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建 王娜 龔犁玲
【摘要】 目的 探討反復(fù)擴縮式快速擴弓矯治聯(lián)合前方牽引矯治安氏Ⅲ類錯GFEA1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安氏Ⅲ類錯GFEA1患者8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0例,平均年齡為(11.3±1.26)歲,對患者進行反復(fù)擴縮式快速擴弓矯治聯(lián)合前方牽引矯治,并在實驗前后分別檢測患者的頰側(cè)GFEA1情況、牙齒排列、覆GFEA1、覆蓋及中線等指標,并采用PAR指數(shù)進行加權(quán)分析。結(jié)果 矯治前PAR分值為(2316±866)分,矯治后PAR分值為(1.84±2.44),減少了(21.32±918)分,矯治前后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PAR指標頰側(cè)GFEA1情況、牙齒排列、覆GFEA1、覆蓋及中線等矯治前后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所有患者未見有牙GFEA1無改善或者惡化,改善患者占26.3%,極大改善患者占74.7%。結(jié)論 反復(fù)擴縮式快速擴弓矯治聯(lián)合前方牽引矯治能夠有效治療安氏Ⅲ類錯GFEA1。
【關(guān)鍵詞】 PAR指數(shù);反復(fù)擴縮式快速擴弓矯治;安氏Ⅲ類錯GFEA1;前方牽引
安氏Ⅲ類錯GFEA1是臨床較為常見的錯GFEA1畸形,我國人群中乳牙列畸形發(fā)病率為14.94%,替牙列為965%,恒牙列為14.98%[1]。安氏Ⅲ類錯GFEA1是指上、下頜第一磨牙呈近中關(guān)系,前牙反牙的一類錯GFEA1,能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美觀及身心健康[2]。目前臨床上矯治的方法較多,例如傳統(tǒng)的墊式活動矯治器、前方牽引矯治器、Frankel矯治器等[3],PAR指數(shù)臨床上可客觀有效地評價矯治效果[4]。筆者聯(lián)合反復(fù)擴縮式快速擴弓和前方牽引矯治81例患者獲得良好的結(jié)果,并通過PAR指數(shù)評價獲得客觀的評價?,F(xiàn)總結(jié)報道如下。
資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2007~2009年在我院治療安氏Ⅲ類錯GFEA1患者8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0例,患者年齡(11.3±1.26)歲?;颊呷脒x標準為:病歷資料完整;牙列皆為恒牙列,無先天異常;被臨床確診為安氏Ⅲ類錯GFEA1畸形:①前牙反GFEA1;②反GFEA1覆淺;③反覆蓋2~6 mm,前牙不能后退至對刃;④上
頜骨發(fā)育不足,面下1/3輕、中度凹面型;⑤頭影測
作者簡介:李大建(1974-),男,廣西桂林市人,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口腔正畸。
量顯示角ANB<0°,可伴有輕度下頜前突;⑥不伴有下頜骨過度生長;⑦無系統(tǒng)性疾病、無家族遺傳史、無正畸治療史。
2.方法
(1)矯治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快速擴弓聯(lián)合前方牽引進行矯治。取上頜石膏模型制作雙軸擴縮式快速擴弓器,戴用矯治器后每天早晚各加力一次,每次轉(zhuǎn)1/4圈,第1周擴大,第2周縮窄(即反方向加力),依此類推,視上下牙弓寬度匹配情況至第8周或第9周停止加力。開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牽引至前牙覆蓋達1~2 mm,磨牙變?yōu)橹行曰蜷_始遠中關(guān)系(過矯正)時,平均治療時間為12個月。
(2)實驗計分標準:在實驗前后,分別對患者進行相關(guān)指標的測定。指標的測定均由一人完成,避免產(chǎn)生誤差,采用游標卡尺、鋼尺和分規(guī)進行測量,進行3次反復(fù)測量取其平均值,其中測量指標主要包括頰側(cè)GFEA1情況、牙齒排列、覆GFEA1、覆蓋及中線等。測定結(jié)束后對其進行打分。各指標評分標準如下[5]:
①中線:0分,中線相對偏斜或偏斜在1/4下切牙寬度內(nèi)。1分,偏斜在1/4~1/2下切牙寬度內(nèi)。2分,偏斜大于1/2下切牙寬度內(nèi)。
