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斐
摘要:民族聲樂演唱是一門具有較強綜合性的表演藝術,涉及范圍較廣,但是還是可以用聲、情、字、形四個字概括出來。在具體的演唱中,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更像是一個動態(tài)連續(xù)的過程,支撐著演唱者將精彩的演出進行完畢。所以演唱者用自己的聲樂理論知識和歌唱技巧,對這四個方面進行充分的分析和表現(xiàn),是獲得良好的演出效果的前提條件。
關鍵詞:聲樂演唱;聲、情、字、形
一、民族聲樂演唱中的聲
聲,就是聲音,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形式的演唱都是一種聲音效果的表達。此處談論的重點是聲音的正確認識和合理的運用。首先是對聲音的正確認識。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對于聲音的認識都有偏差。任何一種美妙聲音的發(fā)出,其背后都是合理的科學依據(jù)的。很多同學固執(zhí)的認為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互相優(yōu)于對方,其實是一種片面的看法。我們所熟悉的青年歌唱家,被譽為是“中西合璧”典范的吳碧霞,她在個人演唱會上,上半場用美聲唱法唱西洋劇曲目,下半場用民族唱法唱中國曲目,一樣可以從容自如。這說明人的歌唱機能是有著很強的可塑性的,不管是哪種歌唱方法,只要是科學的,個人的歌唱技能就有足夠的張力將其容納。所以不能存有這種片面的觀點,而是應當用一種兼容并蓄的態(tài)度,對所有的科學唱法,都予以認真的學習和理解。其次是音色的刻畫問題。很多學生在演唱時,不管作品是什么內容,對于音色的刻畫都是一樣的。演唱表現(xiàn)愛情的歌曲和表現(xiàn)悲情的歌曲,音色的刻畫,顯然是有區(qū)別的。這反映出了學生們對于聲樂作品的常識理解不夠。比如面對一首圓舞曲時,要采用明亮、華麗的聲音;面對搖籃曲時,要采用輕柔、舒緩的聲音;面對內容較為歡快的歌曲時,音量應當適當?shù)姆糯螅羯榱劣辛?;面對內容較為悲苦的歌曲時,要注意聲音的收放,追求一種收放自如的效果。這些都是對于聲音的要求,也就是聲樂演唱者應當具備的對于聲音駕馭和刻畫的能力。盡管世界上有不同的國家、民族、地區(qū),他們在文化、語言、風格、審美上都有著較大的差異,但是基本的情感基調是一致的。這也是對于聲音的首要認識。
二、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
聲樂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門情感的藝術。我們之所以進行歌唱,就是因為我們的情感受到了觸動,需要通過歌唱這種形式來抒發(fā)出自己的情感。中國古代的很多藝術理論中,都提到了歌唱中情感的重要性。筆者在這里強調的是情感的連續(xù)性的問題。即聲樂演唱中情感的抒發(fā),是一個動態(tài)的、連續(xù)的、組合的過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相應的情感作為支撐,最后演唱完成了,情感的抒發(fā)也就完成了,或者說情感是貫穿于整個演唱過程中的。第一是案頭的準備工作。我們演唱一首歌曲,需要對作者的信息、作品的時代背景進行充分的了解,這已經成為了當代演唱所必備的一個步驟。倘若沒有這一步,歌唱者就沒有了情感的基礎。通過對作品的認真分析,挖掘其中的情感質素,讓這種情感先將自己打動,繼而使自己有了一種迫不及待想要歌唱的沖動。比如《黃水謠》的演唱,我們對其歌詞內容進行分析,上半段是“麥苗兒肥,豆花香”,下半段則是“自從鬼子來了,百姓遭了殃,奸淫燒殺,一片凄涼”。相信每一個中國人在讀到這段歌詞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義憤填膺之感。自己先被作品打動了,這就讓情感的抒發(fā)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要唱出這種情感。這個環(huán)節(jié)對于演唱者的演唱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充分做到收放自如,張弛有度,使情感的抒發(fā)和歌曲的演唱完美的統(tǒng)一起來。這里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情感的抒發(fā)不能走極端。很多演唱者因為情緒過于激動,在唱高音時,直接將音唱破;在唱低音時,因為哽咽,致使發(fā)不出聲音來。這兩種都是較為極端的情形,但是情感充分融入的態(tài)度是值得肯定的。而是要在這個基礎上,尋找一個平衡點,既能保證歌唱的順利進行,還能讓情感得到充分抒發(fā)。第二個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情感抒發(fā)方式,不能過渡的拘泥于作品。著名歌唱家張建一在表現(xiàn)歌劇選段《冰涼的小手》時,他所扮演的魯?shù)婪?,表演起來總感到別扭和不自然。