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女明星孫儷在東方衛(wèi)視《甄嬛傳》發(fā)布會上回應(yīng)記者提問時,否認自己和鄧超的兒子名叫“鄧麟”,這位幸福媽媽一臉笑容說道:“我覺得也很奇怪……給我們小孩取的名字,很多朋友送來的賀卡呀、禮物上都寫祝麟兒怎么的……”這段話引發(fā)了網(wǎng)友炮轟,批其“沒文化太可怕”。
有網(wǎng)友表示:“麟兒這個詞本來就是用來贊美別人家孩子的,她的朋友給她賀卡,肯定是極盡祝福和贊美的,她怎么會以為寫的是孩子名字呢?”還有不少網(wǎng)友表示:“天降麟兒,是書面語吧?看好多禮品店有印刷好的卡片都是這么印的,可能孫儷真的不太了解。到底有多少人不知道‘麟兒什么意思?這事也算給廣大群眾普及文化知識了……”
古時多以“麒麟兒”“麟兒”“麟子”等為美稱來贊揚別人家的孩子。孫儷鬧出如此笑話,確實有點尷尬。
點擊運用
明星是公眾人物,他們在贏得比常人更多鮮花掌聲的同時,出的一丁點兒差錯同樣會被放大甚至一下變成傳遍千家萬戶的新聞。明星如果要減少遭遇類似的文化尷尬,唯有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相信今人不識古文“麟兒”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否則,類似錯誤怎么也會發(fā)生在對孫儷進行報道的記者和媒體身上呢?適用話題:明星,全民文化,媒體的責任,素質(zh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