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臘梅 李濤
[摘要]隨著經濟政治體制改革,我國社會結構發(fā)生了重要變化,新的社會階層出現。本文通過研究新社會階層產生及其利益訴求,理性分析了政治參與現狀和問題,針對有序政治參與,從理論引導、政治領導、制度建設以及表達機制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思考。
[關鍵詞]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
[中圖分類號]D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2)04-0013-02
一、我國新社會階層的產生及其利益訴求
(一)我國新社會階層的產生過程
經濟、政治體制調整和改革為中國社會階層分化提供了歷史契機,構成了新社會階層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經濟體制調整提供了良好經濟環(huán)境。計劃經濟模式和產業(yè)結構的改變,使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fā)展,“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分配方式促使部分有知識或者有技能的人員自主創(chuàng)業(yè)。二是政治體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社會輿論環(huán)境。十五大以來,我國在政策上支持、鼓勵、引導私營經濟健康發(fā)展,這是對私營企業(yè)政策的新突破,也是對新社會階層的政治保證。
(二)新社會階層的利益訴求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社會階層人士具有兼顧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特性,并具有較強的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新階層的利益訴求主要表現在:在政府部門有關政策措施上,期望為非公有制經濟創(chuàng)造更加穩(wěn)定、有利的政策和環(huán)境;在產業(yè)構成上,期望私營企業(yè)能夠獲得與國有企業(yè)相近的或者同等的政策扶持;在政府職能上,期望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以適應市場經濟的快速變化發(fā)展,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在政治生活上,希望能夠更加方便地廣泛地參與其中,反映自己的想法,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就目前而言,新社會階層的利益訴求已不再單純局限于經濟領域,而是也希望參與社會政治生活,體現自身政治價值。
二、我國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存在的問題
(一)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功利性明顯
政治參與的本質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和保護自身利益。由于新社會階層專注于自己企業(yè)本身的發(fā)展,客觀上對政治參與尚力不從心,其政治需求都是相對具體的,很少上升到制度層面,這決定了新社會階層的政治參與主要是功利性參與,而不是理念性參與,直接導致政治參與的動機層次不高、政治義務感不強。
(二)新社會階層組織上渙散性突出
新社會階層作為一個尚在發(fā)展的復雜的社會群體,他們既有從農業(yè)中分離出來的部分農民企業(yè)家和私營企業(yè)主,也有來自知識分子和政府官員的商人,還有自由職業(yè)者和外資企業(yè)中的高級知識型人才等,他們的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文化構成不相同,價值觀念不一樣,反映在政治參與上的要求就大不相同,導致整個階層在政治參與過程中組織的渙散。
(三)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心理上存在矛盾性
新社會階層是在社會轉型期發(fā)展壯大起來的,政治參與心理的矛盾性表現突出。一是對改革開放政策的認知程度存在矛盾心理。新社會階層是改革開放政策的受益者,他們對社會主流價值與現存秩序有著較強認同感,但他們又并不完全滿足于現狀,希望通過漸進的政治改革與制度建設,來保護他們的合法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在社會各個領域爭取更大的自由發(fā)展空間與機會。二是對法律和自身認識存在矛盾。新社會階層也越來越多地重視法律、法規(guī)在經濟中的作用,但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對法律認識不夠、法治意識淡薄等諸多問題,損害和影響了新社會階層的社會形象,很大程度上減緩了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的進程。
(四)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積極性缺乏
目前我國新社會階層仍是一個松散群體,并未形成獨立的階層意識和統(tǒng)一的政治訴求,政治參與層次較低,呈現出多層次性特點。第一個層次是關心政治;第二個層次是提出政治要求,第三個層次才是真正“參與”政治,即通過在人大、政協等任職或加入社會組織反對或支持、改變和維護政府或團體的利益??傮w上看,新階層大多數是最淺層的政治參與,是關心與個人利益發(fā)生直接關系的政治內容,缺乏普遍的政治義務感。
(五)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表達渠道不暢
我國新社會階層的政治參與雖在表面上的渠道和表達方式很多,如人大、政協的選舉活動、黨組織活動、民主黨派活動、政治社團活動和黨政部門召開的座談會等,但因相關制度未能法制化,常常是為了黨和政府某一時期的中心工作作配合,參政表達并不完全暢通,真正意愿表達受到嚴重制約。
三、擴大新社會階層有序政治參與的對策思考
(一)加強對新社會階層的理論引導
新社會階層發(fā)展與其他社會階層狀況不同,他們的需求復雜多樣,要實現政治參與的有序化和健康化,就必須對新社會階層的政治參與進行理論指導。一是加強對新社會階層的思想政治引導。引導他們重視“以人為本”,保護社會每一個成員的各項合法權利。二是提高新社會階層的綜合素質。為了實現新社會階層的政治參與有序化、組織化,必須對新社會階層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行改善和提高,幫助新階層掌握先進的理論知識,正確認知政治參與的目的性,才能有效地促進新社會階層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和組織,促進他們有序地參與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
(二)增強黨對新社會階層的政治領導
強有力的政治領導是社會各階層進行有序政治參與的必要條件。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者。加強新社會階層對黨的認識,保證我國經濟建設和民主建設步伐的統(tǒng)一性,才能端正參與態(tài)度,增強參與意識,提高參與能力,把握參與尺度,引導新社會階層自覺接受黨的領導,服從黨的指揮,真正地做到從社會主義建設主人翁的立場出發(fā)。
(三)加強和規(guī)范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的制度建設
穩(wěn)定的制度環(huán)境是保障新社會階層進行有序政治參與的客觀要求。新社會階層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政治法律環(huán)境的改進有利于推進政治參與的速度和廣度,強化新社會階層的政治參與意識,提高社會責任感,進一步擴大政治參與面,提高新社會階層的積極性。
(四)完善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的表達機制
要完善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的表達機制,就必須擴大政治參與的基礎,在新社會階層內部建立民意反映制度,疏通反映問題的渠道,了解他們所反映的問題,聽取他們的意見,把有建設性的意見匯總、提煉,這樣才能真正地從實際出發(fā),做好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的工作。同時,建立相應社會告知制度,讓新社會階層通過民主討論,向政府反映問題,減少非制度性政治參與,防止利益表達的無序化。
[參考文獻]
[1]曹方偉.我國新的社會階層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9屆碩士學位論文.
[2]崔瀟月,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的途徑研究[J]. 學術研究,2008.2.
[3]文道貴,陳志宇.新社會階層的政治參與及執(zhí)政黨的政策引導[J].社會主義研究,2005(6).
[4]趙美英.新社會階層政治訴求的調查與機制研究[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1).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責任編輯:譚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