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薩諸塞州大學開發(fā)出一種新型催化劑,應用催化快速熱解工藝將非食物性可再生的生物質轉化成石化產品。與傳統(tǒng)生產方法相比,該催化劑可以使5種關鍵性化學品的收率提高約40%,這5種關鍵性化學品包括乙烯、丙烯、苯、甲苯和二甲苯。與石油路線相比,該環(huán)保型工藝技術已接近具備競爭力。以木質物為原料已得到實驗室驗證,另外還可以以草植物以及其他可再生生物為原料。
該工藝的關鍵點是以生物質為原料產出的芳烴和烯烴的收率。由于采用了一種新型的鎵沸石(gallium-zeolite)催化劑,使該工藝的收率能較原工藝提升40%,因此該工藝已接近具備經濟可行性。
(李雅麗摘自美PCN,2012-01-16)
最近,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批準九江石化公司建設80 kt/a乙苯-苯乙烯裝置,該工程項目總投資6.63億元人民幣,將于2012年下半年開工建設。該項目將采用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開發(fā)的氣相法干氣制乙苯及絕熱負壓脫氫技術,裝置以催化干氣中的稀乙烯和芳烴抽提裝置生產的苯為原料,進行綜合利用,生產高附加值的乙苯和苯乙烯產品。
另外,中國石化湛江東興煉廠也正在建設一套60 kt/a的苯乙烯生產裝置(2011年下半年開始建設),該裝置同樣采用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干氣法制苯乙烯技術,預定于2013年投產。該煉廠原配套有5 Mt/a煉油裝置及55 kt/a純苯裝置,屆時可滿足苯乙烯裝置原料供給。
(李雅麗供稿)
近年來,我國涂料行業(yè)發(fā)展迅猛,丙酮作為涂料的溶劑必將受此帶動而大幅增加,其消費量增速超過了在其他領域作為溶劑的消費增長,但雙酚A等產業(yè)還不夠成熟,對丙酮的消費量不大。隨著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發(fā)展,預計未來5~10年,我國丙酮的消費結構將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雙酚A等產品對丙酮的消費量所占比例將會明顯增大,而用于溶劑所占的比例將有所下降。
如今,亞洲地區(qū)(除日本)已成為世界苯酚/丙酮產業(yè)發(fā)展最快的地區(qū),到2012年將有2.6 Mt/a新增苯酚產能投入運行,屆時產能將超過13 Mt/a。但是由于苯酚丙酮消耗比小于其生產比,預計到2012年,我國苯酚產能將達到2.09 Mt/a,丙酮產能為1.28 Mt/a。如果按80%的開工率計算,則2012年苯酚產量可達1.67 Mt,丙酮產量可達1.03 Mt。若以2008年消費量為基礎,苯酚和丙酮表觀消費量增長率以年均10%計,2012年苯酚消費量將達1.37 Mt,丙酮達1.06 Mt??紤]到部分市場份額被進口產品占領,預計到2012年我國的苯酚/丙酮行業(yè)將初步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
另外,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原料生產企業(yè)進駐中國市場,這也將進一步加大產能過剩的危機。中國石化上海三井化學有限公司將建設雙酚A項目和400 kt/a苯酚/丙酮項目。中化國際與揚農集團簽署了項目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合資在揚州化工園區(qū)建設350 kt/a苯酚/丙酮、120 kt/a雙酚A項目,預計2013年底建成。另外,西班牙Cepsa公司也在上海漕涇化工園區(qū)建設苯酚/丙酮項目,該項目將在2013年底建成投產,苯酚和丙酮產能分別為250 kt/a和150 kt/a。該項目建成后也將使Cepsa公司成為僅次于Ineos的世界第二大苯酚生產商。
