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春霞,孫月江
(1.山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山東淄博255012;2.青島工學院信息工程系,山東青島,266300)
全球背景下的城市個性研究
亓春霞1,孫月江2
(1.山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山東淄博255012;2.青島工學院信息工程系,山東青島,266300)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引發(fā)了城市建設的大規(guī)模復制,雷同的城市形象讓城市的發(fā)展失去了作為靈魂的個性。而城市的個性正是幫助城市在當前龐大的城市網絡中獲得生命力和競爭力的關鍵。文章結合現(xiàn)有研究和全球化背景給出了城市個性新的定義,并通過對城市個性影響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打造城市個性體系和城市個性品牌營銷發(fā)展的兩大策略。
全球背景;城市個性;城市網絡;個性化;個性體系
當代世界,不斷革新的技術縮短了世界的距離。人類的經濟、技術、文化、生活正在形成一個整體,全球化背景造就了全球化的城市系統(tǒng),每個城市都成為了全球城市網絡的節(jié)點?,F(xiàn)代社會同時趨向個性功能的發(fā)揮和個性文明的尊重。如同個性是一個人生命存在的表達方式一樣,城市的生命力也是依靠城市個性來維系的。然而城市卻在快速向現(xiàn)代化邁進的同時以“大拆大建”的方式造就了千城一面、萬城一統(tǒng)的格局。城市的同質化讓城市失去了自己的靈魂,城市個性的淡化和消失,正在斷送城市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個性”一詞源于拉丁語Persona,它有兩個含義:一方面,原指演員在舞臺上所戴的假面具,后引申為一個人在生命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指能獨立思考、具有獨特行為特征的人。[1]許多心理學者從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個性的定義,西方人格心理學家Gordon W.Allport曾綜述過幾十個不同的定義,[2]5R.S.Woodworth,[3]R.B.Cattell[4]也從行為的角度給出過個性的定義?,F(xiàn)代心理學一般把個性定義為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一個人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傾向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我國第一部大型心理學詞典《心理學大詞典》中的個性定義反映了多數(shù)學者的看法:個性也可稱人格,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
截至目前,對城市個性并無統(tǒng)一的定義,為數(shù)不多的文章觀點主要體現(xiàn)如下:徐小軍指出城市個性主要強調不同的城市之間應像不同的人一樣具備自身獨特的特征。[5]即在自然條件、城市形象、歷史文化、價值精神等方面區(qū)別于其他城市的能為人感知的客觀存在的個別特性。胡雁霞認為,所謂城市個性,指由于城市所處的不同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氣象條件、歷史文化、民族傳統(tǒng)、生活習慣和審美觀念而造就的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間布局、山水形態(tài)、自然風貌、傳統(tǒng)色彩、建筑風格和城市形態(tài),能夠呈現(xiàn)城市整體所特有的思想、文化特色和蘊涵,從而構成能區(qū)別于其他城市的氣概與風度、氣質與涵養(yǎng)。[6]王文科提到,現(xiàn)代社會,城市的個性代表著城市的特色和城市存在與發(fā)展的靈魂,反映著城市自然地理形態(tài)、歷史文化和產業(yè)結構特點,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7]
學者們對城市個性的描述雖不統(tǒng)一,但都注重了城市外在特征和內在特質的聯(lián)系,劉煒、[8]徐穎、[9]何健雯[10]也在文章中強調城市個性應該體現(xiàn)思想和文化內涵。
學者們的觀點涉及到了城市個性的本質,但筆者認為,對當前的時代來講,這些觀點主要圍繞城市自身屬性來講,忽略了全球化背景中城市被賦予的新的特征。互聯(lián)互通的全球化背景使得每一個城市成為世界網絡中的一個單元,城市的生存和發(fā)展既面臨與世界網絡中其它城市單元的協(xié)作互補,又面臨其它城市單元帶來的競爭威脅,遍布世界的城市單元們在一個整體的網絡中互相影響著。城市個性的定義不應只是簡單描述出城市本身的元素,而應加入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面臨的新的使命。
