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董 莉
(1.大理學院臨床醫(yī)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學院圖書館,云南大理 671000)
針刺安全深度研究進展
王 斌1,董 莉2
(1.大理學院臨床醫(yī)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學院圖書館,云南大理 671000)
目的:綜述近年來針刺安全深度研究進展情況。方法:從研究方法、測算方法、研究結(jié)果等方面對近年來有關(guān)針刺安全深度研究的文獻進行了歸納總結(jié)。結(jié)果:通過研究,提高了對針刺安全深度及穴位解剖的認識,但還存在采用不同研究方法結(jié)果不一致等問題。結(jié)論:針刺安全深度的研究對保障針刺安全、防止針刺意外事故有積極意義,需要進一步通過科學嚴謹?shù)脑O(shè)計,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
安全深度;針刺;穴位
人體部分穴位在針刺角度和深度不當時,會刺傷重要臟器組織,引起針刺意外事故,這些穴位一般被稱為危險穴位〔1〕。針對危險穴位所設(shè)定的、保障針刺安全的可進針深度即為針刺安全深度。針刺安全深度是保障針刺安全、防止針刺意外事故的重要指標參數(shù)。歷代醫(yī)家十分重視針刺安全深度問題,《內(nèi)經(jīng)》中關(guān)于針刺禁忌的論述,包含了對危險穴位針刺深度的要求。如《素問·刺禁論》“: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薄端貑枴に臅r刺逆從論》“:刺傷人五臟必死?!倍浴夺樉募滓医?jīng)》始,針灸文獻中關(guān)于腧穴的記載多注明了穴位的針刺深度〔2〕。本文對近年來針刺安全深度研究的進展作一綜述。
1.1 傳統(tǒng)形態(tài)學方法 用現(xiàn)代解剖學的方法,以尸體標本為主,采用斷面解剖或?qū)哟谓馄实姆绞?,測量針刺安全深度。斷層解剖法為先在尸體上標經(jīng)定穴,再通過穴位作多種斷面,以反映在各種角度、深度、范圍進針時所涉及的斷面解剖結(jié)構(gòu);層次解剖法為先在尸體上選穴定位,在穴位處用鋼針刺入或刺染,再逐層解剖,以反映穴位區(qū)的解剖結(jié)構(gòu)。嚴振國等〔1〕、邵水金等〔3〕、張建華等〔4〕在尸體標本上定穴后,采用斷面和層次解剖法,然后測量和處理數(shù)據(jù),得出穴位的針刺安全深度;謝永財?shù)取?〕采用層次解剖法,研究肩中俞與大杼穴的解剖結(jié)構(gòu)與安全針刺深度及角度;韋昭文等〔6〕采用層次解剖法,在60具成人尸體上研究天突穴的解剖結(jié)構(gòu)和針刺深度與角度。
還有在活體上研究,賀奇志等〔7〕采用硬脊膜外穿刺方法,測量40例患者大椎穴安全深度。穿刺針依次經(jīng)過至硬膜外腔,測量硬脊膜穿刺針皮膚外剩余長度值,得到大椎穴安全深度。
1.2 現(xiàn)代影像技術(shù)方法 應用CT、超聲、磁共振等現(xiàn)代影像技術(shù),在活體的影像上直接測量穴位的針刺安全深度。楊松堤等〔8〕應用CT斷層技術(shù)研究不同體形的41例志愿者風府穴的針刺深度;王豐玲等〔9〕應用CT測量不同體型的32例直刺肺俞穴位的安全深度;李亞東等〔10-11〕應用CT測量大椎、肩中俞、懸樞、命門的針刺深度,應用CT測量膀胱經(jīng)第1側(cè)線7穴進針深度、角度方向;王玉明等〔12〕應用CT影像定位探析腰段華佗夾脊穴針刺深度;東貴榮等〔13〕應用CT測量膀胱經(jīng)二側(cè)線各七穴進針深度;黃仕榮等〔14〕應用CT掃描定位研究腰突穴針刺深度。