大規(guī)模的苯酚、丙酮項目新建及擴產,將會造成丙酮產能過剩。三井物產認為,全球苯酚增長率預期是5%,而丙酮的增長率預計不會超過4%。2010-2015年,歐洲的丙酮需求預計增長小于0.2%,這將會使丙酮出現過剩。
(摘自中國化工信息網,2011-12-14)
析邁公司(CMAI)分析稱,2012年,全球乙烯需求量將增長4%,達132 Mt,且在2016年前將以年均4.3%的速度增長;2012年,全球丙烯需求量將增長4%,達83 Mt,在2016年前將以年均4.4%的速度增長。2012年,全球石化裝置的平均開工率將保持在80%的水平。北美地區(qū)石化產品需求復蘇步伐較為緩慢,這主要是受該地區(qū)經濟復蘇步伐緩慢、失業(yè)率較高和消費者信心指數較低的影響。2011年,北美地區(qū)乙烯需求量超過30 Mt,預計2012年和2013年,這個地區(qū)的乙烯需求量增長緩慢,增速接近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北美地區(qū)頁巖氣的快速發(fā)展,是乙烷原料低成本的保障。
受當地乙烯需求增長緩慢的影響,西歐和亞洲部分地區(qū)等成熟市場的新增產能投資將受到限制。CMAI分析,這些地區(qū)的生產商把投資的著力點放在降低成本上,注重提高裝置的能源使用效率,增加原料的靈活性和裝置的現代化水平。另外,對芳烴產品而言,價格已從2011年的高點回落。美國芳烴市場已經回落至正常水平,歐洲市場也在向正常水平回歸。CMAI公司表示,當前北美地區(qū)來自蒸汽裂解裝置的苯產量估計為每年1.6 Mt,與2004年時的峰值相比減少了1.2 Mt,來自于裂解裝置的苯產量只占總產量的22%。
(摘自中國石油新聞中心,2012-01-30)
2012年2月8日,國家能源局印發(fā)《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guī)劃》(以下簡稱《規(guī)劃》)?!兑?guī)劃》劃分的4個重點技術領域是勘探與開采、加工與轉化、發(fā)電與輸配電、新能源。在這4個領域中,確定了19個能源應用技術和工程示范重大專項,提出了37項重大技術研發(fā)、24項重大技術裝備研制、34項重大示范工程和36個技術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課題。
到2015年,在能源勘探與開采領域,將完善復雜地質油氣資源、煤炭及煤層氣資源綜合勘探技術,形成頁巖氣等非常規(guī)天然氣勘探開發(fā)核心技術體系。在加工與轉化方面,要突破超重和超劣質原油加工關鍵技術,實現煉油輕質油回收率達到80%;自主開發(fā)煤炭液化、氣化、煤基多聯產集成技術以及天然氣、煤制氣以及生物質制氣凈化技術等。在新能源領域,要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降低成本,自主發(fā)展100 MW級多種太陽能集成與并網運行技術;開發(fā)以木質纖維素生產乙醇、丁醇等生物燃料產業(yè)化關鍵技術,實施替代燃料乙醇技術工程示范?!兑?guī)劃》同時提出了4個重點領域的2020年發(fā)展目標。如在加工與轉化領域,要開發(fā)加工重質、劣質原油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煉油技術,實現煉油產品清潔化和功能化;開發(fā)新型氣體加工分離技術和高效天然氣吸附、貯氫等新型材料;開發(fā)煤炭氣化、液化、煤基多聯產與煤炭清潔高效轉化技術,實現規(guī)?;?、產業(yè)化應用等。
(摘自中國化工報,2012-02-10)