因此,筆者認為可對當代的城市個性定義修改如下:城市依賴自有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觀、物質資源等物質屬性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習慣等精神屬性,形成獨特的個性體系,使城市具有特定標志。這標志具有不可復制的無窮魅力,讓城市成為世界城市網絡中不可或缺的單元,并因此樹立城市在全球化發(fā)展中的競爭地位,讓城市生命力永存。
城市的地理資源包括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景觀生態(tài)、自然氣象、資源礦產等要素。這不僅是一個城市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也是城市個性得以發(fā)展的自然基因。當代環(huán)境下,大多在地理資源上具有顯著獨特性的城市都在積極利用自然資源開發(fā)城市旅游和資源貿易。地理資源形成的城市個性是不可復制,甚至是不可再生的,因而也就決定了一個城市在全球范圍內的獨特個性。從地理資源的概念上講,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座城市,城市的基因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差異性。這種差異帶來的個性讓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既面臨發(fā)展機遇又面臨生存威脅。更多的地理資源需求涌入的同時也帶來了生態(tài)和資源的破壞和濫用。過分夸大地理資源的個性作用,城市的持久發(fā)展難以得到保證。
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過程也是歷史文化發(fā)展的過程。每個城市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都形成了獨特的歷史經歷,這種經歷隨年月累積逐漸形成城市的歷史文化。歷史文化在傳承過程中深刻影響著城市的記憶并塑造了一個城市的品格。一直以來,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都是吸引人類認識一個城市,了解一個群體個性的主要途徑。通信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了世界人民間相互的交流與關注,也引發(fā)了城市在全球范圍內的歷史文化營銷。尤其是近幾年,我國一些歷史名城充分發(fā)揮自身歷史特點,營造歷史氛圍,開拓歷史文化旅游。但歷史文化的接受和欣賞需要有背景文化的鋪墊,而且歷史注定在不斷前進過程中要歷經發(fā)展淘汰。過于依賴歷史宣揚的城市個性往往叫好不叫座,有些城市的“拜神仙”、“祭皇帝”、“尊圣人”多數(shù)只能風光一時。城市的歷史個性如何更好地與當代人類的文化訴求形成共鳴是這一要素發(fā)展應用的關鍵。
地理資源決定了城市個性的前提和發(fā)展的可能性,而后天的社會因素營造了城市個性發(fā)展的氛圍。社會整體文明的發(fā)展程度,包含著當前生產力因素和生產關系因素。技術的進步和思維的開放使得文明的發(fā)展趨向個性的尊重。城市在新的世界經濟和國際秩序中被打上新社會文明中的烙印,個性的發(fā)展獲得外在的推動力。離開社會文明水平談城市個性是孤立和片面的觀點。城市要發(fā)展個性,不能忽略城市所在的社會文明背景。社會文明水平對城市的影響是普適的,并不存在針對性,有時是動力,有時可能產生分力或阻力。技術促進了人類對城市的個性創(chuàng)新,但同時也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城市雷同,這就是社會文明對城市個性的雙刃作用。
國家政策對城市的個性發(fā)展往往具有導向作用。政策一般由國家的管理者按照一定的導向目的,采取一定的制度方法,對城市的發(fā)展施加有系統(tǒng)的引導控制,從而對城市的個性產生全面和深刻的影響。國家政策能夠以人為因素的方式自覺控制環(huán)境中的不良因素,給城市良好的個性發(fā)展指明方向,并約束城市的不良個性發(fā)展。一個城市地理資源無論如何豐富,違反國家政策制度,其個性也不可能合理科學地發(fā)展。
以上因素主要從時空方面和環(huán)境方面對城市的個性發(fā)展產生影響,但城市的組成最主要的主體還是人。人的因素是城市個性的內因。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生命力和競爭力由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對各因素的合理應用和現(xiàn)實創(chuàng)造來獲得。同樣的地理資源由不同的人去開發(fā)利用產生不同的效果。同樣的社會背景和政策氛圍下,由于不同的城市決策者和人民勞動使城市產生不同的個性魅力。在當前的城市發(fā)展競爭中,人們規(guī)劃和設計城市的個性,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并保持城市的個性,與此同時,在城市的良好個性中發(fā)揮城市的景觀、經濟、文化、精神等功能價值。因此,人的主觀能動性決定了城市個性系統(tǒng)的水平。
