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英
(西華大學人文學院,四川成都610039)
茅盾文學獎研究的開拓與進展
——讀《茅盾文學獎研究》*
范國英
(西華大學人文學院,四川成都610039)
茅盾文學獎是新時期文學進程中出現(xiàn)的重要事件,目前對茅盾文學獎的研究一直處于某種邊緣位置。任東華博士專著《茅盾文學獎研究》打破了“內(nèi)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的界限,對新時期以來出現(xiàn)的這一重要的文學事件進行了客觀化、總體化和歷史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茅盾文學獎研究》;茅盾文學獎;文學場域;文本-美學
茅盾文學獎設立于1981年,是目前國內(nèi)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項專門針對長篇小說的全國性文學評獎。到目前為止,茅盾文學獎已舉辦了八屆。該獎項是以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和文藝理論家茅盾先生之名命名,并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一項全國性文學大獎。由于中國作協(xié)本身就是國家權力對文學進行管理和調(diào)控的一個中介,或者說,它本身就是權力場對文學場施加影響的一個中介,因而,中國作協(xié)框架下的茅盾文學獎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國家意識形態(tài)對文學的規(guī)范和引導。而伴隨著新時期以來對文學的政治功利主義的全面清理,對文學的建構主要是以文學/政治的二元對立為基本的出發(fā)點,也就是說,此種建構方式力圖將文學徹底地置于政治的對立面。在這一語境下,隨著文學場自主性訴求的增強(這種自主性是建立在作為“他者”的政治之上的),對新時期文學進程中出現(xiàn)的一個重要的文學現(xiàn)象或文學事件(在茅盾文學獎頒獎的年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具有重大作用的報紙,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報刊,都會就此發(fā)表相關的報道和評論。如在首屆茅盾文學獎頒獎的年度(1982年),《人民日報》(1982年12月16日)就發(fā)表了以下文章:巴金《祝賀與希望——在“茅盾文學獎”首屆授獎大會上的講話》、由中國作協(xié)供稿的《首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的六部長篇小說及其作者簡介》、本報評論員《祝長篇小說繁榮發(fā)展》、王愚《努力表現(xiàn)處在時代運動中的人物——談近幾年來一些長篇小說的人物塑造》等)——茅盾文學獎——的研究就一直處于某種邊緣位置。任東華博士的《茅盾文學獎研究》實現(xiàn)了對茅盾文學獎系統(tǒng)和全面的研究,并且正如作者在緒論中所言,《茅盾文學獎研究》打破了“內(nèi)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的界限,對新時期以來出現(xiàn)的這一重要的文學事件進行了客觀化、總體化和歷史化的研究。
文學評獎要對文學活動作出某種價值評價,因而,文學評獎具有使一個作家或一部作品成為“圣物”(布迪厄語)的可能。這樣一來,在對文學評獎的研究過程中,極易受到某種主觀價值立場的干擾。實際上,文學評獎并非簡單的價值判斷。應該說,文學評獎既包含有主觀價值判斷,同時又具有某種客觀性,因為,任何獎項體現(xiàn)出的價值標準及依托于價值標準之上的價值判斷,必然受到該獎項所處場域的結(jié)構及其在場域中的位置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正如布迪厄所言“行動者把來自世界的歷史和結(jié)構的認識形勢用于世界來達到對世界的直接理解,他們把認識形式用于世界本身”。[2]《茅盾文學獎研究》考量了茅盾文學獎美學與其寄寓的客觀文學場——文學制度——之間的關聯(lián)性。在茅盾文學獎的“制度-美學”中,在厘清茅盾文學獎體現(xiàn)出的具有某種主觀性的價值因素的同時,辨析了主觀性中所包含的由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權力等形成的“硬制度”的因素,及民族無意識、童年的個體經(jīng)驗、文學形式的改革壓力、階級出身、社會的精神狀況等形成“軟制度”的因素。此種研究既打破了“內(nèi)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的界限,也打破了傳統(tǒng)的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對立。在此基礎上,對歷屆茅盾文學獎的評獎條例,評選標準、思想內(nèi)涵、現(xiàn)實主義審美領導權、經(jīng)典觀等進行了客觀的歷史分析。