著自己這兩個月來求職的不順,很是郁悶。
走出銀行,拿起手機一看,有一個陌生號碼的未接來電,正納悶,又打過來了(重復打應該是確認找自己的了吧),是一個低沉、略帶威嚴的聲音:“喂,是王某某小姐嗎?我們這里是深發(fā)行……喂?喂?”突然掛掉了,由于之前我網(wǎng)申了深發(fā)行,因此我猜是那邊電面,但可能信號不好。我趕緊打回去,對方接了,“我們行其實每年招的人不多,有些招的都是靠關系的。今天我們幾個領導剛好過來暨大面試,我覺得王小姐你的簡歷不錯,上面的信息都是真的吧?”“是啊,我保證都是真的!”“你這個組織協(xié)調(diào)力還可以是吧,比較突出?”“是啊,我之前參加過……”“你為什么想來我們深發(fā)行,而不去四大銀行?”“因為我覺得……”整個過程,我覺得是一個挺看重我的面試官在電面,而且很親切、誠懇又不失領導威嚴,唯一覺得奇怪的是對方說話有點含糊,有些話低沉得聽不見,我想應該是信號問題?!澳氵@想法不錯,簡歷也不錯,如果你方便的話就來暨大這邊吧,到了行政學院打給我,我向副行長推薦下你,希望你現(xiàn)場能有好的表現(xiàn)!”聽到這話,我之前的郁悶一掃而空,覺得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于是答應過去面試。
隨后,我換上正裝,在搭車的路上啃了早上剩下的兩片面包。下了公交,轉地鐵,另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王同學你怎么還沒過來?”“不好意思忘了告訴您,我從這邊過去要一個多小時?。 薄澳强禳c吧!”我加快腳步,整個途中,想著自我介紹,決心好好抓住機會表現(xiàn)。到了暨大,終于找到行政樓,我趕緊打給對方:“您好,我到了。”“你怎么現(xiàn)在才到?該不是有其他面試吧?現(xiàn)在領導去吃飯了?。ㄓ酶鞣N理由故意讓我找不到,讓我著急而疏于防范)”“???抱歉啊,我真的很努力趕過來了,您看這樣好不好,我在這里等著,領導回來了您再打給我行嗎?”“那也只能這樣了,先這樣…… ”
我在一張凳子上坐下,開始等待。想著各種面試情景模擬,這樣竟然過去了一個半小時。雖然我知道領導大牌,可我覺得自己等很久夠誠意了,而且餓得有點不行,于是打電話給對方,“我剛剛在一個教授那邊,你再等等吧!”既然已至此,撐到底,又等了半個小時。終于打來了,但是一響就掛(這也是疑點之一,只是當時我忽略了)。我打回去,對方用著急的語氣說:“你在哪里,我怎么沒看到你???”“怎么可能?”“行政樓有兩個門,你該不會是在他們拍畢業(yè)照那邊吧?”“呃,是?。〔粚??”“哎!我給你機會來面試,你怎么不珍惜呢!(再一次打壓我心理)這樣吧,你現(xiàn)在過來天娛廣場這邊的粗茶淡飯!知道吧?”“喔,好,我馬上過去!”
掛了電話,我匆匆出了校門,來不及細想他為什么不事先告訴我是哪個門。在車上,胃又翻騰了!到了天娛廣場,“粗茶淡飯在哪?”“喔,前面轉個彎就是!”于是蹬著高跟跑了過去??墒?,上面寫的是粗茶香飯?不過路人都這么指了,應該沒錯吧!“你到了?我怎么沒看到你?算了,你還是回天娛廣場這邊吧,記住了到正門來!”我完全沒有理智去想自己怎么可能連續(xù)搞錯兩個地方?;氐綇V場又等了半天,終于看到一個有著威嚴形象的沉穩(wěn)大叔向我走來,“哎,總算是找對了!”我客氣道,“一波三折還能見到您真的是與貴行有緣分!(現(xiàn)在想來真想狠狠罵自己)”他看我提著兩袋東西(早上換下的外套鞋子等,或許看中了覺得會很貴重),“你是不是購物去了?”“哪里,我們女生怕高跟累腳所以帶鞋子換而已。”對方和藹可親地笑,十分重視我的樣子,聊著聊著,我說:“非常抱歉啊,可能我是中午沒有吃午飯,才會弄得有點暈。(我的老天爺啊,我非常感激非常萬幸自己當時說了這句話?。彼D頭,“你還沒吃午飯?這不行,走,去廣場買點吃的?!薄斑@怎么行呢?領導等好久了,我沒關系的!”“沒事,副行長他們還在喝茶。”
我覺得這位面試官人太好了,于是去麥當勞排隊買漢堡??斓轿覀儠r,他說手機沒電了,要借我的發(fā)短信。我說您直接打電話吧,想也沒想就給了他電話。買單的時候他居然還搶著幫我給了錢。很快我點的冷飲拿出來了,他已經(jīng)轉移到我后面,拿著電話說著很含糊的話,又拍了我的肩膀說他也要一個跟我一樣的。于是我就轉頭和銷售員說,對方說要零錢,我看了下自己沒有,回頭想問他,突然發(fā)現(xiàn)身后沒有人了。我還以為他走開了,兩秒后突然瞬間領悟過來,自己被騙了!什么深發(fā)行,什么看重我,什么我走錯門,什么我怎么了,我這么辛苦的整整一個下午,竟然只是被人詐騙了財物?我的手機呢?我的機遇呢?我呆在那里,瞬間心滴血……
這就是我冗長的被騙的故事,像做夢一樣。我根本不敢去想如果我沒說我沒吃飯他會帶我到哪去,我竟然離虎口如此之近。一想到自己被騙,恥辱、憤慨、內(nèi)疚、恐懼……各種滋味都涌了上來,如果我能更理性從容些,或許就不會上當。我盡力回想細節(jié),感覺對方真的是精密策劃,一開始打電話假裝掛掉應該就是在試探我是不是真的投了深發(fā)行,對方其實沒有詳細的簡歷信息,是憑借結構化面試問題加問我套出來的,然后利用我對地形不熟、求職心切、氣勢壓人、擊垮我的一些信念讓我變得急迫而沒有時間細想,騙取我的信任。疑點也很多,如對方為什么沒有自我介紹?地點更換頻繁,真人始終不出現(xiàn)。電話為啥頻頻換號碼,說話又那么含糊?……
大學畢業(yè)生求職心切,容易受騙,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們的個人信息泄露。那么這些信息是怎樣落到騙子手里的呢?
