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每
(新鄉(xiāng)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河南新鄉(xiāng)453000)
在美國近現(xiàn)代小說史上,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是爵士樂時期反叛文化的“桂冠詩人”。作為資產(chǎn)階級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在多部作品中對美國“迷茫一代”進行了細致的描摹?!读瞬黄鸬纳w茨比》(以下簡稱《蓋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說以主人公蓋茨比的出生、發(fā)跡至最后的遇害為故事線索,將蓋茨比對愛情的向往、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以及上帝對其眷顧的描寫都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菲茨杰拉德通過對蓋茨比為首的多個人物形象的素描,折射出美國年輕人“迷茫一代”的價值走向。當然,菲茨杰拉德也是“迷茫一代”中的一份子,他站在局外剖析自我,運用多重敘事方式,向讀者展示了整個美國社會的真實圖景。
外圍—結構式敘事方式是小說作者從外部來展現(xiàn)人物角色和語境,“在此種敘事方式中,“第三域”身份定位使得小說作者如同局外人抑或旁觀者”①[法]正熱拉爾?熱奈特(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第202頁。。在《蓋茨比》的前三章中,尼克宛若一個無所不知的“上帝”,他的生活軌跡圍繞著蓋茨比的活動空間而開展。所以,故事情節(jié)顯得流暢且豐富。第三章以后,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延展,尼克的“第三域”身份顯得拘謹起來,為了滿足故事情節(jié)的描繪,作者開始將尼克讓位于其他人物。在菲茨杰拉德筆下,以后的故事情節(jié)一直在尼克和“第三域”身份之間轉(zhuǎn)換,讓其他人物來續(xù)延故事情節(jié),使整個故事情節(jié)顯得跌宕起伏。譬如,在小說中,為了讓讀者了解蓋茨比迫切與黛西重歸于好的決定和信心,就有必要在情節(jié)中加以注解,但該故事情節(jié)中的篇章發(fā)生在尼克與蓋茨比認識之前,因此,讓尼克來充當“敘事者”已經(jīng)變得不可能。鑒于此,作者不得不“委任”尼克充當聽眾角色,利用尼克和蓋茨比共同的好友—喬丹來講述蓋茨比追求黛西的愛情啟蒙故事?!耙老∮浀迷谀悄晔碌哪程臁艺脧囊粋€商店的路口向另外一個路口轉(zhuǎn)彎……黛西講話的時候,有個軍人緊盯著她,面色露出艷慕的尊榮,其實啊,每個女人都希望男人用這樣的眼神來欣賞她……直到那天,我才意識到他是那年坐在黛西銀色跑車里的軍人?!雹贔.Scott 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edited by Michael Nowlin,NY:Broadview Press,2007.P46.嚴啟剛,任虎軍.論《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視角模式[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2).同樣的故事敘述手法,也出現(xiàn)在小說的第六章。在第九章里,主人公蓋茨比死后,沃爾夫山姆用自己同蓋茨比交往的具體細節(jié)來講述蓋茨比的發(fā)跡歷程,同時,也通過蓋茨比的家人來印證蓋茨比的奮斗史,這些故事情節(jié)的描述都采用外圍—結構式的敘事結構模式。
著名人文學者徐岱在其專著《小說敘事學》中明確提出,從外圍切入的小說敘事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因為可以自由的對“第三域”的活動范圍和基本權利加以控制①徐岱.小說敘事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第236頁。。該敘事方式的主要優(yōu)點就是消解了“第三域”與受眾之間的交流鴻溝,增添了作品的真實性與客觀性,給作品的受眾帶來無限想象空間與情節(jié)期待。從另一方面來講,外圍—結構式敘事方式也存在一定弊端。這是因為“第三域”敘事方式由于受到人物活動空間制約,給主人公本身的故事情節(jié)帶來一定論述空白和盲區(qū)。菲茨杰拉德也認識到了外圍—結構式創(chuàng)作缺陷,他在《蓋茨比》中也嵌入了其他敘事手法,巧妙化解了外圍—結構式敘事手法的不足。在小說中,尼克是一個“理性”的敘事者,在文中他對蓋茨比任何行為的評價都是客觀中立的,他價值中立的“處事”態(tài)度,幾乎全部充當了旁觀者角色,小說情節(jié)的構思正好反襯了小說創(chuàng)作與構思需要,也最大程度維持了現(xiàn)實生活的立體感和真實性。菲茨杰拉德不僅通過尼克的語言和行動,使受眾觸摸到20世紀美國的輝煌成就,也認識到其他人物形象道德敗壞的劣根性,使讀者認識到了蓋茨比的發(fā)家史,深刻感受到其生前奢侈的生活境遇和過世后的凄慘。通過外圍—結構式的敘事方式,讀者固然無法識別特定場景下各類人物的微觀心理活動,但“第三域”的出現(xiàn),不僅加深了小說主人公的心理蛻變過程,也使整個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變得更加合乎自然邏輯,從而變得引人入勝。
