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 師佳
【摘要】當今社會正處于風險高發(fā)期,關于風險議題報道的研究已成為新聞傳播領域研究熱點。本文旨在論述特定報道議題——風險議題報道中存在的娛樂化現象,同時分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探討媒介如何消除此類現象。
【關鍵詞】風險社會娛樂化煽情化傳媒責任
早在20世紀80年代,在反思現代化的基礎上,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就提出了風險社會理論。他認為,處在現代社會的人們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許多不明的和無法預料的后果成為歷史、社會的主宰力量。
烏爾里?!へ惪苏J為,“風險有別于災難,災難是自然造成的,風險是人為造成的,貝克教授曾坦言,當代中國社會因巨大的社會變遷正步入風險社會,甚至可能進入高風險社會?!雹俳陙砦覈匀粸暮︻l發(fā),如:汶川地震,南方雪災,甘肅特大泥石流……同時,中國處在社會轉型期,貧富差距逐漸拉大,社會矛盾復雜,普通大眾的生存壓力大,社會突發(fā)性危機事件爆發(fā)率較高,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社會轉型的加速,我國所面臨的社會風險日益增多。
風險議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往往是媒體眼中的重要新聞,但媒體為了便報道吸引受眾眼球,在報道中出現異化,即新聞娛樂化現象。
一、風險議題報道中的娛樂化現象
風險事件發(fā)生后,各大媒體會競相跟進報道,由于各種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的迅速發(fā)展,媒體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走向白熱化,那么,在此類事件的報道中迎合受眾趣味的內容往往會成為競爭的優(yōu)勢。在此類事件中暴力血腥的場面是吸引受眾眼球的“法寶”,如在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中,媒體幾乎都在努力抓取這個吸引眼球的“良機”。在突發(fā)事件面前,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動,突發(fā)事件報道應具有的嚴肅性和人性化被扭曲。媒體瘋狂地追逐事件進展的整個過程,采取實時直播的報道方式,將事件發(fā)生的現場完全呈現給受眾,其中涉及暴力和血腥的細節(jié)。再如對南平案的報道,許多媒體忽視報道可能帶來的負面社會影響,對犯罪分子所持的殺人武器、操刀動作、殘忍冷酷的表情、執(zhí)迷不悟的言論甚至“雷人”的供詞悉數報道。盧德平認為,“媒體過多披露細節(jié),滿足了很多網民的好奇心理,很有可能把一個悲劇的東西“娛樂化”。②此外,“煽情化”是引起受眾共鳴、激發(fā)受眾情緒的手段,在災難報道中,為了達到渲染氣氛的效果,媒體報道中出現煽情化,甚至會用假新聞來達到煽情的目的。清華大學李希光教授曾批評道:“媒體不再是靠事實來引導公眾,而是靠情緒來引導公眾。媒體忠于的不再是事實真相,而是公眾的情緒?!雹?/p>
二、風險報道中娛樂化現象解析
美國傳媒狂炒辛普森殺妻案、前英國王妃戴安娜之死、前美國總統克林頓的緋聞案是新聞娛樂化的三大標志性作品。
依靠娛樂化的手段來爭取受眾和市場,在當今的媒體界是很普遍的。以一些極端娛樂化的新聞吸引受眾眼球,從而給他們帶來豐厚的經濟利潤。在以聲音和圖像為主的時代,尤其是廣播電視新聞自然不會放過如此吸引眼球的“賣點”。在廣播電視新聞中,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上,娛樂化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節(jié)目中普遍采用說新聞、聊新聞、侃新聞的形式;在內容上,追求名人趣事、暴力事件、災害事件、體育新聞、犯罪新聞等軟新聞,把硬新聞進行“軟性化”處理,以達到吸引受眾眼球、賺取利益的目的;形式上,走新聞故事化、情節(jié)化道路,較多采用煽情化、設置懸念等方式來吸引受眾。
新聞娛樂化的出現,與當今社會所處的經濟文化環(huán)境密切相關。筆者認為原因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從受眾的角度來看,受眾有娛樂需求,媒體為了迎合受眾,就必須抓住那些吸引受眾的賣點,從中取得利益;二是從新聞產品生產者的角度看,在當代,媒體形態(tài)多樣化,尤其是隨著網絡媒體的發(fā)展,媒體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為在激烈的競爭中站住腳,媒體在報道中追求娛樂化。
三、如何在風險議題報道中走出娛樂化