梁建成等〔15〕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選取30名健康成年人,測量肩井穴斜冠狀切面和矢狀切面成像從皮膚至壁胸膜距離,研究肩井穴的針刺深度。
許宇飛等〔16-17〕運用MRI測量承泣穴和睛明穴的解剖結(jié)構(gòu)、針刺安全角度和深度,研究承泣穴和睛明穴的針刺安全性;李曉陵等〔18〕應用磁共振成像測量直刺膏肓穴安全深度;趙傳香等〔19〕應用磁共振成像對啞門穴測定針刺深度。
針刺安全深度通過測量危險深度,然后應用計算公式計算出針刺的安全深度。危險深度為針刺引起危險的臟器離皮膚最近的點。嚴振國等〔1〕提出的計算公式為:安全深度=危險深度×70%,還采用的計算公式是:安全深度=危險平均深度×80%〔20〕。楊松堤等〔8〕采用的計算公式是:安全深度≤危險深度× 75%。
傳統(tǒng)形態(tài)學方法和現(xiàn)代影像技術(shù)方法的研究結(jié)果不盡一致。如張建華等〔4〕隨機抽樣取57具較新鮮的成年人尸體,測得風府穴針刺安全深度是35.07 mm,危險深度是50.10 mm,而楊松堤〔8〕等通過CT測得的結(jié)果為(30.61±2.7)mm,比張建華等所得數(shù)據(jù)低。李亞東等〔11〕將活體適中體型人CT測量與尸體斷面測量數(shù)據(jù)作比較,兩組之間差異有顯著意義,相應穴位的活體測量結(jié)果均大于尸體斷面切割測量結(jié)果,認為應用尸體作針刺深度距離的研究有較大的誤差。
傳統(tǒng)形態(tài)學及影像技術(shù)的兩類研究方法中,前者的研究對象例數(shù)多、穴位多,較為系統(tǒng)全面。如嚴振國等〔1〕選取57具較新鮮成人尸體,對分布于頭頸部及胸腹部的74個危險穴位的針刺危險深度進行了研究。后者普遍將觀察對象分為適中、瘦人、胖人三組,分析不同體型針刺深度的差異,個別穴位還給出了回歸方程,但研究中涉及到的穴位較少。
兩類研究方法計算針刺安全深度的公式不同。前者普遍采用的計算公式為:安全深度=危險深度× 70%;后者普遍采用的計算公式是:安全深度≤危險深度×75%。計算公式的制定依據(jù)未見說明和報道。
兩類研究方法得到的針刺安全深度有差異。許宇飛等〔16〕認為尸體經(jīng)過福爾馬林的浸泡后會脫水,組織間隙發(fā)生改變,測量的結(jié)果會有誤差。胡追成等〔21〕認為活體研究對針刺深度的評價更為客觀,而尸體解剖可對穴位及局部相關(guān)的解剖結(jié)構(gòu)有更清楚的認識,二者各有各的優(yōu)勢,應該互參互補。
綜上所述,目前針刺安全深度的研究,尚有需要完善的方面。正如孫永顯等〔22〕認為,腧穴針刺深度自古至今存在許多混亂,對針灸學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和國際交流產(chǎn)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提出應以現(xiàn)代國人標準身材為基礎(chǔ),確定標準人體解剖結(jié)構(gòu)所允許的安全深度值。因此,今后應以采用CT、磁共振成像等現(xiàn)代影像技術(shù)方法為主,通過科學嚴謹?shù)脑O(shè)計,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為針灸臨床、教學提供規(guī)范、標準的針刺安全深度基礎(chǔ)資料。
〔1〕嚴振國,白娟,邵水金,等.危險穴位針刺深度與角度的研究〔J〕.中國針灸,2004,24(11):769-772.