在整個分析過程中,并沒有對研究對象采用靜態(tài)的分析方法,而是將研究對象置于動態(tài)的場域關系網(wǎng)絡中,考察場域結(jié)構的變化與歷屆茅盾文學獎的評獎條例,評選標準、思想內(nèi)涵、現(xiàn)實主義審美領導權、經(jīng)典觀等的變化,及其相互間張力關系的變化。例如,在對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的闡釋中,既厘清了“條例”受制于場域結(jié)構及其在場域中相對固定的位置,從而形成的“不變”的一面,又歷史地考察了場域結(jié)構的變化及其與茅盾文學獎之間張力關系的變化,從而形成的條例“變”的一面。“‘條例’既通過具體情境濾掉了局限于時代所挾帶的‘政治情緒’,又自覺適應黨對文學創(chuàng)作由‘具體的行政干預’向‘宏觀的思想指導’的策略轉(zhuǎn)移,旗幟鮮明地規(guī)定評獎工作‘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應該說,茅盾文學獎處身的文學場或社會場,及其在文學場或社會場中占據(jù)的位置,是具有某種穩(wěn)定性的,因而就形成了茅盾文學獎“不變”的一面;另一方面,文學場或社會場絕非絕對穩(wěn)定系統(tǒng),不同時期的茅盾文學獎又處身于具體的文學場中,文學場關系網(wǎng)絡的變換必然會形成茅盾文學獎與文學場之間張力關系的改變,因而也就形成了茅盾文學獎“變”的一面。
布迪厄的反思社會學雖然以“場域”、“慣習”等概念打破了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之間的界限,但是布迪厄依然強調(diào),“客觀主義的旁觀在認識論上先于主觀主義的理解”,因為“行動者的觀點會隨其在客觀社會中所占據(jù)的位置的不同而發(fā)生根本的變化”。[3]《茅盾文學獎研究》在打破主客觀對立的同時,并沒有弱化對研究對象的客觀研究,論文客觀地解釋了茅盾文學獎藝術標準的基本特征:藝術標準依賴于‘全景、宏大和理性’的史詩敘事,這緣于評委會根深蒂固的‘茅盾傳統(tǒng)’情結(jié);相應,對個人化寫作與創(chuàng)新處理謹慎。陳建功就認為,作家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小情小調(diào)地封閉自己,會導致創(chuàng)作的狹窄和重復,也會讓讀者生厭。同時也闡釋了獲獎作品構成上的某種特點,即,非主旋律寫作難以獲獎。事實上,非主旋律寫作即使經(jīng)過更為嚴格、挑剔的目光仍然難以獲獎,根源在于茅盾文學獎對史詩性、宏大敘事、現(xiàn)實主義手法以及正面價值等規(guī)范的堅守所形成的美學原則,以之為參照,對其他文學形式形成了潛在的抵制,所以,這類作品即使被讀書班看好,也會被評委會否決。此種研究方式有利于克服評獎研究或看待評獎的簡單的價值論思路,有利于我們理性客觀地看待目前評獎歷時最長的茅盾文學獎研究。
在茅盾文學獎的“制度-美學”中,對文學的物質(zhì)性因素(制度)與文學的意識性因素的關聯(lián)性考察,更多是在文學社會學視野的統(tǒng)攝下完成,此種研究思路關注更多的是文學的生存環(huán)境,而極易忽略對文本自身思想意義層面及美學意義層面上的研究。而《茅盾文學獎研究》在考察了文學的物質(zhì)性因素(制度)與文學的意識性因素的關聯(lián)性之后,用了三章的篇幅——茅盾文學獎的“文本-美學”(上)、茅盾文學獎的“文本-美學”(中)和茅盾文學獎的“文本-美學”(下),采用文本細讀的方法,考察了獲獎作品思想意義層面及美學意義層面上的基本特征。在對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研究中,首先從宏觀的方面考察了茅盾文學獎的“題材類型”、“精神主潮”、“敘事特征”等內(nèi)容,方法上依然是打破“內(nèi)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的界限,實現(xiàn)了對研究對象的總體化研究。如在考察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題材時,就考察了農(nóng)村題材與特定社會歷史語境之間的關聯(lián)性,“中宣部與中國作家協(xié)會關于‘三農(nóng)’問題的創(chuàng)作倡導最先始自農(nóng)村的社會變革等因素,農(nóng)村(鄉(xiāng)土)題材成為當代文學的‘最大家族’?;蛘吒桧炥r(nóng)村的改革開放,或者追溯農(nóng)村荒誕的政治運動,或者回顧農(nóng)村的歷史斗爭與苦難,或者批判農(nóng)村的封建文化意識,或者鋪展農(nóng)村的田園風味,這些題材揭示了農(nóng)村的種種真實,記錄了農(nóng)民飽經(jīng)滄桑的精神史,促使整個社會反思并自覺地參與到農(nóng)村艱難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中來,茅盾文學獎也對此予以了聚焦。據(jù)統(tǒng)計,在七屆評選的獲獎作品中,農(nóng)村題材達8部,占24.2%?!