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異地高考即將破冰教育部稱10個月內(nèi)出臺政策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列席全國政協(xié)十一屆五次會議開幕式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關于異地高考的問題,教育部正鼓勵各地盡快推進,現(xiàn)在已到最后的沖刺階段,用不了10個月就會出臺相關政策。
他表示:“異地高考是有條件的,除了考慮城市承載能力外,還對家長和孩子有一定條件要求。涉及很多情況,比較復雜,有些城市可能難度稍微大一些,教育部也為此正在積極協(xié)調(diào),鼓勵各地盡快推進?!?/p>
(來源:《中國青年報》)
2.代表委員建議矯正家庭教育異化現(xiàn)象
從虎媽、狼爸到鷹爸,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成為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他們紛紛表示,在社會競爭壓力加大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矯正家庭教育異化現(xiàn)象,剛?cè)嵯酀⒁虿氖┙?,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虎媽狼爸的教育方式,違背了孩子的天性。”全國人大常委、國家督學、北京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龐麗娟說,雖然存在一些通過“逼迫教育”讓孩子上大學的例子,但存在不等于一定是合理的?!叭绻⒆诱找獙W自己并不喜歡的各種興趣、專長,整天為了一分兩分的學習成績誠惶誠恐,他們還會敢于發(fā)揮想象、敢于積極創(chuàng)造么?”
(來源:新華網(wǎng))
3.兩會代表呼吁學前教育應納入義務教育范疇
全國人大代表程軍榮提出,目前在農(nóng)村,不少幼兒園地處偏僻、設施簡陋、師資力量不足,難以肩負起學前教育角色。因此他建議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從國家到地方都應有相關政策措施出臺,比如南京探索了“幼兒助學券”,政府每年投入近3億元,對符合幼兒助學券發(fā)放條件的在園幼兒,每人每年減免2000元的保育教育費,幼兒在園期間最多享受3年補助。
(來源:《人民日報》)
4.兩會代表委員談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
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問題,一直受到政府和全社會的高度關注。每年兩會,代表委員都一再呼吁“減負”。然而,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至今依然存在,在有些地區(qū)甚至愈演愈烈。長期關注中小學生“減負”問題的葛劍雄委員說,“減負”難,根源在于社會給年輕人的出路太少、太窄。家長們越來越迷信“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以前“起跑線”在小學,現(xiàn)在已經(jīng)前移到幼兒園。
大家應該反思的是,除了上大學、上好大學,還有沒有什么好的出路?要從根源上解決“減負”難題,一是學校教育要有更多的分流渠道,加強職業(yè)教育的吸引力;二是社會階層間要有足夠的流動機會,大學生可以先做“螺絲釘”,再做“棟梁”;三是社會要尊重普通勞動者,讓任何職業(yè)的人都能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
(來源:《中國教育報》)
5.從民族復興的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
全國政協(xié)委員廖曉淇的提案稱:“為了民族的復興,應該將體育放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其中旁征博引,對于體育之于中國社會的重要意義作了一番闡述。前奧運冠軍大楊揚(微博)更是羅列了八條具體操作措施,以支持她的核心論點:“建立問責制度,確保中小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近年來各種不同年齡層級的體檢結(jié)果,早就映證了廖曉淇、大楊揚們的擔憂。與不論歐美發(fā)達國家、還是日本韓國做橫向?qū)Ρ?,中國青少年在體質(zhì)、運動素質(zhì)等各方面,早已瞠乎其后。體育發(fā)展,離不開教育體系支持。校園的大門,必須向體育敞開,卻絕不可急功近利。
(來源:《金融時報》)
6.農(nóng)村小學10年減少近30萬所民進中央建議設底線
民進中央向今年全國“兩會”提交的提案顯示,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我國農(nóng)村的小學減少了一半,平均每天消失56所,這成為誘發(fā)學生輟學的新影響因素。民進中央建議明確因地制宜撤并學校的政策因素,規(guī)定農(nóng)村學校撤并的標準。
民進中央認為,近年來的布局調(diào)整,整合了農(nóng)村教育資源,提高了教育質(zhì)量和辦學效益,總體上是應當肯定的。但在撤并中存在工作簡單化、程序不規(guī)范,以及撤并后辦學條件沒有跟上的問題。不少地方不顧客觀實際,提出“小學進鎮(zhèn)”、“初中進城”,有的地方甚至提出要“消滅農(nóng)村教育”。
(來源:《南方日報》)
□欄目編輯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