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江濤 周麗 羅敏
1986年,吉林省委副書記王先進被調入北京,出任中國第一任國家土地管理局局長,掌管96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管理與改革。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形成了今天的城鄉(xiāng)土地管理制度。日前,這位81歲的老人講述了20多年前制度設計的初衷和安排。以下就是王先進的講述——
建國后30多年里,我國一直沒有專門的土地管理法律和管理機構。城市土地歸國家所有,用地則由政府劃撥,誰用誰管;農(nóng)村土地集體所有,集體用集體管,各級政府都沒有專門的土地管理部門。土地是無償?shù)?、無限期的、不流動的。
到上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一些新情況陸續(xù)出現(xiàn),土地成為重要資產(chǎn),實行“三無”顯然是不行的。當時有一件事情,可以說直接觸動了中央領導決定成立國家土地管理部門。1984年我國糧食產(chǎn)量達到峰值后,在1985年產(chǎn)量突然下滑。而當年我國耕地面積凈減少1500多萬畝。這件事促使中央下定決心,1986年3月下發(f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占耕地的通知》,并成立國家土地管理局作為組織保證。
在城市土地這個方面,1982年、1984年,深圳、撫順開始征收土地使用費以及試驗在經(jīng)營企業(yè)中開征土地使用費。國家土地管理局成立后不久,根據(jù)兩地的實踐經(jīng)驗,我們向國務院遞交報告,提出全國普遍開征土地使用費。我們有3個理由:第一,國家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提高了土地使用價值,因此土地應該有償使用。第二,要節(jié)約用地,保護耕地,只有法律手段不行,還要用經(jīng)濟手段,用地要付出高額成本,讓土地使用者建立自我約束機制;第三,馬克思地租理論也認為,“消滅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取消地租”,收費有據(jù)。
1987年2月,國務院組織召開外資領導小組會議,我作為領導小組成員參加會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谷牧在會上傳達了國務院主要領導同志的意見,提出能不能轉讓一部分城市土地,吸收一些外資,加快城市建設。當時會議決定,由國家土地管理局和國務院法制辦組織試點。
1987年12月,深圳市首次公開拍賣一幅面積8588平方米的地塊,使用權為50年,這就是新中國歷史上土地拍賣的第一槌。
土地使用權的制度確定下來,在城鎮(zhèn)一個是企業(yè)用地的使用期限,另一個就是住宅用地了。我們土地管理局一開始提出的是住宅50年產(chǎn)權。這個期限是根據(jù)境外經(jīng)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來的。
我們先定了50年,理由主要有3個:一是土地出讓歷史上沒有經(jīng)驗可以借鑒,年限短點比較好調整;二是一個人的工作年限,一般為50年,假設從20歲開始,50年后就70歲了,可以夠他們一輩子經(jīng)營,而且可以轉讓、繼承、續(xù)期;三是過去在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下,房產(chǎn)產(chǎn)權的一般使用年限就是按50年計算,50年后房產(chǎn)就不能再用了。按照價值來算,用了50年就沒什么價值了。
后來中央討論轉讓土地的問題時,一位主要領導問年限長一些行不行,我回答了上述理由,并表示如果覺得50年時間短了,再增加幾十年也是可以的。后來制定法律時,就變成最高年限70年。
50年或者70年,甚至100年都沒問題,這個數(shù)量的問題不大,也沒有多大關系,關鍵是到期以后怎么處理。這不僅是大家都在關心的問題,也是我認為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最初討論產(chǎn)權期限的時候,已經(jīng)考慮到到期之后怎么辦的問題,并提出到期之后“無償收回”,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就要把土地收回;如果國家不需要,使用者提出申請也可以續(xù)期。
“無償收回”也是學習國外的經(jīng)驗,目的是為了保護土地所有權者的利益考慮,對土地使用者也是公平的。而“無償收回”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當用到到達50年或者60年的時候,土地的使用期僅剩10年或剩5年,房子的買賣怎么辦?市場交易就出現(xiàn)問題了。當時我們已經(jīng)考慮到這個問題,但因為沒有相應經(jīng)驗,所以就沒有寫進去。
當時我們已經(jīng)預見到地價的增值,但沒有預料到會像現(xiàn)在增值這么快。實際上房價增值就是地價增值引起的。地價的增值是因為整個社會的投資引起變化,隨著科技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環(huán)境的改善,地價就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