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
摘要:井上靖是二十世紀后半葉日本文學的三大家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中歷史小說是影響最為廣泛的,而歷史小說中中國歷史小說占了重要地位,《孔子》是他歷史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扛鼎之作。在他的筆下歷史不再是死板的歷史,活色生香的敘事方式加上日本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對中國儒家學說有一種新的解讀,既與中國儒家學說相似又略有區(qū)別。研讀他的作品,可以幫助后世人們從另一個側(cè)面了解儒家學說的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井上靖;孔子;儒家思想
井上靖作為二十世紀后半葉的三大家,為日本當代文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文學生涯以詩為起點,高潮并終于小說創(chuàng)作。他的小說中影響最廣泛的當屬歷史題材的小說,而中國歷史題材小說則在其中占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他的中國歷史小說往往有著歷史根據(jù),以現(xiàn)實為基礎(chǔ)卻又有虛構(gòu)想象的成分。他在查閱大量史學資料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的虛實結(jié)合的小說,即使是史學家來讀也會發(fā)現(xiàn)非常經(jīng)得起推敲,富有歷史邏輯感。文筆不似同時期的川端康成那般神秘玄奧,主要風格平實而流暢,規(guī)范中又不缺乏美感。他的中國歷史小說《天平之甍》《樓蘭》《敦煌》三部作品作為西域小說給中日的文化交流帶來了深淵而特殊的影響。
他在耄耋之年對自己的文學生涯做了一個圓滿的結(jié)束,那便是在病榻之上創(chuàng)作的長篇歷史小說《孔子》。井上執(zhí)筆的電視劇「亂世の中の叫び」說到:「六十代というのは、私がそろそろ人生の始末書を書く年齢なんです」(人至花甲,我也差不多應該為自己的人生寫一份檢討書)?;字昃捅徽撜Z深深震撼了心靈的井上決定了要寫一本與論語有關(guān)的書,之后多次去我國山東、河南等地取材。在他82歲之時,剛剛做完食道癌切除手術(shù)的井上靖通過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加上病榻之上的沉思,糅合了在我國實地考察的經(jīng)歷,最后他以超然和平和的心態(tài)創(chuàng)作了這本歷史小說作為自己人生的檢討書。由于表述平易近人閱讀性強,在日本文壇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本書不僅為日本文壇起到了推動作用,也為中國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廣泛傳播作出了非凡的貢獻,在當年獲得了野間文藝獎。
著名評論家河盛好藏說過:“井上靖的詩是他的小說的酵母,井上的小說是他的詩的釋義?!薄犊鬃印愤@部小說與其說是一部小說,不如說是一部詩集,每一頁皆可以斷章而讀,文字流暢而富于靈動之感,精彩的夾敘夾議循循而談將孔子的偉大一生勾勒出來?!犊鬃印愤@部小說創(chuàng)作的時期時值上世紀八十年代,美蘇冷戰(zhàn)加上世界各地沖突不斷、核武器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這是孔子生活的戰(zhàn)亂紛爭的春秋時代的真實寫照,孔子生活的那是一個天下無道的時代,禮崩樂壞的漸積達到了“臣弒其君者有之,子殺其父者有之”的歷史災難的深淵。所以《孔子》這部小說除了它的文學性,還具有相當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書中通過虛構(gòu)一個孔子的弟子「蔫(えん)薹(きょう)」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敘述了孔子四處奔走宣傳儒家思想的偉大一生,文中的語句生動有趣地描述了蔫薹陪伴孔子身側(cè)、并且在孔子死后33年和眾位弟子總結(jié)編纂記錄孔子言行的著作《論語》,字里行間流露出蔫薹對孔子的崇敬之情。不過這個弟子所編修的《論語》并不是我們所看到的論語,除此之外,小說緊扣事實和文獻,成功塑造了一個“慈愛、寬容、善良”的孔子形象,所以這部作品里打動人的不僅僅只有儒家思想的精髓,還有孔子的個人的人性魅力??鬃邮且粋€亂世中的清醒者,是所有理智混沌的人們的導師。
貫穿小說首尾的則是井上的日式思維理解下的儒家思想。
中國的儒家學說是六世紀開始傳入日本,公元516年開始了博士的輪帶交替制度來學習的儒學,直至幕府時期儒家學說都在日本文化中占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在傳播的過程中受到日本武士統(tǒng)治階級的干擾,部分儒家思想已經(jīng)失去了本來的含義,再加上“物哀”的日式思想,使井上理解的儒家思想精髓跟中國學者略有區(qū)別。
因此井上筆下的孔子已經(jīng)不再是中國歷史上的那個孔子,他被井上的文字賦予了新的生命和意義。
