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Rijke管型脈動燃燒器具有燃燒效率高、傳熱效率高、污染小等獨特優(yōu)勢,因此,在鍋爐和航空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是Rijke管的起振機理和自激振蕩過程的控制十分復雜,使得起振溫度的計算十分困難。文章根據(jù)文獻中對Rijke管振蕩機理的解釋,經過進一步的推導和近似處理,得到了Rijke管起振溫度表達式。結果表明起振溫度隨流量的改變有一最大值,而且Rijke管內流量只有滿足一定條件時才能產生振蕩。這對研究Rijke管型脈動燃燒器,以及熱聲熱機的起振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用價值。
[關鍵詞]Rijke管型脈動燃燒器;熱聲效應;起振溫度
[作者簡介]楚攀,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工程師,博士,研究方向:電力工程勘探設計,廣東廣州,510663
[中圖分類號] TK2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23(2012)08-0028-0004
自發(fā)現(xiàn)熱聲現(xiàn)象200多年以來,熱聲振蕩的機理一直是人們在探索的基本問題。1887年,Rayleigh首先對熱聲效應進行了定性的解釋[1]。他指出:在聲波傳遞介質中,如果在其稠密的時候向其提供熱量,而在其稀疏的時候從其中提取熱量,則聲振動會加強,反之,則聲波會得到衰減,這被稱為Rayleigh準則。但是,Rayleigh準則只是解釋了如何維持熱聲振蕩,對熱聲自激振蕩的詳細過程沒有給出解釋。
后來Rott[2]和Swift[3][4]等人經過對熱聲現(xiàn)象的定量分析,提出了“臨界溫度梯度”。1998年,Zhou等人發(fā)現(xiàn)了熱聲發(fā)動機的起振溫度總是低于起振溫度[5]。接下來,Chen等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熱聲振蕩“滯后回路”現(xiàn)象[6]。2007年, He等人經過詳細的實驗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種滯后回路現(xiàn)象,并且還發(fā)現(xiàn)了“二次起振現(xiàn)象”[7]。2006年,Qiu等人還發(fā)現(xiàn)采用充放氣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系統(tǒng)的起振溫度和消振溫度[8]。熱聲振蕩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大大推進了對熱聲起振機理的認識,但是熱聲自激振蕩屬于強烈的非線性問題,對起振溫度的決定因素仍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劉繼平等人通過研究氣體的密度和動力粘度隨溫度的變化,發(fā)現(xiàn)了管內加熱的氣體流動會出現(xiàn)奇異性[9]。并通過考察壓損與流量關系,發(fā)現(xiàn)在一定的流動和換熱條件下,壓損流量特性曲線存在兩個極值,當流量在這兩個極值之間時,壓損對流量的導數(shù)為負,這將產生不穩(wěn)定性,從而導致Rijke管內發(fā)生振蕩,對熱聲振蕩機理做了新的解釋[10]。后來,邱利民等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釋了熱聲系統(tǒng)的起振機理[11]。根據(jù)以上解釋,本文通過進一步的理論推導和近似處理,對Rijke管的起振溫度進行研究,得到Rijke管起振溫度表達式,為Rijke管型脈動燃燒器自激振蕩過程的控制和起振溫度的計算提供參考。
二、起振溫度
三、結果與分析
四、結論
本文根據(jù)文獻中對Rijke管振蕩機理的解釋,經過進一步的推導,得到了Rijke管起振溫度的表達式,起振溫度隨流量M/Mc的改變有一最大值,同時起振溫度還隨氣體粘度和導熱系數(shù)的冪指數(shù)的增大而減少。并發(fā)現(xiàn)Rijke管產生熱聲振蕩,流量M/Mc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只有當M/Mc值在一定范圍內,Rijke管才有可能起振。
[參考文獻]
[1]Rayleigh JWS. The Theory of Sound,2rev Edition[M].UK:Dover Publications, 1945.
[2]Rott N T. Thermoacoustics.Advances in Applied Mechanics, 1980, 20: 135.
[3]Swift G W. Thermoacoustic engines.J Acoust Soc Am, 1988, 84: 1145.
[4]Swift G W.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of a large thermoacoustic prime mover. Cryogenics, 1992.
[5]Zhou SL, Matsubara Y.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rmoacoustic prime mover[J].Cryogenics, 1998, 38: 813-822.
[6]Chen GB, Jin T.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onset and damping behavior of the oscillation in a thermoacoustic prime mover[J].Cryogenics, 1999, 39.
[7]劉迎文,何雅玲,沈超,等.熱聲系統(tǒng)中振蕩滯后特性的試驗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7, 28 (3).
[8]Qiu LM, Sun DM, Tan YX, et al. Effect of pressure disturbance on onset processes in thermoacoustic engine[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06, 47.
[9]劉繼平,嚴俊杰,邢秦安,等.管內受熱氣體層流流動熱不穩(wěn)定性理論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1998,19(6).
[10]劉繼平,嚴俊杰,林萬超,等. Rijke管內熱聲振蕩機理的一種新解釋[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1,35(3).
[11]歐陽錄春,邱利民,張武,等.熱聲系統(tǒng)起振機理的初步研究[J].低溫工程,2002,(5).
[12]童景山,李敬.流體熱物理性質的計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