睹┒芪膶W獎研究》對獲獎作品進行宏觀研究的同時,又對具體作品進行了微觀分析,著作根據(jù)國家圖書館的閱讀“指數(shù)”,通過影視改編、媒體宣傳和銷售渠道等各種因素所形成的“知名度”,考察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長恨歌》《張居正》《塵埃落定》等作品的美學內(nèi)涵和經(jīng)典價值。這種考察可為我們發(fā)現(xiàn)、培育真正的“領銜者”,提供毛茸茸的“在場經(jīng)驗”,照亮茅盾文學獎美學體系的“陰影”與“黑洞”。該著作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是“茅盾文學獎美學”。如果說在茅盾文學獎的“制度-美學”中讓我們管窺形成茅盾文學獎美學的外部物質(zhì)性因素,那么茅盾文學獎的“文本-美學”則通過題材的傾斜呈現(xiàn)、民族靈魂的發(fā)現(xiàn)與重鑄的精神主潮,以及“全知視角”、“正面的價值取向”、“新現(xiàn)實主義”和“史詩傳統(tǒng)”等具有原則意義的基本敘事因素和共通的思維精神,成功闡釋構成茅盾文學獎美學的“基礎”。
茅盾文學獎作為目前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項文學大獎,怎樣使該獎項更有利于當代文學的發(fā)展,無疑是研究茅盾文學獎的研究者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睹┒芪膶W獎研究》將這一問題放在世界文學這一開闊的視野上來思考。從“思想性和理想主義”、“新現(xiàn)實主義與藝術創(chuàng)新”、“民族靈魂的重鑄與人類普世價值的拓展”三個方面,厘清了茅盾文學獎評獎的核心理念與諾貝爾文學獎評獎的核心理念的差異,彰顯了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的“異同”,凸顯了它們各自的“特色”,還發(fā)現(xiàn)了它們的“對話渠道”和趨同性。這種比較方式,有利于我們克服“井底之蛙”的局限性,從一種更普遍的意義上來考量茅盾文學獎的合理性及走向未來的道路。
[1]任東華.茅盾文學獎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2]皮埃爾·布迪厄.帕斯卡爾式的沉思[M].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9:183.
[3]皮埃爾·布迪厄.華康德.實踐與反思[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11.
Th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Research:——On Reading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Research
FAN Guoy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Xihua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39 China)
In view of the marginal status of the research on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a big event in the new era of Chinese literature,Ren Meihua’s doctoral works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Research is of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It has dissolved the border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earch and made an objective,comprehensive and historical survey of this important literary event of the new era.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Research;Mao Dun Literature Award;literary field;text-aesthetics
I206.7
A
1674-117X(2012)01-0158-03
10.3969/j.issn.1674-117X.2012.01.029
2011-09-22
范國英(1970-),女,四川西昌人,西華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博士后,主要從事文藝學研究。
責任編輯:衛(wèi)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