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
作為90后學生的班主任,必須適應形勢,認清特定時代背景下出生成長起來的90后學生的特點,順利實現(xiàn)從“取暖器型”班主任向“空調型”班主任的“轉型”。
無疑,班主任需要有顆愛心。但是愛做為一把看似萬能的教育鑰匙卻不能完全解開90后學生們的心鎖,因為90后就是在“暖”與“熱”的包裹下長大的,他們對熱并不敏感。所有90后的班主任,恐怕都不得不冷靜地思考一下自身如何實現(xiàn)“轉型”的問題。筆者認為:對90后學生,光有“熱”還不夠,適當?shù)臅r候必須給他們“制”點“冷”。
一、冷眼觀察
90后們不缺少關愛。他們是在大人的手心焐大的一代人。這自然形成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強烈意識,有些學生會不自覺地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往往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大部分學生都會把自己看做是班級或宿舍里的重要角色,其他人包括老師在內,都理所當然應該對自己高度關注。對于這樣的一群學生,新班主任要注意“冷眼”觀察。這個“冷”不是冷漠或漠視,而是一方面不動聲色觀察他們在學習、生活或活動中的各種表現(xiàn),了解各自獨特的個性,從而找到適合個體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保持自己的一份神秘感,不輕易讓鬼靈精怪的他們看穿自己的一切,包括弱點。所以,新時期的班主任在暗中關注學生、關心學生的同時,表面要“冷”一點,讓學生膨脹的自我感得到一點點抑制。如果你一盆火似的靠上去,他們非但不領情,反而覺得你“婆婆媽媽”,對你產生一絲厭煩。
二、冷卻處理
當這些張揚自我個性、相對缺乏團隊意識的90后集中到一起,他們的個性相互碰撞,而且永遠認為自己“有理”,“沖突”就不可避免了。這意味著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比以前更易產生矛盾,且矛盾更難調和。班主任老師在處理、協(xié)調突發(fā)事件時,宜作冷卻處理。千萬不可憑一面之詞或主觀印象輕率地下結論,更不能動輒向家長“告狀”。筆者的做法是,先分頭了解雙方對同一事件的敘述和看法,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一定要向知情的同學和老師核實清楚。在事實清楚之后,再將雙方一起叫來進行調解。要知道學生之間的矛盾往往由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兒引起,只要把“導火線”之小與鬧矛盾危害之大對比著說給他們聽聽,或者來個換位思考,什么矛盾恐怕都可化解。如果不冷卻一下,班主任在倉促之間,盛怒之下,會置客觀、公正于不顧,不管青紅皂白將一方或雙方痛快批評一番,不僅不能達到心理疏導的目的,而且會把矛盾擴大。同時,冷卻處理也是讓學生們能有一定的緩沖時間反省自身。在矛盾爆發(fā)之初,90后們情緒容易激動,心理容易沖動,維護自我自尊的意識格外強烈,這往往讓他們不顧一切,態(tài)度會更不合作,甚至產生過激行為。冷卻處理有利于他們平靜地接受調解,承認錯誤。
三、冷臉相向
90后學生有不良行為習慣的明顯增多。這是因為他們中大多數(shù)生活條件優(yōu)越,家長寵愛,故對自身要求不高或缺少生活的目的性。當他們在學業(yè)上無法做到出類拔萃時,會選擇其他各種方式來獲得心理滿足。如,上課調皮搗蛋、起哄、穿奇裝異服,還有的“渾身長刺”,無緣無故地頂撞老師或挑釁同學,以此種種來獲得“與眾不同”的感覺,想引起他人關注,宣泄心中情緒,尋求心理平衡。對于這一類的學生,班主任宜以冷臉相向?!袄淠槨钡木唧w做法是:當他們打扮得不倫不類時,用冷峻的目光上下打量,委婉地表明班主任不欣賞的態(tài)度,打擊一下他們著裝上的盲目自信;當他們在課堂上調皮搗蛋、起哄時,班主任緊盯著他們的眼睛,保持沉默幾分鐘,給他們施加無形的壓力;當他們有過激行為或違紀行為,班主任進行上述冷卻處理之后,起碼在短時間內給他們以“冷臉”,讓他們清楚犯了錯誤會讓人反感、生厭,從而促使他們糾正自己的行為習慣進而改變價值觀念。
四、冷后回春
其實90后學生遠沒有我們想象的強悍:他們自信又脆弱,粗糙又敏感,很多人處于一種精神匱乏的“懸空”狀態(tài);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和心理壓力讓他們焦慮,而承受挫折的能力卻很弱,對自己的成長有些迷茫。因而用“冷”來抑制學生不良習慣、情緒、行為只能是短期行為。長期對某個學生“制冷”,會讓其產生被放棄感、自卑感,甚至會自暴自棄,放任自流。就像季節(jié)輪回一樣,永遠是冬天,會枯草萎黃毫無生機。當大地慢慢回暖,就芳草茵茵,桃李芬芳。班主任工作也一樣,短暫冷過之后,要讓學生感到你的暖意。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個稱贊的手勢,一杯熱氣騰騰的奶茶,一只輕拍在肩膀上的手,都會讓這些敏感的心靈涌過暖流。到這時,他們會感謝老師曾經的“冷”,理解那冷背后的溫暖的用心。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豐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