〔2〕黃建軍,解秸萍,付平.談腧穴深度與針刺深度〔J〕.針刺研究,2006,31(4):246-251.
〔3〕邵水金,張建華,董艷.危險穴位針刺安全深度的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21(2):9-11.
〔4〕張建華,嚴振國,余安勝,等.針刺意外穴位的安全深度〔J〕.針刺研究,2000,25(3):233-235.
〔5〕謝永財,陳躍,吳炳煌,等.肩中俞與大杼穴的解剖學結(jié)構(gòu)與安全針刺的深度及角度〔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41(1):85-86.
〔6〕韋昭文,劉海英.天突穴針刺安全深度的應用解剖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12(3):153-154.
〔7〕賀奇志,郝吉生,張芳,等.大椎穴針刺安全深度的臨床研究〔J〕.中國針灸,2004,24(10):723-724.
〔8〕楊松堤,李亞東,姜國華,等.應用CT測量風府針刺深度的研究〔J〕.中國針灸,2008,28(1):47-48.
〔9〕王豐玲,程為平,李亞東.應用CT測量直刺肺俞穴位的安全深度的研究〔J〕.黑龍江中醫(yī)藥雜志,2006,(6):43.
〔10〕李亞東,楊松堤,李健男,等.應用CT測量大椎、肩中俞、懸樞、命門的針刺深度的研究〔J〕.中國針灸,2005,25(12):863-864.
〔11〕李亞東,李健男,東紅艷,等.應用CT測量膀胱經(jīng)第1側(cè)線7穴進針深度、角度方向的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04,20(10):47-50.
〔12〕王玉明,李勃,關(guān)釗玉,等.腰段華佗夾脊穴針刺深度的CT影像定位探析〔J〕.中國針灸,2005,25(3):179-180.
〔13〕東貴榮,李亞東,徐強,等.應用CT測量膀胱經(jīng)第二側(cè)線七穴進針深度的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04,20(11): 44-45.
〔14〕黃仕榮,林其雄,湯駿,等.腰突穴針刺深度CT掃描定位研究〔J〕.中國針灸,2006,26(9):635-638.
〔15〕梁建成,韓建紅.成人肩井穴及針刺深度的切面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研究〔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7(1):34.
〔16〕許宇飛,吳瑤,曹丹娜,等.承泣穴的針刺安全性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0,26(6):42-44.
〔17〕許宇飛,吳瑤,曹丹娜,等.睛明穴的針刺安全性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0,17(4):317.
〔18〕李曉陵,王豐,姚家琪,等.應用磁共振成像測量直刺膏肓穴安全深度的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0,26(5): 21-22.
〔19〕趙傳香,呂秀華.啞門穴針刺角度的研究〔J〕.中國針灸,2002,22(6):389-390.
〔20〕嚴振國,張建華,顧紅川,等.頭頸部危險穴位針刺安全深度的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1996,15(3):37-38.
〔21〕胡追成,楊華元《.黃帝內(nèi)經(jīng)》針刺淺深量學之思考〔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8,35(11):1654-1656.
〔22〕孫永顯,王啟芳,張靜.腧穴毫針針刺深度芻議〔J〕.中國針灸,2005,25(3):203-206.
Advances in Study on Safe Needling Depth of Acupoints
WANG Bin1,DONG Li2
(1.Clinical College,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2.Dali University Library,Dali,Yunnan 671000,China)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advances in study on safe needling depth of acupoints.Methods:The recent literature about the safe needling depth was summarized and evaluated.Results:The understanding of safe needling depth and acupoints anatomy were improved though the research.But there we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For example,the result was not same in different methods.Conclusion:The research is very useful for acupuncture safety.It is necessary to have more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safe needling depth;acupuncture;acupoints
R2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2345(2012)03-0058-03
2011-11-29
王斌,教授,主要從事中醫(yī)針灸,推拿研究.
(責任編輯 董 杰)