泄露途徑一:應聘
學生畢業(yè)尋找工作,肯定要向用人單位提供包含姓名、住址、通信方式以及身份證號等全面的個人信息。招聘會上,有些招聘單位將收來的簡歷堆放在桌上,根本無暇顧及。一些單位簡歷收得太多,就將一部分簡歷直接丟棄在招聘會現(xiàn)場。要是落到別有用心的人手里,后果不堪設想。
泄露途徑二:網(wǎng)站
許多招聘、求職網(wǎng)站都需要求職者填寫較詳細的個人信息,個人手機號和電子郵箱等信息都是必填條目,如果不填寫完整就無法進入下一步驟。一些網(wǎng)站也將“不完整、虛假或不準確的簡歷資料”列入用戶協(xié)議中的禁止條款。電子版的簡歷因為其可復制性、易傳遞性等特點,一旦不留意保護,泄露概率更大。在某網(wǎng)上,用戶只要注冊一個賬號成為會員后,就可以每天查看10份他人的簡歷。還有某些以“人才信用”冠名的商業(yè)性網(wǎng)站將所收集到的大量高校學生信息外泄,其中不乏身份證號碼、家庭信息、學籍資料、個人履歷,甚至個人的銀行賬戶信息等極度敏感的信息。
泄露途徑三:復印社
一些學校復印社為開拓“新業(yè)務”,在未經(jīng)對方允許的情況下,私自將學生的材料存入復印機中,再向其他人“兜售”。 按照普通A4紙打印收費,不另外加錢,這是泄密行業(yè)的一條“行規(guī)”。記者在對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8家高校周邊復印社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每所學校附近有近半數(shù)復印社經(jīng)營泄密生意。僅某高校周邊10家復印社中,就有5家有外泄資料現(xiàn)象。以每家復印社提供十幾位同學的資料、有20人購買計算,共有50余人資料被公開,購買者高達100人,由此復印社業(yè)務量可增加一倍。
泄露途徑四:智能手機
大學生是時尚前沿一族,用智能手機上網(wǎng)已經(jīng)習以為常。大四學生因為需要時刻關注就業(yè)信息,對手機上網(wǎng)更是寵愛有加。殊不知,網(wǎng)絡廣告服務商非常青睞他們的上網(wǎng)習慣、愛好和審美情趣等個人信息。他們有專門的服務器,可以收集和整理手機應用程序發(fā)送的信息。
手機軟件安全公司Smobile System2011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20%的安卓手機應用程序允許第三方獲得有關機主的敏感或私密信息。這意味著,除了應用程序供應商以外,其他公司也能夠從中獲悉智能手機機主隱私。
泄露途徑五:公共服務行業(yè)
目前國內(nèi)在電信、保險、中介機構、銀行、醫(yī)院等幾乎所有涉及公共服務的行業(yè)企業(yè),都大量收集和存放著公民的個人信息。大學生在求職之前申請個新號碼,或者在銀行辦張信用卡等是非常普遍的,一旦在某一個信息安全保護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就有可能造成大面積的個人信息泄密。
責任編輯:曹曉晨
如何自我防范:
首先,要樹立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在求職時要有針對性地投遞簡歷,不要為了獲取工作機會大量盲目地投遞簡歷。此外,在填寫簡歷時,提供用人單位能找到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即可,盡量不要填寫家庭住址和家庭電話等個人信息,還可以在投遞的簡歷上注明“本簡歷上的內(nèi)容僅供求職使用”的字樣,提醒用人單位慎重處理。當面對第三方網(wǎng)站或機構要求提交自己的個人信息時,首先要考察對方有沒有合法資質、有沒有提供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泄密后果承擔法律責任的合同等,可以從源頭防范個人信息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