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1978年7月10日,凌晨3點,美國白宮的電話驟然響起,總統(tǒng)吉米·卡特在睡夢中被驚醒。電話來自北京,打電話的人是總統(tǒng)科學顧問弗蘭克·普雷斯博士。他正在中國訪問。
“總統(tǒng)先生,我實在不愿意打擾你休息?!逼绽姿拐f。
“肯定是發(fā)生了危機?!笨ㄌ嘏袛嗟?。
“不是,我正和鄧小平副總理會見,他問了一個我無法回答的問題。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
“當然可以?!?/p>
“他問能不能派5000人?!?/p>
“你告訴鄧小平,他可以派10萬人?!?/p>
2008年12月,在中美建交30周年前夕,卡特接受中國媒體集體采訪時,回憶起這一幕。
“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就派5000人,第一批只有50人。”2011年11月15日,在北京中關村的辦公室內(nèi),唐占晞說。33年前,他是美國駐華聯(lián)絡處一等秘書。
1978年,中美兩國領導人達成互派留學生的共識后,兩個承擔具體工作的人,成為中美雙方落實政策的直接接口。美方就是唐占晞,中方則是教育部外事局出國處工作人員郭懿清。
33年后,他們幾乎同時關注到中國媒體在2011年11月15日集中報道的一條新聞——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在2010至2011學年度,美國共招收國際留學生723277人,其中中國留學生人數(shù)為157558人,比上一學年度增長23%。這意味著中國已超越印度,連續(xù)兩年成為赴美留學第一大生源國。
“當時沒有人想到中國會同意跟美國互派留學人員,也沒有人會預料到,30多年后這個數(shù)字會從50增加到15萬這么多?!比缃裆頌槊绹又荽髮W北京中心主任的唐占晞感嘆說。
這位美國前外交官精通漢語,曾親歷中美高層之間有關留學事務談判的現(xiàn)場——那是一個一度封閉的大國,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推開國門的瞬間。
要成千成萬地派,
不是只派十個八個
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隊員John Thomson訪問臺灣后,對中國文字和文化產(chǎn)生興趣。他開始學中文,并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唐占晞”。
唐占晞的印象是,“美方一直提出要交換學生,中國一直沒有接受”。郭懿清1976年被借調(diào)到教育部外事局出國處,她也記得當時的情形,“美國一直想跟中國交換學生,咱們一直沒答應”。
1978年6月,唐占晞被調(diào)往美國駐華聯(lián)絡處。就在唐占晞赴任的這個月23日,鄧小平?jīng)Q定專門安排時間,和國務院副總理方毅一起,聽取清華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劉達有關學校各項工作清查整頓情況的當面匯報。
“我贊成留學生的數(shù)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學。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我們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學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學習,這樣可以有一個比較,看看我們自己的大學究竟辦得如何?!?/p>
鄧小平當場作了這一后來被稱為“擴大派遣出國留學人員重要講話”的表態(tài),并指出:“不要怕出一點問題,中國留學生絕大多數(shù)是好的,個別人出一點問題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即使一千人跑掉一百個,也只占十分之一,還剩九百個?!?/p>
教育部外事局隨后專門開會,傳達講話精神。郭懿清回憶,“會上聽到這一消息后,我們特別振奮”。
不過,這個消息當時并不為唐占晞等美方人員所知。
7月7日,美國總統(tǒng)卡特的科學顧問普雷斯博士率領美國科技代表團與方毅在人民大會堂會談。
對互派留學生一事,美方只是作為談判籌碼,并不抱太大希望。普雷斯在上午提出可以互派留學生時,中方并未給予回應。但下午會談即將結束時,方毅突然提出,中國政府要談的最后一項,是1979年想先派500名學者到美國進修學習。
唐占晞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方毅的話被翻譯后,美方人員有那么片刻愣住了。坐在方毅正對面的普雷斯,用手碰了碰身旁隨行人員,低聲問:“有沒有這方面的預算?”他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
“Who will pay(誰出錢)?”普雷斯抬起頭,嚴肅而略帶困惑地問。
方毅隨即告訴他,“費用由中方來付”。
在當天的歡迎晚宴上祝酒時,方毅說,希望中美雙方在科技交流和合作方面,“步子要邁得更大一些,路子要開得更寬一些”。
7月10日,在會見普雷斯時,鄧小平強調(diào),美國的科學技術在很多領域比其他國家先進,中國已經(jīng)大大落后,迫切需要獲得幫助,以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唐占晞回憶道:“鄧小平說,我們要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需要科技知識,美國是最先進的國家,應該幫助我們。他提出派人到美國學習?!?/p>
隨即,卡特總統(tǒng)在凌晨3點接到了普雷斯的緊急越洋電話。
美方?jīng)]有料到,中國竟然會主動推開這扇留學之門。
“紅色中國”
要派學者到美國來?
鄧小平發(fā)表講話后不到20天,教育部便完成了《關于加大選派留學生數(shù)量的報告》,確定了選派計劃。但在普雷斯回到華盛頓近三個月后,中美雙方有關教育合作交流的工作協(xié)議還沒有達成。普雷斯向方毅發(fā)出邀請,請中國政府派代表團赴美商談有關留學人員的事宜。
經(jīng)過商談,中國教育代表團定于當年10月訪問美國。曾留美的中國科協(xié)代主席、北京大學校長周培源擔任代表團團長,教育部副部長李琦則以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代表團顧問的民間身份出訪。談判的對手則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主任理查德·阿特金森、國際交流署署長以及白宮、國務院的有關人員。
在華盛頓的談判進行得異常艱難。雙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留學生人數(shù)和專業(yè)范圍。
反復商談后,雙方同意,“在1978至1979學年,美方接受中方500名至700名留學生、研究生和訪問學者,中方接受美方60名留學生、訪問學者”。
會后,唐占晞接到通知:“明天到白宮旁邊的國家科學基金會,找羅賓遜先生?!?/p>
第二天,唐占晞走進羅賓遜的辦公室。“聽說‘紅色中國要派學者到美國來,怎么回事?”羅賓遜問。
“白宮要開始跟中國交流?!碧普紩劥稹?/p>
“多少人?”