施拉姆指出,大眾傳播有環(huán)境監(jiān)測、社會協調和遺產傳承以及社會控制、規(guī)范傳遞、娛樂等一般的社會功能,我國的新聞媒體擔負著引導人、教育人、鼓舞人的重任。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媒體過于追求娛樂化,必然會導致新聞報道庸俗化、低俗化,媒體大肆報道低俗的信息,喪失了新聞媒體應有的嚴肅性和社會責任感,這與“三貼近”的要求是相悖的,它帶來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并加以克服。
風險議題,由于具有新聞價值、社會影響力,媒體報道要走出娛樂化,筆者認為,在此類事件報道中媒體應該做到:
1、堅持新聞專業(yè)主義,客觀報道
在報道中我們應該堅持新聞專業(yè)主義,不回避事實,隱瞞不報是對受眾知曉權的侵害。在網絡時代,對于突發(fā)性公共事件,即使傳統媒體不報道,人們仍然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渠道,方便快捷地傳播相關信息,隱報、瞞報還會導致謠言的產生和傳播,因此,回避和堵塞是不可行的。在報道中不渲染,不能為了吸引受眾眼球,獲取利益而采用夸張的手法對事件進行詳細的報道。媒體應該秉持嚴肅冷靜的報道風格,客觀公正的報道態(tài)度,恰當引導輿論。由于突發(fā)事件具有突發(fā)性、震撼性、負面性等特征,受眾對此有著強烈的欲知需求,但是媒體不能為滿足受眾需求而“有聞必報”,必須全方位考慮,慎重選擇事實,恰當設置議題,以適時、正確地引導公眾輿論,實踐媒體的社會責任。
2、報道要理性,強化責任意識,降低社會危害
在此類事件報道中,媒體能夠報道什么,不能報道什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堅持適度報道原則,以求最大程度地降低突發(fā)事件所帶來的社會危害,強化責任意識,媒體在報道過程中,必須對事實報道做到詳略得當,對信息進行過濾。在地震等自然災難報道中,要避免將血腥、悲慘的情景進行詳細的描述;在社會突發(fā)事件報道中,對犯罪細節(jié)也不能逼真描述或過度描述。例如,在南平事件報道當中,“不要把特別殘忍的事實全部報道得非常清楚,包括鄭民生怎么用刀,哪種刀法全報道出來,我覺得那真的是很惡劣的報道?!雹芡瑫r,死者照片、音像資料在刊登、播出時也要嚴格把關。在讀圖時代,圖片所帶來的震撼力和影響力遠遠超過語言的描述。因此,報道中,要謹慎選擇圖片,加強對音像資料的剪輯和適度播出。
3、深挖事實,多方面、多層次分析原因
一個人犯罪往往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媒體不應把事實簡單化、淺層次的報道出來,這樣的報道如果過多可能會導致其他人的效仿,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失去了傳媒作為社會公器應有的責任。媒體就像啄木鳥,它的主要任務不是從樹里取出蟲子,而是為了讓樹更健康。因此媒體除了客觀、冷靜地報道事實外,還應從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深刻剖析犯罪產生的原因,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對事件進行深度的解析,不要一味地報道事實本身,應該挖掘導致犯罪的多方面、多層次的原因,這樣做能夠使受眾在突發(fā)事件面前有緩沖的機會,才能更好地引導社會向著良性的方向發(fā)展。
此外,媒體在報道中要注意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在報道語言上,媒體要保持客觀冷靜的態(tài)度,忌獵奇轟動,對于兇殺案件,媒體在報道事實時,要注意對客觀事實進行過濾和把關,對細節(jié)進行概括交代,不能使用文學手法,煽情化敘事,這會導致報道主觀色彩濃厚、渲染成分增加,標題設置要特別謹慎,除了謹慎使用形容詞或副詞外,標題盡量避免使用“兇殺”一詞;在報道的技術上,版面標題忌醒目,圖片、視頻要謹慎采用,淡化事件的負面效應。兇殺案件一般應該刊登在內頁,而不應在頭版頭條大肆地呈現。
從長遠來看,走出媒體日漸泛濫的“娛樂綜合癥”,使新聞不再成為單純的視覺快感消費,不僅需要媒體加強自律,國家也需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約束。
參考文獻
①[德]烏爾里?!へ惪耍骸讹L險社會》[M].何博聞譯,譯林出版社,2004:15
②福州新聞網,http://lilun.fzne-
ws.com.cn,2010-6-24
③李希光:《轉型中的新聞學》[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
④李玫瑾,《對個人恐怖主義的零容忍—傳播者起著信息過濾的作用》,http:
//blog.sina.com.cn/s/blog_4bbb785f0
100jm7d.html 2010.05.06
(作者單位:蘭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