小說《蓋茨比》的故事情節(jié),大部分都采用了平行—結構式敘事方式,平行—結構式敘事又稱“同視界式”敘事②F.Scott 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edited by Michael Nowlin,NY:Broadview Press,2007.P46.嚴啟剛,任虎軍.論《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視角模式[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2).。譬如,在小說故事開篇,菲茨杰拉德通過尼克的心理活動,得出尼克是一個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秘密的男性,其善良寬容品格得到了周圍大多數(shù)人的褒揚。可以說,蓋茨比是善良、和藹、愛交際一類人的化身。作者通過尼克和蓋茨比以及湯姆的交往,來反應出敘事者—尼克的冷靜與理性。尼克以第一人稱身份講述了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一切,使讀者“目睹”了人物的真實行為、“聽到”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再如,小說的第四章,在蓋茨比家草坪上,蓋茨比和一群男男女女飲酒作樂。尼克突然聽到這群人的談論“……他是個賣酒的小販”,接著有一女性邊走邊說:“有一回我殺了一個人和他飼養(yǎng)的小狗……親愛的,再給我往高腳杯倒最后一杯酒”。平行—結構式敘事方式,不僅透視了尼克的內(nèi)心世界,而且使其他人物的行為軌跡顯得更加自然和諧,也縮短了敘事者之間的物理距離。畢竟,尼克不是個萬能使者,第一人稱的身份描述會受到外部環(huán)境制約。誠如徐岱所言,文論篇章在故事情節(jié)的聚焦中,也固然存在著人稱的制約,但失去了人稱的制約,無論是外圍—結構式還是平行—結構式的敘事都顯得力所不逮。
在《蓋茨比》中,對于人稱轉(zhuǎn)換的局限隨時可見。譬如,在小說開始,充當敘事者的“我”首先對本體做了一番自我剖析,開宗明義指出自己的“缺陷”:“可能由于自己閱歷的淺顯,造成世界認知的能力有限”。敘述者“我”在首次見到蓋茨比時描寫到:“我隱約感覺到,那天我去蓋茨比家,接到和我一樣請柬的客人是不多的,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是自己主動來的,汽車把他們首先送到長島,隨后的時刻,這些人總是出現(xiàn)在蓋茨比的家門口”。在這段小說中,“我”是受邀請而來,但是,其他人未被邀請的情況也只是猜測而已。在論述中,局部故事線索的制約綁架了敘事效果的臨界點,外圍—結構式和平行—結構式的敘事方式的交替使用,彰顯了故事情節(jié)的真實性。此外,在小說中,菲茨杰拉德除了用第一人稱代詞“我”之外,也同時嵌入了第二和第三人稱敘事方式。譬如在小說第三章,當尼克第一次近觀蓋茨比外形時,有著這樣的描述:“他用極其罕見的笑容——諸如此類的微笑,這輩子你再也很難遇到。他面對整個世界的永恒的剎那,目光如炬式的凝望你的全身,他對你的偏愛是那樣的難于拒絕,他留給你的印象是那樣的難以磨滅?!雹購埗Y龍.美國夢的演變與破滅—《了不起的蓋茨比》評析[J].外國文學研究,1988(2)。在這段小說中,用到了第二人稱“你”,和第三人稱“他”,該段描述,無限放大了蓋茨比的非凡聚焦能力,他像“從外部世界里”挑選出來的一樣。菲茨杰拉德用少量筆墨凸顯了蓋茨比的微笑,展示了蓋茨比對生命的希望和對夢想的訴求。隨后,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尼克與蓋茨比的幾次“偶遇”,最終升華了尼克對蓋茨比的好感。正如尼克隔著草坪對蓋茨比的戲謔式贊賞,“他們這幫酗酒的混蛋還不如你一個人……”。在尼克看來,蓋茨比遠比湯姆、黛西的品行都好百倍,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運用的交替使用,使讀者了解到真實的蓋茨比起了重要作用,這也是尼克對蓋茨比作出的最終道德評價。
全元—結構式敘事又稱全聚焦敘事,該敘事方式主要是運用無固定視角的全方面敘事方式。敘述者可以從任何視角、任一時空進行敘事。也即敘述者既可以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也可以對人物的現(xiàn)在、過去和未來進行全方位透視,直指被描寫人物的內(nèi)心②[美]菲茨杰拉德(著)巫寧坤,譯長島春夢[M].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1996,第327頁。。因此,這種敘事方式又被稱為“上帝式”敘事。在《蓋茨比》中,作者菲茨杰拉德在整個小說篇章結構中皆出現(xiàn)了敘事者用第一人稱無法詮釋的人物形象。譬如在小說第五章中,當蓋茨比與黛西再次重逢,尼克對蓋茨比的內(nèi)心有這樣的描寫:“他時刻盯著黛西,這樣的心理體驗也不知道會不會再次返回,他覺得她房間里每一件東西都是按照他的意象而設計的。”③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78頁。此后,主人公蓋茨比的精神世界開始出現(xiàn)二元分野:一方面,他對黛西帶給他的拒絕還心有余悸,另一方面,他長久以來對黛西的仰慕一直深藏內(nèi)心?!斑@些年來,他朝思暮想的夢中情人現(xiàn)在就在他的面前,這些年咬緊牙關的堅守終于得到回報。對黛西的思念之情,猶如一個拔了閥門的栓鈕,對黛西的感情閘門一瀉汪洋……”。初次見面后的臨別之際,尼克看到蓋茨比的那種誠惶誠恐表情,他又一次對蓋茨比進行了心理剖析:“五年了,是的。那天下午,臨近分別的時刻還是到來了,他肯定會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將財富、愛情和他身心的全部都獻給黛西”??梢钥闯?,小說中,對蓋茨比內(nèi)心世界的刻畫方式就是全元—結構式敘述模式。
