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佳
一、龍的起源
兩千三百年前,詩人屈原在他的詩篇《天問》中提出百余個問題,從自然到社會,從歷史到傳說,他都大膽地提出了懷疑,連“龍”這個神物也沒逃脫他那敏銳的目光。因為傳說當年大禹治水時,曾有龍以尾劃地,為禹指出疏導洪水的路線,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蕩。龍其實是一種虛構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許多動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組合而成的?!稜栄拧ひ怼め岧垺诽岬溃骸褒埥撬坡梗^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饼埖男蜗笫侨绾窝葑儼l(fā)展成人們所熟知的樣子的?這要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原始宗教中,各個氏族普遍存在對動物的圖騰崇拜。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動物充饑,還要躲避那些對自己生命構成威脅的兇猛動物。在這個過程中,原始人對某些動物的體態(tài),如鱷、蛇、鳥及某些昆蟲等,以及這些動物奇異的能力,如可以翱翔于天空、潛游于水底、無足而行等,產(chǎn)生了崇拜和幻想。對動物的崇拜及對自然現(xiàn)象的崇拜,產(chǎn)生了龍圖騰,龍這種動物逐漸神圣化。
二、龍文化的發(fā)展
《新華字典》對龍的解釋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龍文化是中華文化的象征,它不僅在華夏文明初期就已出現(xiàn),而且貫穿中華文明發(fā)展的悠久進程。它以兼容并蓄的胸懷吸收了中外文化,建立起復合多元的文化體系,豐富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龍文化的發(fā)展軌跡我們可以從官方與民間這兩條線索依次梳理。
(一)龍文化在皇權中的體現(xiàn)
在原始社會中,龍作為超自然的象征,是全社會共同的精神財富。到了奴隸社會的初期,皇位等世襲制度的產(chǎn)生和奴隸階級對社會財富的占有,龍被轉化為最高統(tǒng)治者的祖先,這種觀念發(fā)展到了封建社會,封建帝王把龍當作個人絕對權威的標記。
在中國封建社會,似乎沒有哪個帝王不說自己是龍的。秦始皇自認為“祖龍”,“龍”于是被稱作“祖先”。漢高祖劉邦據(jù)說是其母劉媼與龍交所生,生得“隆準而龍顏”。楚漢相爭時,范增發(fā)現(xiàn)劉邦具有“天子氣”,“皆化為龍虎,成五彩”?;实凼驱垼簿陀辛藢9┗实凼褂玫摹褒堅~”,群雄割據(jù)稱“龍戰(zhàn)”,新王朝興起稱“龍興”,未即位時稱“龍潛”,即位之時稱“龍飛”;皇帝的身體稱“龍體”,面貌稱“龍顏”,姿態(tài)稱“龍威”,居住在“龍脈”,子孫為“龍種”,走路是“龍行虎步”,死了是“龍馭殯天”。就拿皇帝的禮服來講,漢代的龍袍上繡有十二種象征皇權的龍紋,唐代的龍袍上不僅有這十二種象征皇權的龍紋,還單獨用龍紋組成大團花,裝飾在衣服的前胸和后背。宋代流行通身的大袍,稱為“纏身龍”。明朝皇帝的禮服上織繡的龍就更多了,有的整件上就繡有一百九十二條龍,在每條大龍周圍另加一群小龍,有的躲在大龍杯里,有的趴在大龍背上,有的由大龍抱著摟著,寓意皇帝的后代是龍子龍孫。這類服飾到了清朝,制作就更加精細了。在住的方面,龍的形象遍布每個角落。以藝術的手段塑造龍的形象,以象征皇帝的權威,這是中國宮廷藝術的重要特點。
(二)龍文化在民間的體現(xiàn)
中國古代北方的匈奴人,南方的楚人、越人,都是以龍為圖騰的民族。在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文化中,龍的題材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民間,人們習慣把有權勢地位的人比作龍鳳。在民間文學藝術中,龍的形象都是人格化的,就拿海龍王的形象來說,有的為民造福,有的與民為害。在我國各地,過去人們建有祈禱風調雨順、保豐收的龍王廟,這是人們對超自然力盲目崇拜的結果。民間鯉魚跳過龍門就能成為龍的傳說,潛藏著世俗與神奇、平凡與偉大之間可以轉化的辯證觀點。每逢喜慶節(jié)日,各式各樣的舞龍活動便在黃河上下、大江南北的谷場、村巷、街院、海邊乃至城市中心展開,龍的品種豐富多彩,有竹龍、木龍、荊龍、草龍、布龍、紙龍,有荷花和蝴蝶組成的“百葉龍”,用長板凳首尾釘上鐵扣子,連在一起的“板凳龍”,將一棵棵大白菜插上竹竿,中間串繩索的“菜龍”……正因為龍這一動物的人格化及其蘊藏著哲理思想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所以龍一直是中國各族人民喜愛的體育活動和文藝活動的重要道具,特別是賽龍船和龍舞。龍舞的活動在漢代已見于文獻記載,并在漢代的石刻中反映出來。
三、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龍文化
中國人可以說“讀龍書、演龍戲、唱龍歌、跳龍舞、栽龍樹、養(yǎng)龍花、吃龍菜、喝龍茶”,以“龍”為名、說龍、寫龍、畫龍、雕龍、舞龍、賞龍、立志成龍,處處有龍、時時見龍,哪里有華人,哪里就有龍。華人已經(jīng)把龍文化帶到世界各地。對于學習漢語的外國人來說,中國龍是一種很奇妙的動物,與西方的龍相比,中國龍具有特殊的文化底蘊和深遠的意義,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學習者掌握這種龍文化不僅僅是對知識單純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能夠把這種知識轉化為跨文化交際中的交際能力,也就是能正確理解語言中的文化內(nèi)涵,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約。對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對龍文化滲透和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身邊隨處可見的“龍”的意義。
在中國古代經(jīng)典著作中幾乎每一本書都有關于龍的傳說和神話。在對外漢語的教材中,涉及龍的主要是一些帶有龍字的成語、歇后語、小故事等,隨著語言學習的深入,龍就在一些比較長的篇章中出現(xiàn)了,具有鮮明的擬人形象和象征意義,帶有明顯的文化意義。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針對龍文化,本文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一)通過注釋直接闡述
這個方法比較靈活簡便,語言學習的各個階段都可以用。初學者甚至可以用學習者的母語注釋,隨著學習者漢語水平的提高,可逐漸用目的語注釋,使其可以自己閱讀學習,省去課堂上講解的時間。
(二)將龍文化的內(nèi)容融入課文中
課文本身就可以介紹某一些文化習俗,學習語言的同時就學到了文化,這是比較理想、效果較好的文化教學法。初級階段可以增加一些關于龍的小故事、神話傳說等,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龍在中國具有特殊的地位。隨著學習者的水平不斷提高,可以不斷加入有關龍的成語,龍的歇后語和龍有關的風俗習慣等,到高級階段可結合較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容。
(三)采用文化對比方式分析
西方文化中的“龍”與中國傳統(tǒng)的龍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征意義都有很大的區(qū)別,西方的“龍”一般帶有邪惡的意味,與東方的瑞獸完全不一樣。老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比,加深學習者對中國龍的認識。
(四)通過語言實踐培養(yǎng)交際能力
課堂中引入有關龍文化的專項練習,把所學的知識轉化成溝通技能。老師可以帶領學生舉辦舞龍、畫龍、觀看龍文化的紀錄片等一系列的活動,加深學生對龍文化的感知度,以使學生在現(xiàn)實的交際中避免發(fā)生一些交際障礙。
參考文獻:
[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2]王德.試論漢語文化背景下龍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