②前牙覆GFEA1及開GFEA1。覆GFEA1:0分,小于或等于1/3下切牙牙冠。1分,大于1/3、小于2/3下切牙牙冠。2分,大于2/3下切牙牙冠。3分,大于或等于整個下切牙牙冠。開GFEA1:0分,無開GFEA1。1分,開GFEA1小于或等于1 mm。2分,開GFEA11.1~2 mm。3分,開GFEA12.1~3 mm。4分,開GFEA1大于或等于4 mm。
③覆蓋和反GFEA1。反GFEA1:0分,無反GFEA1。1分,1個或一個以上牙齒切對切。2分,單個牙反GFEA1。3分,兩個牙反GFEA1。4分,兩個以上牙齒反GFEA1。覆蓋:0分,0~3 mm。1分,3.1~5 mm。2分,5.1~7 mm。3分,7.1~9 mm。4分,大于9 mm。
④頰側(cè)GFEA1關(guān)系,分為前后向、垂直向和頰舌向。前后向:0分,有良好的牙齒交錯關(guān)系。1分,牙齒交錯關(guān)系不調(diào)小于半個牙尖。2分,牙齒交錯關(guān)系不調(diào)為半個牙尖(尖對尖)。垂直向:0分,良好的尖窩接觸。1分,最少有兩個牙齒側(cè)向開大于2 mm。頰舌向:0分,無反GFEA1。1分,有反GFEA1趨勢。2分,單個牙齒反GFEA1。3分,超過單個牙齒反GFEA1。4分,超過一個牙齒鎖GFEA1。
⑤牙齒錯位:0分,0~1 mm。1分,1.1~2 mm。2分,2.1~4 mm。3分,4.1~8 mm。4分,大于8 mm。5分,埋伏牙。
(3)數(shù)據(jù)加權(quán):對PAR指數(shù)評估患者的各種錯GFEA1特征進行加權(quán)處理。根據(jù)加權(quán)PAR分值的減少程度和加權(quán)PAR分值的減少率來對矯治結(jié)果進行等級評定。療效評定標準:極大改善:加權(quán)PAR分值減少至少22分;改善:加權(quán)PAR分值減少百分率為30%;變壞或無改變:加權(quán)PAR分值減少百分率小于30%。
3.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所有統(tǒng)計在SPSS 12.0軟件上完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結(jié) 果
矯治后各指標均獲得改善,矯治前PAR分值為(23.16±8.66)分,矯治后為(1.84±2.44)分,減少了(21.32±9.18)分,矯治前后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PAR各指標頰側(cè)GFEA1情況、牙齒排列、覆GFEA1、覆蓋及中線等矯治前后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均<0.01)?;颊呔玫搅己玫恼委?,上下牙列規(guī)則整齊,后牙咬GFEA1良好,第一磨牙間隙關(guān)閉完全。所有患者的牙GFEA1矯治等級中,未見有牙GFEA1無改善或者惡化;改善患者占26.3%;極大改善患者占74.7%(見表2)。
討 論
在亞洲人群中安氏Ⅲ類錯GFEA1畸形是較為常見的錯GFEA1,一般可分為骨性Ⅲ類錯GFEA1、牙性Ⅲ類錯GFEA1和功能性Ⅲ類錯GFEA1[7],安氏Ⅲ類錯GFEA1主要是由于上下頜骨生長不均勻所導(dǎo)致,其特點主要為磨牙近中關(guān)系、前牙對刃或者反覆GFEA1覆蓋[8]。安氏Ⅲ類錯GFEA1不僅會降低患者咀嚼功能,容易導(dǎo)致牙創(chuàng)傷,而且嚴重影響患者顏面的美觀,進一步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9]。目前臨床中最為常用的錯GFEA1指數(shù)有ICON、DAI、PAR等[10],在對錯GFEA1畸形的調(diào)查中,通過以客觀的記錄并量化這些指標以達到治療所需要評價的目的。PAR指數(shù)在1992年由Richmond等人提出[11],并對其進行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驗證。PAR指數(shù)適用于所有錯GFEA1類型、矯治方法、拔牙等的矯治效果評價。眾多研究也證實PAR是一種可靠、有效的評估方法,數(shù)據(jù)存在高度的可靠性,組內(nèi)和組間具有良好的一致性[12]。PAR指數(shù)的總分值代表病患與正常水平的差異程度,數(shù)值越小,越能反映患者的正常水平,反之則越嚴重。
