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秀美 (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飼料廠 山東 煙臺 265508) 楊莉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畜牧獸醫(yī)工作站) 王義文 (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
?
飼料廠玉米倉儲管理措施
羊秀美 (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飼料廠 山東 煙臺 265508) 楊莉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畜牧獸醫(yī)工作站) 王義文 (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
玉米具有鮮明而又致命的倉儲特性,玉米籽粒呼吸旺盛,吸濕性強,容易酸敗、霉變、生蟲,耐儲性差,這大大增加了安全儲藏的難度,筆者通過長期生產實踐及對玉米鋼板倉儲特性的了解,針對玉米倉儲難度大及飼料廠在玉米鋼板倉倉儲中存在的問題,綜述了玉米倉儲在日常管理中的可操作情況及在管理細節(jié)上的控制,向讀者介紹可操作的實踐經驗。
國內大宗飼料原料采用的存放倉型分為立筒倉、方式倉兩種類型,其中立筒倉根據組成材料的不同細分為:鋼板倉、混凝土倉、磚圓倉等。目前華北地區(qū)大多數(shù)飼料廠采用鋼板倉。
1.1 鋼板倉的優(yōu)勢及不足 鋼板倉與鋼筋混凝土筒倉或房式倉相比,具有占地面積小、成倉速度快、自重輕、適應性強、機械化程度高、減少物料間的交叉污染、節(jié)約包裝費等優(yōu)點,適合工廠化生產。但由于它是鋼板結構,導熱性強,糧溫隨氣溫急驟變化,在夏季容易被曬透,倉壁周圍不可避免發(fā)生結露現(xiàn)象,從而增加倉儲玉米的霉變及發(fā)生蟲害的風險性。
飼料廠至少配置2~3個立筒倉,筆者所在的飼料廠,目前配置3座立筒倉,均為鋼板立式圓筒倉:直徑15m,高20m,漏斗式倉底,倉容1500t;配置通風機2臺,埋在漏斗式倉底里,通風方向為自下而上。
汽車散糧或包料→取樣→汽車衡(稱重)→進倉地漏(固定時氣墊皮帶輸送機)→提升→清篩→磁選→提升→入倉。為實現(xiàn)玉米倉儲的安全,在進倉工藝流程中,下面幾項玉米質量控制技術環(huán)節(jié)最為關鍵。
2.1 取樣檢驗 所取樣品必須保證是隨機從運糧車上設定的中心點采集。目前,筆者所在的飼料廠,除了玉米常規(guī)的檢測項目水分、霉變、容重外,還新增霉菌毒素的檢測指標,重點監(jiān)測黃曲霉B1、嘔吐毒素、T-2。采用定性快速檢測法,凡是三項檢測項目中,有一項超標,則作退貨處理。為了驗證快速檢測結果的可靠性,結合酶連反應法進行參照。從目前霉菌毒素檢測結果來看,嘔吐毒素超標的次數(shù)居多(嘔吐毒素的限量為1000mg/ kg)。嘔吐毒素是鐮刀霉菌的代謝產物,生產嘔吐毒素最適合溫度是26~28℃,根據地域氣候特點、收獲季節(jié)的年份降雨量的差別,收獲與玉米所帶的菌屬有較大差別,北方玉米(如河南、山西、山東、河北等地)以鐮刀菌為主;東北玉米以圓弧青霉為主要菌屬,鐮刀菌次之。
2.2 進倉地漏/固定時氣墊皮帶輸送機 進倉地漏/固定時氣墊皮帶輸送機是檢測玉米質量的第二關,也是控制進倉玉米質量的關鍵點。玉米質量有差距的情況,如夾包或者上下不一致,往往在此環(huán)節(jié)被檢出。此環(huán)節(jié)要求質檢人員在現(xiàn)場不停地隨機抽查輸送帶上的玉米質量,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停止作業(yè),核實車內玉米質量后,當場作出處理意見?,F(xiàn)場隨機抽檢的工作量很大,對質檢員的責任心要求高,而且檢驗的操作過程很考驗人的耐心、專心,但卻是保證進倉玉米質量的有力手段之一,可操作性強,也很實用。
2.3 清篩 也稱過篩。目前該廠安裝的清篩,孔徑為2cm,電機轉速為1400轉,過篩出來的物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比玉米顆粒重,面積、體積偏大的玉米棒類、石塊等物料;一種是比玉米顆粒輕的雜質,如玉米糠麩類及碎屑、少量塵土等。本廠曾經做過單獨清理塵土的工作:從清篩頂部風口處,安裝一個長筒式布袋,用來專門收集進倉玉米中攜帶的粉塵。每車裝載凈重45t的玉米,收集到大約12kg的粉塵。經過鼓風的自然干玉米,收集的量少,烘干玉米則恰恰相反,但進倉的玉米糠麩類的量明顯增多,在倉內形成結層,阻礙地漏四周頂部的玉米向下流動,加劇局部玉米出現(xiàn)吸潮、發(fā)熱的風險,不利于玉米倉儲的質量安全。因此筆者認為,沒有必要進行專門的粉塵收集。