城市走個性化發(fā)展之路,才能形成城市間的相互協(xié)作、共生發(fā)展的良性局面。城市的個性愈鮮明,其對周邊城市的協(xié)作互補作用便愈強,也就愈容易產生個性化的經濟和個性化的人文,而它們又反過來進一步提升和豐富城市的個性。城市的決策者和人民應該積極謀求城市個性化發(fā)展策略,探索有效的個性化路徑來努力挖掘、塑造和展示城市的個性特征,從而展現(xiàn)出作為城市的卓爾不群的品格和魅力。城市的個性化發(fā)展內容復雜,但主要包括城市個性化打造和城市個性化品牌營銷兩大方面。
首先,全球背景下城市個性化要打造城市個性體系。全球城市網絡的形成加劇了城市間的競爭,城市的個性是多因素綜合的復雜結果,因此城市個性的打造不是一個點的打造,而是整個城市個性體系的打造。城市個性化打造需要提升到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高度,由城市的決策者和人民參照以上城市個性影響因素共同規(guī)劃和設計城市個性打造方案。在保持與繼承城市原有個性的基礎上,結合全球化背景和城市地位確定城市的個性化目標和個性化內容,并主導城市在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個性體現(xiàn)。在地理、歷史、經濟、文化、民生等領域內打造真正的城市個性體系,使城市的職能分工和協(xié)作能力更具特色,從而在與世界其它城市的競爭中獲得穩(wěn)健長久的發(fā)展。
其次,全球背景下城市的個性化品牌營銷要更多地依賴互聯(lián)網絡。全球化技術促進了城市的經濟、文化的交流,同時也帶來城市間更大的競爭壓力。城市個性品牌的應用至關重要。城市個性品牌的形成是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不斷經營的過程。城市應該積極利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網絡以及當前最為重要的互聯(lián)網信息網絡宣傳城市的個性。將城市的個性因素和個性內涵通過多元的信息表達方式、信息表達渠道傳遞給世界各地。品牌的營銷屬于非物質產品營銷,已經讓世界互聯(lián)互通的信息網絡形成最佳宣傳平臺?;ヂ?lián)網絡在世界體系中的應用滲透可以讓我們斷定,城市的個性品牌形成、維持、發(fā)展都將越來越多地依賴信息網絡。
我國的城市化發(fā)展已經到了需要個性化發(fā)展的階段,而對城市個性的認識不應該只局限在城市建筑形象和經濟商圈的打造上,可模仿的個性都不能稱為個性。城市需要綜合個性的影響因素,打造自己的個性體系,只有這樣,城市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才能長存。
[1] 智庫·百科.什么是個性[EB/OL].http://wiki.mbalib.com/zh-tw/%E4%B8%AA%E6%80%A7.
[2] Gordon Willard Allport.Personality: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New York.H.Holt and Company,1937.
[3] R.S.Woodworth.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by F.H.Allport.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25,(20).
[4] R.B.Cattell.Personality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69,(36).
[5] 徐小軍.城市個性的缺失與追求[J].學術探索,2004,(11).
[6] 胡雁霞.泰州城市建設個性化戰(zhàn)略研究[EB/OL].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csjs/48851.html,2009-11-24.
[7] 王文科.城市的個性危機與重塑選擇[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8] 劉煒.關于城市個性的思考[J].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學報,2001,(12).
[9] 徐穎,嚴金泉.對全球化視野下中國城市特色危機的思考[J].城市問題,2006,(2).
[10] 何健雯,趙慶海.泰安市城市個性發(fā)展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08,(12).
F29
A
1672-0040(2012)01-0018-03
2011-10-25
亓春霞(1975—),女,山東萊蕪人,山東理工大學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研究。
(責任編輯 楊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