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上頜骨后縮是安氏Ⅲ類錯GFEA1的一個重要因素[13],多數(shù)安氏Ⅲ類錯GFEA1在替牙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上頜骨發(fā)育不足,替牙早期進行前方牽引治療能獲得最大的骨性效應(yīng),達到最大促進骨骼生長的效果,使得前方牽引在安氏Ⅲ類錯GFEA1矯治中的應(yīng)用逐漸增多。但其對下頜向前生長不具有抑制作用,而且依賴患者的合作程度。有研究報道[14]通過雙軸式快速上頜擴弓裝置,反復(fù)擴縮后配合前方牽引相對于單純擴弓能產(chǎn)生更明顯的骨縫效應(yīng)。本研究中通過每周反復(fù)擴大和縮窄,反復(fù)擴縮的方式達到松解骨縫,促進骨縫效應(yīng),增加上頜的發(fā)育。在通過PAR指數(shù)打分分析后發(fā)現(xiàn),反復(fù)擴縮式快速擴弓矯治配合前方牽引矯治,能夠成功的改善安氏Ⅲ類錯GFEA1患者的牙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1]鄒冰爽,高雪梅,馮光耀,等.反復(fù)擴縮式上頜快速擴弓矯治器配合前方牽引的初步臨床應(yīng)用[J].口腔正畸學(xué),2008,15(4):173179.
[2]李 明,王春玲,何 謹,等.前方牽引聯(lián)合快速擴弓矯治不同年齡骨性Ⅲ類錯GFEA1的硬組織變化[J].口腔醫(yī)學(xué),2006,26(4):244246.
[3]李 颯,許天民,林久祥.不同顱面型安氏Ⅲ類患者前方牽引雙期矯治與單純固定矯治的療效比較[J].口腔正畸學(xué),2007,14(2):7173.
[4]Tang GH,Ji GP,Ding XJ.Study on perception of shanghai population with labial profile[J].Shanghai Kou Qiang Yi Xue,2003,12(2):99102.
[5]李江寧,白玉興,陳揚熙.采用孕粵砸指數(shù)評價安氏Ⅱ類員分類錯GFEA1畸形拔牙與非拔牙矯治效果[J].北京口腔醫(yī)學(xué),2004,12(4):202205.
[6]繆耀強,莫如昌,王傳貴,等.PAR指數(shù)在評估矯治結(jié)果中的臨床應(yīng)用[J].口腔正畸學(xué),1998,5(4):160162.
[7]段銀鐘.安氏Ⅲ類骨性反GFEA1的雙期矯治[J].口腔正畸學(xué),2008,15(2):9093.
[8]鄭敏玲,林新平,胡榮黨,等.快速擴弓加前方前牽引治療恒牙早期安氏Ⅲ類錯GFEA1的臨床研究[J].口腔醫(yī)學(xué),2005,25(5):289290.
[9]孔凡芝,經(jīng)海永,耿 麗,等.不同年齡骨性Ⅲ類錯GFEA1粘結(jié)式快速擴弓并上頜前方牽引后的頜GFEA1面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fù),2008,12(30):58245828.
[10]Richmond S,Shaw WC,O Brien KD,et al.Quality control in orthodontics:index of treatment need and treatment standards[J].Br Dent J,1991,170(3):107112.
[11]Richmond S,Shaw WC,O Brien KD,et al.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 index: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Eur J Orthod,1992,14(2):125139.
[12]Mcgorry SP,Buchanan IB,Bahiraei D.Evaluation of orthodontists perception of treatment need and the 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index[J].Angle Orthod,1999,69(4):325333.
[13]張倩倩,王春玲,劉東旭,等.上頜快速擴弓對替牙期骨性Ⅲ類錯GFEA1前方牽引治療的影響[J].臨床口腔醫(yī)學(xué)雜志,2007,23(12):736738.
[14]Liou E,Tsai WC. A new protocol for maxillary protraction in cleft patients:repetitive weekly protocol of alternate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and constriction[J].Cleft Palate Craniofac J,2005,42(2):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