后來還是周小燕先生一針見血的指出,在西方,向女性直露大膽的表白,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但是臺上的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一個中國人,如果還是刻意的去模仿,演唱者本人和觀眾,都會覺得不適應。后來張建一改變了風格,用中國人特有的含蓄的情感表達方式去處理歌曲,結果受到了各國專家們的充分肯定。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要被唱出的情感再次感動。第一次對作品進行情感分析和體驗時,只是了解了情感和類型,初步的感動。而通過真正的歌唱之后,情感得到了第一次真實的抒發(fā)。唱出這種情感之后,演唱者要被這種情感二次感動。我們看到很多演唱者在歌唱的時候常常會流下眼淚,就是因為在歌唱的時候,不知不覺的又進行了一次情感的洗禮。這種不知不覺,其實是一種充分投入,也只有這種投入,才能真正的激發(fā)起和觀眾的共鳴。
三、民族聲樂演唱中的字
歌唱中的語言咬字藝術是通過人聲這個樂器唱出美好旋律,并用語言來表達聲樂作品的內容和感情。歌唱中的吐字對聲樂演唱來說尤為重要,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如果一名聲樂表演者連歌詞都唱不清楚,就根本做不到聲樂藝術的審美體現(xiàn),觀眾就難以從你的歌聲中得到審美享受。那么,在歌唱中如何把握語言、更好地表情達意呢?首先要深入挖掘歌詞的含義。在演唱一首歌曲之前,我們要從字開始,領會字義、詞義、句義,以及內容所示的形象特征,還要在詞義所指的時代背景和環(huán)境,體會當時人物的情感心態(tài)。在演唱中國古典歌曲或外語歌曲時,也應先弄懂詞句意義、語調、重音等,而不能“只是按照字音與旋律的變化漫無主次地去唱,只聞聲鳴音傳,而不只所云所唱何事何情,這種無情之曲是絕不會感人的”。
其次,斟字酌句是必要補充。就從字的角度來說,漢字字聲可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四聲各有不同的調值,前面提到過在歌曲創(chuàng)作時,作曲家往往會根據(jù)字聲來確定旋律的走勢,或者在某些字上加裝飾音。歌唱家在演唱前,如果發(fā)現(xiàn)旋律不能使字音交待清楚,也可以為在旋律上加以字音所需要的調正,使它不致被誤聽而改變了本意。
四、民族聲樂演唱中的形
聲樂表演是一門舞臺藝術,觀眾們不僅要聽,而且要看,所以要求歌唱者要有一個良好的舞臺形象。無論是自身,還是角色的表演,都要由一種美感在其中。當前高校聲樂教學中的一個不足就是舞臺實踐太少,很多學生只會在琴房里演唱,離開琴房,換一個歌唱環(huán)境,歌唱水平就會大打折扣,更不用良好的舞臺形象的塑造了。關于這一點,筆者主要是想談談“詩外”的功夫。即如何選擇合適的演出服裝、如何盡快的適應演出環(huán)境等技巧之外的因素。首先是學生對于舞臺表演的認識問題。舞臺形象不好,根本原因就是舞蹈表演機會少,存在著缺點不怕,重要的是需要一次次的機會,來逐漸的改正這些缺點。所以多進行舞臺實踐,是塑造表演者良好舞臺形象的基礎。這一點作為教師和學生要一起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和創(chuàng)造各種演出機會,學生也要積極的參與和配合。另一方面是個人的修養(yǎng)問題。一個人的氣質、風度是和這個人的修養(yǎng)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果沒有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也就沒有良好的個人形象。那么良好的修養(yǎng)從哪里的來?從生活中,從學習中,演唱者應當認真的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無限量的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久而久之,個人修養(yǎng)就會得到提升,而良好的個人形象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塑造出來了。
綜上所述,多年的民族聲樂教學和歌唱實踐,讓筆者深深的認識到,聲、情、字、形就是民族聲樂演唱的全過程。這四個漢字,囊括了演唱中的所有的技巧和表現(xiàn),可謂是字字珠璣。本文結合自己教學和演唱實踐,對這四個字的具體含義和要求進行了初步的分析,更要和同行們共勉。這四個字,將是我們教學和演唱中始終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對于這四個字的良好把握,更是每一次成功演唱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奎光.淺談聲樂演唱中如何把握音色美[J].藝術研究,2000(5).
[2]周輝國.感悟聲音美——從樂音的詠唱和彈奏看聲音美[J].藝術百家,2004.
[3]劉陽瓊.論聲樂作品的美學內涵[J].藝海,2008(6).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