2011年12月23日,工信部發(fā)布了《石化和化學工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根據規(guī)劃,到2015年,全國煉廠平均規(guī)模超過6 Mt/a,石油路線乙烯裝置平均規(guī)模在700 kt/a以上?!笆濉逼陂g,要大力發(fā)展高檔潤滑油、工藝用油、高等級道路瀝青、特種瀝青。石化和化工產品質量全面提升,烯烴國內保障能力保持合理水平,烯烴下游產品品種進一步豐富。長三角、珠三角、環(huán)渤海地區(qū)三大石化產業(yè)區(qū)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形成3~4個20 Mt/a級煉油及3個2 Mt/a級乙烯生產基地;配合國家油氣戰(zhàn)略通道建設,完善東北、西北、西南石化產業(yè)布局。同期還發(fā)布了《烯烴工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化肥工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危險化學品“十二五”發(fā)展布局規(guī)劃》等。
(摘自中國石化報,2012-02-07)
醋酸乙酯的工業(yè)生產方法主要有乙酸酯化法、乙醛縮合法、乙醇脫氫法和乙酸/乙烯加成法等4種。目前主要采用乙酸酯化法工藝,占總產能的68%;其次是乙酸/乙烯加成法,占11%,乙醛縮合法占18%,乙醇脫氫法占3%。
乙酸酯化法采用乙酸和乙醇為原料,在硫酸催化作用下,直接酯化生產醋酸乙酯。該工藝技術成熟,投資少,操作簡單。但生產成本高,硫酸對設備腐蝕性強,副反應多,產品處理困難,環(huán)境污染嚴重。近年來濃硫酸催化劑逐漸被固體酸催化劑取代。固體酸催化劑可用有機固體酸,如陽離子交換樹脂,也可用無機固體酸如分子篩、雜多酸等,合成方法也由液相反應發(fā)展到液/固和氣/固等多相反應。廣西化工研究院采用固體酸催化劑,通過連續(xù)催化精餾-萃取的工藝合成醋酸乙酯。與傳統(tǒng)酯化工藝相比,該工藝具有生產能力大、能耗低等特點。清華大學綜合國內外現有的酯化工藝優(yōu)缺點,在開發(fā)非高分子固體酸催化劑PMB-2的基礎上,又開發(fā)了醋酸乙酯新的綠色節(jié)能工藝流程-非高分子固體酸催化酯化-加鹽萃取精餾聯合法,簡稱鹽析法。
乙醛縮合法藝是在乙醇鋁催化劑作用下,乙醛經自動氧化、縮合和重排制成醋酸乙酯。該法工藝條件比較溫和,反應轉化率和收率都比較高,對設備要求不高,生產成本較酯化法低。缺點是原料來源受到制約,催化劑乙醇鋁通過加水生成氫氧化鋁無法回收。該技術在日本比較成熟,我國曾積極推薦此法,20世紀90年代實現工業(yè)化生產,但此法只有乙醛價格處于低位時才具有競爭力。黑龍江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分院開發(fā)了以乙醛為原料,在醇鋁催化劑作用下,經一步縮合生產醋酸乙酯工藝,縮合反應結束后反應液中殘存的催化劑加水分解破壞。
乙酸/乙烯加成法是以載在SiO2等載體上的雜多酸金屬鹽或雜多酸為催化劑,乙烯氣相水合后與氣化乙酸直接酯化生成醋酸乙酯,同時還可能發(fā)生次級反應,如醋酸乙酯產物逆向水解為乙醇,或形成二乙基醚。該工藝由BP/Amoco、昭和電工和Rhone-Poulenc等公司開發(fā),具有代表性的是BP Avada工藝,采用了雜多酸催化劑,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產品純度可達99.97%以上。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該工藝產率較高,原料損耗降低35%,能耗降低約20%,且裝置易進行擴能改造。我國在此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工業(yè)化方面進展緩慢,目前尚無采用此工藝的醋酸乙酯生產裝置。相對于其他工藝而言,乙烯法合成醋酸乙酯產品質量高,純度易于控制,且環(huán)境友好,因此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但該工藝須建在乙烯裝置的附近。
乙醇脫氫法采用銅基催化劑,使乙醇脫氫,生成粗醋酸乙酯,再經高、低蒸餾除去共沸物,回收尚未反應的乙醇,去除丁酮等雜質,得到純度為98.7% ~99.9%的成品,該工藝適用于乙醇豐富且廉價的地區(qū)。