“第一批,500名。”
“你明天再來討論吧?!绷_賓遜聳了聳肩告訴唐占晞。
次日,唐占晞發(fā)現(xiàn)開會地點改在一個小會議室。一番自我介紹后,他才知道坐著的十多個人來自空軍、國防部、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中央情報局、國家航空航天局等部門,大都是情報人員。
唐占晞告訴他們:“白宮方面和總統(tǒng)本人,都決定開始跟中國交流學者?!边@些人則從國防的角度,指出有一些學術領域,外國學者尤其是蘇聯(lián)和中國的學者不可以涉及,并劃定了一系列范圍。唐占晞回憶,根據(jù)這個范圍,他們設計出一個表格,以后申請留美的中國人,都需要填寫各自的學術背景、研究領域等信息。
這樣的研究范圍限制沿用至今,并在當時讓談判陷入僵局。
接下來,李琦帶人留在華盛頓談判,周培源則帶隊去考察美國的大學。
在美方眼里,中國教育被“文革”耽誤10年后,有些太先進的技術暫時還無法在中國運用,因此中國學生除了在名校學習外,還可以到一些社區(qū)大學學習。但中方明確表示,中國留學生只進美國的一流大學,學美國的一流技術。
在美國停留13天后,代表團終與美方達成11項“口頭諒解”,并議定,“雙方鼓勵兩國的大學、研究機構和學者之間進行直接接觸”。
這個并沒有實質(zhì)性內(nèi)容的議定,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后,起到了美國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選拔出首批留美人員,
正式開始集訓
代表團回國后,教育部的首要任務,是選拔出首批50名留美人員。這50個人是通過英語考試、業(yè)務考試和政治考核后選拔出來的。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發(fā)表聯(lián)合公報,宣布兩國從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交。
最終,外事局確定了50人的名單,其中女性不到10人。郭懿清等人開始正式下達集訓通知。
這50個人被送到設在北京語言學院的出國人員集訓部集訓。集訓內(nèi)容除了國際國內(nèi)形勢、留學有關規(guī)定、出國外事紀律,還包括一些在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的生活常識——外交部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國外報紙很多,但不能用來擦屁股,因為會堵塞馬桶。后來,這批人出發(fā)前在國內(nèi)買了很多手紙帶到美國去,因為聽說在美國上廁所要投幣收費,下飛機前他們甚至提前上好了廁所。
后來,他們又被拉到美國駐華聯(lián)絡處辦理簽證。唐占晞看到,車上下來的50個人,大多穿著滌卡中山裝,所有的紐扣都扣得緊緊的。
“他們大都40歲左右,不少人英文很差,可能事先背好了答案,不過還是給了他們簽證。”唐占晞回憶說,為這50個人拿到簽證,是他的任務。
周培源在北大的學生姜伯駒和張恭慶,當時恰好獲得美國的獎學金,即將去進修。外事局覺得,雖然這兩人不由中方出錢,但也應納入公派留學隊伍。首批留美人員,于是變成52人。
建交之前,第一批留美人員順利到達美國
1978年12月26日晚上八九點,下著雪,一架飛機靜靜地停在首都機場停機坪上。一群穿著黑大衣和黑皮鞋、帶著黑色手提包的人,依次登上飛機。
看著52個“幾乎一模一樣”的中國人離開祖國赴美,唐占晞不由自主地想起前溯一個世紀的那群留美幼童。
120名幼童,由中國最早的留美學生容閎倡議,被清政府派遣赴美。他們坐著蒸汽輪船一路向東,需要經(jīng)過25天左右的顛簸。100多年后,他們的后輩則坐著飛機向西,經(jīng)巴黎中轉,只需30多個小時的飛行。
“當年詹天佑他們都是中途被搞回來了的。這些人……”送別這52個人時,唐占晞在心里嘀咕。
與幼童留美計劃中途夭折不同的是,現(xiàn)在這扇被推開的門不會再關上了。兩年多以后,當唐占晞離任時,已經(jīng)有幾千名中國留美人員在美國,也有兩三百名美國學者和學生在中國,還有80所美國大學跟中國大學或研究機構簽訂了交流協(xié)議。其中大多數(shù)的交流,是因為有美國大學的老校友在中國,或是中國大學的老校友在美國。這些在1949年前留學的校友此時成為紐帶,不僅他們和母?;謴土寺?lián)系,也讓學校與學校之間建立起合作關系。
其實,在那52名留學人員走出國門之后,到1981年,中國政府已經(jīng)與英國、埃及、加拿大、荷蘭、意大利、日本、聯(lián)邦德國、法國和比利時等國政府達成交換留學生協(xié)議。
中國人的留學之門再一次被完全打開。首批52名留美人員,除一人延期外,均在兩年后按時歸國。他們后來大多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領軍人物。
中國的經(jīng)濟、社會和思想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讓唐占晞們“想都想不到”的改變。那52個人的檔案,作為真實的歷史記錄,被存入國家檔案館。
(金衛(wèi)東、馮興方薦自2011年12月7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