井上這種頗有新意的個人理解也表現(xiàn)在對“逝者如斯乎”的詮釋上,按照中國傳統(tǒng)儒學的解釋就是時光易逝規(guī)勸人們珍惜時間,而井上在《孔子》的序言中提出的理解則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歷史是跟當代社會相連,呼吁人們相信人類創(chuàng)造歷史的力量。
這種具有濃郁日式思維方式的對于中國古典文化的創(chuàng)新解讀,讓讀者感覺到一陣清新之風,從另一個角度重新認識了儒家思想這一中國文化魁寶。
一、仁
書中講到“孔子認為,要使混亂至極的天下恢復秩序,必須正源,端正構(gòu)成這個社會的最本質(zhì)的東西,所以提出“信”和“仁”的問題?!睍械目鬃訜o論在什么場合說話都要談及一個“仁”字,這個孔子也正是井上本人的化身,他希望儒家的“仁”思想不僅廣泛運用在日本的企業(yè)管理方面,更應該被世人所知,用來倡導呼吁世界和平。儒家的“仁”有大仁和小仁之分,小仁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民眾之間互相體諒理解和睦相處,而大仁則是指平復戰(zhàn)亂拯救黎民百姓與水火之中。書中孔子在陳國講學的時候就警戒了喜愛詛咒他人的民風,倡導大家講“小仁”。他在跟諸多君王會面之時更是要求他們能夠講究“大仁”,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就是一個鮮明的將“大仁”貫徹到底例子,曹操有云“正而不譎,其德傳稱??鬃铀鶉@,并稱夷吾,民受其恩?!?/p>
在思及如何做到“仁”之時,書中提到另外一句孔子的箴言「仁遠からんや。我仁を欲すれば、斯に仁至る」(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不以善小而不為,有為而無求,抱有仁義之心,淡定處事超然自我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仁”必定離自己不遠。
而這個“仁”往往會被片面地理解為“恕”,也就是說懂得寬恕他人。但是本書中卻強調(diào)了「惟仁者は能く人を好し、能く人を悪む」(只有具有仁義道德的人才能喜歡應該喜歡的人、厭惡應該厭惡的人。),告誡人們應該善惡分明,不做一個“老好人”。
二、君子
《論語·憲問》中提到“君子之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儒家將“君子”理解為一種道德標準。
書中的孔子一行人離開陳國之后,被吳國的潰軍襲擊擄去了糧食衣物以及馬車,所有人意志消沉。子路問孔子“君子亦有窮乎?”,孔子答曰「君子固より窮す。小人窮すれば斯に濫る」(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孔子一席話讓眾弟子感觸良深。在這個彈盡糧絕的境地之中,孔子仍能夠思及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警戒弟子們君子能夠安于困厄,只有小人才會趁此為非作歹。這種道德情操讓子路感動得手舞足蹈,而子貢也是激動不已。
所以文中的“君子”當是提倡人們在當代社會中嚴于律己,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即使是在極其困苦的環(huán)境中也要保持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井上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孔子一行人的落魄境地,然后反襯當下并不是亂世之中,卻仍存在一些道德敗壞的不良社會現(xiàn)象,提倡人們講究自身修養(yǎng)維護社會道德。
三、天命
天在儒家思想里天命有兩種解釋,一解為自然社會發(fā)展的不可抗力性,二解為統(tǒng)治階級的任務(wù)性。在井上的理解中,則把它詮釋為一種安于宿命不懈努力的積極精神。
相比較于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仁”而言,和病魔作斗爭的井上在“天命”上所著的筆墨顯然更多。
井上筆下的孔子周游列國傳播儒家思想是與命運斗爭的14年,反觀現(xiàn)實,井上在病榻上揮筆創(chuàng)作的這兩年也是與宿命搏斗的一段時期,所以《孔子》這部小說與其說是文學作品,其實更像一部自傳,將井上關(guān)于“天命”的認識闡述地淋漓盡致。
井上所提倡的“天命觀”與我國封建階級倡導的禍福由天略有不同,他的觀念更具有進步意義。中國的封建統(tǒng)治者將天命說推廣至深入民心,讓所有人都以為人一生的福與禍如何都已由不可抗拒的命運決定,借此來麻痹人心達到鞏固封建階級的統(tǒng)治的目的。而井上的天命觀點則是強調(diào)無論禍福,都要泰然接受,理智直面人生。放在文中則是無論禍福如何,孔子一行人也會將宣傳儒家學說進行到底,放在現(xiàn)實生活中,則是提倡所有人都像井上本人一樣即使面對殘酷的命運也能淡然接受并且堅持自己的信念,這種積極向上的頑強精神就是井上晚年參透的人生真諦,也是他留下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葉渭渠,唐月梅著.20世紀日本文學史(第2版)[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4.
[2]陳雨虹.論井上靖的孔子觀[D].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3]盧茂君.井上靖長篇歷史小說《孔子》創(chuàng)作述略[J].漢語言文學研究,2011(01).
(作者單位:湖北省孝感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