(清風供稿)
帝斯曼公司與中國石化合資的帝斯曼南京化學公司在南京投建的200 kt/a己內酰胺裝置選定由日本東洋工程公司承建(東洋工程公司將為該項目提供工程、采購服務和建設管理),已簽定相關合同。該項目投資約3億美元,將采用DSM公司最新技術,預定2013年第三季度完工。目前該基地已有20 kt/a己內酰胺裝置產能,屆時,該公司產能將達到400 kt/a,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商。
(李雅麗摘自美PCN,2012-01-30)
沈鼓集團高質量完成了國內首個大型精對苯二甲酸(PTA)空壓機組交鑰匙工程,接收單位是江蘇海倫化學有限公司,該舉措標志著國產化1.2 Mt/a PTA機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此項目的空壓機組由汽輪機、空壓機、尾氣膨脹機組成,采取整裝單元供貨的方式,即廠房外1 m以內全部設備,從安裝到試車完成全部由沈鼓集團負責。PTA機組安裝時,30 MW試車電機+液力耦合器+產品減速機+離心壓縮機+向心膨脹機依次串聯連接,總長度將近30 m,總高度將近15 m,創(chuàng)造了多項沈鼓集團之最:設計、制造最大的多軸壓縮機;設計、制造最大的多級膨脹機機組;試車技術方案難度最大、電機啟動方案最復雜;機組通過采用精確的調節(jié)方法和科學的測試回路,壓縮機和膨脹機同時進行試驗,成為最高效的氣動性能試驗。攻關小組解決了耐高溫耐腐蝕無油潤滑部件研發(fā)、傳遞扭矩零部件強度校核等難點,突破了PA2一級噴嘴調節(jié)機構研制關。2011年9月,該項目進入調試階段,2012年春節(jié)前調試成功。
(摘自中國化工報,2012-02-02)
韓國先進科學院公布了一種己內酰胺新型催化劑,可有效提高環(huán)己酮肟氣相貝克曼重排反應活性。該催化劑具備高二氧化硅含量和納米沸石的特殊結構,其中沸石材料為多層或單層結構,單晶或十個以下晶格呈現規(guī)律性排列。使用這種催化劑可迅速提高環(huán)己酮肟轉化率和己內酰胺選擇性,從而使己內酰胺產率得到增加。不僅如此,催化劑的失活率很低,可顯著減少目前常用催化劑所需的更換和再生過程,使己內酰胺生產工藝更加經濟高效。
(李雅麗供稿)
預計2012年亞洲精對苯二甲酸(PTA)產能新增11.5 Mt/a,比2011年增長26%,2011年產能比2010年增長13%。亞洲PTA生產企業(yè)面臨產能過剩的壓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能集中釋放。浙江遠東石化公司新建1.4 Mt/a PTA裝置即將投產,該公司PTA產能將達到3.2 Mt/a;珠海碧辟化工公司將完成0.9 Mt/a 2號PTA裝置的脫瓶頸改造,新增產能0.2 Mt/a;桐昆集團旗下嘉興石化公司計劃2012年第二季度開啟位于浙江嘉興的一套1.5 Mt/a新建PTA裝置;亞洲最大的PTA生產商——浙江逸盛石化公司計劃下半年投產位于海南的2 Mt/a新建PTA裝置,屆時公司將擁有PTA生產能力7.5 Mt/a;翔鷺石化將在第三季度開啟位于福建漳州的2 Mt/a新建PTA裝置,屆時公司PTA總產能將達到3.65 Mt/a;恒力集團首套PTA裝置將在7月投產,第2套裝置將在9-10月投產,合計產能為4.4 Mt/a。
(2)下游支撐無力。2012年亞洲PTA下游滌綸新增產能滯后于PTA新增產能。2012年亞洲地區(qū)新增滌綸產能僅為8.5 Mt/a,總產能達到63 Mt/a。在這8.5 Mt/a新增滌綸產能中,有超過6 Mt/a來自中國,1.7 Mt/a來自印度,其他產能來自于韓國和東南亞。亞洲PTA生產企業(yè)自2011年9月末已經虧損。2011年4季度,對二甲苯(PX)原料和PTA之間的價差縮小至115美元/t,而對于PTA生產企業(yè)而言,通常的盈虧平衡點為150美元/t。
