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峰
彌勒是中國民間普遍信仰、崇奉的一尊佛。在多數佛寺中都建有他的塑像或雕像,供大眾禮拜。他那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受大眾崇敬的同時,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親近。
彌勒淵源
彌勒,梵文Maitreva,音譯“梅旦利耶菩薩”、“彌帝禮菩薩”,意譯“慈氏”。漢譯佛經有六部經典專門講述彌勒出身、修行、成道、轉法輪等事項,所謂彌勒六部經,即《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觀彌勒菩薩下生經》、《彌勒大成佛經》、《彌勒下生經》、《彌勒來時經》、《彌勒下生成佛經》,其中前三部又合稱為“彌勒三部經”。
按照以上經典所述,彌勒出生于古天竺波羅奈國一婆羅門家庭,出家后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他先于釋迦牟尼佛入滅,后上生于欲界第四天,即兜率天,以菩薩身為天人說法。釋迦牟尼佛曾為彌勒授記,預言其于兜率天壽滿四千歲,大約相當于人間五十七億六千萬年(一說五十六億六千萬年)后,將下生人間,重新出家、修道,于華林園龍華樹下登正覺,是為彌勒佛。之后,他將在三次法會上向世人說法,以救度之,即“龍華三會”。因為彌勒未來當成佛度人,是釋迦牟尼法統(tǒng)繼承人,所以又被稱為“一生補處菩薩”。
佛教有三世諸佛的說法,過去佛中最著名的是燃燈佛,現在諸佛中則是釋迦牟尼佛,未來諸佛中最著名的就是彌勒佛了。他具有救世的職任,在古代民間常被視為未來的救世主。在佛教史上,彌勒佛還被唯識宗(即法相宗)奉為鼻祖,其理論為無著、世親所闡揚。傳入中土后,到了唐代,經玄奘大師和其門徒的弘揚,儼然成為其時佛教大宗之一。
彌勒信仰
中土關于彌勒信仰的譯經,目前可知的較早的是西晉大安二年(303年)敦煌高僧竺法護翻譯的《彌勒下生經》、《彌勒菩薩所問本愿經》。但彌勒信仰或當在此之前就已由西域輾轉傳入漢土,一般認為其傳入時間或在漢代。自有關經典相繼譯出后,彌勒信仰開始廣泛流布于中土,得到僧俗普遍信仰。
僧俗間的彌勒信仰主要可分為兩種:一是彌勒凈土信仰。凈土原指清凈安樂的佛土,與世俗眾生所居的充滿煩惱污染的“穢土”相對。兜率天有內外二院,其內院為其生處與常居說法處,佛教稱之為“彌勒凈土”。信眾供奉彌勒,以求往生彌勒凈土。中土更有凈土宗來闡揚、推動此信仰。彌勒凈土和彌陀凈土即為凈土宗兩大法門。佛經中描繪的彌勒凈土是一個安樂祥和、清凈美妙的極樂世界,這里土地平坦、肥沃,沒有蚊蟲毒蛇,風調雨順,糧果豐美;人人和睦喜樂,平等不惡,無災無患,也無煩惱妄念;遍地琉璃珠寶,有樂器不奏而鳴,諸天女捧而起舞……如此種種,與充滿憂患、煩惱的塵世形成了強烈對比。按《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的說法,凡信奉彌勒菩薩,供養(yǎng)禮拜、誦念其名者,命終之時,彌勒菩薩將率諸天子,播散曼陀羅花,親迎此人往生彌勒凈土。因為彌勒凈土的美妙和奉持的簡易可行,對僧俗產生了巨大吸引力,信眾誦持彌勒佛名,修心行善,以獲死后往生彌勒凈土。
第二種則是下生信仰。彌勒菩薩將在未來下生人間,覺悟成佛,并于龍華三會中救度世人,因此信眾信奉彌勒,主張多行善事,積善果,以求在龍華三會之中蒙受其救贖。彌勒就是未來世界的救世主,這種信仰其實又可稱為“救世主信仰”。彌勒龍華三會救度世人,也隱含著對既有秩序和現實人生的否定和推翻,在古代中國它經常被賦予政治性的含義,被歷代農民起義、特別是具有民間宗教背景的農民起義所利用。很多農民起義的領導者都宣揚現世是黑暗的末世,而自己是彌勒下生,正為救世而來,以此來呼吁、誘引民眾追隨、擁護他們。彌勒佛在這里已成為救民于水火、給予其美好愿景的救世主,是民間反抗暴政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正因為如此,民間的彌勒信仰曾屢次遭受統(tǒng)治者的打擊、禁止。唐朝以后,彌勒信仰除了在民間宗教中繼續(xù)獲得熱烈尊信外,在一般民眾中的信徒逐漸減少。在凈土信仰中,最終是彌陀凈土成為了主流。
彌勒形象
歷史上的彌勒形象主要有3種:一是早期的形象,為交腳彌勒菩薩形象,該形象為菩薩形,身形清秀,交腳而坐。甘肅炳靈寺石窟西秦(385~431年)時期的壁畫中已有此形象。稍后則是北魏(386~557年)時期的禪定式或倚坐式佛裝形象,與釋迦牟尼佛的形象并無多大區(qū)別。
我們熟悉的身著袈裟、大腹便便、滿臉樂呵呵的大肚和尚則是彌勒菩薩的第3種形象,這一形象到了五代(907~960年)以后才開始出現、流行,其產生與五代時一位叫契此的和尚相關聯(lián)。根據《宋高僧傳》、《佛祖統(tǒng)紀》、《景德傳燈錄》等書的記載,契此和尚號長汀子,不知從哪里來,有說他是明州(今浙江寧波)人,體型肥胖,額多皺紋,大腹便便,又言語無常,隨意寢臥。經常持一錫杖,上掛一布袋,其生活器具都貯藏其中。契此出入于市集村落,見物則乞,所乞食物,不拘葷素,飲食之余,常置部分到布袋里,所以又稱“布袋師”,后世直稱“布袋和尚”。契此曾經臥于雪中而身上無雪,又經常示人吉兇而都應驗,并有以布袋為道具向他僧示禪之舉,在當世已被視為奇僧。契此和尚與彌勒菩薩直接關聯(lián)的契機則在其圓寂之時。僧史謂契此于梁貞明二年(916年)三月,在明州岳林寺東廊下示滅。臨終說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边@在他人看來,其實就是在向世人宣明自己就是彌勒菩薩轉世。契此坐化之后,又有人說在別的州縣看到他負布袋而行。
這樣,其臨終的詩偈加上其在世時的異行、入滅后的神跡,使得契此和尚的形象逐漸與彌勒菩薩契合、一致了起來。當時江浙一帶的僧俗就開始競相圖畫其像來禮拜供養(yǎng)。到了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曇振為契此和尚建閣塑像。此后,按照契此的形象來塑造彌勒菩薩漸成定例,契此和尚也成為了彌勒菩薩的化現,受到僧俗供奉。據說契此經常到寧波奉化雪竇寺弘法,所以又有雪竇寺為彌勒菩薩道場的說法。
明清以來的佛寺,進了山門之后第一重殿通常就是天王殿,殿中間供奉的就是彌勒菩薩,有笑迎四方信徒之意。其笑口常開、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的形象,常常給人歡喜、親切之感,無形中拉近了佛國與世俗的距離。彌勒與契此的融合也可以說是佛教世俗化、人間化的一種結果。
【責任編輯】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