在小說的最后幾章,尼克花“費了”更多心思來渲染蓋茨比的感受,全方位引導受眾感受其真實的內(nèi)心。這就是全元—結構式敘事的優(yōu)勢:敘事主體可以竭盡所能對故事人物進行剖析,將所有故事情節(jié)集結成串,恰當?shù)膹浹a了外圍—結構式和平行—結構式缺憾。使故事人物更顯鮮活,故事情節(jié)更加絲絲入扣,同時,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加深了讀者對小說的印象。譬如,在小說第七章中,主人公蓋茨比與湯姆之間為了爭奪黛西而產(chǎn)生的矛盾日益凸顯,當蓋茨比要求黛西說她只愛蓋茨比一個人時,黛西游弋不定的眼神視乎昭示了悲慘的結局與事實:“他猶豫不定的眼神,仿佛告訴所有她身邊的人,他盡管深深的愛過蓋茨比,但此時此刻的眼神說明了她的真愛也只有湯姆一個人?!雹躆ilton R.Stern,The Golden Moment:The Novels of F.Scott Fitzgerald,Champaign: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0.P26 頁。同樣在第七章中,當湯姆覺察到蓋茨比與黛西曾經(jīng)有過舊情時,他的大腦陷入了混亂的失控狀態(tài):“湯姆感覺到脊背發(fā)涼,內(nèi)心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他的妻子曾經(jīng)是別人的情婦,一個和她朝夕相處的合法內(nèi)人,現(xiàn)在卻猝不及防的邁向別人的懷抱……”⑤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梢姡Y構式敘事方式,對于揭示小說人物的思想具有舉足輕重作用?!渡w茨比》通過對蓋茨比、湯姆、黛西等人物的心理剖析,彰顯了以蓋茨比為代表的“迷惘一代”的信仰缺失。同時,黛西水性楊花的愛情觀念,淺薄自私的情人湯姆都在小說中躍然紙上。菲茨杰拉德在不同的敘事主體中,用凝練精辟的文字刻畫出不同人物角色定位和矛盾沖突,豐富了小說人物的微觀意念。
綜觀西方文學史,各種文學流派都是相互學習并推進的時空體驗,正如上層建筑一樣,諸多流派的延續(xù)、發(fā)展和消亡皆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和歷史背景。浪漫主義恰是啟蒙思想和新古典的反撥,而現(xiàn)實主義又是脫胎于浪漫主義。20世紀的西方文學流派即是如此,它們也都是時代的產(chǎn)物。而不管用什么樣的敘事手法,諸多各派都用自己獨到的筆觸揭露社會黑暗和現(xiàn)實,借此彰顯作者對現(xiàn)實的悲觀和絕望。不言而喻,在《蓋茨比》中,每一種敘事方式都各有千秋。菲茲杰拉德用老道的筆觸,借助于多重敘事視角,同時克服某一種孤立敘事模式缺憾,在對小說各類人物形象素描中,折射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也有助于后續(xù)讀者更深刻的理解作品主旨,這也是《蓋茨比》成為一部不朽名著的基本原因所在。
[1][法]正熱拉爾·熱奈特(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2]F.Scott 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Edited by Michael Nowlin[M].NY:Broadview Press,2007.
[3]徐岱.小說敘事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4]嚴啟剛,任虎軍.論《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視角模式[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2).
[5]張禮龍.美國夢的演變與破滅—《了不起的蓋茨比》評析[J].外國文學研究,1988(2).
[6][美]菲茨杰拉德著,巫寧坤譯.長島春夢[M].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1996.
[7]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8]Milton R.Stern.The Golden Moment:The Novels of F.Scott Fitzgerald[M].Champaign: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0.
[9]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