(3)開工率下降。亞洲 PTA生產企業(yè)自2011年11月起紛紛降低裝置開工率或關停裝置,以減少虧損。2011年亞洲PTA裝置的平均開工率水平從2010年的90%下降至86%,2012年亞洲地區(qū)PTA裝置的開工率預計將進一步下降至75%。受新增產能大量投產的影響,我國將更多地依賴于國內的生產,進口量將減少。2011年1-11月,我國進口PTA共計4.89 Mt,同比減少1.3%。韓國、泰國等國家與地區(qū)是我國主要的PTA進口來源地,占我國PTA進口總量的97%,但是從整個亞洲地區(qū)來看,印度將填補中國PTA進口量減少的缺口。
(摘自中國石化報,2012-01-17)
如何使大型精對苯二甲酸(PTA)生產裝置在現有裝置和工藝條件下保持低成本、高收率的理想狀態(tài),并進一步降低能耗和物耗,是國內很多企業(yè)關心的問題。由華東理工大學等單位在深度融合的基礎上共同完成的大型PTA裝置優(yōu)化運行技術,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或超過了同類裝置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的相關技術相繼成功應用到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套360 kt/a、1套650 kt/a PTA裝置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340 kt/a PTA裝置上,取得顯著經濟效益。該項目也因此獲得了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該技術取得了4個方面的創(chuàng)新:一是對二甲苯(PX)氧化反應單元,研發(fā)了PX富氧氧化反應過程智能建模與優(yōu)化運行技術,消除了氧化單元生產瓶頸;其二是對加氫精制單元進行了多項創(chuàng)新,研發(fā)了漿料預熱器、反應器、結晶器等的建模與優(yōu)化運行技術;其三是溶劑脫水塔單元,研發(fā)了共沸精餾溶劑脫水過程的建模與優(yōu)化運行技術,確保了溶劑脫水系統(tǒng)運行平穩(wěn);其四是針對PTA聯合裝置,研發(fā)了PTA聯合裝置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公用工程用能優(yōu)化技術,實現了多套PTA裝置之間的柔性操作和資源有效利用。該技術僅僅通過計算機軟件就可以實現技術優(yōu)化,使裝置運行更健康,物耗、能耗降低,并且充分利用現有聯合裝置的操作彈性,減少放空浪費現象,3年來已經為企業(yè)累計新增10億元人民幣的利潤。
(摘自中國化工報,2012-02-28)
日本三菱化學決定在中國寧波擬建的第二期精對苯二甲酸(PTA)項目中采用其最新的環(huán)保型PTA新工藝技術。據稱,該新工藝可以顯著降低能耗和耗水量,從而進一步降低了PTA和對二甲苯之間的保本價格差(breakeven price spread),使其達到150美元/t以下。預定2012年完成工藝的開發(fā)工作,上半年完成工藝包設計。采用這一新技術的第二期PTA生產裝置預定于2015年投產,產能達到1.2 Mt/a(是第一期PTA產能的2倍)。
該新工藝采用了三菱人造絲的水處理膜技術以及循環(huán)工藝,每生產1 t PTA所消耗的水量少于2 t,而現行工藝的耗水量達到10 t。
第二期項目的參股公司與第一期相同,日本公司的股份占到90%(三菱化學占61%、伊藤忠商占35%、三菱商事占4%),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持有10%。未來,三菱還擬根據產品上下游價值鏈的需求,與對二甲苯生產商或聚酯生產商進行合資。三菱是全球第二大PTA生產商,供應全球市場份額的9%,在中國、印尼、印度和韓國有4個生產基地,總計產能達4.21 Mt/a。
(李雅麗摘自日JCW,2012-01-0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