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
競爭焦慮——始于童年的競爭很少有贏家
現(xiàn)在年輕的父母們普遍有焦慮感,這些焦慮可以說大同小異。比如,我能否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良好的教育?我是否有能力培養(yǎng)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孩子?這樣,就會牽扯出很多具體的困惑:如何選擇到一所好的幼兒園,如何到一所名小學就讀,如何上一所不錯的中學,如何幫助孩子取得高考的勝利,如何讓孩子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人生并非完全不需要競爭,但從教育的角度講,競爭一定要守住兩個度,一個是心理程度,一個是年齡向度。前者說的是“適度”的競爭是好的,不要“失度”;后者說的是并非任何年齡的人都適宜參加競爭,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中就不該有競爭。家長們把自身的競爭心理和壓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們從上幼兒園開始就進入了“賽場”,要上文化課,開始有作業(yè),要比誰聽話,比誰表現(xiàn)好。上了小學、中學,以考試為主的、名目繁多的評比幾乎控制了學校生活。
社會心理學研究認為,競爭是挫折的重要來源之一。在競爭焦慮氛圍下成長,并被迫進入競爭軌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現(xiàn)無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競爭很少有贏家。
家長強權——最隱蔽
但最鋒利的刀子
這些年來,人們一談到現(xiàn)在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時,都說孩子是被“溺愛”壞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歸納。這種錯誤歸納長時間以來深入人心,使家長們遲遲不能找到問題的癥結,甚至錯上加錯地往前走,比如有人為了不溺愛,就更嚴厲地要求孩子,甚至打罵孩子。
其實,只要是正常的愛,給孩子再多也不會把孩子愛壞了,因為沒有愛就沒有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說有些“愛”會讓孩子變壞,那肯定不是“愛”,只不過是披著愛的外衣的“過度管制”,比如小到吃飯、大到上什么課外班或選擇什么專業(yè),家長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
“聽話”仍是我們在教育兒童時的核心審美心理。人們說“四二一”家庭格局有問題,不錯,是有問題,但問題絕不是孩子被愛得太多,而是自由太少。幾個大人管一個孩子,家長如果再說一不二地強勢,孩子身上得捆綁多少繩索???一個被太多繩索捆綁的孩子,怎么可能成為一個幸福、健康、有出息的孩子呢?
“自由”這兩個字,在我們的教育中還沒成為共識,質疑者總會把自由理解為“放任自流”或“無法無天”。自由和尊重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當全社會都在談“尊重孩子”,卻在“自由”的觀念上出現(xiàn)盲區(qū)時,尊重其實就變成一句空話。所以,父母們應該重新理解自由,重新估價自由在教育中的價值。理解了人的自由意志在教育中何等有價值,在家長內(nèi)心自會掀起一場“去強權運動”。
出路之一:
回歸優(yōu)秀傳統(tǒng)
在探究當下的教育時,我不止一次地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如何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更好地接納先進的西方教育思想?
而我針對這一問題想首先亮明的觀點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觀念其實非常先進。拿我們公認的比較先進的現(xiàn)代西方教育思想來對比中國傳統(tǒng)教育,我們可發(fā)現(xiàn),西方教育者在一兩百年前說的話,我們的祖先在兩三千年前就說過了。
“早教”的概念似乎是近年從西方引進的,而我們的祖先早就強調“教婦初來,教兒嬰孩”;現(xiàn)代西方教育思想特別強調給兒童自由的成長空間,家長不要對孩子干涉太多,我們的前輩對此觀念已概括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們現(xiàn)在大張旗鼓地引進西方的個性化教育,而兩千多年前就出世的“因材施教”四個字,說的不正是這個觀點嗎?
傳統(tǒng)還告訴我們,“子不教父之過”,可現(xiàn)在,孩子一有什么錯,很多家長立即想到的是如何改造孩子,而不肯反思自己;傳統(tǒng)中“恭寬信敏惠”的五字處世原則,已被競爭至上、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取代;傳統(tǒng)中“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钡莱隽耸陿淠景倌陿淙说穆L教育過程,可現(xiàn)在報紙上每天“三天學會寫作文”、“補習半個月提高200分”的宣傳比比皆是,越是速成的越是受歡迎。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如果說我們現(xiàn)在確有很多困惑,不是傳統(tǒng)觀念困擾了我們,恰是我們在拋棄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觀念后迷失了方向。
出路之二:重新估價學校
和家庭的權重
中國傳統(tǒng)非常講究家庭教育,以至于教育一直是件非常個人化的事情。比如科舉考試沿襲了1300多年,卻從未產(chǎn)生“科舉考試培訓班”之類的政府行為。自民國開辦現(xiàn)代學校后,家庭教育的功能大大退化,人們開始把教育的功能寄托給學校。同時,家庭教育更加邊緣化。
英國教育家尼爾認為:“家庭比學校更重要。假如家庭中沒有恐懼與處罰,孩子不會相信學校永遠是對的。家長應該誠實地告訴孩子,他們對壞學校有什么想法。而荒謬的是,父母往往對最笨的老師也保持忠誠?!?/p>
就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發(fā)展中的影響權重,我相信它們會越來越趨于平衡。學校教育凌駕于家庭教育之上的情況將會慢慢改善。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男女分工的模糊化,女性對社會生活參與的增多,以及個性化教育的發(fā)展,學校教育的局限性會越來越凸顯,家庭教育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家庭教育即使不能形成像現(xiàn)代學校這樣有組織的、系列化的教育實體,其地位也會在文化層面得到確認和鞏固。
出路之三:
提高教育者的素質
“教育者”主要指兩類人,一是在學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二是所有的家長。年輕一代家長,必須認識到自己是個“教育者”——這樣一個角色,要求你不能簡單沿襲自己父輩的教子方法,也不能僅僅憑感覺去胡亂管教孩子。要保證教育的有效性,必須先保證它的科學性。
“70后”、“80后”家長看到“素質”這個詞時可能會很自信,作為文化程度高于前面任何一代人的家長,當他們的孩子出生時,他們內(nèi)心對自己的教育水平多半會很自信。但事實上,作為教育者的素質和作為普通人的素質有時是會有出入的。我見過很多文化程度高、有事業(yè)心、自身素質不錯、對孩子也有責任感的家長,結果卻是把孩子“教育”得很糟糕。
面對自己辛辛苦苦制造的不理想的“產(chǎn)品”,很多家長無可奈何地歸納就是“孩子和孩子不一樣”,以此來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鬃诱f天下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所有的西方教育理論也都是建立在人的共同性這一部分上的,它研究的永遠是人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有規(guī)律可循的那部分。所以,我認為教育可以和醫(yī)學類比。一個醫(yī)生一生會遇到無數(shù)個病人,這些病人各不相同,但我們能因此就說人和人不一樣,沒有可以共同遵循的治療原理嗎?想做一個好家長,就要懷有“學醫(yī)”的心態(tài),要去學習,要了解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科學知識,這是幫助你解決一切教育問題的“萬能鑰匙”。
作為家長,面對孩子,面對教育,要有敬畏感。你是否能不斷地學習,不斷“從師而問焉”,決定了你自身的變化情況,也決定了你所影響的孩子的未來發(fā)展。
(摘自2011年6月1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