2.4 磁選 玉米卸貨前后,必須對磁選進行檢查、清理的準備工作,目的是維護磁選效果,確保鐵質類的物質全部被磁選出來,進而確保粉碎機正常工作。
2.5 提升 重點查看設置在地坑下的部分。特別注意陰雨天氣,查看有無滲水情況,如果有積水,雨停后,立即清理地坑積水,力求保持地坑的干燥和清潔。其次是在作業(yè)過程中,查看地坑部分的提升及銜接處是否漏玉米,如果有,應及時修補漏洞,同時清理漏坑玉米。每次作業(yè),地坑灑漏玉米的及時清理,能降低0.03%的灑漏損耗,約200kg,一年的灑漏損耗則減少約7000kg,再者,地坑保持清潔,減少蟲害對倉內玉米的二次污染。
要想降低玉米安全倉儲風險,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倉儲設施、技術管理、管理方法。
3.1 限定倉容量 本廠的立筒倉原設定倉容為1800t,倉底由原來的平坦倉底,改為漏斗式倉底后,倉容為1500t。其目的就是預留出一定的空間,利于倉內熱氣循環(huán)、散發(fā)。
3.2 限定倉內玉米周轉時間 影響玉米倉儲質量的因素中,玉米本身的水分首當其沖。特別關注,玉米作業(yè)時的天氣狀況,并根據玉米入倉的水分,制定玉米周轉時間。其次是根據霉菌(主要是鐮刀菌)的生長的溫度、濕度的特點制定玉米周轉時間:溫度20℃,濕度為65%時,玉米的安全貯存時間為30d,隨著濕度提到的75%,貯存時間為24d,當濕度高達85%,貯存時間為17d。一般情況下,夏季10d的周轉時間最佳,最長不超過15d。春季、秋季的周轉時間為15d,最長不超過20d。如果配置2~3個立筒倉,玉米周轉時間更容易調節(jié)。
3.3 通風時間的設定 由于鋼板式立筒倉,容易被曬透,隔熱效果差,倉內的溫度驟升、驟降,熱蒸汽短時間內不容易散發(fā),形成結露,從而導致倉內局部玉米潮濕、發(fā)熱,玉米霉變幾率大大提高。根據筆者所在地的氣候特點,風機開啟的時間分為2個階段:夏季(6~8月)早11:00~18:00;秋季(9~11月)13:00~17:00。
3.4 清倉 倉內環(huán)境對玉米貯存質量的影響不可忽視。根據當?shù)氐臍夂蜃兓?主要以雨量多少為主),即蟲害生長周期來制定清倉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實施。筆者所在的飼料廠,每年的清倉情況如下:第一次清倉時間定為3月中旬至4月上旬,第二次清倉時間為當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選擇清倉時間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第一,天氣因素:這兩個時間段的雨量小,濕度底,晝夜溫差大,利于倉壁及底座的干燥;第二,蟲害因素:3月中旬至4月上旬為蟲害復蘇期,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蟲害高峰期,清倉能有效降低倉內玉米受蟲害的污染和損耗。
3.5 清倉的重點部位 一般來說,立筒倉的倉底部水泥基座、金屬板與水泥基礎界面,漏斗式倉底的斜坡是清倉的重點部位。出倉口為東西走向的地漏管道,進倉玉米雜質主要對稱分布在漏斗式斜坡的南北邊,這恰巧是倉內通風死角,而且斜坡南北兩邊的溫差大,也是倉壁結露的重災區(qū),因此被列為清倉的重中之重。該區(qū)域的干燥與否,決定整倉玉米貯存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金屬板與水泥基礎界面,重點查看背陽面的潮濕程度,作為來年實施清倉的調整依據。
3.6 晾倉時間 根據倉內水泥地基、金屬板與水泥基礎界面,及漏斗式斜坡的是否干燥為基準,一般晾倉時間為24h。同時開啟風機,查看通風管道的通風孔是否有堵漏情況。
飼料廠的生產實踐表明,玉米倉儲期間發(fā)生蟲害、霉變后,采取任何的補救措施,都是亡羊補牢之舉,得不償失。盡管在貯存期間,倉內玉米發(fā)熱、霉變、甚至有蟲害是一種普遍的、復雜的、不可控的自然現(xiàn)象,但是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加強倉儲管理,將因發(fā)熱、霉變、蟲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還是完全可控的。
(2012–06–27)
S816.9
B
1007-1733(2012)09-0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